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二九四集)  2015/12/28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1-0294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請看《大經科註》七百一十五頁,倒數第五行,最後兩個字開始:

  「《釋摩訶衍論一》云」,從這開始,「有其三種:一者,十信前名為邪定聚,不能信業果報等故」,這十信之前,「三賢(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)及十聖(十地)名為正定聚」,這說得很清楚,「決定安立不退位故。十種信心名不定聚,或進或退未決定故。《大乘起信論》同此」,說法跟這一樣。這是給我們說正定聚、邪定聚、不定聚,《大智度論》上說的這三個階段。正定要從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,這是正定。此地所說的是別教。圓教初住菩薩,我們一般所說明心見性、大徹大悟;如果是別教,那就是初地,別教的初地等於圓教的初住。

  這個裡面說的邪定聚,不能信業果報。我們從這一句話冷靜的回過頭來觀察、思考,思考什麼?思考自己是在邪定聚還是在正定聚。為什麼學佛的人,甚至於修淨土求往生的人多,為什麼不能往生?他不能信業果報,造業必定有果報。果報兩個字分開來講,果是講六道,報是指在六道裡面所受的苦樂,不一樣。這一生同樣得人身,業相同;這個業是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業,小善,五戒十善,這一生得人身,人身是果;報,雖得人身,苦樂不一樣,為什麼不一樣?過去所造的業因不一樣,擺在面前。我們念佛能不能往生,這是一樁大事。這段經文講的是「生證極樂」,生證極樂統統都是住於正定之聚。正定是什麼?對於淨宗所說的,最重要的依據就是本經的四十八願,願願都予以肯定,沒有絲毫懷疑,這叫正定之聚。對於四十八願,有一願懷疑,有一句懷疑,就不是正定之聚。用這個標準來看,我們就明白,念佛人多、往生人少是為什麼。

  這個法門真的是易行道,不難,第十八願說得很好,這個人臨命終時,那一口氣還沒斷,就在這個時候,一生沒有接觸過佛教,不知道有這個法門,臨命終時有善知識為他開示,勸他念佛求往生,他一聽就相信,沒有懷疑,具足信願,一念十念他就能往生。古時候有這個例子,現在也有。大陸上有個謝居士,他的父親是好人,行善積德。謝居士自己學佛,勸他爸爸,他爸爸搖頭,不相信,不肯念佛。臨命終時前兩個小時,諸位記住,兩個小時,最後的一個機會,跟他爸爸講,他爸爸走的時候神識非常清楚,「佛說的,西方有極樂世界,你能不能相信?」他爸爸點頭。難得,這個時候肯點頭。又告訴他: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,你相不相信?」也點頭。「好,你現在跟著我念佛。」他帶著他爸爸念佛,他爸爸跟著他念佛,念了一個多小時就走了,真的往生。謝居士的朋友多,親朋好友很多人送往生,親眼看到不思議的瑞相。這什麼原因?那一剎那當中他住正定聚,真相信,沒有懷疑,真發心求生極樂世界,就感得阿彌陀佛來接引他。這是最近的事情。

  這些天我講經停了,我今天問大家,我才知道將近三個星期。身體不舒服,感染一點風寒,現在慢慢恢復了。今天我看還可以,跟大家見見面。人年歲大了,體力跟年輕不一樣,不能不注重身體,飲食起居不能疏忽。我也很謝謝大家的關心,許多人問我為什麼沒有講經,我知道大家牽掛,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我們每天講經不會中止的。最近這個階段,學習這部經典的時候,特別著重我們如何把它落實,落實在生活、落實在工作、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增長我們的信願。我們要努力,這句佛號二六時中不會丟失,這個很重要!

  前幾天,齊老居士來看我,帶了一片光碟給我看。最近她們道場有一位得的癌症,肺癌四年了,苦不堪言。遇到佛法,遇到淨土法門,發心念佛。聽說她的道場很莊嚴,她到這個道場來往生,住了四十天。四十天,真往生了。這個居士姓楊,叫楊紅梅,今年五十歲,給我們做實驗、做證明。海賢老和尚為我們表法九十二年,自在往生。楊紅梅居士初學佛沒多久,臨終給我們表演,為我們作證轉,四十天。癌症擴散苦不堪言,她沒有病痛,確確實實念佛沒有間斷。道場裡面有三位法師,這四十天幫她助念,帶著她一起念阿彌陀佛。念累了,心裡念,口不出聲沒關係。但是我們還看到她嘴唇微微在動,這叫金剛持,說明真正發心求生淨土。她預知時至,有人,好像是她的家親眷屬,看到兩個字,22,就是二十二,突然現出來。他就提醒她,他說二十二什麼意思?空中現出來的。二十二號那天十一點鐘往生。讓別人看到,一點都不差錯,阿彌陀佛給我們示現二十二號她要走,佛來接她。全身柔軟,盤腿打坐走的,我們看到了增長信心。從發心求往生,四十天。謝居士的父親,真正接受兒子的勸告,信願持名只有兩個小時。跟四十八願所講的一模一樣,為我們來做證明,第十八願是真的,一點不假。

  我們生在亂世,小災小難到處都有,每天不曉得有多少次。人,確確實實讓我們已經意識到,活在這個世間沒有安全感。信願持名的人則不然,他有安全感,他生活在這個世界依然是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,為什麼?信願持名,念念求往生。這個正確,這個人真正覺悟、真正醒過來了。念念不失信願持名,就是住正定之聚,就是隨時往生極樂世界的緣分。這個緣分成熟了,怎麼不歡喜?遇到有緣人,介紹給大家,走的時候給大家做證明,楊紅梅能做到,我相信我們每個同修都可以做到。為什麼?你們學佛的時間比她久,聽的經比她多,對這樁事情了解,清楚明白。問題出在哪裡?出在我們還沒放下。果然萬緣放下,阿彌陀佛真的來接引。生到極樂世界,我們現在學的這些經文都是講極樂世界依正莊嚴,極樂世界太好、太理想了,到那個地方一切苦難全沒有了。

  我們再看下面,念老的這個註解。「二者,十信前」,十信以前是凡夫,不但凡夫是邪定聚,就是十信位(從初信到十信)也判作邪定聚。什麼原因?對於造業果報信心不堅定,信心堅定了就不會動搖,所以「皆無善根故」。「無上大覺果名為正定聚,已滿足故」。這說明什麼叫正定聚,成佛叫正定聚,往生就是成佛,即使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叫正定聚,這個我們要知道。下面,我們再往下看,「三賢及十聖名為不定聚」,三賢十地,為什麼?「皆未究竟故」。這就是我們今天常常提到的,學佛的人這麼多,往生的人為什麼那麼少?他有懷疑,或者他對這個世間有留戀,放不下。這是別教不是圓教,圓教三賢就是正定聚,這個地方講天台的別教。底下講的是,「三者,十信前名為邪定聚,無樂求心故」,這個樂求心是喜歡求生淨土,他這個心不堅固。「十聖(別教十地菩薩)名正定聚,已得真證故。十信三賢名不定聚,未得正證故」。「諸說不同」,對於這個講法,佛在經上也有種種不同說法。這個我們要知道,世尊講經說法因人而異、因時而異、因處而異,所以他有不同的講法。所以佛法要圓修、圓證、圓悟,講求這圓字。

  「小乘以初果及其以上為正定」,證得初果才算是正定,沒有證得初果不算正定。小乘初果是學佛成就的第一個初階,像念書一樣,小乘是小學。有多少個班級?四果四向。初果向,沒有證得初果,向著初果走,沒證得,第二個就是證得初果;證得初果以後叫二果向,再證二果;三果向、三果;四果向(向是方向的向)、四果,所以有八個階段。初果向是在修,但是沒有證得初果,這叫初果向,這還屬於邪定聚,為什麼?證不到初果那就還在六道輪迴,出不去。證得初果,他也在六道,他在六道裡只是在人天兩道,他不墮惡道,在人天兩道修行。修什麼?修二果向,他已經證得初果,修二果向。佛在經典裡告訴我們,他在六道裡還有多久?有期限,不像我們凡夫,凡夫是無期限,像坐牢一樣無期徒刑,他是有期的。他要多久?天上人間七次往返,他就出去了,他就超越,他決定不墮三惡道。這個七次怎麼算?就是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四果是阿羅漢,出輪迴了,超越六道輪迴。他決定會證得,決定不會退轉,所以初果就是聖人,小小聖人,為什麼?他不退轉,位不退,不會退落到凡夫。四果羅漢都還有退的,他退的底限退到哪裡?退到初果,所以他位不退。再往上修的時候,那速度就比較快,愈來愈熟。我們知道,他離開六道輪迴,到哪裡去?到十法界,十法界裡頭聲聞法界,就是四果所修的,聲聞法界;聲聞法界再提升就是辟支佛,緣覺法界;緣覺再往上提升,菩薩法界;菩薩再向上提升,那就出十法界,菩薩提升是佛,十法界裡頭最高的一個階級,一出就到佛法界,他是十法界的佛。十法界的佛,天台大師判六即佛,稱他為相似即佛;六即,他是相似即,像,不是真的。那個真妄怎麼算法?用心不同,用真心是真佛,用妄心不算真佛。妄心用得正確,沒有用錯,沒有用偏、沒有用邪,就是十法界裡面的佛。妄心是什麼?阿賴耶。阿賴耶最高的,相似即佛,用得最高的、最圓滿的。再往上去,那就轉識成智,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,轉末那、轉第六意識、轉前五識,轉八識成四智,全轉了。平等性智,轉第七識為平等;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,妙觀,轉第六意識;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。轉八識成四智,他到哪裡去?他不在十法界,十法界沒有了,像一場夢一樣,他醒過來了。阿羅漢醒過來了,六道沒有了,六道是一場夢,夢中之夢,第二次醒過來是生實報莊嚴土,你看有個實,真實,真實的報土,也叫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是對著十法界說的,十法界是假的,一真法界是真的。真假怎麼算?十法界是生滅法,六道輪迴是生滅法。

  一定要覺悟,我們的壽命不是一年一年算的,也不是一天一天算的,真的怎麼算法?剎那剎那算。這個剎那,不學佛的人沒有概念,學大乘的人有這個概念。佛經上說,生滅的頻率多快?前念滅了、後念生了,後念又滅了、後念又生了,一個接著一個,要知道這個念頭不是相同的,沒有兩個念頭是相同的。日本江本勝博士去年往生了,做水實驗,這是他帶頭搞起來的。我到日本去講經、去開會,到他那個實驗室兩次。今年在日本講經,我又去了一次,他夫人接待我,事業還有一些朋友繼續在做。江本博士告訴我,他做了幾十萬次的實驗,沒有看到兩個圖案是相同的,那很奇怪,他說為什麼沒有?我就告訴他,決定不可能有相同的。他問我為什麼?我說佛經上說的,正念是相同的,正念是什麼?無念,無念就是一樣的,沒有差別,只要有念就不一樣,為什麼?念是妄念,妄不是真的。

  佛告訴我們,這個念頭速度多快?我們今天計算時間是用秒做單位,我們要用一秒鐘,一秒鐘生滅多少次?佛告訴我們,一秒鐘生滅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次,單位是兆,不是億、不是萬,單位是兆。一秒鐘,這個念頭生滅二千二百四十兆次,你怎麼會知道?所有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,都是在這麼高頻率當中產生幻相,它不是真的,所以佛經上講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又給我們說,《般若經》上講的「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。試問問,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,你能控制到嗎?你能夠掌握到嗎?不可能,所以說「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」,這是事實真相,事實真相就是假相,可別當真,當真就錯了。當真就造業,不當真就是佛與菩薩,這個菩薩不是普通菩薩、不是十法界的菩薩,是法身大士,是住在諸佛如來實報土裡面,在那裡等待證無上菩提的菩薩,這樣的人,這不是普通人。

  我們對這連個概念都沒有,講明顯一點諸位有個概念。現在每個人看電視,家家都有電視,電視的頻率有多高?也就是說一秒鐘,電視的畫面也是前念滅、後念生,動畫,這個畫面決定沒有兩張相同的,一秒鐘一百次,我們已經被電視欺騙了,好像是真的,一秒鐘一百次的生滅。我們再往前面去溯,五十年前有電視了,黑白電視,沒有彩色的,我們在台灣居住的時代;外國大概已經開始有彩色的,台灣沒有。黑白電視,一秒鐘生滅多少次?五十次。所以你細細看,能體會到那個畫面在動,輕微在動。現在一百次的看不出動了,五十次的看到它在裡頭動,能看出來。再前面的,我們看動畫,動畫是什麼?這大概是六十年前的,電影的底片,電影是動畫,這個就是我們講的幻燈片,它在放映機裡面一秒鐘放多少張?二十四張。一秒鐘二十四張,我們就被它欺騙了,以為是真的。你看過去這個電影,現在是用數碼,數碼大概是一百張,現在的,用底片那個時代的是二十四張。這是講它生滅的頻率。凡是動的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。

  所以佛法的修學,無論哪個法門,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,修什麼?修定。為什麼要修定?因為你要明心見性。自性本定,只要定了,愈定跟自性就愈接近,到哪一天真的得到圓滿的大定,如如不動,你就明心見性,就這麼回事情。這種信息,惠能大師很難得,他那個《壇經》雖然不多,給我們很多的啟示。你看《壇經》裡面說,他自己開悟的時候說了五句話,第四句話就是講自性本定,他說「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」,自性沒有動過,沒有搖晃過。你的心會動、會搖晃,就見不到性;你的心不搖晃、不動,就見性了。這是什麼?這是佛法最高的境界。八萬四千法門,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,在修什麼?全是修定。

  法門不止八萬四千,八萬四千是表法,表什麼?表無量、表無數,所以通常也說無量法門。無量法門,除了佛經上所說的那些之外,算不算?算,統統算。你每天不是看電視嗎?你不會看,你要會看就成佛了。成佛的人怎麼看法?你去看電視,它動我不動,電視擺在面前練功夫,你眼睛看著它、耳朵聽著它,你的心不為它所動搖,就是定。你看得很清楚,智慧,聽得很清楚,智慧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智慧看得清清楚楚,心怎麼樣?如如不動,不但不動,把你看穿了。穿了是什麼?原來你是一秒鐘一百次的波動,每一個波動現象他都看得很清楚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小定生小智慧,大定生大智慧,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得圓滿的智慧。惠能大師得什麼?得圓滿的智慧。因為什麼?他看到自性本定,看到自性本無動搖,五祖的衣缽就傳給他了。他那二十個字就是他的畢業論文,成佛的畢業論文,釋迦牟尼佛衣缽給他了。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這個道理不能不懂。

  我們接著看這一句,講了這麼多,跟這句有關係,那就是「大乘或以必入涅槃」,他一定證這個果位,只是時間長短而已,必定入涅槃。往生到極樂世界雖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必入涅槃,所以他是正定聚。「或以三賢以上,或以十地以上,或唯以大覺佛果為正定」,這是至高無上。這就是所說不同的意思。

  「至於今經所云彼土眾生,皆住正定聚者」,那就講到淨土,淨土的正定聚怎麼講?「淨影云」,隋朝慧遠法師,他有《無量壽經》的註解,叫《無量壽經義疏》,我們在早年學過這個本子。他住的道場叫淨影寺,後人對他尊敬,不稱名,稱地,稱他為淨影大師,這是最恭敬的稱呼,所以他的註解就稱為《淨影疏》。這是他說的:「位分不退,說為正定。」不管是在哪個位分,他不退,這就是正定。「莫問大乘小乘眾生,生彼國者,皆住正定。」這極樂世界不一樣,為什麼?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,佛菩薩保佑他,保送,他不需要參加考試,他是阿彌陀佛保送的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,無論什麼品位,最後一定成佛,證得妙覺果位,只是時間早晚。那個無所謂,為什麼?他無量壽,他永遠存在,他不生不滅,跟我們這個世界完全不一樣。

  我們這個世間剎那生滅,講剎那,那個剎那的意思就是今天我們計算出來的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,是在這個頻率生滅的。這個頻率我們聽到毫無概念,絲毫概念沒有,如果我們要不讀一些科學的,近代科學家(量子力學家)他們所做的報告,我們只有聖言量,相信這是佛說的,佛不騙人,究竟怎麼回事不知道。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,物質這個現象搞明白了,科學家搞明白了,總結告訴我們,這個世界上、這個宇宙裡頭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存在,物質是假的。物質從哪裡來的?從念頭來的,這跟佛法講的完全一樣。物質從哪裡來的?相由心生,境隨心轉,一切法從心想生,佛講的,在大乘經裡常常說這個。這個話我們聽得多了,也會說,但是怎麼樣?有懷疑。佛講的一點都不錯,我們不能相信,科學家給我們證明,我們相信了。我們這個相信,不是自己到一定的定功覺悟了,不是的,我們聽科學家說的。所以我們這個相信裡頭還有疑在裡頭,這個疑是什麼?叫習氣,有懷疑的習氣,貪瞋痴慢疑的習氣;貪瞋痴慢斷掉了,貪瞋痴慢的習氣沒斷掉。

  我們現在功夫是習氣沒斷,貪心沒從前那麼重了,有可以,沒有也可以,能忍受,不再計較。如果那個根斷掉,貪瞋痴的習氣斷掉,那就證果,沒證到四果,至少要證到三果。愈往上去習氣愈淡,到真正習氣斷的還不是阿羅漢,阿羅漢習氣沒斷,辟支佛,證辟支佛果,見思煩惱的習氣斷了。他那個時候修什麼?斷塵沙惑。塵沙惑斷了,辟支佛就升一級,菩薩了。在菩薩裡頭修什麼?斷塵沙惑的習氣。塵沙惑的習氣斷掉,他提升了,從菩薩提升到佛,就是十法界裡面的佛。佛再斷什麼?斷無明煩惱。無明煩惱斷掉之後,十法界沒有了,他往生到一真法界。到一真法界去斷什麼?斷無明煩惱的習氣。這個不好斷,沒有辦法斷,只有怎樣?別去理它,別去碰它,時間久了自然沒有了。多長的時間?三個阿僧祇劫,好難!三個阿僧祇劫是有時間性的,有量的,壽命是無量的,所以三個阿僧祇劫在他也算不了什麼,像我們世間三年、三十年,能受得了,無量壽。習氣斷乾淨,無始無明習氣斷乾淨,成佛了,決定成佛。所以這真的,都住正定聚。這些我們得搞清楚、搞明白,為什麼?我們下定決心往生淨土,都得正定聚;如果不生淨土,得不到。從佛的這些法門修,從大乘,要修無量劫,不是開玩笑的。所以淨土這個法門,那些很多菩薩不相信。菩薩受盡辛苦,無量劫才證得這個位次,你怎麼一生就成就?你怎麼給他講,他都不相信。這都是真的,都不是假的。

  「望西同之」,這是日本淨宗的祖師,他跟淨影大師說法相同。「並云:一切善惡凡夫,乘佛願力,生彼國者,處不退故,是名正定」,說得很好,簡單、清楚、明瞭。無論你在這一生行善造惡,沒關係,第十八願講,五逆十惡,臨終懺悔,信願持名,都能往生,這還得了嗎?普度,上面度等覺菩薩,下面度無間地獄。造作五逆十惡,是墮無間地獄,你這一口氣沒斷,你能夠懺悔,你能夠信願持名求生淨土,阿彌陀佛都來接引你,接引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,就不退轉。阿惟越致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就是不退,三種不退: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所以必成正覺。這是正定。

  「又憬興云」,這都是日本的大德,「若生淨土,不問凡聖,定向涅槃,定趣善行,定生善道,定行六度,定得解脫」,他老人家說了五個定。到極樂世界,就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,證大般涅槃。涅槃是梵語,中國人叫它明心見性、大徹大悟,圓滿證得自性,這大般涅槃。定趣善行,生到極樂世界,這個人不但沒有惡的行為,惡的念頭都沒有,你所接觸的人事環境純淨純善,沒有惡緣。縱然你阿賴耶識裡頭有惡的習氣種子,到那裡沒有緣,生不出來。所以貪瞋痴慢疑到極樂世界自然沒有了,生不起來,七情五欲到極樂世界也生不起來。它那個地方沒有七情五欲的境界,不能觸動你的習氣,它那個地方一切法純淨純善。

  所以定生善道,定行六度,這是什麼?西方極樂世界往生的人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我在這裡補充一句,就是你生到了全宇宙。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、諸佛的世界,你想到哪裡就到了,去幹什麼?去觀光旅遊,你有這個本事,想到就到。不但諸佛的報土你隨便去逛,諸佛的方便土、諸佛的同居土你都能夠隨類化身,都能去,沒有絲毫障礙。到那裡去幹什麼?決定第一個去拜佛,拜佛、供佛是修大福報,修無量的福報,聽佛講經說法開智慧,福慧雙修。這是實報土法身菩薩他們的功課,沒人給他定,自己定,得大自在。同時自己本身沒有離開阿彌陀佛,本身,阿彌陀佛在講堂講經,愈講愈有味道,法喜充滿,愈聽愈想聽,不肯離開。什麼時候離開?成佛就離開了,不成佛不離開。所以進入講堂,凡夫;離開講堂,成佛了。但是,十方世界是化身去的,真身在阿彌陀佛講堂沒動。能夠化無量無邊身,化身真管用,真修福、真聞法,所以在極樂世界上的一天,把所有的佛法都學到了。可是佛法沒有邊際,佛法是無量的,天天學,學無量劫還學不完。跟十方世界是一法界,跟十方諸佛是同一體,你說多殊勝。這個沒人能說出,只有釋迦牟尼佛把這個事實真相告訴我們。我們有緣,我們永遠要感恩釋迦牟尼佛。不是他,我們怎麼會知道?介紹人。不是他,我們怎麼知道有淨土?怎麼知道有阿彌陀佛?怎麼知道阿彌陀佛發的願?為誰發的?為我發的,發願就是接引我到極樂世界,成就我圓滿的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。

  所以無論到哪一道都是善道,地獄去不去?去,去幹什麼?度眾生。自己有家親眷屬、有冤親債主墮在地獄,這有緣,有緣是什麼?我去說,他會相信,他會聽,就能幫助他離開地獄。十方剎土,大多數都有十法界、都有六道輪迴,是菩薩的身分到六道度眾生,所以統統是善道,決定是用六波羅蜜教化眾生。六度,在現在就要幹。從哪裡做起?從布施做起。布施非常重要,布施跟眾生結緣,他感謝你、感恩你。然後用什麼?用持戒,持戒什麼意思?他佩服你,他讚歎你。然後再就忍辱,忍辱是什麼?消業障,長菩提。眾生不能忍,造無量無邊的罪業,菩薩忍給他看,做個樣子給他看,他最佩服、他也最尊重的人,這就統統是教化眾生。

 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用什麼度眾生?六波羅蜜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。般若是講經教學,就是四十九年。在講經教學之後,前面那個很重要,那要身行言教。你看怎麼開悟的?從定中開悟的。定從哪裡來的?定從能忍來的,什麼都能忍受,什麼都不計較,心就定了。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能隨緣,隨它去吧,不要計較,別人歡喜什麼,我這有,拿去,得大自在。細心觀察,佛教導我們的,他做到了,做了很好的樣子給我們看。沒有前面前五度,不能教化眾生。

  現在社會動亂,原因在哪裡?六波羅蜜沒有了。現在佛弟子也搞鬥爭,而且鬥諍堅固。能布施就沒有鬥爭,不能布施、不能持戒、不能忍辱,所以他在正法不能精進,邪道上挺精進的。布施非常重要,布施度什麼?度慳貪。慳是吝嗇、小氣,不肯幫助別人。持戒是度惡業,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持戒。忍辱,成功失敗關鍵在忍辱,度瞋恚。往下,精進度懈怠,禪定度散亂,般若度愚痴。貪瞋痴三毒煩惱不能不斷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叫三善根。三毒煩惱裡面最猛厲的是瞋恚,忍辱就是度這種業報的。為什麼?瞋恨,地獄道;貪心,餓鬼道;愚痴,畜生道。佛教給我們的方法好,行布施,不墮餓鬼;修忍辱,不墮地獄;有智慧不愚痴,不墮畜生。所以他一定行,身行言教做出來給大家看。

  定得解脫,這個字念謝,念去聲,當動詞用。解,化解、解開了,脫是脫離了,脫離六道輪迴,解開見思煩惱。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?見思煩惱來的。見惑:身見、邊見、見取、戒取、邪見,五種見惑,再加上貪、瞋、痴、慢、懷疑,五種思惑,這個十種是六道輪迴的根。這十種煩惱斷了,阿羅漢斷了,所以六道輪迴不見了,六道就沒有了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佛說法,把緣由根本都告訴我們,讓我們明白了。明白了叫看破,看破之後,真看破就放下了。放下是功夫,放下才能契入境界,光看破沒放下不行,你還停留在那裡,一定要放下。

  淨宗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一定不能丟失佛號。一切時一切處,心裡頭阿彌陀佛在。除阿彌陀佛之外,其他的統統放下,為什麼?假的,那個東西是麻煩、是累贅,你要不放下,它障礙你往生。念佛人臨終不能往生,原因在此地,沒放下,世間名聞利養沒放下,妻子兒女親情沒放下,還有些怨恨、恩怨沒放下,這都是你不能離開六道輪迴的原因。所以淨宗難得,太殊勝了,阿彌陀佛知道這些人放不下,用個什麼方法?那邊極樂世界,你所想的全有,樣樣都有,比你這邊殊勝太多了。你看壽命是無量壽,享受永遠用不盡,一切法隨念而生,想要就現前,不要了就沒有了,不需要收拾,沒有麻煩,這個世界多好。讓我們起這個念頭,嚮往西方極樂世界,這麼好的地方趕快去,趕快去親近阿彌陀佛這位大德,渴望著希望早一天能跟他見面,這就對了。

  所以極樂世界,「唯有正定聚而無餘二也」,沒有不定的,也沒有邪定的。「《會疏》同之」。《會疏》也是日本法師的註解,他們古大德學習《無量壽經》比我們多,中國修淨土是以《阿彌陀經》為主,日本是以《無量壽經》為主。當年那些高僧大德都是在中國留學,親近善導大師的,所以善導大師在日本非常受敬仰。日本淨土宗的道場都供奉著善導大師的塑像,他們都認為善導大師是日本淨宗第一代,他們的祖師從第二代算起,第一代是善導大師。天台宗的也是,日本天台宗第一代祖師是智者大師,供智者大師的像,我們中國天台道場沒有供智者大師,他們都供。這是日本人可愛之處。

  「《甄解》宗善導意」,《甄解》,也是日本的法師,他解釋是根據善導大師所說的,「釋曰:《釋摩訶衍論》所謂正定聚,從佛果至十地三賢,皆名正定聚」。我們前面說,這個地方所講的十地三賢是天台別教所說的。為什麼別教三賢十地都是正定聚?我們看下面所說的,「淨土正定聚亦然」,淨土是講極樂世界,「或現十地」,別教的,或現「三賢」,圓教的,「其體必至滅度」,他們在那裡修學,將來一定得滅度。滅度是什麼?滅度就是涅槃。「但是一涅槃界之示現差別耳」,這也就說明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講經教學也是因人而異,也是說種種不同的法門。你是圓教根機,你聽到的是圓教的說法;你是別教的根性,聽到的是別教說法;你是小乘根性,你聽到的是阿羅漢的小乘法;你是圓教根性,那你聽的是圓大乘法,「佛以一音而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」。在阿彌陀佛大講堂裡,佛在那裡講經說法,他什麼法都說了,他說圓了,無論你是什麼樣的根機,到那個地方都聽得懂,都受利益,天天都在提升。我們在這裡能體會到,所以那個地方開悟快、提升快,天天提升所以天天快樂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《論語》把這句擺在第一,第一條,跟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一個鼻孔出氣。釋迦牟尼佛第一句講什麼?「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」,你看是不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?聖賢教育,頭一句你聽懂了,你就會很喜歡,想學,不想走了,攝受力有這麼大。為什麼?我想離苦得樂,有人跟我說離苦得樂的方法,他有,我還能離開嗎?真給我們講離苦得樂,是聖人、賢人,不是凡人。我們今天很不幸的,把這些聖賢人都看作凡人,沒有人相信他們是聖賢,麻煩可大了。

  我學佛學了六十年,才真正體會到中國堯舜禹湯、文武周公都是佛菩薩再來的。早年我在求學的時候,我有這個懷疑,我問李老師,李炳南老居士,我說這些人是不是佛菩薩化身到中國來教化眾生,來示現的?老師告訴我,理上講得通,從理上講講得通,事上沒證據,他沒有暴露他的身分,我是什麼佛再來的,我是什麼菩薩再來的,沒有暴露身分。可是這六十多年的學習,愈來愈肯定,愈來愈有信心,不但對古聖先賢有信心,而且對世間所有宗教創始人、所有族群裡面的聖賢,大聖大賢,是一不是二,全是佛陀、法身菩薩化身再來的。可惜我們今天把這個教育丟掉了,那就是尊賢敬聖。中國古來,五千年來,有歷史記載,中國人對聖人敬重,尊重聖賢,聖賢的話不敢不相信,聖賢的話不敢反駁,不懂也要接受。為什麼?我們境界不一樣,他站在高處,我們站在低處,他看得比我們遠、看得比我們清楚,我們聽他的就對了。現在怎麼?現在自己獨大,世間人眼裡不是聖人最大、不是佛最大、不是天最大、不是祖宗最大,是我最大,麻煩了。我認為是對的就是對的,我認為是錯的就是錯的,造成今天社會動亂。

  古人有一段話說得好,在四書裡頭,《大學》裡頭有一段,好像他把現在的世界都看清楚了,這都是古人的預言。「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」,明明德是什麼?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我們要幫助這些眾生達到這個境界,為什麼?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。這個世界本來是極樂世界,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,追究其原因。這一句話用佛法來說,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這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佛出現來什麼?是希望所有一切眾生個個都成佛,這就這句話的意思。從哪裡做起?得「先治其國」。這就是一個示範點,中國古人講京師,京是大的意思,大都會,師是老師、師範,就是這個城市是我們所有城市的模範、榜樣,要跟它學。給我們啟示,今天我們要救這個世界,怎麼辦?趕緊搞一個示範的都市,讓大家來看,看了,他覺悟了,他明白了。讓天下太平,天下安定,社會安定,就要從這裡,要發大心,這一句就是發菩提心,發四弘誓願。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從哪裡度起?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從自己斷煩惱開始。斷了煩惱再學法門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。然後就成佛道,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成了佛,你才能做得到,才能普度眾生。

  普度眾生的方法,《大學》也是佛菩薩示現的,教我們要做個示範點,要先治其國,那個時候治國就是一個城市,城市國家。你想把國治好,「先齊其家」,你要搞一個家的榜樣,這一個地區、這個城市所有的家都向你學習,你要先齊家。要想家做好,「先修其身」。你看最後是自己,一個人正,天下就正了;一個人走歪了,天下就歪了;一個人邪了,天下就邪了。這哪個人?我們自己,不是別人。這自己是什麼?學習聖賢傳統文化的人,從自己做起,修身。我想修身,從哪做起?身是物質,它從哪來的?它從念頭來的,所以要修身先要修心。修心先要求正心,正心從哪裡來?從誠意。誠意什麼意思?誠,《中庸》說理論,一部《中庸》就說這一個字,誠,簡單的給你講,不自欺,你能做到不欺騙自己,這就是誠,所以從這做起。怎麼樣才叫能誠意?誠意要致知,你覺悟了、明白了,不自欺了。怎麼樣能夠覺悟?放下,放下煩惱、放下習氣。所以最後總結一句,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」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說出來了。

  這個東西能不能幫助現在社會?能,指出一條光明大道。從什麼地方入門?從敬祖宗入門。所以我們提倡一年三次祭祖,我們從尊重聖賢入門。聖賢東西哪有糟粕?現在你看多少人,聖賢東西可以學,學其精華,去其糟粕。一個明心見性的人還有糟粕,那不就完了?所以今天要把這個疑惑斷掉,要斷疑生信,把真誠心找出來、恭敬心找出來,你才能夠接受聖賢教化。這個難!不走老祖宗的路。老祖宗的路沒有新舊,為什麼?它超越時空,它沒有空間、它沒有時間,它就是真理,它就是永恆,那就是自性的性德,是每個人自性裡都有,只要你明心見性,你完全證得。你證得了,跟一切諸佛菩薩平等,都融入常寂光。常寂光是什麼?無處不在,無時不在。

  自性,《三字經》上頭一句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本性本善。本善裡頭第一德,就是孝、就是敬,孝親尊師。今天這個社會,根出了問題,孝不見了,敬不見了。一個人對於父母不知道孝順,對老師不知道尊重,就沒法子了。聖賢典籍留下來了,起不起作用?不起作用。為什麼?你去念它,把意思全解錯了。你所看重的那叫精華,你所不懂的就都叫糟粕,真正精華變成糟粕;沒有糟粕,你裡頭把它製造許多糟粕,這是我們眼前遇到的困境。這個困境怎麼化解?只有一個辦法,求阿彌陀佛;我們要學海賢、要學楊紅梅,這句佛號決定不能丟失。我們的心正,我們的意誠,心正、意誠,我們就身修了。我們尊重聖賢、尊重典籍,這裡面肯定它是精華、它沒有糟粕,這是對於大聖大賢的態度。他留下什麼?經。中國古籍分四分:經、史、子、集,只要被古聖先賢稱之為經的,那都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留下來的教誨。我們肯定它,它沒有糟粕,我們不懂的地方去研究、去學習,學習當中慢慢會領悟到,所以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。你說它是糟粕,你有沒有念一千遍?沒有念一千遍,不夠資格講話。念了一千遍還不開悟,再念一千遍。還沒有開悟,再念一千遍,念到開悟為止。真能念到開悟?真能,為什麼?心清淨就開悟了。是用念佛的這個手段修定、修清淨心,只要清淨心現前,就開悟了。

  好,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,「《甄解》之說,深顯經意」,這都古人悟到的,佛法是圓的,圓滿,它沒有缺陷。所以底下說,「蓋謂淨土之主伴皆是大乘,故皆住於正定聚。至於示現十地三賢,其體必入涅槃,當相即是法身。故於皆悉住於正定之聚句下,緊接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往生之人,皆入正定之聚,決定成佛,極顯彌陀大願不可思議」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這一段裡頭其味無窮,尤其是我們把它回過頭來,用他們的理論來看現前社會,你就會看得很清楚、看得很明白,它怎麼是糟粕?我過去講《華嚴》,我把《華嚴》裡面境界完全融入我們現實社會來討論,其味無窮。今天我們就學到此地。這一次學習深入,真的是有深度,不是完全從文字表面,是我們心裡體會的、感受的。這個東西有用處,真的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境界,增長信心,增長願心。好,謝謝大家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