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科註(第四回)  (第四三七集)  2017/5/13  英國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蘭彼得校區  檔名:02-041-0437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大家跟我皈依三寶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請看《大經科註》,第九百八十四頁第三行看起,辛四,第四段,「改過所願輒得」,分兩大段,第一個大段,「如教悔改」。請看經文:

  【所作如犯。則自悔過。去惡就善。朝聞夕改。】

  這個四句經文,我們看念老的註解。『所作如犯』至『洒心易行』,都是勸導我們要「奉持經戒」,落實經戒。念老在這裡告訴我們,都是勸導我們,釋迦牟尼佛勸導我們,要奉持經戒,要去惡修善,『去惡就善』,『改往修來』,「捨昔非之惡行,修今是之善業」。過去錯誤的惡行,像前面所舉的,殺生、偷盜、邪淫、妄語、飲酒,這些一定要放下。今之善業,現前我們學習經典,把善惡搞清楚,經教裡面為我們所說的,就是一個善一個惡,惡必須要捨掉,要放下;善要認真的學習。不僅是要念善,口要善,行要善,三業都善,這是佛門弟子。念老末後這八個字說得好,「從善如流,知過速改」。

  底下這一段,「洒心易行」,經文六句:

  【奉持經戒。如貧得寶。改往修來。洒心易行。自然感降。所願輒得。】

  這一品品名叫「如貧得寶」,這是從比喻上說的,「故知奉持經戒」,要用「如貧得寶」這樣的一個心態,這是這一品經裡面的核心。世尊慈悲到極處,應化到這個世間來教導我們,所教的,四十九年講經教學,目的是什麼?憐憫眾生。眾生可憐,特別是六道輪迴裡面的眾生,肯定是惡多善少,迷惑顛倒,對於眼前的一切迷而不覺,不知道眼前一切是假的,不是真的,認假作真,在這個虛幻不實的境界裡頭,迷惑顛倒,造作一切惡業,感得輪迴的苦報,全是自作自受。如果不是遇到佛陀的教誨,我們對這個輪迴只有忍受,生生世世沒完沒了。過去修的善因,今生得的人天福報,得到人天福報,沒有人教誨,轉眼又迷了,罪孽不但沒有止住,還要升級,來生三惡道去了。佛告訴我們,三途一墮五千劫。你要了解事實真相,你會感到恐怖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諸佛菩薩大慈大悲,出現在世間只有一個願望,希望幫助眾生離苦得樂。眼前的苦,真正明白人覺悟了,不會感覺到苦。迷惑的人不了解事實真相,他苦,還不斷的造業,造的是貪瞋痴慢疑。貪瞋痴慢疑,遭什麼樣的果報?就是六道輪迴,就是十法界。沒有出頭的日子,累積的惡業一天比一天多,一年比一年多。如果佛門弟子對於修行中斷了,修是修正,行是行為,行為再多,不外乎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起心動念是意業行為,就是念頭,善念少,惡念多,念念都離不開六道輪迴。

  所以佛法講苦樂有究竟苦,不能脫離輪迴這是究竟苦,苦不堪言。能夠真正往生到極樂世界,才可以說脫究竟苦,得究竟樂,離苦得樂。但是這個法門,諸佛都說這個法門易行難信,佛說的。在我們自己學習過程當中,有很深的體會,佛說得對,一點都不假。學佛學經教目的是什麼?幫助我們覺悟,幫助我們真正發心,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永遠離開娑婆世界,我們現在居住的這個世間,求生極樂世界,離開這個世界,永遠不再搞輪迴了。離開到極樂世界,可以這麼說法,就得到究竟圓滿的果報,為什麼?第一個,往生到極樂世界壽命無量,叫無量壽,阿彌陀佛無量壽,每一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得無量壽。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,四十八願是本願。四十八願要記住,不能忘掉,你才會嚮往極樂世界,真正發願求生極樂世界。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說易?叫易行道,很容易去的。蕅益大師,在《彌陀經要解》裡面告訴我們,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,你只要有信有願,你就決定得生。

  有同學問,我這個願發不起來?對這個世界貪戀,無始劫到今天根深蒂固,不容易,生生世世染的這些惡習氣。沒人告訴我們,只有佛告訴我們。佛說得清楚,說得透徹,這個世界假的。我們不知道,這叫迷惑,這叫愚痴,認假不認真。這個世界為什麼是假的?一切法都是生滅法。有生有滅,這就不是真的。真的,不生不滅是真的。在我們身上能找到嗎?能找到,原本就是不生不滅。我們把不生不滅,真的迷惑了,變成假的,變成生滅法。所以經上告訴我們,一切法從心想生。連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,最後一句話他說的是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,這個宇宙,這個世間,距離近的,太陽系,距離遠的,那只能說不可說不可說,沒有邊際。中國古人所說的「大而無外,小而無內」。這兩句話是什麼?這兩句話是量子,今天被科學家發現了,量子的確「大而無外,小而無內」。大小的相有沒有?沒有。為什麼沒有?相是假的,大的是假的,小的也是假的,大的、小的都不能夠執著,都不能夠放在心上,執著放在心上就迷了。那我們要問,幾個人放下?不放在心上了?

 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,大慈大悲,沒有一個不教化眾生,勸導眾生破迷開悟。破迷開悟是看破,真正了解事實真相,然後自自然然把這虛妄不實的世間放下了。放下,求生淨土就沒障礙了。一般人,往生淨土的障礙從哪來的?貪戀這個世間,不肯放下,在這個世間爭名奪利,到最後一場空。唐太宗,大家都知道,中國歷史上好皇帝,死了以後到哪裡去了?無間地獄。你說有什麼意思?跟前一品所講的,造的惡業,惡業是指什麼?戰爭,唐朝的政權是靠武力取得的,戰爭,死多少人!掌握到政權,雖然是好皇帝,勤政愛民。最大的好事不是貞觀之治,是什麼?會集老祖宗齊家治國的寶典,他編這麼一本書,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《群書治要》。這本書現在印出來了,在全世界流通,這是他的功德。憑這個功德,地藏王菩薩把他從地獄救出來。

  這樁事情給我們什麼樣的教訓?我們要知道,知道之後才曉得漢學院的意義。前年我跟校長認識,談到這個問題,現在地球社會動亂,生在這個時代的人可憐,富而不樂,貴而不安,今天這個時代多苦!老祖宗教我們,我們為什麼要學傳統文化?為什麼不去學科學、哲學?科學、哲學不能解決我們問題。我們老祖宗有智慧,我們要承認,要肯定。就事實來說,老祖宗那個時代,富快樂,貴平安,所以沒有人不羨慕富貴。平安、快樂從哪裡來的?從自性來的。換句話說,一切眾生人人皆有,個個不無。非常可惜的是我們把它丟掉了,不是真丟掉,迷失了,不認識。真正認識的,我相信,你會死心塌地追求這一樣東西,跟古聖先賢一樣的智慧,一樣的德能,把我們本有的智慧德能找回來。怎麼找回來?覺悟就是。我們今天這個失叫迷失,不是真正失掉。真正失掉,你再找不到了。迷,沒失等於失掉。所以只要破迷開悟,自然就現前,智慧現前了,道德現前了,萬德萬能全現前了,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。

  這個東西中國老祖宗有,印度人也有,佛陀出現在印度,孔、孟、老、莊出現在中國,佛教裡面稱他為佛菩薩,釋迦是佛,他的弟子菩薩,在中國,孔子、老子,聖人,跟印度的佛陀平等的,他們是同一個境界。孔子一生沒有很高的地位,沒有財富,有什麼?快樂,幸福。覺悟的人,聖賢人,追求的是這樁事情,他不求名聞利養,不求世間這些財富財寶,他不要,他要什麼?他要健康,他要快樂,他要幸福。這三樣東西誰有?菩薩有,覺悟的人有,迷惑的人沒有。迷惑的人實在說,有,不知道,忘掉了,找不回來了,愈迷愈深。覺悟的人把它找出來了,原來在自己心裡頭。這個心是真心,不是妄心。凡是起心動念的這個心,妄心。真心不生不滅,真心永遠沒有染污。

  惠能大師開悟,悟什麼?真心找到了,妄心搞清楚了。用真心不用妄心,佛菩薩。真心什麼樣子?第一個,清淨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」,它本來是清淨的,永遠清淨,決定沒有染污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第二個現象,不生不滅,它沒有生滅。妄心有生有滅,妄心就是念頭,前念滅後念生,一個接著一個。頻率多高?速度多快?佛在經上跟我們說,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,這一彈指。所以它是假的,就在面前,我們就是看不出它是假的。它從哪裡來的?迷了真心產生的幻相。愈迷愈深,麻煩來了,迷得最深的是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再往上面去是人道,人道上面天道,天還是迷,他沒出輪迴,縱然到非想非非想處天,依然是迷而不覺。真麻煩!誰知道?覺悟的人知道。

  覺悟的人,我們講明心見性了,自性裡頭第一德,無量的德能,無量德能裡面第一個是什麼?慈悲。所以佛家有說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。慈悲是什麼?愛,這個愛是真的愛,永遠不會變質的愛。世間人講這個愛,他從妄心出來的,妄心千變萬化,今天愛你,明天就不愛了,不但不愛,還產生怨恨。我們舉現實的例子,大家看到,你看看父子之愛,小孩出生,還不會說話,你看父母多麼愛他,他睜開眼睛看到父母,你看他的表情,他愛父母,父子有親在這個時候,看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長大了,老了,父子的親愛見不到了。那個親愛是真心,決定不摻雜絲毫雜念在裡頭,也就是它沒有分別,它沒有執著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我們要細心去觀察,佛菩薩所說的東西都在眼前,只要你細心觀察,六根在六塵境界你都會發現,然後你才佩服佛陀真有智慧,真了不起,全看到了,看透了。看透之後什麼樣的心態?沒有起心,沒有動念,眼見色,耳聞聲,鼻嗅香,舌嘗味,六根在六塵上不起心不動念,六根六塵了了分明。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真的,起心動念就是妄的。不起心不動念,真心用事,起用;起心動念,妄心用事。用妄心,凡夫;用真心,佛菩薩。佛所講的這些道理,這是珍寶。我們要接受,接受是什麼?我們要學習,我們要真幹。他不能把他所覺的給我,他做不到,如果能做到,我們就不要修了,也不要學了,佛菩薩慈悲,他的慈悲全給我們,他做不到。迷是你自己迷的,悟還要你自己悟,天經地義。

 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,這末後這一句,「世尊慈心至極之垂示也」,「奉持經戒,如貧得寶」,念老這話說得好,這是這品經裡面的核心,這品經裡面的宗旨,是釋迦牟尼佛慈心至極的垂示。「貧者得珍寶」,貧窮的人得到珍寶,「則諸苦頓息」,他就離苦得樂了,這個苦是什麼?物質上的苦,缺乏物質生活,得珍寶,物質生活解決了,不再去愁衣食住行了,「從此歡樂無憂」。這樁事情淺顯,在這個社會到處你都能看得到。註解裡說,「此乃以寶喻經戒之妙用也」,用這個來做比喻。如果你真正得到佛的經,不是說你得到這個經本,得到經本不起作用,這個經你通達了,幫助你開悟了,明白了,讓你了解宇宙人生事實真相,包括過去未來,此界他方,你明白了,搞清楚了,這是得寶。

  「貧者既得珍寶,則命根所繫。自當全力護持,不可更失」。得到怕丟掉,要好好的把它藏起來,怕丟掉,這是世間人。「此勸行人得受經戒」,受,真正接受了,依教奉行,佛的經給你講理,講道理,佛的戒教你守法,一個是覺悟,經是幫助你覺悟,戒是幫助你修行,斷惡修善是戒。下面是比喻,「如護頭目。如有缺犯,應速懺悔,誓不更作」。這是真正得到了,自自然然,絲毫勉強都沒有,那就是讀經,依照經典教訓去修行,把自己錯誤完全糾正過來。修行記住,修正錯誤的行為,殺、盜、淫是身錯誤的行為;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,是言語錯誤的行為;貪、瞋、痴是起心動念的錯誤行為,都把它改正過來,改正過來是什麼?十善,十善統攝一切行法,也就是修行具體的方法。經教是幫助我們,明瞭世出世間一切法相,一切法的真相。對這樁事情應「善自奉持」,這句話重要。能夠善自奉持,「如護頭目」,你真的認識清楚了,你會保護它,經典,怎麼保護它?明瞭佛所說的意思,依教奉行,要把它做到。所以下面舉的比喻,「如護頭目」,急難當中頭一個你會保護頭、保護眼睛,這兩個擺在第一優先,「如有缺犯,應速懺悔,誓不更作」。

  下面教導我們,『洒心易行』,很多同學來問怎麼修行?這四個字,是佛教導我們修行的方法。下面註解裡頭,「洒」,這三點水一個西,東北西,西,「音洗」,跟洗它完全相同,一個意思。「洒心即洗除心垢」。我常常勸勉同學,眼見色,耳聞聲,鼻嗅香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六根所接觸的六塵,六根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加個意,六塵是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法是意根對的,就是起心動念。應該怎樣?看得清楚,聽得清楚,樣樣都清楚,都明瞭,不放在心上。心清清楚楚,不住在心上,這個要緊。你把它放在心上,錯了,為什麼?真心裡頭什麼都沒有,善惡都沒有。妄心有善有惡。所以我們用真心,學用真心,真心沒有善惡,平等的。不放在心上,你的心就自在,心就快樂,放在心上,心就有負擔,有負擔的心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怎麼樣慢慢的把這妄心擺脫掉,讓真心現前?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,樣樣清楚,絕不放在心上。心,惠能大師說的很好懂,心是清淨的。放在心上就被染污了,它本來沒東西,你放上個善,被善染污了;甚至於你放上個佛,你被佛染污了,佛也不能要。淨土宗例外,禪宗不能要,哪個宗派都不能要,淨土宗為什麼?淨土宗念阿彌陀佛是正確的,因為我們想到極樂世界去,是這麼回事情。到極樂世界的條件,信、願、持名,持名就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就行了,所以這是淨宗的方便法。到西方極樂世界了再放下,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,決定不能把阿彌陀佛放下。所以只允許你二六時中,就是二十四個小時,念念都是阿彌陀佛,就對了,你就沒錯了。

  「洒心,洗除心垢」。記住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」,清淨,沒有心垢,心上放了東西就是心垢,放佛只能放阿彌陀佛,不能放釋迦牟尼佛,放釋迦牟尼佛去不了極樂世界,這個要知道,我喜歡釋迦牟尼佛也不行,也不可以。「易行者,易指變易,謂止惡向善。去邪從正,迴小向大,捨偽存真等等」。偽,什麼都是偽,都是假的,佛法也是假的,必須要懂。功夫,你要不懂這些,不認識它,你就沒辦法好好去運用它,用得正,幫助我們破迷開悟,幫助我們離苦得樂。如是則『自然感降,所願輒得』。「謂自得感應,佛力冥加,凡所願求,皆得圓滿」。這幾句的意思常講。

  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最重要的一句話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清楚明瞭,不放在心上,心上只放阿彌陀佛就對了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