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的智言慧語—當知第一義中,剿絕情識,斬斷葛籐。法與非法皆不取,非 即剿絕斬斷乎 (第二六三集) 1995/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(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-023-0019集) 檔名:29-513-0263
【當知第一義中,剿絕情識,斬斷葛籐。法與非法皆不取,非 即剿絕斬斷乎。】
我們先看這一句。這一句跟禪宗的關係非常密切,但是禪宗以外的教下,也不能違背這個原則。違背這個原則,修行的路就長了;路長,當然你所遭遇到的困難、障礙一定也就多了,一定的道理。這個手段叫快刀斬亂麻,直截了當。第一義就是真如本性。說第一義中,就是清淨心中、真心之中、本性之中,就是這個意思。真性裡面沒有情識,情識從哪裡生的?從妄動生的。這兩個字,情是煩惱,識是分別,就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妄想、執著;情是執著,識是妄想。修行人要想明心見性,必須要把妄想執著除掉,要把它斷掉,剿絕就是斷。所以底下講斬斷葛籐,葛籐是比喻,像籐子繞著樹,一圈一圈的圍繞,比喻情識,情識障礙自性就像葛籐一樣,必須用快刀的手段把它斬斷。怎麼斬法?只要在一切法裡頭不分別、不執著,就沒事了。不分別,妄想沒有了;不執著,煩惱沒有了。
諸位必須要曉得,妄想跟煩惱不能解決問題。如果問題來了,你的妄想煩惱愈多,換句話說,你這個問題會愈來愈複雜,愈來愈難解決。古今中外的偉人、大人物,遇到國家有大的事情、難的事情來了,他們怎麼辦?他找一個清靜環境的地方去休息,找一個山明水秀的地方,把所有一切妄念統統放下,放下個一、兩天,再處理事情,他容易了。這個方法跟佛法講的原理相應。遇到難事、遇到大事,所有念頭,就是身心世界統統放下,讓整個心靜下來,清淨心生智慧,要智慧才能解決問題。煩惱、妄想決定不能解決問題,佛法裡面用禪定的功夫。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,曉得這個事情的真相。
我教給大家一天九次十念法,你就會曉得這裡面的用處大。十念法,我教給你三餐吃飯的時候,合掌念十句佛號,這個時間雖然很短,身心清淨、一念不生;你在修一分鐘的禪定。這一分鐘不要看它時間短,你吃的飯會吃得很香,會幫助你消化,會幫助你吸收營養,真的是這樣的,好處多。你在工作之前,合掌念十聲佛,這一分鐘的清淨心,一分鐘的定功,使你恢復頭腦的清淨,你辦事、處理一切事務,自然就聰明,自然就有智慧。不要以為時間短,當然時間長力量就更大;但是再長,我勸諸位同修不要超過五分鐘,為什麼?如果超過五分鐘,裡頭又生雜念了,又打妄想,那個效果就破掉了。所以時間短就是裡頭一個妄念都沒有,那個才有用處;一有妄念,就不行了。
譬如古人講畫符念咒,畫符那個符很靈,符怎麼靈?同樣一個道理,清淨心。他一點下去,到這一道符畫成功,沒有一個妄念,這個符就靈。如果這個符畫下來,裡頭打了個妄想,這個符就不靈。念咒也如此。所以你們曉得有很多人念大悲咒,那個大悲水很靈。過去在台灣,我有一個師母,我一個老師的太太,周邦道的夫人,她的大悲水在台灣是出名的;許多中南部都到北部來求她的大悲水,真靈。為什麼別人念不靈,她念靈?她的心真誠,一遍大悲咒念下來的時候,一個妄念都沒有,她的水靈。大悲咒很長,八十四句,你們念念看,裡頭有沒有妄想?一遍咒念下來,恐怕有十幾個、二十個妄想,所以你的大悲咒不靈,道理就在此地。大家曉得佛門裡面,楞嚴咒的功德最大,當然楞嚴咒兩千多句,兩千多句念下來,沒有一個妄念,好功夫。從前人念楞嚴咒靈,現在念楞嚴咒不靈,妖魔鬼怪照樣來找你,什麼原因?就是因為你那個咒裡頭的雜念太多了,妄想太多了。於是你才曉得,古人講的話很有道理,念經不如念咒,念咒不如念佛。為什麼?佛號短,容易攝心,就這個道理。
我教給大家一天九次的十念法,你要是真正照這個去做,真的去做,兩個星期就見效,時間不長。三個月到半年,效果顯著。就是你要有恆心,你要真幹,一天九次,一次都不缺,會有很好的效果,剛才講,對你身心健康、對你的工作,無論哪個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。如果再懂得《金剛經》上的原理,無住生心,你的效果就更不可思議。這是要把妄想雜念去掉。我們煩惱習氣很重,沒有辦法去掉,但是很短暫的時候行,時間長了就不行,很短暫行。前面我們曾經讀過,淨念相繼,就是從一念累積而來的。我們一天九次這種修行法,你修行個三年、五年,你的時間就可以長了,就可以延續到五分鐘、十分鐘,看你的需要。早晚沒有事情,有時間我念五分鐘、十分鐘。工作的時候,沒有時間,我念一分鐘、兩分鐘,不妨礙工作。方法是活的。真正幫助你恢復到清淨心,真正幫助你剿絕情識,斬斷葛籐。
所以法跟非法,在日用平常當中,知道了,都是虛妄的。執著只有害處,沒有好處,何況決定得不到。人生在世間,最幸福的人,生活快樂、無憂無慮、無牽無掛,最幸福、最快樂!我出家受戒的時候,得戒和尚道源老法師,他老人家在戒壇上跟我們講了個故事,這個故事是真的、是事實。他年輕的時候,那時候已經出家了;年輕出家,還是作小和尚的時候,他們的家鄉在蘇北,江蘇泰州這一帶地方。地方上有一個乞丐、要飯的,他的兒子發了大財,是地方上的財主,父親在外頭討飯。因此他們的親戚朋友對他都不原諒:你家這麼富有,你怎麼可以叫你的爸爸到外面去討飯?他覺得也沒有面子,很難為情,就派了很多人去找,把他父親找回來了。找回來之後,好好的供養,給他洗澡,換了新衣服,打扮也漂亮了。哪曉得這個老人不習慣,過了沒幾天偷偷的跑掉,又去要飯去了。有人就問他,為什麼?他說這個快樂、自在,無憂無慮,到哪裡都有的吃,哪裡都可以住,一天到晚遊山玩水。這個人了不起,他有他的福報,他有他的享受,天天遊山玩水,身上一文錢都不要帶,走到哪裡就吃到哪裡,晚上隨便找一個破廟住一下就行了。這個人懂得享受,懂得享福,那叫真正享福。
不要以為,我們這是有錢有勢的人,不懂得享福;福報是有,不會享。吃要講求吃的怎麼好,吃得一身病;福報大,請多少護士日夜照護,哪有健康的人自在?所以那個不是享福,真正享福是享受大自然,那是真的享福。像我們在冷氣間裡頭不是享福,大自然才是享福。所以真實的福報,無憂無慮,無牽無掛。特別你平常積功累德、斷惡修善,你走到什麼地方,人家都歡迎你、都歡喜你、都接待你,這才叫真正的福報。所以真正的福報,我的福跟大家享,大家都照顧我,大家都歡迎我,這個人是真正有福報、真正會享福、真正會修福。樣樣都為自己的時候,沒有福報;縱然有錢,走到哪裡,人家都瞧不起你;還有很多人要來搶你、要來綁票你、要來搶劫你,你看看,身心都不自在。出去都怕遇到危險,提心吊膽,那個人有什麼福報!
我們冷靜去想一想,誰有福、誰沒福?像我前面跟大家講的,講這個果報,修福不修慧,墮落到畜生,畜生裡頭還享福,變成人家的寵物。那寵物真享福,一家裡頭牠的福報最大,所有人都要伺候牠,牠真有福,這都不是假的。還有一種人也很有福報,我早年在台灣各地方講經,遇到不少位,有一些企業家,發大財的,在風景好的地方,他們都有別墅,別墅造得很漂亮,請工人去住。那個工人很有福報,請他去享福,主人一年去住一天,請他還要給他錢,住那麼好的房子,他自己都不能住,都沒有福報住,你看看!所以我到那兒一看,點點頭,真有福報。這個世間,你說哪個人有福、哪個人沒有福,你仔細一觀察才曉得。不是講做大官的、有很崇高地位的、有很多財富的,沒有福報,好可憐,活得好辛苦。我看到了,這是佛經上講的可憐憫者。這是我們一定要看得清楚、看得明白。
佛教給我們是正確的,必須把這些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統統放下;統統放下,積極的為眾生服務。你在家庭,為一家服務;你不要以為,為一家服務沒有什麼了不起,你這個觀念,有這個觀念執著就錯了。用清淨心!你一家好,你的鄰居看到,他起羨慕。自自然然這個影響就像水的波紋一樣,慢慢往外擴散,他會影響。釋迦牟尼佛每天到舍衛大城去托缽,著衣持缽,天天做這個,長年累月這樣做,深遠的影響。乍看看不出來,潛移默化,所以這個功德無量無邊,能夠感化一家人、感化你的鄰里鄉黨。你工作,你一定感化你的團體、感化你的機構。團體當中,六和敬非常重要。佛法裡面講修六和敬是眾中尊,眾就是團體,世出世間所有團體裡面,最尊貴的就是六和敬的團體。無論團體大小,要明理。中國古人,表面是講,作官的、帝王,現在講是政務官,機關的首長,儒家孔夫子所說的,他們基本的條件,也就是他的天職,包括了三個字,君、親、師;作之君、作之親、作之師。實在這個意思,可以能夠推廣到所有團體。最小的團體就是家庭,主管,他一定有這三個責任。君是領導人,你是這個團體的領袖,你是領導人,這個團體所有的人,都是被領導的,你有這個職責。第二個是親,親是父母親,你要把你這個團體裡面的分子,都當作你的兒女,你要愛護他,你要養育他,你有這種心。第三個是老師,你是他們的老師,那些人都是你的學生,你要教他,要教導他。諸位想想,儒家教導的精神能夠把他推展到大的團體,國家的中央政府,小的是家庭;每個團體負責人,都能夠擔負起君親師的使命,這個世界馬上就變成極樂世界;西方世界可以不必去了,馬上就變成極樂世界。這些道理世出世間的聖人講得太多,講得很詳細、很明白。我們學了之後,要從自己本身做起,先去把它做到,這就叫護持佛法,這就叫做弘揚佛法,這就叫做續佛慧命。可見得不在建道場,不在搞這些東西,要從我們自身去做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