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二六四集)  2015/10/1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1-0264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六百四十二頁,倒數第三行:

  『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』,這個是讚歎極樂世界菩薩的神通,也是我們無法想像的。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,不是一個世界,此地講的一個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,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。一切世界,那是無量的三千大千世界,無量無數。學佛的同學,別說是初學,就是老修也會有問題,這怎麼可能?這個經上所說的決定不是妄語。並不是說佛,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,所有的菩薩,也就是說,從凡聖同居土下下品一直到等覺菩薩,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,都有這樣的神通。我們無法想像,我們也不敢想像。最有福報的人,最有善根的人,對經上這些話仰信,唯獨仰信我們才得到經中的利益。這句經文,下面念老用《華嚴經》,「深顯《華嚴》廣狹自在、一多相容、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」,這是《華嚴經》上所顯的。

  「又《維摩經》亦顯掌中持世界之不可思議功德」,所說的跟《華嚴經》的沒有兩樣。「經云」,《維摩詰經》裡頭所說的,「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」,不可思議就無法想像,也無法稱說,這些都是大菩薩,都證得法身、般若、解脫,不是普通菩薩。極樂世界,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四十八願第二十願告訴我們,皆作阿惟越致菩薩,阿惟越致菩薩就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,有這麼大的神通。「斷取三千大千世界」,把三千,不是普通的世界,是舉的例子,三千大千世界,一尊佛的教化區,像我們釋迦牟尼佛,他的教區是三千大千世界。三千的意思我們要搞懂,它從一個單位世界,單位世界是什麼?現在佛門大德,像黃念老這樣的人,他們學科學,用科學家的說法,佛經上的單位世界是以須彌山為中心,日月是圍繞須彌山當中而轉的,日月。我們是太陽的一顆行星,圍繞著太陽系。太陽系繞須彌山,那須彌山是什麼?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,太陽系繞著一個大的星系在轉,這個大星系叫銀河系。銀河系的中心點就是佛經上所說的須彌山。銀河的中心點聽說是個黑洞,有很大吸引力,光都被它吸進去,都不能存在。

  我們就知道一個單位世界是一個銀河系,像這樣的銀河系,一千個銀河系,組成一個更大的星系。這個大星系裡頭有一千個銀河系,現在我們沒看見,肯定有。佛經上告訴我們,那叫小千世界。再集合一千個小千世界,成為一個星系,就叫一個中千世界。再以中千世界為單位,集合一千個中千世界,組成一個更大的星系,就叫大千世界。所以大千世界,實際是一個,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。一個大千世界為什麼稱三千?它有小千、中千、大千,這樣稱為它三千,就是一個大千世界。這一個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,釋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,太大了!像這樣的大千世界在太空當中不計其數,真的是無量無邊。你曉得太空多大!太空是什麼?太空是我們的自性,是我們的真性。

  宇宙當中萬事萬物從哪來的?星系從哪來的?萬物從哪來的?惠能大師的報告,最簡單,最扼要。他見性了,他告訴我們,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。」這句話很重要,太重要了!宇宙從哪裡來的?萬法從哪裡來的?萬法就是宇宙,是無量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,不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,自性所生的,自性所現的。自性是能生能現,宇宙萬法是所生所現,這個概念比什麼都重要。莊子所說的,「天地與我同根,萬物與我一體」,他怎麼會說出這個話?他要沒有見到,他怎麼會想得出來這句話?這句話是什麼話?是真話,說明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,天地與我同根,萬物與我一體。我們再想想莊子這個人,他是個什麼人?要在佛家講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莊子是佛,老子是佛,用佛家的名詞來說他們是佛。諸佛如來在中國應化,中國人喜歡聖人、喜歡賢人,應以聖賢身而得度者,即現聖賢身而為說法,能不能講得通?講得通,是大乘經上說的。所以在這些地方,我們深深體會到,全世界每一個族群的聖賢,每一個宗教的創始人,追隨創始人那一批的賢人君子,全是菩薩,全都是佛陀。宗教創始人是佛陀,追隨佛陀的那些弟子們都是菩薩、都是阿羅漢,真的是一不是二。

  如果我們有這種認知,這叫什麼?這叫看破,把真相完全搞清楚了,真相搞清楚了,關係搞清楚了,不僅是一家人,一體。我愛不愛眼睛?愛,沒有眼睛我就不能看。我愛不愛耳朵?愛,沒有耳朵不能聽。我愛不愛鼻子?愛,沒有鼻子就不能聞。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,就像我們身體裡頭的一個器官、一個細胞,不是外頭來的。然後你就曉得,諸佛菩薩、在中國這些聖賢君子,他們的愛心都是把天地萬物看作自己身上的一個器官,自己身上的幾個細胞,是一體的愛,一體沒有條件。父子之愛還不是一體,還兩個身體。佛法你學通了就恍然大悟,是一體,不是二體。菩提心就是愛心,大菩提心就是大愛之心,這個大菩提心才能生得起來,大菩提生起來,決定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所以叫同體大悲,無緣大慈,無緣就是沒有起心動念。起心動念是妄心,不起心、不動念是真心,真心是一體,妄心有分別、有執著。世間人的教學是用妄心,佛菩薩,包括中國古聖先賢,是用真心,不一樣。這種認知,對傳統文化的認知,是從根本上認知,他真的認識了,真的清楚了,所以真的能夠捨己為人。像父母對子女的愛,為子女能夠好好的活下去,捨自己的身命也在所不惜,真愛。現在這個世界人都迷惑了,迷在物質假相上,迷在妄想分別假心上,妄心,真心不知道,實相不知道。實相是外面真實的樣子,不知道,自己跟自己鬥爭,自己跟自己殘殺,佛眼睛看到,太可憐!稱之為可憐憫者。

  這是說這些菩薩們,法身菩薩,解脫菩薩就是法身菩薩。「斷取三千大千世界」,他抓一個三千大千世界,就是一尊佛的國土,放在手裡頭,把它捏成一團丟來丟去,遊戲,像打球一樣,在拋球。再激烈的運動,這星球上裡面住的人完全不知道,沒覺察到,「其中眾生不覺不知己之所往」。然後他球接過來了,再還到老地方,都不知道有人在動,不知道。太大了,地球太大,不要說是三千大千世界,就是咱們一個地球,人家把它踢到遠方再還回來,可能我們都不知道。這個比喻是說明法身菩薩神通廣大,菩薩把星球,把大星系,不是小星球,一個三千大千世界,把它捏在一團丟來丟去,這裡頭的眾生不知道。「又菩薩以一佛土眾生」,記住一佛土眾生,一佛土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,放在右掌,「飛到十方,遍示一切,而不動本處。」他把這一佛土的眾生,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,放在右掌裡頭,飛到十方表演,遍示一切,而不動本處。

  我們今天看這段經文,應該有很深的體會,沒有懷疑,為什麼?我講過很多。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大講堂寶座上,坐在那裡沒動,講經沒中斷,多少人在那裡聽經聞法,聽眾也沒動,講也沒有休息。極樂世界人不要吃飯,不需要休息,精神飽滿,他也不需要睡覺,極樂世界沒有白天晚上,一片光明。所以他動了沒有?他沒動。但是他們每一個人都有這麼大的神通,都能夠化無量身、分無量身到十方國土裡面去示現,去供佛,去聞法,福慧雙修;極樂世界那裡他沒動,跟這意思一樣的。菩薩不動本處,手上拿著三千大千世界,這一佛土的眾生,放在右手,飛到十方遍示,自己在這裡沒動。

  「極樂大眾」,極樂世界往生的人,不管你什麼時候去的,極樂世界成立不久,才十劫,你是這十劫第一劫的時候你就去了,我們現在往生是第十劫時候去了。極樂大眾,「悉具如是不可思議威神功德」,威力自在,神智洞達,統統都具足像經上所說的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。「深顯聖眾莊嚴」,顯示我們極樂世界居住的大眾,他們在那邊學習,在那邊居住,居住的環境、學習的環境莊嚴到極處!莊嚴是美好,無法形容,無法想像,這個地方我們能不去嗎?你能夠貪戀這個地球,不想到極樂世界去嗎?錯了。又何況現在的地球社會動亂,地球本身大大小小的災難不知道有多少,這是我們親身遭遇到的,體會非常深刻。今天看到極樂世界,不敢想像,天下哪有這麼好的地方?可是這個話佛說的,釋迦牟尼佛說的,阿彌陀佛說的,決定不錯。所以深顯聖眾莊嚴,「主伴功德均不可思議。」主,阿彌陀佛,前面所說的,伴是現在所說的。

  我們看底下一段,舉一個例子,「別例目連」。經文上說:

  【我弟子中大目犍連。神通第一。】

  如來身邊弟子很多,論神通,目連第一。實在說,每個人的神通都跟目連一樣,但是佛說法有時候舉例,舉例就要有一個做代表。目連代表神通,舍利弗代表智慧,實際上,兩個人智慧、神通都一樣。這個要懂得。哪個做代表,特別讓他代表神通第一,其實個個都第一,沒有第二的。為什麼個個都第一?個個都證得圓滿的性德,智慧、神通都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沒有兩樣。《華嚴經》上說,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怎麼會兩樣?又說得更清楚,一切眾生本來就具足諸佛如來的智慧德相。智慧,德包括神通在裡頭,包括這六種神通在裡面,沒有一樣欠缺,跟阿彌陀佛平等的,跟一切諸佛平等。現在有這麼大的差距,是我們迷了自性,我們所用的全是阿賴耶,自性上一絲毫也沒有動它,不會用真心,只會用妄心,妄心就是分別、執著、起心動念,這是妄心。佛陀的教育沒有別的,終極的目標是幫助我們回歸自性。淨宗之妙,讓我們先到極樂世界去深造,到極樂世界畢業就圓滿了。這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,阿彌陀佛無與倫比的智慧神通成就的,幫助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會下迷惑深重的眾生,諸佛沒有辦法教他,統統送到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這個道場可以成就他。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,可以得到釋迦牟尼佛的保送,阿彌陀佛在那邊迎接,真正不可思議!應該信願持名,專念阿彌陀佛,求生極樂世界,一生就可以證得究竟圓滿。獨舉目犍連,也只舉一個例子做比喻,目犍連神通第一。

  【三千大千世界。所有一切星宿眾生。】

  現在講星球,這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星球?科學家沒有辦法,數不出。而目犍連尊者的神通:

  【於一晝夜。悉知其數。】

  二十四個小時,他完全數清楚了,目犍連有這個本事。念老的註解,「右數句,獨標目連功德,舉以為喻」,舉個比喻。「知星宿數,見漢吳譯,《漢譯》曰:摩訶目犍連飛行四天下,一日一夜遍數星知有幾枚也。」他二十四個小時,把這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個星宿,這裡頭有恆星、有行星、有衛星,他統統都搞清楚了,統統都明白了。

  我們看下面經文,「例顯數多」。

  【假使十方眾生。悉成緣覺。】

  這是假設的,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剎土裡的眾生,統統都成緣覺。緣覺比阿羅漢還高一等,目犍連是阿羅漢,比他還高一等,不在他之下。

  【一一緣覺。壽萬億歲。】

  壽命長。

  【神通皆如大目犍連。盡其壽命。竭其智力。悉共推算。彼佛會中。聲聞之數。千萬分中不及一分。】

  這樣的人,這個『彼佛』就是阿彌陀佛,這個『會中』就是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有人天眾、有聲聞眾、有菩薩眾,只舉一個聲聞,小乘,極樂世界有多少?沒有人能知道。縱然是像目犍連,神通跟目犍連相平等的這些聖眾,還不是一個人,共同來推算,不知道極樂世界人口有多少,不知道。又何況極樂世界每天有無數的眾生往生到極樂世界,沒有中斷,一批一批的,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分身,一個一個去接引。這是佛的本願,佛要不去接引,你不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,一定要得佛接引。再看下面這段經文:

  【譬如大海。深廣無邊。】

  舉大海,地球上,印度也是三面臨海。什麼最大?海最大。古今中外大家都熟知的,海最大,海深,太深了。古時候沒有這些科學工具,探測海的深,都沒有辦法探到底。現在科學儀器有辦法探到海底,海的深度;廣,海廣大。以前海裡面行走的帆船完全靠風力,航海是很大的冒險,海深廣無邊。

  【設取一毛。】

  『毛』是身上的汗毛,我們拔一根汗毛。

  【析為百分。】

  把這一根汗毛豎的劈,劈開,劈多少條?劈一百條,那就很細了。

  【碎如微塵。】

  再把它切碎,切碎就變成微塵。

  【以一毛塵。沾海一滴。】

  用這一毛塵,這毛塵大概我們肉眼看不到,很好的眼睛可以看到一毛塵,到海裡頭去沾一滴水,這一毛塵沾一滴水。

  【此毛塵水。比海孰多。】

  這兩個來比較一下哪個多?念老的註解咱們念一遍,「一毛,言其微小也,更分為百分,則更小也。如微塵,則極小也。」這個極小的微塵沾一滴水,跟大海相比,哪個水多?下面用這個比喻來解釋,佛叫著阿難說:

  【阿難。彼目犍連等所知數者。如毛塵水。】

  前面像舉的聲聞,極樂世界的聲聞,就舉這一種,聲聞無數,神通都像目犍連一樣,這些人共同在一起所知道的,就像毛塵水,不知道的像大海水。註解說,「以此毛塵所沾得之水,喻所知之數。其不知者,如大海水,以喻彼土聖眾其數無量也。」這個話說得好,讓我們有個概念,只舉極樂世界小乘往生的這些人,大乘菩薩沒說,人天大眾沒說,只舉小乘這個範圍,讓我們有個概念。極樂世界的眾生,往生去的人無量無邊無盡無數,誰能知道?沒人能知道,可以說除了佛之外,就是等覺菩薩都不知道,顯示阿彌陀佛本願威神修積的功德不可思議。這個註解裡說,以喻彼土聖眾其數無量。

  後面這一段,「結成伴同主」,這一科非常重要。

  【彼佛壽量。及諸菩薩。聲聞。天人。】

  一個都沒漏。我們去往生極樂世界,是人道去往生的,我們沒有證果,是六道裡頭的人道。往生到極樂世界:

  【壽量亦爾。】

  我們的壽量跟佛的壽量是平等的,彼佛壽量,及諸菩薩、聲聞、天人壽量亦爾。

  【非以算計譬喻之所能知。】

  你沒有辦法計算,你也沒辦法比喻。佛的比喻是非常善巧,用一根汗毛劈成一百條,再把它橫切,切碎,稱為微塵。這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,佛很擅於形容。用這個毛塵沾一滴水,這一滴水跟大海相比,那怎麼能比?這個比喻,佛的智慧、佛的德能、佛的神通如大海水,眾生所知道的連毛塵水都不如,這個要知道。了解事實真相,極樂世界不能不去,你要不去就大錯了,為什麼?這個法門不是輕易可以遇到的;縱然遇到,他迷情太重,他不能接受,他不肯相信。還有更重的,他遇到佛法,他學佛了,他出家了,出家怎麼樣?不相信這個法門,不肯念佛求往生。那他出家了,他能成就嗎?不能成就。在現在可以說他有能力成就他的名聞利養,智慧、神通、道力他一分一毫都不能成就,他能成就世智辯聰,不能成就真實智慧,不可不知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不需要神通、智慧,只要真信切願,持名念佛。你看條件就這麼簡單。你有絲毫懷疑都不行。真信,絲毫懷疑都沒有,怎麼辦?讀經,就念《無量壽經》,把《無量壽經》念上一千遍、二千遍、三千遍,不求解意;然後再將黃念老的註解,看個一百遍,你就通了。讀一千遍之後,註解看一百遍;二千遍念完之後,也將註解看一百遍;三千部讀完之後,再將註解看一百遍,你的信願,保證你往生極樂世界。不要談功夫,不談功夫,功夫是成片、事一心不亂、理一心不亂,不談那個,那個不重要,信願具足,一句佛號就能往生,第十八願「十念必生」。

  我們看這段裡面念老的註解,「末段結合主伴,教主壽命無量,國中一切大眾亦皆如佛壽命無量。彌陀大恩大德微妙難思,帶惑往生者,一登彼土便無退轉」。這個地方要解釋的就是不退轉。不退轉是三種不退轉,位不退等於阿羅漢,行不退等於菩薩,念不退等於法身菩薩。生到極樂世界,皆作阿惟越致菩薩,阿惟越致就是三不退。換句話說,極樂世界是平等法界,有沒有四土三輩九品?有,確實有。但是雖然有四土三輩九品,但是極樂世界是平等法界,所有一切往生的人到極樂世界就享受最高待遇,阿惟越致的待遇,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薩的待遇。十方世界沒有,遍法界虛空界只這一家,這個要知道。所以諸佛如來讚歎彌陀,說他是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,不是隨便讚的。所以這個註子裡頭說,「帶惑往生」,帶業往生,我們是屬於這一類的人,「一登彼土便無退轉」,就作阿惟越致菩薩。

  「又復壽命無量,故於彼土皆可於一生之中補佛位而證極果」。這一段要記住,很重要。我們這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,在極樂世界一生可以補佛位,補佛位是等覺菩薩,證到等覺菩薩。證極果是圓滿妙覺如來,妙覺稱如來,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,經中也稱為無上菩提,沒有比他更高的,他到達究竟圓滿。所以末後這幾卷,老居士勸我們,不能不知道的。「此土既多退緣」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為什麼念佛功夫不能精進?退緣太多,妄念多,雜亂的事情多,人事環境更多,都叫你起心動念,都叫你胡思亂想,你得不到安靜,你也得不到自在,不是昏沉就是掉舉。「又以壽命不過百年」,壽命不長,不過百年走的太多太多了,我們同參道友當中,這一年當中就走了好多個。「故末法中,億萬人修道罕一得道。」末法之中修行的人多,很多,得道的人很希罕,一個也找不到。

  「又《往生論》偈云:正覺阿彌陀,法王善住持。」這是《往生論》對阿彌陀佛的讚歎。「佛壽無量,教化之眾無量,所教人民皆同補處菩薩,故云善住持也。」阿彌陀佛在教學,我們常常說、常常提起,加強記憶,可別忘記。往生極樂世界,花開見佛,到極樂世界,蓮花在七寶池中,花開見佛,見到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在大講堂當中,在座位上端坐,在那裡講經教學。講什麼經?什麼經都講,一樣都不缺,你想聽什麼經,你聽到就是想聽的那部經,不可思議!這部經聽完,我再想聽一部經,佛永遠在講。經有多少?無量無邊。為什麼?經是性德,性德無量無邊。自性裡頭流出來的,圓滿的性德,永遠學不完的。這是在佛殿裡頭。所以我們能體會到,佛殿裡頭座位上有名字,就像蓮花一樣,往生蓮花上有名字,講堂座位上有名字,你到你的座位上坐穩,聽經聞法。什麼時候證到妙覺果位,你禮佛三拜就退出講堂了。所以我們凡夫入講堂,離開講堂就成佛了,不成佛是不肯離開講堂。為什麼?法喜充滿,聽講經是無比的快樂。孔子也有這句話形容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。」那個悅就是喜悅,是從學習當中得到的喜悅。這個喜悅是沒有止境的,這個喜悅就是滋養法身、滋養報身,報身不需要飲食。沒有得到究竟圓滿的果覺,你決定不肯離開講堂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我們要在極樂世界看到這樣,我們會離開嗎?不會,我還沒有畢業,我怎麼可以離開?這一定要畢業才離開。給我們很大的鼓勵。這一句,「教化之眾無量,所教人民皆同補處菩薩,故云善住持也。」世間再好的老師都做不到,阿彌陀佛幫助我們證得補處,補處是等覺菩薩。

  「又偈云:如來淨華眾,正覺華化生。指彼佛會眾,皆於彌陀國土清淨蓮華中生」。如來淨華眾,統統都是蓮池海會蓮花化生,佛把你接引到七寶池中,在七寶池中完成轉識成智。這是佛力加持的,不是自己功夫。轉過來之後花就開了,花開見佛,你就進入講堂,坐在自己的座位上,一直到證得妙覺,不是證得妙覺你不會離開。所以皆於彌陀國土清淨蓮華中生。「皆從如來智慧清淨海生」,蓮花當中生身,法性身,大講堂裡面生智慧,智慧是佛清淨海中生智慧。佛的清淨海就是圓滿的法身,法身沒有痕跡,一片光明;無時不在,無處不在,如如不動,從來沒動過。它起作用能現法界,惠能大師說能生萬法。法身就是自性,自性本具智慧,自性本具德能、相好。它不顯的時候不能說它滅,它顯的時候不能說它生。所以法身不生不滅,報身不生不滅。在極樂世界,方便土見到的、同居土見到的是應化身,應化身的身相跟報身相同,這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。「亦即皆從彌陀自心中生也」,這個自心就是自性,阿彌陀佛的自性,阿彌陀佛的真心。「是故彼國人民平等如佛,壽命亦皆無量,一生補佛,可知極樂主伴悉皆莊嚴功德成就。」是自性本具功德的成就,只要我們自己把煩惱習氣統統放下,就現前。換句話說,往生極樂世界,在極樂世界修行,無非就是把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無明徹底放下,徹底放下就成佛。把那個很粗、很明顯的放下,我們到極樂世界;到極樂世界還有微細的煩惱習氣,放下就成佛。

  底下這一大段,十四品到十七品,這個四段就是四品,這四品「重顯依報莊嚴」。前面是略說,這個四品經文長,細說。說什麼?極樂世界的環境,生活環境、學習的環境。我們先看第一段:

  【寶樹遍國第十四】

  念老在前面有一段簡單介紹,「本品重顯極樂國土依報莊嚴。七寶行樹周遍其國,此諸寶樹,或一寶獨成,或多寶共作,樹皆整齊莊嚴,光色殊妙,隨風奏樂,音調和雅。此即第四十(四十八願的第四十願)無量色樹願之成就」。十法界的眾生都喜歡樹木花草,地球上的人,不管是哪個族群,不管是什麼樣的文化,沒有不喜歡花草樹木的,所以花草樹木一切有情眾生都喜愛。

  我們再看下文,這個「樹之質」,分兩個小段。第一個小段,「純一寶成」。請看經文:

  【彼如來國。多諸寶樹。或純金樹。】

  『純金』,只有一種。或者是:

  【純白銀樹。】

  下面也是純。

  【琉璃樹。水晶樹。琥珀樹。美玉樹。瑪瑙樹。】

  這是用我們世間七寶做比喻。我們看念老的註解,「水晶與水精」意思相同。古時候沒有玻璃,古時候這個玻璃,佛經上所說的,就是現在的水晶,這是自然生成的。水晶有紫色的、有白色的、有紅色的、有碧色的,四色。「琉璃乃梵語。華言青色寶。此寶青色。一切眾寶皆不能壞」。體非常堅固,色非常明顯,「世間希有,故名為寶」。這個也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翡翠,翡翠是綠色的玉,它的硬度大概跟鑽石差不多,非常堅硬,綠色透明的,稱之為寶。說這寶青色,一切寶不能壞它的堅硬,體堅色瑩,故名為寶。「琥珀、瑪瑙」,這都是世間的珍寶。這個樹它由一寶所成,不雜餘寶,純金樹,從根、本、枝葉、花果,全是純金,全是黃金,這就是金樹。另外銀樹,白銀,從根到枝葉也是純一不雜,不雜餘寶。純琉璃樹,純水晶樹,純琥珀,純美玉,純瑪瑙。

  【唯一寶成,不雜餘寶。】

  這是一種。另外一類是「多寶共成」。這個世界好,世界清淨,沒有染污,叫一塵不染。

  【或有二寶三寶。】

  兩種寶成就的,三種寶成就一棵樹,樹根是金,樹幹是銀,樹枝或是琉璃,花果或是美玉、瑪瑙,不定,他寶化作。

  【根莖枝幹。此寶所成。華葉果實。他寶化作。】

  「總之七寶」,註解裡頭說,都是借我們這個世間勉強做比喻。實實在在來說,「極樂一切萬物悉皆微妙奇麗,超逾十方,豈真似此濁世之俗物!」我們沒辦法比,只好用這個來比方,讓大家有個概念。極樂世界的環境,樹木花草,美不勝收。

  底下一段,「別明」。我們看經文:

  【或有寶樹,黃金為根,白銀為身。】

  這個『身』就是本,我們講本,主幹。

  【琉璃為枝。水晶為梢。琥珀為葉。美玉為華。瑪瑙為果。其餘諸樹。復有七寶。互為根幹枝葉華果。種種共成。】

  真的是美不勝收。註解引用《往生論》說的,「則此寶樹,顯國土莊嚴中,種種事功德成就」。《往生論》上講,依報有十七種成就,這十七種成就裡頭的一種,就是國土莊嚴當中種種事功德成就,介紹這樁事。「論曰」,下面是論文,「備諸珍寶性,具足妙莊嚴」,這是論文。「樹是妙寶所成」,所以說「備諸珍寶性」,這淺說。它的深意,底下講,「深言之,蓋顯彌陀之性德」。為什麼?「一切妙寶皆彌陀性德所本具,一一寶中備具一切珍寶之妙德」。在這個地方我們要記住,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,本經《大乘無量壽》,佛是多次的告訴我們,一切法由心想生,皆以心現識變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極樂世界的樹也是隨著我們念頭變化,我想看金樹,這個樹木全是金的;我想看銀樹,這樹都是銀的,千變萬化。你喜歡什麼樣子,你就看什麼樣子,歡喜,不想看的時候就沒有了。極樂世界的生活,我想有個宮殿,宮殿就在眼前,住的地方。我離開了,不想要了,宮殿就沒有了,不必要收拾。想吃飯,飯菜都在桌上;不想吃了,乾乾淨淨,全沒有了。極樂世界所有一切居住的環境,外面樹木花草,寶池德水,沒有一樣不稱人的意思。七寶池的水,我想暖一點,它就暖一點;我想涼一點,它就涼一點,能隨每個人的意思。所以那個水很奇妙,量溫度,不去量水,量身體,每個人身體溫度不一樣。每個人在水裡感覺的溫度不相同,所以妙極了。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心現識變」,身是自性,自性所現,唯識所變。自性所現的,四土裡頭實報莊嚴土,完全是自性所現。極樂世界講的這種種莊嚴,不可思議,實報莊嚴土全有。唯識所變的是方便有餘土、凡聖同居土,也就是講十法界跟六道,十法界是淨土,諸佛如來的淨土,六道是諸佛如來的穢土。這種淨、穢,全是阿賴耶相分變現出來的,心現加上識變;沒有識變,那就是實報土,隨心所欲,美不勝收。

  我們再看,「樹是妙寶所成,是即備諸珍寶性之淺義。深言之,蓋顯彌陀之性德。一切妙寶皆彌陀性德所本具,一一寶中備具一切珍寶之妙德。具足妙莊嚴者,淺言之,(是底下經文所說的)榮色光曜與出五音聲等義;深言之,則一一寶樹皆是圓明具德也。」這句話重要,一一寶樹都是,圓是圓滿,明是光明,光明是表智慧,後頭這個德字是表德能,神通妙用全是德,也就是《華嚴》上佛所說的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。圓明是智慧,具德是德相,這些都是自性本有的。阿彌陀佛無明煩惱,煩惱是說無明的習氣,無明包括無明習氣,斷乾淨了,完全沒有了,所以圓明具德現前,才有這樣的美好。

  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,在極樂世界住一段時期,為什麼?因為我們是六道凡夫,不但有無明煩惱,還有塵沙煩惱,還有見思煩惱,煩惱統統有習氣。帶著煩惱往生到極樂世界,在講堂裡頭,為什麼不離開講堂?阿彌陀佛講經說法能幫助我們永遠擺脫煩惱習氣,一直到煩惱習氣盡了,這個時候你願不願意出去?願意出去,你住實報土;不願意出去,還在講堂裡頭如如不動。為什麼?無始無明習氣斷乾淨,再出去。那一出去是什麼地方?那一出去是極樂世界最高的、最妙的常寂光淨土,不是實報土,圓滿回歸常寂光。極樂世界最妙,妙在哪裡?一即是四,四即是一,任何一土都圓滿具足其餘的三土,你說常寂光土,常寂光土裡面有實報土、有方便土、有同居土,統統具足,你都能見到。我們往生到同居土,在同居土裡面能夠看得到方便土、實報土、寂光土,都看到,沒有障礙。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的,他這個世界妙極了。

 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,各自異行,「樹成行」。

  【各自異行。行行相值。莖莖相望。枝葉相向。華實相當。榮色光曜。不可勝視。】

  那個美景看不完,看到都生智慧,看到都長德行,看到都幫助你斷煩惱、證菩提。所以西方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六根都說法,我們在極樂世界六根都聞法,不是眼看開悟,耳聽也開悟,鼻聞香也開悟,舌嘗味也開悟,身體跟這些妙樹接觸也會開悟。這個世界,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全是煩惱;極樂世界,六根所接觸的全幫助你開悟,幫助你成就,這還得了!

  我們再看念老這段解釋,「前段表樹之質」,七寶所成的,眾寶所成的,它不是木本的,不是草本的,它的本是寶,這個不可思議。右面這幾句是「表樹成行」,也就是樹木花草,「井然有序」,整齊,排列有秩序,一行一行的,距離都相等,讓你看到的是整齊莊嚴,一點都不亂。「光色明麗」,明是放光,非常美麗。正是《往生論》中所說的「莊嚴地成就」,《往生論》裡頭偈子說「雜樹異光色」。「極樂國土,地平如掌」。我們居住的環境,土地高低不平,有大山,有河流。極樂世界沒有,極樂世界沒有高山,為什麼?極樂世界的人心平等的,就像經題上所說的清淨平等覺。極樂世界的大地沒有染污,永遠清淨。極樂世界所有的物質是平的,特別是地平如掌,為什麼?心平則地平。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,到極樂世界心都平了,每個人的心裡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沒有一個雜念。沒有妄想,沒有雜念,心地清淨平等覺,所以他是什麼心?清淨平等覺。阿彌陀佛清淨平等覺,每一個往生的人都是清淨平等覺。所以它沒有高山,沒有江河,沒有大海,沒這些東西。「雜色寶樹,遍滿其國」,像這些寶樹非常之美,全是性德變現出來的,變現之美,我們無法想像。「上覆寶網,下飾寶欄,皆表地莊嚴也。」樹的上面有寶網,羅網是一種裝飾品,古時候宮殿裡頭有,樹的下面有欄杆,等於說有步行散步的道,這都是裝飾,都是表地莊嚴。

  『各自異行』,這是這段所說的,「表種種不同之寶樹,各各依類成行」。黃金樹,這一片都是黃金樹;那邊白銀樹,那一片都是白銀樹,排列得整整齊齊,好像都是藝術家在那裡給你布置。『行行相值』,「《定善義》曰:彼國林樹雖多,行行整直而無雜亂也」。極樂世界森林樹木很多,行行整直,整是整齊,直是說這個樹之美,直立,沒有東倒西歪的,沒有雜亂的。「實者」,講『花實相當』,「《會疏》曰:實謂果實,不差其處(洽在其位),故云相當」。果實所生的那個位置非常恰當,你給它改變一點,就覺得不好看,它自然生的,就好像畫家把它畫出來一樣,少它就欠缺,就不美;多畫了一個,又多餘的,可以拿掉。這個樹葉花果長在那個地方,讓你看到不增不減,不能再多一個,也不能少一個,少一個有缺陷,多一個是累贅,所以恰到好處,這真正的美,洽在其位。『榮色』,繁茂之形色。『光曜』,「光明照耀」。這個樹木花草很茂盛,形好、色也好,而且繁茂、繁榮。光明照耀,樹放光,花果都放光,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,極樂世界沒有日月,不需要日月的光明,每個人身放光,永遠有光明。我們今天畫畫,把佛的頭部畫個圓光,也有畫的把身放光。放光,極樂世界真有,那個光是常光,生到極樂世界就有,不會失去。光曜,光明照耀。『不可勝視』,「目不暇給也,亦即五色繽紛,目光難辨之義。」你看不完,它太好了,在極樂世界可以慢慢欣賞。

  下面,「《定善義》云:諸寶林樹,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。由佛心是無漏故,其樹亦是無漏也」。這個裡面的意思很深,我們要細心體會。一切法由心想生,極樂世界完全是真心所現的,一切法都是性德流露的。性德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止於至善,我們的話說純淨純善,沒有絲毫欠缺。世間什麼最圓滿?性德最圓滿。我再換一句話說,還是這句話,真心最圓滿。為什麼不用真心?用真心全是智慧。特別是在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當中,為什麼社會這麼亂?為什麼地球災變這麼多?一定要曉得,妄心在作怪。真心呢?真心冷落在一邊。它在,不是不在,不聞不問。為什麼到一定的時候,上天要來干涉?它為什麼干涉?就是太過分了。上天怎麼干涉?降災難。災難的目的是幫助人心覺悟,回歸性德,是這個意思。我們不知道。特別是學佛的人,學佛的人真的一切時、一切處,對於一切人都應該要用真心。我們沒有去用,這就錯了,應該要用。用真心,不管現在在什麼地位,可以說真學佛,是佛的弟子;用妄心,充其量說是佛的預備弟子,不是真正弟子,他還未必能進入正科班,好像他是旁聽生,他沒有入正科班。為什麼?他用妄心。用妄心,這一生不能開悟。妄心生煩惱,不能斷煩惱,這不能不知道。真心能斷煩惱,真心生智慧,不生煩惱,要從這幹。從哪裡下手?從不騙人下手。司馬光所說的,聖學從不妄語下手。司馬光的成就也就是在這個地方,一生沒有欺騙過任何一個人,沒有說一句假話。這都是聖賢,我們眼光當中都是佛菩薩再來的,不是普通人,他的身行言教都可以做我們的典範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