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科註(第四回)  (第四六二集)  2017/6/20  英國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蘭彼得校區  檔名:02-041-0462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請看《大經科註》,第一O一九頁倒數第三行:

  「四者不了無等無倫最上勝智,疑佛不得一切種智」。念老的註解接著說,疑佛不得一切種智,「疑是故,於念佛往生法門,不能正信,乃感胎生。元曉師意,如是佛智,只應仰信,不可比量。故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。如何仰信?應如《起信論》所云:一切境界本來一心,離於想念。以眾生妄見境界,故心有分齊。以妄起想念,不稱法性,故不能決了」。

  這裡面舉元曉師的話說,如是佛智,如是是指無等無倫最上勝智,只能仰信,不可比量,故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。怎麼仰信?要像《起信論》所說的,「一切境界本來一心」,這一句話重要。一切境界,盡虛空遍法界,不但我們現前,六根所緣範圍不大,很有限,距離遠了就看不見,也聽不到了。宇宙到底有多大?無限大。到底有多久?過去無始,未來無終,無始無終。這麼大的境界擺在我們面前,我們以很短的壽命,自古以來超過一百歲的人不多。現在人的壽命,由於科技醫療的發達,過去六、七十都是老人,都很難得,現在七、八十還在工作的人,我們常常遇到。壽命是不是延長了?按照記錄來說是延長了。這延長有沒有價值?這一點我們要明瞭。這個延長對一般人來說沒價值,為什麼?延長無非是多受幾年罪而已。我們居住的這個環境動亂,史無前例,中國外國歷史上都沒有。跟極樂世界對比,那一邊極樂,壽命長有價值,有意義;我們這個世界壽命長,受罪,年輕有體力,年老體力衰了,不能隨心所欲,苦不堪言,生不如死。這是今天!

  我們懷疑佛的最上勝智,不知道一切境界本來一心。這句話是真的,真的我們不懂,我們全是假的。本來一心,本來兩個字要重視,誰知道?開悟的人知道,佛知道,法身菩薩們知道,阿羅漢還不知道,法身菩薩才知道。《華嚴經》上告訴我們的,三賢還不到位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他們也不知道,登地了知道,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才真正知道一切境界本來一心。我們怎麼能相信?我們是看到有這麼多人,這麼多諸佛如來,這麼多法身菩薩,他們全證得了,能不相信嗎?所以仰信也是有憑據的,也不是隨便的,有根據。

  學佛最重要的條件,老實,老實人容易入門。為什麼?一切境界本來一心,老實人能接受;不老實的人他不能接受,他有懷疑。老實人佔便宜,他接受之後必定要證得。不接受,沒有證得的指望。真正能相信,像極樂世界,沒見過,除了釋迦牟尼佛之外,也沒人說過,不是菩薩說的,不是阿羅漢說的,我們就憑釋迦如來智慧、道德、德能,我們相信他。我們相信他沒有妄語,我們相信他三業清淨,言語清淨、身心清淨,給我們所說的話句句真實。雖然有善巧方便,善巧方便也離不開實相,實相就是事實的真相。

  事實真相,就是一切境界本來一心。一切境界跟我們是什麼關係?同一個真心現出來的。佛說得很多,大小乘裡頭常說,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心現的是一真法界,識變的是十法界依正莊嚴,我們不知道。我們如果要知道了,一切境界跟我們的關係,比什麼都親,親如父母、親如兄弟。為什麼?本來一心,本來一體。不是一家人,一家人不是一體,不是一心。這是怎麼?這個心講的是妄心,妄心能變不能現,能現的是真心。

  佛為什麼要應化到我們這個世間來幫助我們?我們這個世界跟他是一體,跟他是一個心性所變現出來的,他知道,我們不知道,我們跟他有分別,他跟我們沒分別。真正明白、真正覺悟了,他住在哪裡?他住在一心。一心是什麼樣子?遍法界虛空界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他在這其中,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為什麼?一心一體。我們信不信?如果你能夠相信,你就入大乘之門,初信位的菩薩。把信分為十個等級,初信、二信、三信,一直到十信,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。如果我們不相信,那換句話說,沒入門,在門外。門外看門裡是對立,不知道是一體,不知道是一心,這叫迷失了自性,這叫六道凡夫。六道眾生妄心用事,妄心做主,主僕顛倒了。本來做主的是真心,妄心是聽命於真心,替它辦事的。我們用主僕做比喻,主僕。迷失了之後就顛倒了,妄心做主人,真心做童僕。一迷一切迷,以為一切境界真有,不知道一切境界是假相,體是什麼?體是一心。

  「離於想念。以眾生妄見境界」,迷了之後就顛倒了。見,六根,舉這個,六根都說到了,眼對的色,耳對的是音聲,鼻對的是香,舌對的是味,意所對的,意是心法,妄心,所對的是妄想分別,錯了。下面說得好,「妄起想念,不稱法性」,稱性是佛菩薩,不稱性,六道凡夫。凡夫,把自性分成善惡無記,起心動念有善念,有惡念,有非善非惡,叫無記。這個無記還不錯,無記在迷,它不覺悟,所以它不是真心,不是正念,不能不知道。它不稱法性,就是妄起想念。法性,法性沒有想念,阿賴耶起想念,自性不起想念,所以法性裡頭沒有想,沒有念。不稱法性,「故不能決了」,決是決定,了是明瞭,沒錯誤,有想有念,全錯了。

  我們修行修什麼?在虛幻境界裡頭明瞭之後,這個明瞭不是我們親證的,我們聽佛說的,我們能接受,我們老實聽話真幹,屬於這一類的,這一類的叫與佛有緣。大乘教裡常說,佛不度無緣之人。什麼人跟佛無緣,什麼人跟佛有緣,我們要知道。有緣,聽話;沒有緣的人懷疑。這一段文字上註解的,對於佛五種智,這叫佛智,懷疑,不能相信,這就跟佛無緣。於是我們明白了,無緣有兩種人:一種是佛門內的人,一種是佛門外的人。佛門外的人,他認為佛教是迷信,佛教是釋迦牟尼佛騙人的,與佛沒有緣。還有一種是門內的,皈依三寶,他也誦經,他也拜佛,對於經上所說的半信半疑,你說他不信,他相信,你說他真信,他疑問很多。這都可以說是與佛無緣,念一輩子佛,最後不能往生。什麼原因?這些疑惑在,障礙他不能生決定信心,半信半疑。運氣好的,像賭博一樣,我就信一下,佛騙,騙一次就讓他騙一次,投機僥倖。這是諸佛菩薩非常了不起的慈悲,在你最後一念,這一念要是不疑惑,把疑惑忘掉了,就在這一念當中你往生了,佛來接引你,很僥倖,真成就。何況沒有疑惑的人。仰是敬,敬仰,我對佛真誠恭敬,我肯定佛絕不欺人,這種心態與佛有緣。半信半疑與佛無緣,那就完全在緣上,臨命終時最後一念,你念阿彌陀佛,你求生淨土,縱然一生造作五逆十惡,第十八願講得很好,阿彌陀佛都來接引你。全憑信願,蕅益大師說得好,能不能往生全憑信願之有無,有信有願,往生極樂世界品位高下,在念佛功夫的淺深,說得好!句句都是真實話。

  所以下面講,「諸佛如來離於見相,無所不遍,心真實故,即是諸法之性」。在諸法說法性,在眾生,在人,說佛性,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,不是兩個性,佛性法性是一不是二。所以,不但有情眾生跟我們是一體,要知道,動物、植物,我們講生物,再包括礦物,這都是諸法。能生能現的這些萬法是什麼?自性,諸法之性。簡單的稱叫法性,詳細的說,諸法之性,就是諸法真性、諸法實性,這樣大家意思就更清楚、更明瞭了。明瞭之後,信得過,沒有懷疑,這在學佛是很大的進步,為什麼?你再努力一點,平等心現前。平等是真心,不平是妄心。智慧的心現前,明瞭通達一切法,一切法一個性,所以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。

  佛眼睛看的一點錯誤都沒有,凡夫看不見,佛看見了。再放寬一點說,法身菩薩看見了,共同一法身。智慧,這是智慧現前,跟著慈悲心現前。一體,還有沒覺悟的部分,他見到了,肯定是全心全力幫助他回歸自性,為什麼?回歸自性就是幫助他離苦得樂。自性上沒苦,沒有苦就是樂。如果說還是有樂,有樂,樂也是苦,這一點希望諸位細心去體會。所以樂叫什麼?壞苦,樂過去了,苦就來了,所以它不是真的,它是假的。無苦無樂是真的,極樂,苦樂都沒有是真樂。佛在大乘經教裡頭講得很多,要細心體會。

  我們今天離苦得樂,離了苦苦,還有壞苦,壞苦就是樂,樂又不長。我們以自身來做比喻,身體健康快樂,十幾歲、二十幾歲、三十幾歲、四十幾歲,好!五十就衰了,六十、七十,有很多人就過不去了,你問他樂在哪裡?七十、八十就更不必說了,他所現的,所表的法,苦,苦不堪言。這些好在什麼?假的,不是真的,找到真的就真樂了。真的是什麼?真心,中國古聖先賢說誠意正心,樂不樂?真樂,他們真享受到了,值得我們學習。我們如果認真學習,真得受用。至樂無過於往生極樂世界,為什麼?那個地方沒有苦,沒有苦就叫做樂。不是真的叫你感到很快樂,感覺到這個很快樂,假的,不是真的。換句話說,苦樂二邊都沒有才叫真樂。苦是苦,樂叫壞苦,樂的時候不知道,樂離開你了,感覺到苦。你所愛的親愛的人,你所喜歡的物,離開你的時候,你感到苦,捨不得離開,你被它迷了。佛教給我們要認識,這就是智慧。認識宇宙萬物的真相,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原來全是假的,連念頭都是假的,那怎麼樣?念頭都不生。所以佛住的是至樂的境界,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他哪裡來的苦,他哪裡來的樂,他沒有苦,他沒有樂。有樂,樂離開你了,感覺到苦,相對的。佛法不說相對,佛法是絕對的,沒有相對,要明白這個道理。相對的出不了六道輪迴,相對叫邊見,二邊,對立。佛給我們講五種錯誤的見解,第一個身見,執著身是我。身是我就有苦有樂,如何能把身放下,我苦我樂就沒有了,你就解脫了。你要執著,這是個牢籠,很麻煩,你不能不知道。

  念老末後這兩句話說得好,「若未能信得及,但虛心自謙,仰信諸智,亦得往生,不墮疑城」。這個提醒我們,至少我們要有這樣的心態,我們這一生沒有白過,會有成就。「淨業行人當三復斯言,深體虛心仰信之要。」最後這句話重要,虛心仰信。我為什麼相信?我敬老師,我敬釋迦牟尼佛,我相信他的話。我敬我的老師,我相信老師不騙我。這就叫仰信,事實真相沒搞清楚;事實真相搞清楚了,真信。仰信是孝養父母,尊師重道,憑什麼相信?憑這個相信,憑孝敬相信。

  底下這一段,「猶信罪福」。很難得,他還相信有因果報應,罪福是因果報應,做善得福報,做不善得罪報。我們看經文:

  【猶信罪福。修習善本。願生其國。】

  這一類往生的人生凡聖同居土。我們這個世界,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,穢土;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是淨土,不一樣,它那個地方沒有苦受。我們這地方有苦,有苦有樂;極樂世界沒有苦樂,二邊不著,離四句絕百非,真樂!不是假的,我們凡夫無法想像。到極樂世界,簡單的說,一切境界你都會稱心如意,我只有這個樣子,把極樂世界介紹給大家,心想事成,在極樂世界稱心如意,這兩句做到了。想不想去?我們要下定決心。所以他們能『修習善本』,斷惡修善,『願生其國』。

  念老的註解,「若有眾生,於此諸智疑惑不信,猶信罪福,修習善本,願生其國」,還相信善有善果,惡有惡報,認真的斷惡修善,求生淨土,也行。「是為生邊地者之行境」,行是修行,境是境界。他們到極樂世界去在哪裡?在邊地。邊地也不錯,經上告訴我們,在極樂世界蓮花沒開,要多長時間?佛告訴我們五百年。五百年,我們人間五百年,不是極樂世界。人間五百年很長,在極樂世界,感覺得五百年很短,並不很長,極樂世界跟我們這裡有時差,不一樣。

  『罪福』,五逆十惡這是罪,五戒十善這是福,很簡單、很清楚、很明白。五逆是什麼?這是世間的惡最嚴重的重罪,與自性完全相違背。第一個,殺父親;第二個,殺母親;第三個,殺阿羅漢;第四個,破佛身血,想害佛,佛福報太大了,害不了他,讓他受一點傷可以,你說要他的命,不可能,他福太大。最後一個,破和合僧,真正修行的道場,你去障礙它,讓他們不能修行。這五種罪,無間地獄,只要造一種,他都墮無間。

  五種,一種比一種嚴重,罪輕的是殺父親。殺母親的罪比殺父親的罪重,為什麼?母親對你恩德大,你一生從小誰照顧你?母親照顧得最多。母親的恩比父親恩大,所以不孝母親是大不孝,不能不知道。殺父殺母,殺阿羅漢,阿羅漢代表老師,老師辛苦教化眾生,教多少學生,好老師你把他殺了,你讓許許多多的人不能再受到好教育,這個罪比殺母親的罪重。比這個更深一層的是殺佛,提婆達多當年在世,就是想把釋迦牟尼佛殺掉,他對佛有嫉妒,他做新佛,希望別人來拜他,只能夠破佛身血。這個因為念頭不善,所以很重的罪。但是重罪的最後的一條,破和合僧,就是破壞道場。這個道場真正有人在修行,你破壞它,你障礙它,甚至於,有修養的人他迴避,沒有修養的人,如果生起怨恨心,生生世世沒完沒了,麻煩大。

  所以五逆,五無間地獄的因果,不能不知道。十惡:殺生、偷盜、邪淫,身三業;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,四種口業;貪瞋痴,意業,念頭錯了,這十惡。這十惡果報在餓鬼畜生地獄。五逆十惡,記住五逆是無間地獄,比什麼都重,受罪受苦沒有間隔的,就是沒有休息的時候,一分一秒都不給你休息,非常可怕。從哪裡來的?自己造的。一定要知道,十惡的這個業感得三途果報,五逆的罪業感得無間地獄。翻過來,五戒十善就是福,修福。人一生從小到大,從早到晚,以五戒十善對一切大眾,你天天在修福,好!捨己為人,大福報,不能不知道。

  下面說,「不能敬信佛智,尚信罪福因果,而常修禮佛念佛,求生淨土。因念佛實為諸善之本」,善中之善,沒有比念佛更善的。所以勸人念佛,特別是抓住機緣,見人合掌,阿彌陀佛,他也會念一聲阿彌陀佛。你這一聲佛號度了他,為什麼?他跟佛有緣了。一生當中能念一聲佛號,與佛就有緣。「故云修習善本」,知道了,修習善本,善本就是念阿彌陀佛。「如上之人,信福不信智,信事而迷理,故墮疑城也」,怎麼會墮到邊地疑城?這個地方把這個因緣說出來了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