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十五集)  2014/3/2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1-0015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一百六十六頁第五行,從註解看起:

  「又《要解》云」,蕅益大師說的,「吾人現前一念心性」,心性就是自性,也就是法性,也就是諸法實相,「不在內,不在外,不在中間」,內、外、中間是講的空間,它沒有空間,「非過去,非現在,非未來」,這三個講時間,它也不是時間,換句話說,它沒有時空。「非青黃赤白」,它沒有色彩,這個非字是貫下去的,非長短方圓,它沒有形相,換句話,這是我們眼根緣不到的,我們意識感覺不到的。「非香」,鼻對它不起作用,「非味」,舌對它不起作用,「非觸」,身不起作用,「非法」,意不起作用,這一段說明自性是六根都緣不到。「覓之了不可得,不可言其無」,不能說它沒有,以心求之不可得,這個心就是第六意識。第六意識的功能非常強大,對外能緣虛空法界,對內能緣阿賴耶,就是緣不到自性,它跟自性不相應,它是妄,自性是真,所以覓之了不可得,不能說它沒有。「具造百界千如」,能生萬法,這一句是惠能大師的能生萬法,整個宇宙是它變現出來的,不能說它有。「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。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,非離此別有自性」。自性與這個不相干,但是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都是從自性裡頭變現出來的。念老這個地方有個括弧,有個小註,「如上喻中」,前面舉的比喻,用黃金做比喻,這些器不離黃金,十法界依正莊嚴不離自性。

  「要之,離一切相,即一切法」,不起心、不動念就見到了,離一切相。「離故無相,即故無不相」,這個都是你能夠見到,你能感觸到,「不得已強名實相」,佛幫助我們,用善巧方便引導我們悟入。一定要悟他才能入,要是不悟的話,六根都緣不到,包括意,眼耳鼻舌身意統統緣不到。什麼時候相、無相不二,是一不是二,為什麼?無相當中有相,有相當中有無相。無相是性,自性,有相是自性起的作用,能起現象的是真的,是不生不滅的自性,所起的萬象,惠能大師說能生萬法,萬法是生滅的,有生有滅。能起是性起,現相裡面有性起、有緣起,緣起裡頭必定有性起,性起裡頭有時候沒有緣起,性起非緣起,實報莊嚴土性起緣起統統有,四聖法界、六道輪迴緣起性起都有。緣起離不開性起,沒有性起就沒有緣起。緣起是裡面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就變成緣起,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是性起。

  「可見實相乃吾人當前一念心性之強名」,它沒有名字,勉強給它起個名字,正是老子所說的,「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」,所有的名相都是勉強說的,都不是真實的。所以想契入境界不能執著名字相,甚至於對名字相也不能分別、也不能起心動念,這就對了。自性也是強名,強名為自性,實相是強名,自性也是強名。

  「二祖覓心不可得,即是安心竟,但不可言其無」。二祖慧可,達摩從印度來,把佛法的禪宗傳到中國,在中國他是第一代祖,初祖,慧可是二祖。二祖向他求法,看到印度來的大師,他的心非常虔誠,當時下雪,達摩祖師在房間裡面打坐,他在門口,站在那個地方等他出定。等了多久?雪下了已經到他的膝蓋,就知道站得很久,還沒有離去。達摩祖師出定,知道有一個人站在外面,問他,天這麼冷,你來到這裡要什麼?他拿他的戒刀把他的左手砍斷,供養達摩祖師。達摩祖師說你這又何苦來?問他,你求什麼?他說我心不安,求大師給我安心。達摩祖師坐在那裡伸著一隻手,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,讓他回光返照。想了半天,他說我覓心了不可得。二祖覓心,我找不到,心在哪裡我找不到。達摩祖師回他一句話,「與汝安心竟」,這句話意思就是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。慧可聽了這句話豁然大悟,就開悟了。所以不能說它無,問題就是會不會,是真的體悟到。我們看每個人得法的緣都不一樣,慧可吃這麼多苦頭,他的心真誠、清淨、恭敬到極處,一個疑團解不開,被達摩祖師一句話點破,他馬上開悟。

  六祖惠能大師: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,也不能執著為有。這是「離四句,絕百非」,四句就是有、無、非有、非無,這根本四句,延伸出百非。「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」,思量是第七識,分別是第六識,六識、七識緣不到,不能說它有,也不能說它沒有。它是什麼樣子?「靈明洞徹,湛寂常恆」。靈是說這個人頭腦清楚、敏捷,反應非常快;明是智慧,充滿了智慧,對一切事物洞徹,看得清楚、聽得清楚,六根在六塵境界上清楚明瞭。雖然清楚明瞭,它湛寂,像水一樣乾乾淨淨,一塵不染,就是六祖所說的本自清淨、本不生滅。常恆是不生不滅,湛寂是本自清淨,靈明洞徹是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。「孤明歷歷」,孤是只有自性,自性覺,萬法都是迷而不覺,唯有自性覺而不迷,歷歷是形容明的樣子。「炳赫虛空」,炳是火燃燒得猛烈,跟虛空同體,範圍多大?虛空有多大它就有多大。遍法界虛空界都在佛光之中,這是講光明,在淨宗叫常寂光,孤明歷歷、炳赫虛空就是常寂光。底下都是形容,「靈光獨耀,迥脫根塵」,迥是遠,遠遠的擺脫掉根塵(六根六塵),一片光明,就是淨土講的常寂光淨土。常寂光就是自性,常寂光就是實相。

  「故蓮池大師讚曰:大哉真體」。真體就是自性,真體就是實相。「不可得而思議者」,這個境界不許你去想,你想就錯了,不能說,說就錯了。不能想、不能說,在這個現象之下,你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你就見性了。「其唯自性歟」,這個只有自性,自性就是真體,宇宙萬法的真體,哲學裡面叫做本體,蓮池大師稱為真體,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法不離它,是這個體所生所現,這個體是能生能現,全宇宙是所生所現,能所是一,能所不二。能生的是空,所生的是有,空是真空,能生萬法,有是幻有,有是妙有,有即是空。萬法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有虛妄相不能說它無,有自體不能說它有,有無都不能說。有有無就錯了,迷了,就變成阿賴耶。

  這一段要緊的,離一切相,即一切法。換句話說,我們的心裡頭不能有一念,不能有一個相,相是什麼?心想就是相。你看想字,心上有個相,這是執著;思,心上畫了格子,那個田畫了格子,代表分別,思是分別,想是執著。不能思、不能想,把你所思所想的統統放下,也就是說把那個田拿掉,把那個相拿掉,剩下來真心,那個有,心上面那是假的。難,非常之難,不想,想不想還是想,統統是妄想,有想、無想都是妄想。什麼都不想了,無想了,無想錯了,無想到無想天去了,外道,他什麼都不想,那也是定,叫無想定。定中有境界,修定的人自己要知道,境界是幻相,它會出現,出現不執著沒事。執著就錯了,執著怎麼?入它的境界,魔境。不執著,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沒事。境界多,無論什麼境界,統統不執著,佛境界也不執著,關關通過,你才能入佛境界,佛境界就是自性,本有的。

  下面第五段,「論云」,這是《往生論》,《往生論》上說,「莊嚴佛土功德成就,莊嚴佛、菩薩功德成就,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」。天親菩薩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,他往生了,回來給我們做報告,把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報告給我們聽。所說的跟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講的完全相同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,菩薩給我們做詳細報告。我們的初祖遠公大師也見到了,他只告訴我們他四次見到,沒有作一篇文字留給我們。如果他要是寫一篇文字留給我們,會跟天親菩薩的《往生論》相同。「略說入一法句故;一法句者,謂清淨句。清淨句者,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」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就是一句阿彌陀佛的聖號。「此論直顯事理無礙之一真法界,即事而真,當相即道,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,一一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,一一即是實相,故云本經以實相為體也」。

  我們看念老註解原文,「實相之旨,如上粗明」。上面講了一個大概,讓我們對於實相有一個概念。這個概念非常重要,了解實相我們的取捨就不會有錯誤。我們要捨妄相,我們要取實相,妄相是有相,實相是無相。實相是什麼?經題上五個字,「清淨平等覺」,這是實相,心裡面一塵不染是清淨,心裡面沒有高下是平等,清淨心生智慧,平等心生大智慧,清淨平等就是自性,也就是論上講的一法句。清淨平等覺就是真實智慧,就是無為法身,清淨平等覺也是阿彌陀佛的德號。「至於本經體性,何得稱為實相耶」,這部經根據什麼道理說出來的?根據事實真相。「下申其說」,下面申明,為我們說清楚、說明白。

  「世親菩薩」,世親就是天親,《往生論》裡面說,「莊嚴佛土功德成就」,說了十七種,這是極樂世界的依報,十七種莊嚴功德成就。正報呢?「莊嚴佛功德成就」,八種,「莊嚴菩薩功德成就」有四種,加上前面莊嚴依報,總共二十九,二十九種莊嚴功德成就。「此三種成就,願心莊嚴,應知」。願心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極樂世界無比殊勝莊嚴從哪來的?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來的。四十八願從哪來的?法藏比丘五劫修行感得的,這要知道,為什麼?知恩就會報恩,不知恩的人不知道報恩。我們想往生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這麼好,怎麼來的?法藏比丘五劫修行。這就是老師叫他參訪考察,用五劫的時間,將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他都去參觀考察,這個世界好的我要,不好的我不要。在第一願裡面我們就看到,他到六道裡面來參觀、來訪問,覺得六道裡頭人天還好,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阿修羅這個不好,他不要。極樂世界有凡聖同居土,只有兩道,我們這裡凡聖同居土有六道,這就有取有捨,三惡道、修羅不好,不要。他的選擇就是四十八願,四十八願是五劫考察的總結,依照考察總結來修行,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。建造極樂世界為什麼?為接引一切六道苦難眾生,到這個環境去學習,一生決定成佛。不是為自己,完全為眾生,就是這樣的一個願心,希望一切眾生早一天成佛。

  極樂世界他也看到了,十方剎土十法界、六道,妄心所變,不是真心,這個他不要,就是說緣起的,十法界、六道是緣起的,他不要,他要性起。性起與自性相應,緣起與阿賴耶相應。與阿賴耶相應什麼?阿賴耶起心動念,末那執著,第六意識分別,這就是三大類煩惱的根。無明從哪來的,塵沙從哪來的,見思從哪來的?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阿賴耶,把這三種煩惱的根都拔掉了。所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再不會有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這種煩惱起現行,沒有了,這個世界能不去嗎?這個世界修行沒有障礙,一帆風順,阿彌陀佛是老師,好老師。所以這三種願心莊嚴要知道。

  「略說入一法句」,這簡單的說。「一法句者,謂清淨句。清淨句者,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」。真實智慧明心,無為法身見性,禪宗裡頭有一句話,明心見性,明心,般若智慧現前,見性,無為法身現前。無為而無所不為,無所不為什麼意思?能生萬法就是無所不為,遇到緣無所不為,沒有緣無為。無為是真性,有為是真應,眾生有感,佛菩薩有應。應是什麼身?應身、化身,叫應化身,應化身通十法界,換句話說,十法界六道裡面的眾生有一念求佛的心,佛知道,馬上就應了。

  這種應就像日本江本博士水實驗那種應,道理跟這個相似。我們起心動念別人不知道,水知道,我們面對著水起個念頭,不說,站在我旁邊的人都不知道,水知道。我起個善念,結晶非常美,我起個惡念,結晶非常難看。你要知道,水沒有起心動念、沒有分別執著,它這個反應就是感應,自然的。這個證明意義非常之深,這個證明告訴我們,我們這一生在這個世間所受的吉凶禍福、貧富貴賤,都是從自己念頭生的,與外面境界、與外面人毫不相干。所以中國古聖先賢告訴我們,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。你出了問題,問題不在外,反過頭來反省,決定在自己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上找到原因。如果把不善的改掉,把善的加強,你這一生生活清淨美滿,你的事業一帆風順,如果遇到淨土法門,你來生必定成佛。

  這個水結晶的實驗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真相,這個信息應該要告訴廣大群眾,為什麼?集體的意識能量非常強大,可以改變我們物質環境,那就是真正的消災免難。海嘯、地震、颶風能不能讓它不發生?答案是肯定的,能,只要知道這些災難是什麼樣的心念所招感的,把這個心念放下,不要再有,災難就沒有了。洪水氾濫、海水上升、江河氾濫、海嘯這一類是貪婪所感得的,貪心應對的是水災。瞋恚應對的是火災,地球溫度上升,氣候反常,火山爆發。氣候反常,白天四、五十度,晚上零下四、五十度,中午太熱,晚上凍死人,人在這種氣候怎麼生存。這與什麼有關係?與發脾氣有關係,與瞋恚、傲慢、嫉妒,與這些有關係,這些念頭沒有了,這種災難就不會出現。風災,颶風是愚痴,傲慢是地震,懷疑是山崩地陷。真的,最近這些年來許多地方大面積的山崩地陷,懷疑。懷疑很可怕,現在非常普遍,首先不相信自己,有幾個人對自己有信心?家庭裡面,父子懷疑、夫妻懷疑、兄弟懷疑,到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都有懷疑,都不敢相信人,社會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。過去沒有,不要說太久,四十年前比現在好得太多了,雖然有懷疑,不嚴重,沒有聽說山崩地陷,最近這幾年山崩地陷到處都發生。所以我們人只要遠離、放下貪瞋痴慢疑,就能化解地球上許許多多的災難。我們這個小區面積不大,這裡的居民放下貪瞋痴慢疑,這個小區就沒有災難。

  所以人不能沒有道德,不能不講倫常,倫是五倫,是人跟人的關係,要講清楚、要明瞭,大家要遵守,人與人之間一片和睦。人有做人的基本德行,就是五常,常是永恆不變,超越時空,在全世界無論什麼地方都行得通,都受人歡迎。常是永恆不變,過去三千年行,三千年之後的今天還行得通,往後三千年依然行得通。這個道理是真道理,是真理,禁得起考驗,只有五個字,仁義禮智信。仁者愛人,三千年前愛人是對的,今天愛人還是對的,往後三千年愛人依舊是對的,沒錯。義是循理,我們常說合情合理合法,這叫義,不能違背情理法。禮是禮貌、禮節,非常重要,人與人之間、人與天地萬物之間要有秩序,不可以亂來,禮有節度,不能不及,也不能過分。智是理智,告訴我們不可以感情用事,感情用事會出亂子,人要有理性。最後一個字是信用,要守信,不能妄語,更不可以兩舌,不綺語,不惡口,口的四德。再延伸出四維八德,千年萬世它不會改變。不是科學裡頭的定律,這個人發現了以為是真理,過個一、二十年別人發現你是錯誤的,把你推翻。所以現在科學家沒有敢說他發現的東西是真理,永恆不變不敢講。中國東西是真理,永恆不變,不能不知道。

  我們再繼續往下看,「此論」是《往生論》,天親菩薩的《往生論》,「直顯事理無礙之一真法界」,這個一真法界就是指極樂世界。「即事而真,當相即道」。極樂世界沒有一樣不真實,沒有一樣是虛妄的。什麼叫真實,什麼叫虛妄?不生不滅叫真實,永恆不變的叫真實。有生有滅的是假相,會改會變的是假相,這在極樂世界沒有。所以極樂世界即事而真,當相即道,道就是自性,就是實相。「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,一一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,一一即是實相。故云本經以實相為體」。因為這個經上講的字字句句全是介紹極樂世界的狀況,極樂世界的人事物全是真的,也就是全都是不生不滅,不變不改。

  明朝蘧庵大師說,「瓊林玉沼,直顯於心源」。這是講物質環境,瓊林是寶樹,極樂世界的樹林,森林,玉沼是寶池,七寶池,直顯於心源,從哪來的?自性變現出來的。換句話說,自性變出來的相叫法相,跟法性是一體,見相就是見性,見性就是見相,這是依報。下面講正報,「壽量光明,全彰於自性」。自性跟心源是一個意思,無量壽、無量光,無量壽是福德,圓滿的福德,無量光是智慧,圓滿的智慧,為什麼?稱性。智慧、福德從哪裡來的?是自性流出來的,自性流出來的是真的,不是假的,自性流出來的永恆不變。自性裡頭有無量無邊無盡的智慧、無盡的福報,不是從外來的。我們迷失了自性,智慧、福報全沒有了,要靠什麼?要靠修。凡是修得來的不是自性本有的,它有侷限、有範圍,而且有生滅、有變化,無常,從自性生的常住。

  幽溪大師《圓中鈔》裡頭說。《阿彌陀經》有三大註解,第一個蓮池大師的《疏鈔》,第二個蕅益大師的《要解》,第三個幽溪大師的《圓中鈔》,《彌陀經》的三種註解。幽溪大師他說,「夫瓊林玉沼,壽量光明,固一切諸法之相也。然則直顯於心源,全彰於自性,顧何相之可得哉!此正無相不相、相而無相之正體。(即指實相)」。極樂世界所有的現相非常奇妙,跟我們這裡完全不一樣,我們這是心現識變,它那裡心現沒有識變,全是真實,無相不相,無相無不相,相而無相,性相一如,性相不二,這個境界多美好。

  「蓋吾人心性,量同法界」。這樁事情一定要知道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「靈明洞徹,湛寂常恆」。這是形容自性靈明洞徹,換句話說,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,像外國宗教徒對於上帝的讚美,全知全能,在佛法裡頭全知全能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是誰?是自性,每個人的自性是平等的。所以大乘教說,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。我們要能承認,不能推辭。佛太高了,我怎麼配得上,不敢當。佛講的是真話,沒有妄語,千真萬確的事實。從哪裡講?從你的本性,就是自性,自性是佛,相雖然不是佛,性是佛性。所以佛在《觀經》裡面告訴我們,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這八個字是淨土宗建立這個宗派法門理論的根據,根據什麼道理?就這八個字。我們的真心是佛,真的是佛,現在為什麼不是佛?現在我們沒有用真心,用妄心。雖用妄心,真心沒有失掉,只是迷了,回過頭來用真心,不用妄心,成佛就很快。想想我們願不願意用真心?用真心沒有虛妄,現在這個社會別人都用妄心對我,我用真心對他,我豈不是吃大虧了?怕吃虧不敢用真心,怕吃虧不敢成佛,這就是我們當前的狀況。如果真搞明白、搞清楚了,我不怕吃虧,我不怕上當,他就成佛了。

  你們看看來佛寺老和尚的光碟,老和尚待人接物用真心,從來沒有用過妄心。人家騙他、打他、罵他、侮辱他、陷害他,他完全承當,修忍辱波羅蜜,忍人所不能忍,讓人所不能讓,一百一十二歲作佛去了,走得多自在。他的同參老朋友說的是真話,不是妄語,你走的時候我給你助念。他怎麼樣?我不要人助念,助念未必可靠。他自在瀟灑,自自然然的走了,說走就走。他的母親表演的叫痛快淋漓,那種往生的人以前沒聽過,真瀟灑。往生之前,雖然年歲大,她不衰老,她很活潑,八十六歲,親自包餃子,把家人統統找來吃團圓飯,吃完飯之後,她坐在一張椅子上,雙腿一盤,跟大家說我走了,真走了。多痛快,多自在,多瀟灑,幾個人能做到?

  海賢老和尚不願意麻煩別人,半夜走的,大家都睡覺,第二天早晨起來,老和尚走了,不需要人助念。老和尚雖然沒有說話,他有暗示。走,晚上走的,白天呢?白天在幹活,從早幹到晚,一天沒休息。旁邊人勸他,時間太長了,休息休息。他怎麼說?我快幹完了,幹完了我就不幹了。別人沒聽懂,這話中有話,我現在幹完了就走了,明天我就不幹了,話中有話。聽的人沒在意,當作平常話聽,第二天去看老和尚,夜晚走了,才想到昨天講的這個話,話中有話,告訴大家他表法的使命圓滿了。最後放下鋤頭,在佛堂前面拜佛念佛,從來沒有敲引磬,他拜佛念佛從來不敲引磬,這一天手上拿著引磬,敲著引磬念佛拜佛。也沒有人注意到,大家睡覺了他還在拜佛,不知道什麼時候引磬不響了,人走了。

  這個經裡頭說,「豎窮三際,橫遍十方」,這是講自性,自性有多大?超越時間、超越空間,十方是講空間,三際是講三世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非在心外,「極樂國土,非在心外」,是自己的真心變現出來的。「百界千如,皆我本具」,這句話證明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第三句說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就是此地本具。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法都是自性本具的,真的,心外無法,法外無心。心有多大?比虛空法界還大,《楞嚴經》上有個比喻,把心比作虛空法界,心這麼大,把虛空法界比喻作一片雲彩,空中一片雲彩。遍法界虛空界多大?就是這片雲彩,心有多大?心是虛空那麼大,遍法界虛空界在自性裡頭就好比一片雲彩在太虛空。世尊在《楞嚴經》上用這個比喻,讓我們對於心跟心現出來的法界有一個概念。

  「心淨則佛土淨,土淨即我心淨。何有一法,在我心外」。這句話說得好,我們要牢牢記住,一切法都是自心變現的,心外無有一法可得。中國人講倫理關係,這是佛法裡頭把倫理關係講到極處,講到究竟處。整個宇宙跟我什麼關係?一體。誰知道?佛菩薩知道,佛菩薩知道了,佛菩薩做到了。佛菩薩的慈悲就是愛心,叫做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你們想想這兩句話。無緣,沒有條件,為什麼沒有條件?一體,還有什麼條件。悲是憐憫,眾生有苦難一定要幫他、救他,為什麼幫他、救他?他跟我是一體,他苦就是我苦,他樂就是我樂,我們是一體。為他拔苦與樂就是為自己拔苦與樂,是一不是二,講到極處。儒家講得不錯,沒有佛講得這麼大,講得這麼徹底、這麼究竟。中國倫理講五種,人與人的關係,佛法講倫理講能生萬法,萬法同一個心性,萬法同一個自體,同一個本體,萬法就是自己,沒有一法是心外之法,講絕了,講盡了。所以心淨則佛土淨,土淨則我心淨,你看看我心跟居住的報土關係就說明白了。何有一法,在我心外?法身菩薩肯定了。「本經所詮,直顯本心」,所詮就是解釋,詳細的解釋,直顯本心,「全彰自性。當相即道,無非實相」。這幾句是佛法的大乘裡面的倫理。當相即道,道,成佛之道。所以一切現象在修行人的心目當中無非實相,全是自性。

  蕅益大師《要解》裡說得好,「實相無二,亦無不二」。實相無二,無二就是一,二與不二統統放下了。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」,就是這個自性的本體做我們的依報、做我們的正報。極樂世界如是,我們這個世界亦如是。但是我們這個世界有麻煩,麻煩是什麼?阿賴耶,它會變,把性起的,原本是性起的,跟西方極樂世界完全相同,現在這個裡頭夾雜一個妄心,就是妄想,或者叫妄念,把性起變成了緣起,緣起就是十法界、就是六道,十法界六道裡面的依正莊嚴,性起加上緣起。現在修行怎麼樣?我們把緣起的放下,不要了,性起就現前。性起就是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修成的,是他自性變現出來的。他的自性跟我的自性是一個自性,不是兩個,換句話說,他自性變現出來的就是我自性變現出來的,是一不是二。

  所以中峰禪師在《繫念法事》裡面寫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他說「阿彌陀佛即是我心,我心即是阿彌陀佛」,這是說我們自己的自心跟阿彌陀佛是一不是二;又說「此方即是淨土」,就是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就是此方,這是講依報。依正莊嚴,自他不二,連不二這個念頭也沒有,就是一樁事情,真的是一不是二。所以作依報、作正報,作法身、作報身,「作自作他,乃至能說所說,能度所度,能信所信,能願所願,能持所持,能生所生,能讚所讚」,說了這麼多,六祖惠能說了一句,四個字,「能生萬法」,這說這麼多,跟能生萬法這一句完全相同,能生所生是一不是二。

  「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」,這是比喻,實相好比是印信,印信蓋上去了,可以相信,這真的,不是假的。中國自古以來對於印信很講求,它是證明真假的,有印信,真的,沒有印信,不可靠。「由上可見全經囫圇在一實相中」,囫圇是全部,完全沒有缺陷,在一實相裡頭。「故云以實相為體性也」,這部經字字句句都是實相,無論是講理,無論是講事,無論是說自,無論是說他,統統是一體。

  我們再看末後這一段,「本經云:開化顯示真實之際」,這是經文上寫的,「欲拯群萌,惠以真實之利;住真實慧,勇猛精進,一向專志莊嚴妙土」。這裡頭出現三個真實,真實之際、真實之利、住真實慧,真實智慧。在一部經上這三種真實具足不多,只有大乘圓教;小乘經典裡頭,方等部分經典裡頭,沒有三個真實都放在一起的。從這三句顯示出這部經,真實的寶典,開示、教化顯示真實之際,真實之際是自性,這部經教我們明心見性。這不是教我們往生淨土嗎?對,往生淨土就是明心見性,如果你用功得法,這一生當中就能辦得到,用功不如法,就辦不到。什麼叫如法?要聽話,要老實,要真幹,聽佛說的,聽祖師、老師說的。

  佛法教學的理念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你這一生是不是專修一門,專修一門你就能得到這個結果。我們所犯的毛病,沒有一生專攻一門,年輕時候我們受這個時代的影響,這個時代是科學文明的時代,科學在這個地球上四百年,哪一個人不受影響,肯定受影響。影響最大的是什麼?不相信一門深入,我不學怎麼會,一定要廣學多聞,何況佛經上四弘誓願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佛也教我們廣學。佛說得沒錯,我們解釋錯誤,解讀錯誤了。你看四弘誓願四句,第一句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這什麼?發願,發什麼願?度眾生的願,好,這個願,這個願是一條道路,也就是說全心全意為眾生服務,不就這個意思嗎?一切眾生,為什麼為他服務?因為是一體,就有這個義務要為他服務。

  好比我們身上,這個身體是細胞組成的,科學家告訴我們,人體大概由六十兆個細胞組成的,這六十兆個細胞一體,每一個細胞都要為所有細胞服務,就這個意思,這是發願。服務要有服務的智慧、能力,沒有德能就不能服務,所以頭一個要修養德能,那就是斷煩惱,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。煩惱障礙智慧、障礙德能,要把煩惱斷掉,然後才能夠廣學多聞,下面這一條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。我們現在煩惱沒斷,沒斷怎麼可以學法門,要斷了煩惱才能學法門。其實斷了煩惱不要學法門,法門全會了,他自然就通了,其義自見。然後自己成佛道,有能力度十地菩薩,有能力度等覺菩薩。這麼個意思,不能解讀錯誤。我們現在學法門,學法門是什麼?是為了斷煩惱。斷煩惱只有一門能斷,太多了斷不了,太雜了。煩惱障礙清淨心,煩惱障礙平等心,真心是清淨、是平等,煩惱就是障礙你清淨、障礙你平等。斷煩惱的目的是恢復我們的清淨平等覺,真正清淨平等自然就覺,那個覺就是其義自見,見到些什麼?無量智慧、無量德能、無量相好,四弘誓願上全有了。

  又本經有能量開化顯示自性,有這個功德,有這個智慧,可以拯救一切苦難眾生,讓他們得到真實的利益。最真實的利益就是信願持名,最真實的利益。海賢老和尚為我們證明了,他的師弟七十多年一句佛號,他自己九十二年一句佛號,信願持名。他得到什麼?得到念佛三昧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最後往生極樂世界,親近阿彌陀佛,一點都不假,真實利益。一天到晚沒有第二念,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這就是住真實慧。阿彌陀佛是真實智慧,念久了自然得三昧,自然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走的時候當然自在,哪裡需要人幫助。需要人幫助未必可靠,你臨命終時幫助你的那個人在哪裡,你怎麼通知他,他怎麼知道?所以真正往生決定在自己,說走就走,說留也可以留,生死自在。勇猛精進,一向專志莊嚴妙土,這是講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建造的,我們每個念佛的人都要盡一把力莊嚴極樂世界,用什麼力?信願持名就是莊嚴極樂世界。極樂世界你有分,換句話說,極樂世界是老家,哪有不能回去的道理?我們跟阿彌陀佛是一體,我們往生他當然來迎接。

  所以,「此即本經之所開示者,彌陀世尊,宣此妙法,欲惠予眾生以真實之利。此三真實,即一即三」,三個真實,一而三,三而一。「方便究竟,不可思議。依正法門,舉體皆是真實之際」。依報是西方極樂世界,正報是阿彌陀佛、諸大菩薩,無一不是真實之際。真實之際就是實相、就是自性,沒有一樣不是自性變現出來的,是性起不是緣起,跟我們這個世界完全不相同。性起不生不滅,性起清淨沒有染污,惠能大師講的五句那就是性起,他見性了,見到性起的國土依正莊嚴。在我們這個世界,華藏世界性起,在西方整體都是性起,同居土、方便土、實報土、常寂光土全是性起,沒有緣起,莊嚴到極處。我們要發心去,不能不去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