金剛經的智言慧語—內三際心不可得,外一切法本不生。真一了百了,天下太平 (第一OOO集) 1995/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(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-023-0086集) 檔名:29-513-1000
【內三際心不可得,外一切法本不生。真一了百了,天下太平。】
這句話講得透徹,講得徹底,講得圓滿。內三心不可得,能執不可得,不但能執著的、能打妄想的東西不可得,你拿什麼打妄想?能打妄想的東西不可得,那妄想當然不可得。能分別的不可得,能執著的不可得,能憂慮的不可得,能牽掛的也不可得,你還搞什麼!你要曉得,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,一切能得的不可得。外面一切境界相,因緣生法,我們這次講席說過很多遍,所謂因緣生法,就是一切現相都是剎那九百生滅的相續相而已,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。內外都不可得,你得個什麼?沒事!
我在此地住一個小房子,是一位居士的。門壞了,今天找一個人來修門。他告訴我,門要修堅固一點,怕人來偷東西。我說這裡沒有東西,都是經書,都是結緣的,誰要誰拿去,沒東西偷,沒有東西!要知道一切不可得的事實真相。《心經》到末後說「無智亦無得」,這是世尊二十二年般若的顛峰。般若像一個寶塔一樣,這是寶塔的塔尖。世間人的大病就是這兩個,一個是求智,一個是求得;俗人求得,世間雅人、高人求智。智也沒有,得也沒有,佛法裡講真實智慧。以學經這個例子來講,我講的能聽懂的人不多,聽懂他就相信了。聽了懷疑,聽了否定,那他沒聽懂。我也跟諸位,到處講席有的時候我都會提到,因為有不少同修發心研究經教,好事情!經教要如何能得入?我告訴他一個原則:佛的經裡面都沒有意思;都沒有意思,你就不能在裡頭求意思,你求意思就錯了。我教給人求經教,怎麼求?老實念,不要求解。這個怎麼講法,那一段什麼意思,沒意思、沒講法,你就老實念,念到你心清淨,自然就開悟。開悟悟什麼?悟個無智無得,幫助你入這個境界。這個境界一入之後,這個經不用的時候沒意思,念的時候沒意思;如果有人來問的話,意思就出來了。意思是人家問出來的;不問,沒意思;一問,就有意思。一個人問一個意思,兩個人問兩個意思,無量人問無量個意思,這個妙不可言!這是真的,一點都不錯。所以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,經沒有意思,無量義!
無量義你怎麼能求它的意思?同樣一部經,同樣一句經文,有無量種的講法,所以它是活的,它不是死的。一個意思一種講法,那是死的。你們看看每天報紙雜誌那個文章,死的,它就是那一個意思,決定不會有第二個意思,死的。不像佛法,佛法活的,怎麼說都說得通。不一樣的人,他有不一樣的困難,同樣一句經文,全都解決了,所以經有無量義。無量義是起用,是起作用,我們常講後得智。我們要求的,求根本智,根本智是無智,這個道理很難懂。
佛在經上也有舉例子,哪一部經我記不得,這是早年,很早時候,初學佛的時候,看一些經典有這麼一個印象。曾經有人問釋迦牟尼佛,佛弟子當中,智慧第一是舍利弗,有人就向佛請教,舍利弗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智慧?釋迦牟尼佛並沒有解答,舉了一個例子,他說:你看到鼓沒有?他說:鼓,看到了,這個道場天天敲鼓,我看到了。鼓那個肚子裡頭是怎麼樣?空的,什麼也沒有。佛就跟那個人說:舍利弗那個心就像鼓一樣,什麼也沒有,大叩則大鳴,小叩則小鳴,不叩則不鳴,那就是起作用。經典沒有意思,也像鼓一樣,它起作用的時候,人家怎麼問,你就會怎麼答,妙用無窮。
所以我教人,我是個過來人,我對於一切眾生非常愛護,希望你們都成就。你們都成就,我就省事,到處請講經,你們都可以去講,我就不要東奔西跑了,跑了這麼多年也很累,很想休息休息。我也希望你們講,我在下面聽,聽了我很歡喜。如何學?老實念,三個字,老實念。《金剛經》上說的次數太多了,「受持讀誦、為人演說」,這個我們念的遍數太多了,你就老實念。老實念還要老實去做。佛教我們無住,我們就無住,佛教我們生心,我們就生心;要照做,這才能開悟,才能開智慧。所以這個非常非常的重要。
無住生心,經上講得很具體,不住色聲香味觸法,法裡面有世間法、有佛法,世法、佛法都不住。我可以用它,我不執著它,住是執著,無住就是不執著,也就是講的若無其事,我用它。生心,生什麼心?要生利益一切眾生之心。佛在此地教我們生布施、持戒、禪定,生這種心,生六度心,生利益一切眾生之心,這就對了。這樣做,果然這麼做法,實在說真正肯這麼做的,就是像《彌陀經》上所講的,善根、福德、因緣成熟了。如果不成熟,他不可能這樣做。你看這個經典,每一部經末後,都有「信受奉行,作禮而去」;信受奉行,真正相信佛所講的話,受是接受、受持,受就是真正把佛的教訓去做到,這是信受奉行,那就是善根、福德、因緣三個條件都具足了。這樣的人,他才能得一切諸佛的護念,龍天善神的保佑,他得到,不求都得到,不念也得到。只要他功夫勤,這一生必定開悟。我們看古大德,《高僧傳》、《居士傳》裡面,看到那些人開悟。他為什麼開悟,我們為什麼不開悟?他具備了開悟的條件,我們想想我們沒有具備開悟的條件,我們聽了經,沒有依教奉行。人家聽了經,真的依教奉行,這就是開悟,證明他的善根福德因緣具足,我們善根福德因緣沒具足。為什麼?懈怠懶惰不肯去幹,這就是證明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沒具足,佛菩薩雖然慈悲加持,加不上。所以這個經真正有大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