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二十二集)  2014/4/2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1-0022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一百八十頁,我們從倒數第四行,看念老居士的註解:

  「又一向專念者,古云:上盡形壽,下至十念。」古大德有這個說法。「上盡形壽者」,什麼叫上盡形壽?「指從發心念佛之日,終身念佛,直至命終之最後一念。此乃其上者。」古人說得很有道理,這個人有福報,從真正發心修學念佛法門這天開始,一直到盡形壽,形是身體,壽是壽命,一直到壽命終了,最後一念還是阿彌陀佛,這叫盡形壽。「其下者,未能及此,或因障重,或以事繁,未暇多念,則於每日行十念法,亦符於一向專念。」這是其次的,不能跟上面這個比,這是求其次。其次包含許許多多的念佛法門,這講它的最下,最下念佛人,或者是業障重,或者是事情多,沒有時間多念,則於每日行十念法。

  十念法也有很多種,我們參考資料裡面有,有印光大師的十念法,有慈雲灌頂法師的十念法。灌頂法師的十念法,學習的人很多,他的方法是早晚,就是早晚課。實在是事務工作繁忙,或者是業障重,不能做早晚課,用他的十念法。慈雲懺主是宋朝的人,他教給我們「每日清晨服飾已後,面西正立,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,盡一氣為一念。如是十氣,名為十念」。只是盡一口氣叫一念,一口氣念多少沒有關係,不重視這個。這個用的人很多,用這個方法的人很多。早課如是,晚課在睡覺之前亦如是,就用這個做早晚課。重要的是不能缺,每天都要做,這也符合一向專念。

  後面印光大師在《文鈔》裡面教給我們,他十念法是十句阿彌陀佛,每一句記得清清楚楚,十句。如果沒有這個能力,怕當中產生錯誤,可以把它分段,分成兩段,一段五句,從一到五,從六到十。不是從一到五、從一到五,那就不是十念,從一到五,從六到十。或者分三段,一二三、四五六、七八九十,這樣也行,記得清楚,念得清楚。一天早晚課用這個方法行,平常有空都用這個方法也行。總而言之,念佛最重要的是讓我們時時刻刻能記得阿彌陀佛,這是最重要的意思,不要把阿彌陀佛忘掉了。關鍵是在最後一念,四十八願第十八願,能不能往生是最後一念,這不能不知道。

  至於送往生,印光大師也說得很多,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助念。助念,大師交代我們用真誠心去助念,助念的時候是提醒他,幫助他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,他就決定得生。如果他最後一念不是阿彌陀佛,他想到他家親眷屬了,想到別的事情去了,那就又到六道來搞輪迴。關鍵在最後一念,我們希求的就是最後一念,一定要熟。當然最好是此地講的盡形壽,為我們表法,黃念祖老居士。他是老師囑咐他為《無量壽經》做個註解,他的老師是夏蓮居老居士。非常難得,他用六年的時間把這部註解完成了。那個時候他身體很不好,帶著病,日夜不休息,總算是這部註解完成了。完成之後,他就專心念佛求生淨土,他告訴我,每天念佛十四萬聲,追頂念佛,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一句接著一句,一天十四萬聲,念了半年,他往生了。

  念老可以說是近代佛門的大德,通宗通教,他的禪跟虛雲老和尚學的,他的教跟他舅父學的,他的舅父是梅光羲老居士。早年在台中的李炳南老居士,也是梅老的學生,所以這個會集本跟李老師的緣很深。這個本子傳到台灣,他看到之後,經本前面有很長的序文,序文就是他老師寫的,所以他就非常喜歡這部經典。曾經講過一遍,在台中法華寺講的,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到台中去。聽眾我想人數不多,大概五、六十個人的樣子,周邦道老居士在其中,這是從頭到尾一堂課都不缺的。以後就沒有再講這個本子了,所以台中知道老師講過這部經的人並不多。但是這個經本編在《李炳南老居士全集》裡頭,裡面有。這個原本老師給我了,我是老師往生之後,我到美國(他往生那個時候我在台灣,以後到美國),我把這個本子帶到國外,大家看了歡喜,就來找我,我們把它翻印,連老師的註解一起印出來,大家都喜歡。我們把原本放大,原本三十二開,我們印成十六開,字放大,好看多了。第一次印了一萬本,在海外流通,看到的人都生歡喜心,找我講。我記得我第一次講《無量壽經》,就是用李老師的眉註,好像是在溫哥華,第二次在聖荷西,在加州,先後一共講了十遍。第十一遍講黃念老的註解,這個註解註得太好了,確實能夠幫助我們斷疑生信,激發我們往生的願心。

  這到晚年了,我八十五歲的時候,年歲大了,心裡想著往生這個事大,《華嚴經》停下來,這個經實在太長了。《無量壽經》,古人說即是中本《華嚴》,《阿彌陀經》是小本《華嚴》,說得有道理。《華嚴經》到末後,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說它是《無量壽經》的大本,有憑有據。善財五十三參,第一參是先入為主,吉祥雲比丘。吉祥雲比丘修什麼法門?他修般舟三昧,真的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。於是我們就曉得,善財童子修什麼法門?修念佛法門,頭一個;最後一個,第五十三參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。一個開頭,一個結束,一頭一尾全是阿彌陀佛,就知道善財童子自始到終沒有改變修學的法門,真正是發菩提心、一向專念,給我們做了示範。當中所經歷的五十一位善知識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有出家、有在家,他們代表無量法門。善財要發心普度一切眾生,那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。雖然學無量法門,自己可是專修淨土,無量法門是為一切眾生修的。我們從這個地方也能體會到,無論是哪個法門,到最後一定歸淨土,這是普賢菩薩表法的意思,我們看到了,善財童子把它落實。又何況我們在吉祥雲比丘那裡看到,他給善財童子講開示,講了二十一種念佛法門,這二十一種一展開,就是把八萬四千法門統統包括在其中,沒有一門不是念佛法門。學《華嚴》要看出這個門道,唯有歸結到淨土,你一生才圓滿成就,不能歸到淨土,這一生很難成就。

  這個地方,又把我過去在新加坡提倡的一種十念法,這個十念法比前面兩種更簡單,是從什麼地方興起來的?我們在新加坡團結九個宗教,做得很成功。看到伊斯蘭教每天五次禮拜,全世界所有宗教最團結的是伊斯蘭。為什麼它能團結,我們其他宗教就做不到,我就想這個問題。最後發現了,他們每一天無論是什麼人,伊斯蘭的信徒男眾、女眾,每一天五次向麥加這個方向祈禱,時間一到不管什麼工作都要放下。他祈禱的時間不長,大概四、五分鐘,祈禱完了,他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。到時候一定要祈禱,所以他們念念不忘真主。一天五次,這個效果很大,就是叫你常常想著,不要忘掉。所以我就想,我們用十念法,念十句佛號。一天九次,比它更多,時間比它更短,我們只念十聲佛號,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兩分鐘就夠了。早晨起來洗完臉、漱完口,或者在佛像面前,或者是面向西方都可以,無論在什麼地方。早晨起床一次,晚上睡覺一次,這兩次;三餐吃飯三次,吃飯之前我們不念供養咒,我們念阿彌陀佛十句,念十聲佛號吃飯,這就五次;另外上午工作,上下班,上班之前,開始工作,先念十句佛號再開始,下班之前,念十句佛號下班,所以上午兩次,下午兩次,一天九次。這個方法推動之後,在南洋很多同學告訴我,很管用。在美國、加拿大那邊同學,我也是用這個方法,都歡喜。它不妨礙工作,在他們那種生活方式是非常適合,用這個方法念佛的人很多。這是工作繁忙,沒有時間坐下來做半個鐘點、一個鐘點的功課,他做不到,用這個最好了。或者是早晚時間比較多,用慈雲大師的十念法,一口氣一念,念十口氣。在日常生活當中,三餐飯,上班下班,就用我教的這個十念法,都很好。重要的就是不能夠斷缺,到時間一定要念,決定不要忘記,這也符合一向專念。

  當然往生必須要記住,我們前面幾天所學的發菩提心。蕅益大師在《彌陀經要解》裡面,給我們講得很明白,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,往生極樂世界的真正條件,是要真正相信、真正想去,這是關鍵。往生到極樂世界,品位高下全在功夫的淺深,這就是念佛,沒有說念佛多少,講究功夫。什麼是功夫?一般講老實念。什麼才算是老實?覺明妙行菩薩給我們說,第一個不懷疑,第二不夾雜,第三個不間斷。十念法也要守住這三個原則: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。其實覺明妙行菩薩有依據,這個依據從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裡面所講的,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。覺明妙行菩薩用最簡單的話,我們大家都聽得懂,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講得深,我們聽不懂,他用這九個字一解釋,我們很容易理解,就是這九個字。不能懷疑,就是用真誠心,真誠的信心;不夾雜,沒有妄念,沒有雜念,用清淨心去念;不間斷,這就是功夫。最忌諱的是懷疑、夾雜,把你的功夫全破壞了。由此我們可以能夠想像到,往生極樂世界的品位,完全看你誠信的程度、願心的程度。我想往生,你也想往生,他也想往生,都發心求往生,但是力度不相同,有人非常懇切,有人就比較隨便,這個願心是或有或無,有時候有,有時候忘掉了。所以信心跟願心,每一個人程度上有差別,不完全相同,生到極樂世界品位就不一樣,非常懇切的願望,品位就高。

  當然與放下有關係,這是大乘教上講的,能對這些世間事看得淡,不放在心上,這是功夫。知道這個世間一切法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,不值得留戀,應該要放下,六道輪迴太苦了。六道從哪裡來?從自己心想生,全是妄想妄念變現的境界。在這個裡面隨順煩惱習氣,造作無量罪業,多半都是不善的念頭,不善的念頭感應的是三惡道,這個不能不知道。三善道也不能感,為什麼?出不了六道輪迴。你要是心上常放三善道,放善,善業,來生三善道往生;心裡面是惡念,來生是三惡道。三惡道是消惡業的,三善道是消福報的、消善業的,善業惡業都出不了六道輪迴,那怎麼辦?斷惡修善不放在心上就是功夫,斷惡修善的事我要認真去做,不要去想它,做過就算了,心裡乾乾淨淨,若無其事。心裡面最重要的要有阿彌陀佛,一切時、一切處,心中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什麼都不能放在心上,愈純愈好,這叫功夫。果然心裡面一塵不染,這個人往生品位高,道理在此地。

  下面說,「更下則如《觀經》所說」,這個我們要相信,為什麼?是阿彌陀佛的本願,第四十八願裡面的第十八願。「惡逆之人,臨欲命終,得聆聖教,至心悔改,十念稱名,亦得往生,故云十念必生」。這是這個人這一生當中跟佛沒有緣分,他不是佛教徒,我們親身經歷這麼一樁事情。好像是一九八五年,我第一次到美國是一九八二年,從一九八二年起,每年都到美國去個一、二次。一九八三年在馬里蘭州成立一個華府佛教會,當地同修請我做會長。就在那個時候不久,馬里蘭州有一位周廣大先生,他開一個麵包店,這個人是個善人,非常守本分的人,不幸得了癌症,癌症末期。醫院裡面告訴他的家人,他的壽命大概不會超過一個月,帶回家去好好照顧他,他想吃什麼要滿他的願。癌症非常痛苦,這個時候,他們一家人都沒有宗教信仰,在這個時候著急了,醫院放棄治療,他們就來找,找到了我們。我們那個會大概才成立一年,找到我們。我們派了四個同學(四個蓮友)去訪問他,打電話回來告訴我,他說恐怕是不行了,沒有辦法了。那怎麼辦?勸他念佛求往生,試試看。所以他們就跟他講,介紹西方極樂世界,簡單的告訴他。他聽了之後很歡喜,這個很難得,不排斥,告訴他的家人:不要找醫藥,不要找醫生,大家一起來幫助我念佛求往生。我們這個佛教會裡面一些同學,因為都是中國人,大家很熱心,四個人一班,日夜不間斷,我們換班;他們家裡,他的太太跟他的小孩一起,三天三夜往生了。這是最後。不過佛經上講,舉的是十惡五逆之人。周廣大先生他雖然不信佛,他是個好人,我們相信一聽就不懷疑、就接受,肯定是過去生中與佛有緣,他有這個善根,這一生沒有機會遇到,他要早有機會遇到,肯定老實念佛。到這個時候告訴他,肯發心,一家人幫助他,三天三夜佛號沒有間斷,他跟著大家一起念,這真往生。火化的時候,他們告訴我還有舍利,很不可思議。

  十惡五逆依因果來講是無間地獄,臨命終時,這都是過去生中修積的善根福德因緣,遇到念佛法門,真正肯懺悔,至心悔改,這個重要。聽到念佛法門他就相信,他真的發願求生極樂世界,悔過就是懺悔,十念稱名亦得往生,這是第十八願,十念必生願。四十八願一般講都是用康僧鎧的本子。善導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第二代的祖師,他是唐朝初年人,那個時候日本、韓國跟現在的越南,周邊這些國家有很多人到中國來留學。這裡頭留學一大半都是出家人,他們對於善導非常尊重,所以許許多多都是善導大師的學生。日本人也很難得,日本的淨土宗他們的祖師,第一代祖師他們都是用善導大師,自己是第二代、第三代這樣傳下去。第一代都是用善導,淨土宗的道場都能看到善導大師的塑像。另外一個就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師,日本學天台的多,學淨土的也多。善導大師講四十八願,裡面有五願最重要的。第一個是定成正覺第十二願,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決定成無上菩提,就是決定成佛,這個很重要,往生極樂世界決定成佛。第二個是第十三願光明無量,第十五願壽命無量,這個很重要,光明是智慧,沒有智慧成不了佛。第十七願諸佛稱讚,這個很重要,諸佛不稱讚,阿彌陀佛再好我們不認識。稱讚就是介紹,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,示現成佛沒有不講《無量壽經》的,也就是淨土三經,《無量壽經》、《觀無量壽佛經》、《彌陀經》,每一尊佛一定要講。而且我們相信決定不是講一次,多次宣講,為什麼?這個法門太重要了。這五願最後一個就是十八願,就是十念必生。我們看到這五願,大概發願求生淨土這個念頭油然而生,不會再猶豫,不會再懷疑,八萬四千法門找不到,無量法門裡頭沒有,遇到了肯定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,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,能不發心嗎?不發心就錯了,不發心要隨業受報。

  我們造了五逆十惡,不怕,遇到這個法門都有救;遇到其他的法門,你沒有定功、沒有開悟,還是要六道輪迴。定功開悟不說別的,說最低的,大乘初信位菩薩,小乘初果須陀洹,我們這一生能不能成就?怎樣才能證得須陀洹?怎樣才能證得初信位菩薩?必須要斷見思煩惱裡面的見煩惱,就是見惑,三界八十八品見惑。世尊教學把八十八品見惑分為五大類,好教,第一個身見,第二個邊見,第三個見取見,第四個戒取見,第五個邪見。這五種錯誤的見解能不能斷掉?斷掉就證得,證得初果這就稱為聖人。有沒有出六道輪迴?沒有。但是決定不墮三惡道,在人間壽命到了生天,天上壽命到了到人間來,人間壽命到了再生天,他不到別的地方去。天上人間七次往返,證阿羅漢果。證阿羅漢果永遠脫離六道輪迴,往生到十法界裡面聲聞法界,你想想多少時間。證得須陀洹,證得初信位,初信位慢慢提升,也是人間天上,不會墮三惡道。提升到七信位,七信位思惑斷掉了,八十一品思惑斷掉了,跟小乘阿羅漢所斷的煩惱是平等的,七信位的菩薩。八信位等於辟支佛,九信位等於權教菩薩,十信位也是。真難!時間太長了。

  遇到淨土,那你是太幸運,一生就證得究竟圓滿。無量法門你去找,再找不到跟淨土法門相同的,找不到,沒有了。我們不能不知道,這個緣分得來太難得!得到了為什麼不能往生?對於極樂、娑婆的真相沒有搞清楚,沒有搞明白,對極樂世界有懷疑,對這個世界有留戀。這也就是世尊入般涅槃之前,告訴阿難跟旁邊的大眾,阿難向佛陀請教,佛在世,我們以佛為師,佛不在世了,我們以誰為師?佛為我們說出四依法,以戒為師,以苦為師。告訴我們要依法不依人,法,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經,一定要依經,不能依人。依經就對了,別人說的跟佛經上講的不相應,決定不可以相信。過去李老師告訴我們,這一部經百分之九十九跟佛講的相應,只有一分不相應,這經能不能要?不能。為什麼?魔造的,那一分不相應就把你整個摧毀了,像一杯醍醐裡頭一滴毒藥,你喝了之後要送命。現在末法時期,《楞嚴經》上說,「邪師說法如恆河沙」,你如何辨別?

  現在這些年來,很多人反對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。如果說反對會集,這是錯誤的。為什麼?佛門裡面的早晚課課誦本是會集的,那就不能用了;所有經懺的儀軌法本也都是會集的,統統不能用,那就太多了。會集可以,會集裡面的經文全是經典上的原文,不是你自己造的,這就行。會集原文裡頭加自己的意思,這就不行,這個不可以。所以會集古大德非常慎重,字字句句都是經論的原文,不敢自己加一個字,也不可以自己改動一個字。王龍舒的會集本、魏默深的會集本都有改了幾個字,改得怎麼樣?改得很好。很好為什麼批評他?那是他自己意思改的,那不是經上本文,如果不批判的話,後來的人都可以隨便拿著經改,那還得了嗎?所以堅持不可以改動一個字,一定要用原文就沒話說了。夏蓮居老居士第三次會集《無量壽經》,前後用了十年的時間,一定要遵守古人的規矩,這個會集本字字句句都是五種原譯本裡頭的經文,沒有敢改動一個字。所以,近代的淨宗大德稱為善本,《無量壽經》九種版本裡面最好的本子。

  黃念老的註解註得好,真實智慧,他用集註,不是他自己的意思,自己的意思別人不相信。他用了八十三種經論、一百一十種祖師的註疏,每一句註解都是有來源,有根有本。你看像這邊它括弧裡頭就註明《觀經》上說的、《彌陀要解》上說的,都用經論、古大德的原文來註解這部經。這個方法好,中國人尊重古時候的大德。他也有一點新的東西在裡面,不多,最新的科學報告。讓我們非常難以理解的,看到科學報告,我們的疑問化解了,他本身是學科學的。這個註解也是稀有難逢。

  我們的看法,佛菩薩是無盡的慈悲,看到現在地球上的人懷疑的心太重,所以到這個世界上來現身說法,重新會集一個善本,重新再做詳細的註解,目的是讓我們現代人對淨土法門真正相信,真正發願求生,一向專念,一生成佛。夏蓮公、黃念老不是一般人,在佛門所謂是再來人。他來幹什麼的?蓮公有一個對聯,兩句話,這兩句話就是他的寫照。上面這一句說「濁世無如念佛好」,五濁惡世,我們處在這個裡頭,沒有比念佛更好的了;下聯,「此生端為大經來」,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?就是來會集《無量壽經》的,就為這部經來的。我們可以說黃念祖來到這個世間也是為這部經,給它做註解來的,註解完成他就走了。來佛寺的海賢老和尚,也是為這部經來的,幫助大家起信,你看他做證明,他說過。有人問他,你老人家見過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跟你說什麼?你看他說的,我請阿彌陀佛帶我去,他稱阿彌陀佛稱老佛爺,我求老佛爺帶我去,老佛爺不帶我去。他說為什麼?要我表法。表什麼法?就是為這部經作證,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是真的,不是假的;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也是真的,也不是假的,不需要反對;我們依照這個經跟註解修學,學了十幾年,路沒有走錯,也是真的,也不是假的。所以他在往生前三天,有居士拿了一本書送給他(諸位要曉得,他不認識字),什麼書?《若要佛法興,唯有僧讚僧》,就這麼一本書。他一聽到這個書名字,非常高興,非常歡喜,好像得到寶貝一樣。自己馬上穿袍搭衣,是他最喜歡的衣服,穿在身上,拿著書,叫大家,你們替我照相,主動要求。好像就是為這個表法而來的,這是他最後一次表法,三天之後他就走了。

  這些年來對這個本子的爭論太多,批評太多了。我在香港也有法師來找我,提到這個會集本爭論很多,來問我。我說何必爭,九種版本在那裡,你喜歡用哪個就用哪個,何必要爭,不用排斥。這九種本子是不是都勸你信、願、一心專念?對,都是。那就行了,那就沒有錯。經是說明、是解釋,幫助你起信,生起信心,生起願心,然後一向專念,你就成功了。這九種本子在面前,哪一種本子我讀了容易讓我相信,這個本子講得清楚、講得明白。我是採取夏蓮居的本子,這個本子我完全看得懂,沒有疑惑,康僧鎧的本子裡頭還有一些我看不懂。所以九種本子都可以去看一下,不要批評,哪個本子都好。

  來佛寺海慶法師、海賢法師,以及他的老母親,都是一生就念一句阿彌陀佛,個個成就。海慶留的全身舍利,留的肉身依舊供在來佛寺,供養在來佛寺。海賢老和尚的母親,臨終走得多自在、多瀟灑,誰能夠像她那樣?八十六歲走的,走之前她沒有告訴別人,把家裡的親人都召回來,大家在一起吃團圓飯,親自下廚房包餃子。吃完之後,她坐在椅子雙腿一盤,大聲告訴大家我走了,就這麼真走了,你看多自在。更稀有的就是八年之後,賢公老和尚想把她改葬,立碑紀念,打開她的墳穴,棺材裡頭人沒有了,只剩下釘棺材的幾個釘子。是不是菩薩再來現身的,我們不敢講,人到哪裡去了?歷史上有一個例子,達摩祖師,海賢老和尚的母親跟達摩祖師很相似,都是埋葬起來之後,打開棺材人沒有了。這是為我們現身說法,告訴我們念佛往生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我們在德學上、在功夫上、在文字學上都不如古人,跟古人比差太遠,古人這些東西我們不敢批評,沒有資格批評。喜歡,用它;不喜歡,不用它。批評要是錯了,那是罪過。如果障礙別人,人家遇到這個法門,一生能往生、能作佛,你把他拉回來,讓他不能往生,讓他繼續搞六道輪迴,這個因果責任誰負?這個在佛門一句話說,斷眾生法身慧命,這罪很重!我這一生,自己讀書不多,德行不足,一生都在受苦受難,我沒有資格批評任何一個人,我對別人只有讚歎。我懷疑他的時候我不讚歎他,我恭敬他。這是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的,禮敬諸佛,稱讚如來。我們感覺得好,讚歎;我們對他有懷疑,不讚歎,這個態度正確。供養是平等的,禮敬是平等的,自己天天要懺悔業障,要隨喜功德。

  下面,我們再往下看,「行者應知」,修行的人應該知道。「一向專念指從初發心念佛,直至最後一念」,最後就是命終,最後這一念。「而其關鍵實在最後」,能不能往生是最後一念,所以最後一念關係太大了。最後一念就是在平時養成,養成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,除彌陀佛之外,沒有別的東西,到臨終就不會有妄想。心裡如果還有別的東西在,怕到臨命終時想到別的,把佛號忘掉,這個麻煩就大了。最後一念決定你來生,最後一念善,三善道;最後一念是惡,三惡道;最後一念是念佛,往生極樂世界,這就是關鍵實在最後。

  「如上說惡逆之人,十聲念佛」,因為他沒念過佛,「第一聲是初念,第十聲則命終」,他斷氣了。你看從一聲到十聲,當中念念相續沒有間斷,「亦是從初發心直至命終均在持名,故合一向專念之旨」。他跟阿彌陀佛的第四十八願相應,沒有違背,他決定能往生。因為他信、他願,念佛雖然不多,也是從初念到最後這一念,念念相續。「反之,如有人念佛數十年,或於最後階段,輕視持名而改行他法」,這就完了,完全錯了。有沒有這種人?有,自古至今很多。這是什麼?念了一輩子沒有見到佛,他就懷疑了。大勢至菩薩在《圓通章》裡頭告訴我們,「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必定見佛」。我們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為什麼沒有見佛?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,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做到?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,這兩句沒做到,念佛就沒有感應。憶佛是心裡想佛,念佛是口中念佛,要什麼?要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。淨念,念佛不能夾雜。現在人麻煩,身上帶的手機,念幾句佛號忽然手機叫了,馬上就停斷,就打斷了。手機是最大的魔障,有人送我,我也感謝他,送個手機給我,可是怎麼?我把它丟掉了,我不上當。沒有手機清淨多了,沒有電話,我不干擾別人,別人也不要干擾我。都攝六根那是真功夫,怎麼個收攝法?眼見色、耳聞聲,六根接觸六塵修什麼?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是小乘都攝六根。看得清楚,聽得清楚,沒有執著的念頭,沒有分別的念頭,像鏡子照外面形相,照得很清楚,鏡子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這叫都攝六根。更深一層的,不但沒有分別執著,起心動念都沒有,這個很難。如果真正六根在六塵境界,不起心不動念那是法身菩薩,那個境界是淨土宗講的理一心不亂,境界高了,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生實報莊嚴土。還會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生方便土,生同居土,這就是功夫的淺深。這樣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必定見佛。

  海賢老和尚的光碟,我大概看了有三十多遍。有人問他,你老人家見到老佛爺,老佛爺跟你說什麼?他自己不避諱,是,是見到了。我比他們看得透徹一點,我看的是他一生九十二年。我們慧遠大師當年在世,活的時候見極樂世界見過三次,第四次見到佛來接引他。見過三次沒有給人家講過,他心是定的,見如不見,第四次見到的時候來接他往生了,他才跟大眾說明,過去曾經見過三次。別人問他,你見到什麼樣子?他說跟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講的完全相應。遠公當年在廬山建蓮社,淨土宗的三經,只有《無量壽經》翻出來了,他根據《無量壽經》。換句話說,慧遠大師沒有見到《觀經》,也沒有見到《阿彌陀經》,最初開山的時候就這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漢朝翻譯的本子。他念佛九十二年,這麼長的時間,我想他決定不止四次,心地清淨,一塵不染,跟阿彌陀佛常常往來,他像遠公一樣他不說。這麼長的時間,在這樣困難苦難的一個時代,他要忍受。誰也不願意受這個苦,都希望早一天往生,這就是他的願望。他跟阿彌陀佛的要求,阿彌陀佛總是,慢慢來,現在機緣還沒成熟,叫他表法。表法什麼意思?把佛陀的教誨做出來給大家看,不要用言說。什麼經?我跟諸位說,就是《大乘無量壽經》,你把這個經翻翻看看,跟他去對一對,哪一條他沒做到?統統做到了。第八品,佛提了一個綱領,善護三業,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」,他做到了,一生不說人家過失,不批評人;「善護身業,不犯律儀」,他做到了;「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」,九十二年!沒有貪心,沒有瞋恨,沒有懷疑,沒有貪瞋痴慢疑,你問他,他說我什麼都知道,什麼都能忍受。

  六波羅蜜,布施,真布施,他不是假的。他布施什麼?布施糧食。一個人辛辛苦苦開荒種地,開荒的農地一百多畝。他的小廟四個人住,四個人住在一般講五畝地就夠了,一家的生活問題就沒有了。那一百多畝種那麼多幹什麼?肯定他們鄉下周邊有很多窮苦的人,生活很艱難,他種地布施給大家。有旱災、有水災,人民沒得吃的,這個光碟上有,他這個小廟裡頭還收藏有一千二百多斤的稻米,就布施。布施波羅蜜有。持戒波羅蜜。我們過去在美國給學佛同學說了五個科目,希望我們大家努力都能把它兌現。這五個科目,第一個是淨業三福,是我們修淨土行門最高指導原則。佛在這三福最後的結論說,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,三世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修淨土往生一定要受持。為什麼?這是往生的正因,這三條重要。第一條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;第二條,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;第三條,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,他全做到了。他有沒有學過?沒有學過。為什麼能做到?他開悟了,跟六祖惠能大師一樣。這在淨土宗叫理一心不亂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往生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上品上生,不是普通人。實報土上品上生,一般大乘講八地以上,一生證得,太不可思議了。

  我們五個科目,第一個是修行教誨的依據,三福底下六和,「若要佛法興,唯有僧讚僧」就是六和,跟什麼人都和睦相處,跟一切眾生沒有對立這才能和,有對立就不能和,和為貴,六和他做到了。三學,戒定慧他做到了,他的戒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,因戒得定,他得到念佛三昧,一定是循序證得的,從功夫成片到事一心不亂,到理一心不亂。我們有理由相信他,到理一心不亂的時候應該在他三、四十歲,因為他的心純淨,沒有妄想,沒有雜念,沒有欲望。證得理一心不亂,跟阿彌陀佛就通了,你想見佛就現相,所以我想他一生絕對不止四次,常常接受佛陀的教誨。佛陀對他是最大的一個安慰,他知道他隨時可以往生。留在這個世間,幫助我們對淨土宗,特別是對這個會集本,對念老的註解,對我們修行給我們做證明,我們沒有走錯路。我們的學習是如法的,如理如法,為我們作證。表法任務圓滿了,他走了。這最怕的就是念佛念了幾十年,聽別人批評,聽別人這些言論,自己信心喪失、動搖了,改變主意學別的法門,錯了。

  「或於臨終不欣極樂而戀世間,未能念佛,是則不名一向專念。」臨終沒有看到佛,沒有見到極樂世界,產生懷疑,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,這個人不能往生,這不叫一向專念。一向專念是永遠不改變的,這才叫一向。我們能保持一向,那就是對兩個世界搞得清楚、搞得明白,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了,這個世界我知道,極樂世界我也知道。我們現在想幫助這個世界眾生,我們的智慧福德不夠,障緣很多,怎麼辦?先到極樂世界,到極樂世界很快就成佛,就證得無上菩提,證得無上菩提我再來,輕而易舉。生到極樂世界,不但對我們這個世界,想來想去自由自在,沒有限制,到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也是自由自在,暢通無阻。你是菩薩身分,尤其是極樂世界的菩薩,是阿彌陀佛的弟子,沒有一尊佛不尊重阿彌陀佛,我們沾光了。阿彌陀佛的弟子,無論到哪個佛國土,都受到歡迎,都受到特別禮遇,這是什麼?沾阿彌陀佛的光,這不能不知道。所以這個機會千萬不能錯過,錯過太可惜!

  下面這一段是我節錄的,我把它念一遍。「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?」這個問題很普遍,古人有,今人也有,這句阿彌陀佛名號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功德?我們要不是在《無量壽經》上下了十幾遍的功夫,這是我講這一部經,講這個註解,黃念老的註解,第四遍,在這個之前,我講這部《無量壽經》講過十遍。過去還有許多大經大論,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、《楞嚴》、《圓覺》、《般若》,累積這麼多的知識,才把這些疑惑化解,才完全相信有這回事情,徹底放下了。徹底放下,什麼時候走都可以,感應道交。但是我們學佛,曾經發了四弘誓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只要有機會,自己沒有能力、沒有智慧,三寶加持,這是恩德,我們自己願意接受佛菩薩的安排,只要這個心不退,壽命可以延長。所以我也相信,海賢老和尚一百一十二歲不是他本來的壽命,他壽命沒那麼長,為什麼?阿彌陀佛加持他的,要他表法。真正修行人,真正發願捨己為人,不怕任何苦難,都能夠忍受,佛就會委派你,讓你做表法的工作,再大的苦難折磨,你也不會退心;禁不起災難的考驗,佛都會接引你去,到極樂世界去。真正發這個願,所以壽命不是自己的,佛菩薩幫你延長的,這個好。

  我也發了這個願,這樁事情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的,他跟我講,真正發心,像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,「將此深心奉塵剎,是則名為報佛恩」。真正發這個願,章嘉大師告訴我,你的一生佛菩薩替你安排,你自己不要操一點心。我聽到這個很舒服,一生自己可以不要操心,佛菩薩安排,這多好!順境逆境全是佛菩薩安排的,也就是佛菩薩在考驗你,你得關關通過,逆境沒有怨恨就通過了,順境沒有歡喜,不生貪戀。深入經藏之後,自己懂得觀照,所有境界都不是真實的。極樂世界是不是真實的?也不是。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願力成就的,彌陀願力加上往生人的願力,單有彌陀願力,往生人不想去,去不了。理跟事都搞明白,就沒有懷疑了。在這個世間怎樣做一個自在的人?那就是清淨無染。本經第八品講三業清淨,身語意能夠不受環境的影響,不受環境的干擾就自在,知道所有一切境緣無論是善是惡都是假的,要在這個境緣當中如如不動。

  經教一門深入,我不再搞很多了,我就這一門。學校裡面要辦漢學院,漢學就是儒釋道,可以在漢學院開佛經的課程。他們來找我,我說如果我還有體力的話,我去講《無量壽經》,我就開這一門,其他的別人去開,我就專搞這一樣。我這個課程就是一年,就結業,就結束了。他如果學其他的法門也行,一門畢業了可以學第二門。如果畢業之後專攻,留在學院做研究員不斷再深入,好,等於說給教授當助教,教學相長,這是好事情。除這一項之外,什麼職務我都不要,請我做校長,我說我八十八歲了,找遍全世界也沒有這麼大年歲的校長,那個事情多了,不是在自找麻煩嗎?老年要過清淨的日子,教一門課行,這一門課是我主修的,我應該要教的;其他的不是我主修的,不教了,再不講了。

  懷疑,為什麼、為什麼?「因能念所念皆是實相故」。這個解釋有蕅益大師《彌陀經要解》做根據。實相是自性,能念所念都是實相,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。實相就是自性裡頭本具無量無邊功德,無量無邊的智慧,無量無邊的德能跟相好,自性本具。大乘教常說,「心外無法,法外無心」,世出世間一切法自性本具的。這一句名號就是實相,能念的是實相,所念的也是實相,功德是沒有邊際的、是無法想像的。這一樁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再不會懷疑了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