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一0八集)  2014/9/19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02-041-0108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三百三十七頁倒數第七行,「遍遊佛土」。請看經文,經文只一句:

  【於一念頃。遍遊一切佛土。】

 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。『於一念頃,遍遊一切佛土』,「一念,指極短促之時刻,但其時限,諸說不一」。這些都是佛當年對大眾所說的,為什麼說的不一樣?聽眾的程度不一樣,善根厚薄不一樣,所以佛每對於一樁事情,四十九年當中所說不盡相同。這些經文,上一輩的大德教導我們,我們要學佛,學經教,要以馬鳴菩薩《大乘起信論》上所說的方法、心態。菩薩教導我們,聽經,一定要懂得不執著言說相;讀經,文字是言說的符號,當然不能執著文字相。第二個不能執著名字相,名詞、術語都是世尊教化眾生假設的,執著就錯了。一定要懂得裡頭的意思,不必斤斤計較這些文字。第三個不執著心緣相,心緣是我看到這個,我想大概是什麼意思,不可以。為什麼?佛的言語,以後寫成文字,全都是從自性當中流出來的。自性沒相,無相,自性無不相,你才真正能夠契入。為什麼不能看到文字,所謂望文生義?不可以,因為自性沒有相,正因為它沒有相,所以它有無量相;正因為它沒有意義,它有無量義。要與性德相應,你才能夠自性的智慧、德相慢慢恢復出來。

  到什麼時候完全明瞭?到明心見性,大徹大悟,見性之後一切通達。這個時候你有沒有意思?沒有。為什麼?見性的人,障礙自性的煩惱習氣斷掉了。總的來說,障礙自性的不外三大類,第一個無明煩惱,第二個塵沙煩惱,第三個見思煩惱,這些東西統統斷了,統統放下。那心是什麼?清淨、平等、覺,我們經題上說的。見思煩惱斷了,清淨心現前,真心,沒有染污了。塵沙煩惱斷了,平等心得到了。塵沙是比喻,這種妄想、分別無量無邊,前念滅後念就生,相續不斷。見思煩惱是六道輪迴的根,有這個東西就有六道,這個東西斷掉了,六道就不見了,沒有了,六道是假的。塵沙、無明是十法界的根,有塵沙、無明就有十法界,塵沙、無明斷掉了,十法界也沒有了。那有什麼?一真法界現前了,一真法界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,這個境界現前。這個境界有色相,但是這個色相跟我們現在所能體會的色相大大的不相同。為什麼?我們現在所能夠體會的色相,是阿賴耶的境界相,是阿賴耶的相分。這個相分是生滅法,前念滅後念生,生滅不住,不停,住就是停止,不停,一個接一個。第一個生滅跟第二個生滅不一樣,所以是相似相續,不是真的相續,真的相續是兩個完全相同,它不一樣。這是事實真相,大乘教裡常說的諸法實相。

  實相無相,從體上講,實相無相,實相無不相是從作用上講。用,現相;不起用,用是有緣,沒有緣不起用,它無相。體無相,起作用的時候現相,隨緣,有緣就現,沒有緣就不現。所以體性不可得,現的相也不可得。不可得當中你一定要得,那是妄想,那不是事實。因此,佛隨緣說法,逗機,說法的目的是引導你契入自性。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,方法,善巧方便無量無邊,方向跟目標是一個,這一個,粗顯的來說就是戒定慧三學。八萬四千、無量法門都離不開戒定慧,所以說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,戒定慧決定引導我們悟入自性,最後幫助你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。任何一法都可以,只要你心專,專一,不能雜、不能亂、不能夠被染污,這些統統在日常生活當中。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這就壞了,這是六道凡夫。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就是佛陀,完全用自性觀照。六根起作用都叫做觀照,從觀照悟實相。

  所以,對於佛這種種說法我們就能看到,佛說法的對象不一樣,時節因緣不相同,用現在的話說,社會環境不一樣,風俗習慣不一樣,文化不相同。佛陀那個時代,交通完全靠步行,牛車、馬車,船是用帆船,靠風力,靠人,人力。所以確確實實有很多人老死不相往來,他一生生活的環境就是他這一個村莊,或者他這個小鎮,就這麼大地方,沒有出過遠門。很多農村的居民一生沒有進過城,縣城沒有見過,真有,不是沒有。我小時候生長在農村,確實有老人一生沒進過城,他最遠的地方就是附近的幾個鄉鎮。佛講經說法,在這個環境裡面,只讓他有個概念就可以了,不必細說。看聽眾的程度、根性的利鈍,對大根性的人,愈接近實相,對小根性的人,距離實相遠近就不必說了。從這個地方能看到善巧方便。

  譬如「《仁王般若經》上」,這個古大德註疏裡面引用得很多,因為《仁王經》念的人多,《仁王經》上說「九十剎那為一念」,這是一彈指,一彈指有九十剎那,這叫一念。九十剎那叫一念,「一念中之一剎那,經九百生滅」。這個說法,又《往生論註》上卷,「以百一生滅為一剎那,六十剎那為一念」。都是指時間非常短促,知道這個概念就好。我們在講經當中常常提到的,是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對話,《菩薩處胎經》裡面一段。佛問彌勒菩薩,說「心有所念」,我們凡夫心裡起個念頭,佛問,這一念,心有所念,「幾念幾相識耶」?這是經的原文,佛問的。這一念裡頭,心有所念裡頭有多少個念頭?微細的念頭,多少念頭?幾念?有幾相?相是物質現象。還有幾識?這個裡頭問了三樁事情,念、相、識。

  彌勒菩薩回答說,「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」。單位是百千,一百個千是十萬,三十二億乘十萬,三百二十兆。這一彈指,三百二十兆個細念,念頭。每個念頭都有相,「念念成形」,那就是物質現象,「形皆有識」。這個裡頭含義很深,物質現象從哪裡來的?不就說明白了,從念頭來的,念念成形。相由心生,色由心生,從念頭來的。念頭才是物質現象的根本,沒有念頭,哪來的物質現象?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形皆有識,形就是物質現象,每個物質現象裡面都有識,識是什麼?受想行識,佛法講的五蘊,色受想行識。我們讀到這個經文之後,才真正了解天天念的《心經》,「觀世音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」,什麼是五蘊?這說出來了。五蘊是第一個物質現象,物質現象裡面就有識,色受想行識決定離不開。

  這個物質多大?大乘教裡頭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,這叫極微色,沒有比這更小的了。這個極微色要是把它分開,物質現象就沒有了,所以也叫做鄰虛塵,塵是微塵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佛用的方法是分析,他第一個用牛毛塵做單位開始。牛毛,牛毛粗,牛毛的尖端上面有一粒微塵,那微塵很小,眼睛很好的人能看見。這一粒塵附在這個毫毛的尖端上,它不會掉下去,我們講吸力,引力,因為它太小了,這個大的引力超過它,把它吸住,它不會掉的,牛毛塵。用牛毛塵把它分開,分成七分,七分之一叫羊毛塵。羊毛細,尖端上有一粒塵土,多大?是牛毛塵的七分之一。再將羊毛塵分為七分,七分之一,兔毛塵,兔毛就更細了。羊毛、兔毛,我們中國人寫毛筆,常常用它做原料。用這個方法來分。

  兔毛塵再分成七分,七分之一叫水塵。這一粒微塵放在水裡頭,水有空隙,有空隙它可以從空隙裡頭游來游去,沒有障礙。水塵再分成七分之一,叫金塵,金屬,金屬的密度大,但是它還是有空隙。金銀銅鐵這些它沒有障礙,它可以透過,很容易透過,它有空隙。金塵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,叫微塵。我們以為平常都叫微塵,在佛經上微塵是指這個,指金塵的七分之一,叫微塵。這個微塵大概就是現在所講的原子,佛說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。這微塵再分七分之一,叫色聚極微,大概現在科學裡面所講的基本粒子、夸克,是這一類的,色聚極微。還能分,色聚極微再分七分,七分之一就是極微之微。極微之微不能再分,再分就沒有了,所以叫鄰虛塵,它跟虛空隔壁,它一分就是虛空,物質現象沒有了,就是空了。

  佛在這樁事情,近代的物理學家、量子力學家發現了,他們也是用一樣方法,把這物質把它分析,好像一分二、二分四、四分八、八分十六,這麼樣分法。從原子開始,八十年前發現原子,那個時候認為原子是物質現象最小的。隨著科學的進步,儀器發現,原子,把原子打破,打破發現原子裡頭有原子核,有電子、有中子。所以它很複雜,不是單純的,揉在一起產生這個現象。科學再將原子核、電子、中子各個擊破,能打破,打破後還存在,更小的了,稱它作粒子,基本粒子。它還不是最小的,基本粒子還能打破,就是還能再分,打破之後發現這更小的東西,稱為微中子,也叫中微子。這個東西再把它打破,打破沒有了,那麼就是跟佛經上講的極微色、極微之微、鄰虛塵,被科學家找到了,它的名詞叫微中子。這個東西打破,沒有了,物質沒有了。

  物質沒有看到什麼?看到是念頭波動的現象。這才恍然大悟,原來物質是這麼回事情,是念頭波動產生的幻相。這就證明佛所講的沒錯,「色由心生」、「相隨心轉」,科學把佛經這兩句話證明了。這兩句話佛在三千年前講的,三千年後今天的科學家,尖端科學發現了,這是宇宙的奧祕,物質到底是什麼,這個密揭穿了,是念頭。所以德國普朗克博士向大家宣布,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的存在。什麼東西存在?念頭,念頭是屬於心理。所以他指出來,科學從建立到現在四百年,走上一個錯誤的道路,這個錯誤是什麼?叫二分法,把宇宙的現象分成心理、物理,現在大學的是物理學、心理學。這是錯誤的,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,統統是精神。所以物質跟精神是一體,佛家講五蘊講得對,正確,五蘊就是色心是一體。

  我們看了科學報告,對這樁事情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,真正相信了念頭重要,物質隨著念頭變。海賢老和尚十二歲,不是種了一個大冬瓜,被他堂弟偷了。他大概不知道,他就咒,小聲的咒,哪一個偷了我的冬瓜,叫他長瘡害病。三天之後,他堂弟真的長瘡害病了。這是什麼?物質現象是跟著人念頭轉的,海賢能夠轉他身體的物質現象,真害瘡了。嬸娘知道這個事情了,趕緊跟他說,別再念了,弟弟已經害瘡生病了。他馬上改口,他改希望他趕快好了,希望他趕快好了。念了兩天,他堂弟真好了。他才曉得這個念頭有這麼大的能量,以後再不敢咒人了,再不敢有負面的念頭。這樁事情科學證明了。

  你看現代的書店,我偶爾去看一下,關於研究念力的報告很多,總有幾十種,現在年輕的科學家都走這條路子。我相信大概再過二、三十年,念頭是什麼,會被他發現。因為佛在經上講過,用第六意識,第六意識的能量非常大,就是它能緣的這個量,對外它能緣到宇宙的邊緣,大宇宙,對內它能夠達到阿賴耶;也就是說阿賴耶的三細相,科學可以發現,也可以給佛做證明。但是他不得受用,因為科學家沒斷煩惱,雖然發現了,跟佛講的是完全一樣,智慧、神通、道力都不能現前。佛、菩薩是怎麼知道的?是禪定裡面見到的,現量境界,定中所見到的。完全搞透徹、搞清楚的,大乘教上常說八地以上。

  實報土裡面法身菩薩,華嚴是圓教,從初住到等覺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都是斷無明、證法身的,他們生實報莊嚴土,生到實報莊嚴土,對這樁事實知道、相信,不懷疑。要把這個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,要八地。四十一個階級,八地是最上面的第四個階級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覺,後面是妙覺,妙覺是佛,不算。算菩薩的果位,四十一個階級,實報土裡頭。他們智慧開了,神通現前了,科學家雖然看到這個東西,智慧不開,神通不能現前。佛法不需要用科學的這些儀器,不需要,也不需要用數學的理論去推論,都不需要,佛法完全用禪定。定功愈深你看得愈清楚,到妙覺,圓滿了。圓滿這個時候,這定功是什麼?我們相信應該在八地就圓滿,自性本定,回歸自性了。

  修定,這個概念我們逐漸體會到一些,它很重要,為什麼?它是真心。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告訴我們,「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」,本無動搖就是自性本定。為什麼要修定?因為本來是定,真心本來是定。定就是真心,不定就是妄心、就是阿賴耶,阿賴耶是動的,是生滅法。自性本定,不生不滅,不動不搖,所以大乘法裡頭特別重視禪定。定是中國的意思,禪是禪那,梵語翻過來的,禪那是靜慮,翻成中國這個意思,靜就是定,慮就是它有觀照的能力,它照見。慮是個比喻,不是思考,他沒有思考,我們今天講完全是直覺,一聽就明白,一看就明白。六祖聽法達念《法華經》,念到第二品,《法華》二十八品,念到第二品他就止住了,告訴法達禪師,別念了,我知道了。跟他講《法華》的玄義,他開悟了。他念了十年沒開悟,能大師一席話裡頭開悟了。所以,定是清淨心、是平等心、是覺心,覺心就是開悟,覺是開悟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。清淨心是阿羅漢、辟支佛的禪定,平等心是菩薩的禪定。我們要想作菩薩,不平等不行;還有高下之分,還有人我之分,這不平等。所以,修菩薩道要修平等心,修小乘道要修清淨心,不能被污染。

  我們修行念佛,最初的功夫從哪裡開始?從功夫成片,我們要求自己達到這個境界。功夫成片是什麼意思?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全都放下了,這功夫成片。功夫成片就有資格往生,人到功夫成片的時候,阿彌陀佛一定會給你現身。我們見阿彌陀佛見不到,他來看我們很容易。來看我們幹什麼?等於大乘裡頭給我們授記,會來告訴你,你念得不錯,鼓勵你,念得很好,你的陽壽還有多少年,給你講,等到你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往生。這個時候你的信心、願心踏實了,為什麼?阿彌陀佛來註冊了,真的法喜充滿。可是有一等人很聰明,壽命我不要了,好不容易遇到阿彌陀佛,就求阿彌陀佛,我壽命不要了,我現在跟你去。佛很慈悲,會帶你去。《往生傳》裡頭、《淨土聖賢錄》裡面,許許多多往生的人,我估計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一半,不是自己壽命到的,是要求阿彌陀佛,我現在跟你去。

  像瑩珂就是很明顯的例子,念佛念三天三夜,不眠不休,拼命念,把阿彌陀佛念來了。佛告訴他,你壽命還有十年,十年之後我來接引你。他的警覺性很高,劣根性重,習氣太重,造業,他害怕了,我十年壽命不要了,我現在跟你去。佛就答應了,跟他約定,三天之後我來接引你。為什麼不當時帶他去?當時要帶他去了,瑩珂死了,死在寮房裡。過幾天看他怎麼樣,打開房門,死了好多天了。這個死就冤枉死了。留他三天,這個功德無量無邊,讓他把這個信息告訴大家,寺廟人都知道了,三天之後佛來接引他往生。他是個惡人,是個破戒、犯規的人,自己曉得將來到哪裡去,無間地獄。他是因為怕地獄苦,才拼命念佛,念了三天三夜把佛念來了。所以廟裡的人都不敢相信他,你這樣的人,關門念了三天,你來騙我們,說你三天之後往生。好在三天時間不算太長,我們等著看,看三天你往不往生。

  到第三天,他要求大眾念佛送他往生,那就是他度眾生。大家念佛念到大概一刻鐘,古時候一刻比我們現在長,因為古時候一時是現在的兩小時,中國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,一天是十二時。現在用西方西洋的,叫二十四時,叫小時。印度的時比我們大,印度只分六時,晝三時、夜三時。真往生了,大家相信了,你說他度多少人!這個一示現,不但影響當時,我們在《往生傳》裡頭看到這些文字,我們都受感動。所以佛叫他延後三天,讓他度無量有緣眾生,當時看到、聽到是有緣,現在我們看到這文字都是有緣。這個緣一直要延續往後九千年,佛法完全滅盡,他這個緣就沒有了。只要這個文字存在,就可能有一些有緣眾生看到受他感動,也學他這個方法,放下萬緣,一向專念,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,專念阿彌陀佛,求生淨土。

  十八願講得很清楚,五逆十惡,臨終一念、十念都能往生。看起來是容易,事實也不容易,為什麼?他得有善根。善根是無始劫修的,聽到阿彌陀佛就歡喜,聽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相信,沒有懷疑,信願持名,這叫根熟眾生。佛現身說法接引往生,這些人第一批,頭一批得度的。所以我們要知道,然後才能看到經上佛所講的其味無窮。你看他的善巧方便,令一切眾生,上中下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,我們今天用一句話說善巧方便,達到極處。從哪裡來的?自性裡頭流出來的。自性是什麼?清淨心、平等心,我們從這裡下功夫。

  清淨的反面是染污,不能被染污。染污是從哪裡來的?內外境界裡頭來的。要保養這個身體,為這個來操心,這是被內根染污了。外面是外面塵境,境界,你看到了、聽到了、接觸到了,起心動念,被染污了。起心動念染污得輕,分別、執著染污得嚴重,最嚴重是執著。只要有執著這個念頭,無論執著什麼,執著佛法也不行,執著佛法也離不開六道輪迴。所以佛在《金剛經》上教導我們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只許可執著一尊阿彌陀佛,《十六觀經》裡頭最後的一觀,第十六持名念佛。我們在這裡下功夫,不受外面環境染污,就是持戒,不受境界的動搖,不受外境的欺騙,那就是戒定慧三學。知道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《金剛經》這些重要句子不能夠忘掉,從早到晚。我們要放下,放下就是,不放下就錯了,什麼都要放下,連身體都要放下。放下身見證須陀洹果,修淨土的,在果位上跟須陀洹相同,在其他方面超過須陀洹太多了。須陀洹要天上人間七番生死,才證阿羅漢,我們提醒自己萬緣放下,這一生就生淨土,生淨土超過阿羅漢太多了。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也作阿惟越致菩薩,阿惟越致就是圓教初住以上到等覺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稱為阿惟越致菩薩。這是我們決定不能錯過的機緣,機緣太難得了!

  我們再往下看,「兩者均以一念中具多剎那也。但《智度論》以一彈指頃有六十念,《華嚴探玄記十八》謂剎那者此云念頃,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。兩者均謂一念即一剎那」。「茲為簡單易記」,這是學習的善巧方便,「故從後者」,後面所說的,《智度論》、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,「以一念頃即一剎那」。「至於剎那一念之間,即能遍遊諸佛國土者」,這就講到經文了,剎那一念之間,就能夠遍遊諸佛國土,這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十一願。十一願的經文引用在此地,這個引用全是康僧鎧的本子,也是五種原譯本流通最廣的本子。「於一念頃,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,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,不取正覺」,引用在此地,堅定我們的信心,這是《魏譯》的原文。

  我們今天,我們都用彌勒菩薩跟世尊對話,因為還跟科學做了見證,那就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,那一個生滅叫一念。一秒鐘有多少個一念?一千六百兆個一念,這比前面都細。彌勒菩薩是唯識專家,唯識是佛門的心理學,我們常常提起這一句,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。一彈指三百二十兆,一秒鐘可以彈七次,身體好的、年輕的,彈指一秒鐘彈七次,那就三百二十兆乘七。這一念,對於一念有個概念,太短了,我們想像不到,六根包括念頭都想像不到。

  「上文已曰,此諸大士」,前面經文上有,這個地方這些大士,明顯的是指十六正士,第二品一開端「賢護等十六正士」,泛指參加大會的這些在家菩薩們,統統包括在其中,「隨時悟入華嚴三昧」。說實在話,這些菩薩常住在華嚴三昧之中,與自性本定圓滿相應。就是能大師所說,自性能生萬法,自性是萬法的本體,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離自性,離自性無有一法可得。自性能現、能生,阿賴耶能變,世出世間依正莊嚴是所生、所現、所變。如果我們能轉識成智,修到法身菩薩的地位,就是圓教初住、別教初地,就入華嚴三昧了;不但入,常住華嚴三昧。所以他有能力在一念頃,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,這個億那由他百千佛剎,我們可以用無量無邊、無數無盡來形容它。去幹什麼?供佛,供佛是修福,供佛當然聽經,聽諸佛講經說法,那是開智慧。

  所以這是極樂世界一切往生的菩薩他們的事業,他每天幹什麼?每天到十方世界供佛、聞法。分身去的,分無量無邊身。彌陀分身是接引往生的人,十方世界每天往生的也是無數無量,佛要分無量的身去接引。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,有跟阿彌陀佛同樣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;換句話說,也能像彌陀一樣分無量無邊身,去幹什麼?去供佛、聞法,同時。成就圓滿的大法,我們就明白了,在極樂世界是最快速的,它沒有障礙,十方世界有障礙,極樂世界沒有障礙。所以這是決定不能不去,去的人多,而且許許多多人不要壽命了。除非,少數一些,那是佛什麼?佛要他留在世間表法,這就不是他自己壽命。海賢是阿彌陀佛指定他來表法的,所以他的壽命是佛加持的,於他自己根本就不相關,這也算是乘願再來。

  華嚴三昧,「此三昧據果而言,亦名海印三昧。名為印者,以世間印章為喻。印上文字能同時頓現,而無前後之差;舉體齊彰,亦無或隱之處」。這叫海,海是形容它大。像我的印章,印章刻了很多字,我們今天贈送,今天中午當地大主教來訪問,這個主教管轄的地區昆士蘭,大概昆士蘭州很大的一個地區,他告訴我等於兩個英國,這是他的教區。今天我們送他一個印章,鑲鏡框送他,裡面是「神愛世人,和平天使」八個字。那印章一蓋,八個字同時出現,沒有先後,這叫頓現,用這個來做比喻。海印,像大海一樣,「同時影現種種差別之相」。這個海比什麼?比我們的心,真心大海,妄心也是大海,真心是自性,沒有邊際,妄心是阿賴耶,也沒有邊際。把它比喻作大海,能生萬法,念頭一動,萬法就出現,沒有次第,就像蓋印一樣,同時出現的。科學家講這個世界產生是有次第的,這不是真的,佛不是這樣說的。

  我們要相信佛,為什麼?佛是親證的境界。法身菩薩開悟了,他親證,他在定中看見的,他不是推測的。他是現量,他不是比量,不是非量,這個我們要相信。人能夠信佛,這大福報的人,對於佛所說的決定不懷疑。佛說種種不一樣,那是善巧方便不同,他對哪一類眾生說的,契機,沒有不得益的。無量無邊的法門、這些經論,各人根性不相同,根性是過去生中曾經學過,修學過,這一生又遇到了,很喜歡,把前世的善根引出來,你可以接著再修。

  遇到淨宗,對淨宗產生興趣也不容易。我的緣算很好,剛學佛的時候,第一個接引我的,朱鏡宙老居士。章嘉大師圓寂之後,朱鏡宙老居士介紹我認識懺雲法師,我在埔里跟他在一起住茅蓬,住了五個半月。他老人家勸我修淨土,我在山上讀了一部《文鈔》,讀了《阿彌陀經》三個註解,蓮池大師的《疏鈔》、蕅益大師的《要解》、幽溪大師的《圓中鈔》。懺雲法師叫我把這些科判用圖表畫出來,我一畫出來之後,對於古人、對於經教佩服得五體投地。我那些東西都留給懺雲法師了。這個是緣還不成熟,不能說跟淨宗沒有緣分,讀了之後,不反對淨土宗,不反對念佛法門,但是自己不願意學,還是迷在大經大論上。所以懺雲法師介紹我見李老師,我認識李老師,懺雲法師介紹,朱鏡宙老居士,他們兩個人介紹到台中。在台中十年,老師勸我學淨土,我看不少過十次,老師對我真好,我沒有完全接受。

  我接受淨宗是講《華嚴經》,老師在台中講,我在台北講。老師一個星期只講一個小時,他要翻譯,兩個小時實際上一個小時。我在台北,一個星期講四個半小時,我一次講一個半小時,講三次,一個星期講三次,所以我很快就超過老師。《四十》、《八十》同時講,《八十華嚴》講兩天,《四十華嚴》講一天,一個星期三次。那個時候排得很滿,很多經統統都一起講,每天都很熱鬧。《華嚴》大概講了將近一半,有一天突然想起來,文殊、普賢學什麼法門成就的?這是我們心目當中最佩服的兩位菩薩,心裡最仰慕的。在《四十華嚴》第三十九卷看到了,統統念佛求生淨土。看那段經文寒毛直豎,這怎麼回事情?以後看到李老師把這個會集本給我,我一展開會集本,第二品頭一句「德遵普賢」,明白了。感恩老師,老師沒有欺騙我,老師確確實實把佛法當中第一法門傳給我。

  我從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、《楞嚴》上死心塌地,對淨土沒有疑惑,這才接受。接受之後,我又看到《楞嚴經》上二十五圓通,原先《楞嚴》前後講了七遍,都沒發現。最後這一發現,發現什麼?發現「大勢至菩薩圓通章」也是特別法門。為什麼?沒有按順序排列,二十五圓通是按順序排列的,不按順序排列的就是特別法門。觀音菩薩太明顯了,因為二十五個位次他應該排在第二,耳根圓通,第一個是眼根,第二個是耳,眼耳鼻舌身,應該排在第二,他排在最後,排在第二十五。大勢至菩薩不太容易看見,大勢至菩薩是七大裡面的根大,地水火風空見識,他是見大,見大後面識大,識大是彌勒菩薩表的;換句話說,他應該在彌勒菩薩前面,二十五圓通應該排在第二十三。但是他跟彌勒菩薩換了,彌勒菩薩二十四,彌勒菩薩二十三,他變成二十四,他變動了,變動幅度很小,我們沒看出來。兩個特別法門。

  為什麼會有兩個?「大勢至念佛圓通章」是遍法界虛空界,一切諸佛如來佛剎裡面的眾生統統契機。「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」專對娑婆世界,說再近一點,專門對地球上眾生的根性,「反聞聞自性,性成無上道」。這我們就搞清楚了,兩個特別法門,一個是普度十方世界一切眾生,一個是專度娑婆世界苦難眾生。這個以前沒聽別人說過,特別強調的,註解《楞嚴經》的大師特別強調的,就是強調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。我們也是反覆多次的學習發現的。

  我們再把這一句一直念下去,就是「名為海者,猶如大海,同時影現種種差別之相。形象千差,水體無別。萬相繁興,而水湛然。宛然萬相,宛然無相。時無先後,故延促同時」。這幾句的意思很深,但是並不難懂。現在有電視、有電腦,大概大人小孩每天都離不開屏幕。屏幕雖然不大,但是整個世界這些屏幕要合起來,那個面積也很大,也不可思議。屏幕會現相,就跟水能夠照見萬相一樣。水照見萬相,水著不著相?不著相。屏幕能現萬相,著不著相?也不著相。而且屏幕上的相,我們很容易體會出它是生滅相。而且它還不算相續相,相續是前面相跟後面相完全相同,這叫相續。前面一念那個相,跟後頭一念的相不相同,少分相同,大部分不相同,所以它是相似相續相。這經上也都說出來,我們看到了,佩服得五體投地。三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說的,就算古大德的註解,至少也是三百年以前,他們對於諸法實相看得這麼清楚,不容易!

  所以我們生存在這個世間,六根所接觸到的境界,一切諸法,一定要知道相有體無,真無,都是從高頻率波動現象產生的。包括念頭,念頭是識,從哪來的?阿賴耶三細相裡頭業相來的,從業相轉變為轉相,從轉相生境界相,這阿賴耶三細相。現在只有一個物質被揭穿了,完全搞清楚、搞透徹了,他說物質是從念頭生的,念頭怎麼回事情,還沒有搞清楚。現在科學家知道,念頭的頻率非常高,是一種高頻率波動的狀況。這個說法跟佛講得很接近,希望再有二、三十年他會搞清楚,我們相信他能發現,佛經上有這個說法,業相他也能搞清楚,自性他永遠找不到。這就是第六意識能緣的,對內能緣到阿賴耶的三細相,緣不到自性。自性一定要用戒定慧的功夫,你才能夠證得;科學家他不是用這個方法,他不能證得。

  諸法實相他了解了,物質現象是假的,對物質貪不貪?還是照貪。只要你有貪心,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,為什麼?六道輪迴是五種見惑、五種思惑變現出來的。見惑,身見、邊見、見取、戒取、邪見;思惑,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。這個十大類,科學家一樣都沒放下,所以縱然搞得很清楚,把佛所講的搞清楚,他出不了六道輪迴。如果真正覺悟回頭,跟著佛的經教來學習,他就有超越輪迴的希望。如果對淨宗法門,我們相信他會更快,為什麼?他真能放下,他了解事實真相全是假的。《金剛經》說得一點都不錯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、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存在的時間,「如露亦如電」,佛教我們用這個經教來面對我們現實的生活環境。生活環境可以受用,不能有分別,不能有執著,這是佛法,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這叫世間法,佛法、世間法在一念。所以,一念覺就超出世間,一念迷,製造世間。

  十法界、六道是阿賴耶變現的,所以相宗的方法,轉八識成四智,不但六道沒有了,十法界也不見了,那個時候現在面前的是實報莊嚴土,也叫一真法界。這個有相,這個相是心現的,沒有阿賴耶,與它沒有關係,阿賴耶會變,沒有阿賴耶它就不變。所以人身相好莊嚴,壽命無量,它沒有生滅,沒有生滅才真正無量壽,有生有滅的,總有到頭的時候。六道裡頭,色界天、無色界天壽命都很長,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。諸位想想,一個大劫是我們這個小世界成住壞空四次,成住壞空四中劫,每個中劫二十個小劫,多長的時間!八萬大劫就是成住壞空八萬次,你說壽命多長,沒出輪迴。這些事佛說的,大小乘經上都有,決定不能懷疑。

  現在科學,科學家頭一樁大事情就是懷疑,從懷疑發現問題,再用科學的方法去探測、去證明,這科學走的道路。佛法不是這個路子,中國傳統學術也不是這個路子。中國人從信心奠定根基,你的成就跟你的信心決定成正比例。「信為道元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」,一懷疑就完了。現在學佛最大的難關就是懷疑,他不相信,佛、菩薩都不能度他。如何來培養信心,這個重要。中國五倫、五常、八德都講信,沒有信,一切法都不能建立。這一段,佛教給我們認識事實真相。

  「同時影現」,這個跟進化論完全相反。進化論裡說人是由猴子慢慢變成的,我就不相信,為什麼?現在的猴子牠為什麼沒有變成人?猴子變成人,現在的猴子都會變成人才對,怎麼會有猴子出現?為什麼一部分變了,還一部分沒變?這講不通!佛講得好,同時,沒有先後次第的,同時影現。影不是真的,是假的,是個幻相,現出種種差別之相。就是能大師所說的能生萬法,萬法是同時出現的,沒有先後次第。「形象千差,水體無別,萬相繁興,而水湛然。」這我們在屏幕上天天可以看到,屏幕乾乾淨淨,一塵不染,能現萬相。湛然是不動,屏幕沒動,裡面現相剎那剎那生滅。「宛然萬相,宛然無相。」這就看功夫了,看到無相,你當然就放下了,你的清淨平等覺就現前。你要著了相,清淨平等覺就沒有了,沒有了,那個心是妄心。萬緣放下,那個心就是真心,清淨平等覺就是真心。所以我們希望培養真心,真心本有,只是被障礙障住,什麼障礙?無明煩惱、塵沙煩惱、見思煩惱。佛教導我們,我們遵守,先去見思,再除塵沙,最後破無明,證法身。

  下手的方法,在現前,從早到晚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學不執著,不執著也就是我們俗話說不要放在心上,全是假的。應該把什麼?把佛法放在心上,把戒定慧放在心上。這個放在心上也是暫時的,不是永久的,為什麼?自性裡面這個東西沒有,沒有它就是圓滿的,它是性德,你不能說有,你有你著相了,你迷了。有沒有戒定慧?真有戒定慧,圓滿的戒定慧。但是那戒定慧三個字可不能有,那是假名、是假相,有這個假名、假相,把真的就障礙住了。離一切相,即一切法,馬鳴菩薩《起信論》教我們的方法妙,放下言說相,放下名字相,放下心緣相,別去想它,會開智慧。

  海賢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,他露了,有時候露一點。海慶沒露,一生沒露,看不出來。到他自在往生,說走就走,這是露了一手,這個非常不簡單,一般人做不到。坐缸六年,打開,留了全身,全身舍利。當年在世沒有人瞧得起,世間肉眼凡夫看錯他了,他一生真修。道場裡頭,什麼苦的事情他做,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他統統做,歡喜做,他有這麼樣的成就。

  下面是宛然萬相,宛然無相,就是當前,當下。萬相我們隨緣,無相不執著,成就一切善法,遠離一切惡法,遠離跟成就痕跡都不著。為什麼?與事實相應,與實相相應,實相是萬相無相,無相萬相,是一不是二。「時無先後」,沒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當下一念即是,這一念不可得。「三世古今不離於當念」,講當念是正確的,講過去、未來就有分別,嚴重的還加上執著。「齊現水中」,十玄門裡頭,「廣狹自在,十方世界不離於當處」,極樂世界在哪裡?就在當下。我們面對電視屏幕,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你用這個心來面對著電視,你就看到真相了,真相就是實相。

  《華嚴經》上說:「一切自在難思議,華嚴三昧勢力故。」華藏世界,這些法身菩薩脫離了十法界,就到華藏去了。修淨土的到極樂去了,不修淨土的統統入華藏。華藏是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,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,在哪裡?都在這個屏幕裡頭,不同的頻道。你按華藏,華藏這個頻道出現了,按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出現了,就在這一個屏幕,不在第二個,妙不可言。會讓我們聯想到,每個宗教裡面所講的天堂有沒有離這個屏幕?沒有離,也是頻道不同,頻道就好像我們現在所講的空間維次。定中,空間維次不見了,空間維次是妄想變現出來的,沒有這個念頭了,空間維次沒有了,沒有就變成一體。到那個時候會發現,這個人天主教生到天堂,那個人伊斯蘭教到天園去了,我們會遇到,怎麼你也在此地,你也在此地、他也在此地,統統都在此地,真正修行的都在。

  雖然在一起,境界還是有不相同,怎麼知道?我們從極樂世界實報土裡面看到了。實報土從哪來的?自性現的。自性怎麼現的?見思現六道輪迴,見思煩惱斷了,六道輪迴不見了。無明煩惱現十法界,所以無明破了,十法界沒有了,一真法界現前。一真法界這個裡面修行的人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居報土,他們住實報土。不起心不動念為什麼還有四十一個階級?不起心不動念應該是平等的,沒有階級了。事實上,真的沒有階級,沒有階級為什麼還說四十一位?四十一位真有,無始無明煩惱斷了,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了,無始無明的習氣還在。

  你看看,阿羅漢斷見思煩惱,習氣沒斷,他在聲聞法界斷習氣。習氣斷乾淨,上升了,升到辟支佛。辟支佛斷塵沙煩惱,塵沙煩惱斷盡,他提升了,作菩薩。但是他習氣沒斷,習氣,在菩薩的位次上把習氣斷掉。所以菩薩,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連習氣都斷乾淨了,十法界裡面的佛就是這個境界。他要斷無明,無明斷掉,他提升了,無明習氣沒斷。我們就明白了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差別是帶著習氣輕重不一樣。十住帶得多,十迴向就輕一點,十地就更輕一點,到等覺,還差那麼一點點,那一點點斷盡了,實報莊嚴土不見了,什麼東西出現?常寂光出現。所以,等覺菩薩將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的習氣放下了,他就入常寂光,常寂光裡頭沒有等級。常寂光就是自己的法身,常是不生不滅,永恆不變;寂是清淨到極處,一絲毫染污都沒有;光,體就是一片光明,無處不照,無時不照。常寂光在哪裡?遍法界虛空界都在常寂光裡面,常寂光是我們的本體。妙覺位證得了,那叫無上正等正覺,只有一位。

  法身菩薩有四十一個位次,說明習氣難斷,無始無明習氣太難了,沒有方法斷。你要有方法,有方法馬上就往下降了,你怎麼又起分別、又起執著了?所以在那個地方叫無功用道,怎麼斷?隨它去,別理它,想也不想它,時間久了自然沒有了。所以,法身如來遇到這些法身菩薩,就是帶著無始無明習氣的,那就是感,法身佛就有應。應,現報身,現報身來幫助這些報身菩薩,報土的菩薩。如果要沒有這個功德,十方世界諸佛報土裡面的法身菩薩,就沒有必要到極樂世界去。為什麼還要到極樂世界參學?最明顯的,華藏世界文殊、普賢率領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到極樂世界去參學,去向阿彌陀佛請教,這顯示出彌陀淨土無比殊勝。佛佛道同,當然極樂世界諸菩薩他們是分身,人人都有這個本事,分無量無邊身到一切諸佛剎土去供佛、聞法。這一段專門為我們講這樁事情,自利德。

  我們把底下這一段念下去,「《華嚴經》曰:一切自在難思議」,無法想像,「華嚴三昧勢力故」。「又《甄解》曰:一念之頃,周遍無量佛土者,所到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故」,這句話意思很深。你能夠在極樂世界一念之頃周遍無量佛土,一個也不漏,這什麼緣故?你所到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,你往生到極樂世界了,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你,你才有這個能量。「結歸念佛三昧」。下頭這是念老的話,「此說甚妙」,說得太好了!《甄解》是日本的大德,淨宗大德,《無量壽經》的註解。「以念佛故,得生極樂,即可乘阿彌陀如來一乘願海中第十一願之加被力,而出現如是不可思議之神通妙用,於一念頃,遍遊佛土,非二乘所能測。」聲聞、緣覺,羅漢、辟支佛,他們無法想像,你跟他們說他們也未必能相信,真正不可思議。

  這是自利圓滿的相,現相,生到極樂世界自利圓滿,下面利他圓滿。讚歎極樂世界讚歎到極處,無以復加了,我們讀到這些經文,這能不去嗎?不去真的對不起老師,老師多次的勸導,還不就是希望我們下定決心求生淨土。我們將來往生,老師肯定在阿彌陀佛的身邊來迎接我們。所以極樂世界熟人很多,不陌生,無量劫來的家親眷屬、老師、同學都往生了,到那邊統統見面了,自然就認得,自然就熟悉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