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二二五集)  2015/8/2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1-0225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請看《大經科註》第五百五十八頁倒數第二行,科題「行寂植德」,請看經文:

  【行寂靜行。遠離虛妄。依真諦門。植眾德本。】

  這四句經文很重要,值得我們學習。我們看念老的註解,『行寂靜行』。「《探玄記》云」,《探玄記》是《六十華嚴》的註解,賢首國師作的,這註子裡頭說:「無餘涅槃名寂靜。修彼」,就是修無餘涅槃的,這叫行,叫「行寂靜行」。又《資持記》裡面說:「寂靜,即涅槃理也。」理是體,這本體,這是理,寂靜是理。「又」,這是念老註的,「世尊釋迦牟尼聖號」,牟尼,釋迦牟尼都是梵語,牟尼翻作寂靜,或者是翻成寂默,釋迦翻作能仁,仁慈。仁慈他受用,寂靜是自受用。如果用《金剛經》的話來說,釋迦就是生心,寂靜就是無住,生心無住,無住生心。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釋迦牟尼佛的名號是這個意思,教我們最高等的修學方法。

  「《理趣釋下》」,《理趣波羅蜜經》說:「牟尼者,寂靜義。身口意寂靜,故稱牟尼。」「又《大日經疏》」,這是密宗的,也解釋「牟尼,寂默義也。常寂之土」,就是常寂光土,「微妙寂絕,幽深玄遠,不可以言說之。如是法界寂然大滅度法,唯佛一人究竟清淨,故名牟尼也」。《大日經》上講的話,講得很清楚。常寂之土,常寂光土,常寂光土微妙寂絕,幽深玄遠,說不出。不但說不出,而且還想不到,無法想像,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,這叫行寂靜行。在哪裡?就在眼前,我們凡夫迷了,這個境界是真實的境界。佛,假設釋迦牟尼佛現在還在世間,跟我們在一起,釋迦牟尼佛是行寂靜行;我們是行什麼行?我們行六道行,我們行輪迴行,不一樣。

  每一個人,不但是每個人,即使說一個人,生活在這個世間,念念所行都不相同,這是真的。誰在主宰?沒有主宰。如果說總持的現象,不說細行,細行太多了,無量無邊,可以說沒有主宰,說大的、說總的,這個主宰就是念頭。念頭極其微細,我們也無法體會,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,八地菩薩才看到這個微細行。現在科學家,量子力學家看到了、偵測到了,對它還是很不清楚,只看到它生滅的速度太快,無法掌控。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個數字,它的頻率多快,或者我們叫高頻率,它那個頻率有多高?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,單位是兆,不是萬,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。每一個生滅都是虛幻的,也就是說,這個生滅的時間,它所佔的時間多長,是一秒鐘的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。這是彌勒菩薩跟我們說的。科學家知道它太快了,頻率太高,沒有一個清楚的數字給我們,彌勒菩薩給了我們一個數字,我們有個概念,這個概念很難體會,實在是太快了!

  我們眼前看的電視,電視的屏幕是一片光明,什麼也沒有。我們將電視屏幕打開,這一片光明也是波動現象,也是以百分之一秒的速度在跳動。我們把頻道打開,色相出現了,音聲、色相出現了,出現在屏幕上,如果沒有屏幕,色相不能顯現。色相顯現在屏幕上是兩樁事情,色相是色相,屏幕是屏幕,色相不礙屏幕,屏幕不礙色相,色相是起心,屏幕是無住。我們用這個,可以從這裡得到一個概念,慢慢體會《金剛經》重要的修行方法原則,原理原則,就是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生心是我們按頻道,電視台的頻道,色相出現了,這是生心;沒有色相的屏幕,那是無住。你看,我們現在看這電視,生心跟無住是合在一起,生心時就是無住時,無住時就是生心時,生心不礙無住,無住不礙生心。這就是佛,這就是行寂靜行。我們怎麼樣?我們是注意力全在頻道顯的色相,把沒有一切現相的屏幕給忘掉了,注意力只注意在頻道上,這就是凡夫。佛是怎樣的?行寂靜行,這是佛的境界。佛有沒有在頻道上?有,在頻道上出現了,出現怎麼樣?他對於能現的理體,屏幕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屏幕不可得,色相也不可得,都不可得,他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所以他在色相裡頭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就叫寂靜行。

  我們常常用屏幕來做比喻,這個比喻在今天人很熟悉,今天人哪個不看電視?提到電視每個人都有概念,用這個做比喻好。沒有按頻道的時候,電視機一打開,常寂光,常寂光淨土現前了。常寂光是法身,常寂光是萬事萬物的本體,就是惠能大師講的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,常寂光是自性,頻道一打開就是能生萬法。萬法跟本體合在一起,但是各不妨礙,頻道不妨礙自性,自性不妨礙生心,各是各把事,好!怎麼開悟的?就在這裡開悟的。

  如果用在我們生活上,那就是菩薩行,比菩薩高一級,這是佛行。菩薩還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這是菩薩;他會起心動念,很快他就把它放下了。凡夫不是的,起心動念,再生出分別,從分別就生出執著,一層比一層嚴重,這就造業了。分別,沒有執著,這個業造得輕,這是什麼業?這不是輪迴業,是十法界四聖法界的業,他將來往生是往生在四聖法界。如果還有執著,執著這個業重,就是因為執著,變現出六道輪迴。放下執著,六道輪迴就沒有了,六道輪迴是假的,從哪裡來的?執著來的。執著是最嚴重的染污心,這個意,這就說染污意,就是第六識、第七識,第六的分別,第七的染污。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,修行的真正功夫,得力之處,就在此地,我們用什麼方法代替執著的念頭、分別的念頭?就用一句佛號。分別心才起,阿彌陀佛,歸到阿彌陀佛裡頭,分別執著沒有了,不再分別執著,這叫功夫。

  祖師大德告訴我們,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是真信、真願;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,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淺深,功夫深的品位高,功夫差的品位就低。功夫是什麼?功夫就是執著的念頭沒有了,生方便有餘土,不在凡聖同居土。功夫再往上提升一層,不分別了,沒有分別心,宇宙萬法是一體,什麼都好,沒有一樣不好。海賢老和尚說這句話就這個意思,換句話說,他告訴我們他念佛的功夫不簡單,縱然沒有到大徹大悟,看什麼都好,這就是平等心現前。平等心現前是權教菩薩,他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方便土的上品上生。如果他徹悟了,大徹大悟,徹悟了,起心動念也放下了,那他往生實報莊嚴土。等著無始無明習氣消失之後,他就入常寂光了,這叫修寂靜行。所以修寂靜行的人是什麼人?法身菩薩。因為他有四十一個階級,四十一個階級是斷習氣,他沒有煩惱,無明煩惱他斷盡了,他沒有煩惱,他還有無明煩惱的習氣。這個需要三個阿僧祇劫才能真正消失,完全沒有了,回歸常寂光沒妨礙了。所以這一句高!我們怎樣能契入?在這個世間不能契入沒關係,生到極樂世界直趣常寂光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行寂靜行。

  現在我們真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懂得屏幕跟色相的關係,這個就是事實真相,諸法實相,那我們隨緣不攀緣了。不攀緣要做得很徹底,那就是什麼?隨緣,不放在心上,這就做得很徹底。斷惡,修斷惡行,不把它放在心上;行善,修行善行,也不把它放在心上。心裡面只有一尊阿彌陀佛、只有一聲佛號,其他的日用平常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沒有一樣不歡喜,沒有一樣執著,一樣都不執著,有很好,歡喜,沒有也很好,也歡喜。慢慢養成習慣,功夫就現前了,這就是淨宗所說的功夫成片。

  有了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也是禪定的功夫,初級的,開小悟,就比一般人聰明,就比一般人有智慧。你有疑難雜症請教他,他都有方法來給你解答,他學過沒有?沒學。智慧從哪裡來?自性本具的。如果平等心現前了,這大智慧,不是小悟,大悟,平等心現前。清淨心是小乘的,聲聞緣覺的,清淨,還沒有到平等;平等是大悟,權教菩薩,四聖法界裡面菩薩、佛,他們證得的。大徹大悟,那就法身大士,明心見性,在《華嚴經》上他是初住以上。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,四十個位次,再加上等覺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住報土,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行寂靜行。

  所以我們對於這一句有相當的距離,可是我們目標要定在這個地方。我們今天努力不執著、不分別,把這個減少,方法就是不放在心上,樣樣都好,沒有一樣不好。為什麼?全是假的。你看,屏幕上顯的聲相假的,屏幕上一片光明也是假的,用這個來比喻好。能現的自性不可得,能生一切法的自性是屏幕,所生一切萬相不可得,統統不可得。不可得也不可得,這才乾淨。起作用的時候活活潑潑,能生萬法,能現萬法。所以這個境界細心去體會,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。

  如是法界寂然大滅度法,就是無住生心到圓滿。唯佛一人究竟清淨,故名牟尼,牟尼是這個意思,就是《金剛經》上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做到最圓滿的時候。惠能大師,五祖給他講《金剛經》也是講到這一句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他開悟了,他完全明白了,這是徹悟。這個徹悟就是法身菩薩,最低的位子初住,超過十信。在十信裡面,七信位是阿羅漢,斷證功夫跟阿羅漢平等,就是見思煩惱斷了,不執著了。不分別,就是上面的三個位次,八信、九信、十信,不分別;不執著,從初信到七信都是不執著。初信不執著身,身見破了,不執著我們這個肉身是自己,不執著對立,就是邊見,知道自己跟宇宙之間一切萬法是一體,一個自性變的,是一不是二,慈悲心流出來了。愛他就是愛自己,利他就是利益自己,自他是一不是二。小乘須陀洹,大乘初信位的菩薩,這個愛心就出來了。然後境界步步提升,二信、三信、四信、五信、六信,到七信證阿羅漢。

  功夫在哪裡?功夫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練,離開生活你到哪裡去練去?叫修,修鍊,離開環境,人事環境、物質環境,沒地方修。修就在日常生活當中,修什麼?就是修無住、生心。怎麼樣把無住生心關係調好,六道凡夫,無住他就不生心,生心他就不無住,他沒有辦法,生心的時候不能無住,無住的時候不能生心,這六道凡夫。阿羅漢有善巧,既無住又能生心,既生心又能無住,妙極了!他搞得很清楚、搞得很明白。小乘還不行,要大乘,大乘有智慧,小乘智慧還沒開,他只曉得伏斷煩惱,慈悲心生不起來,這是小乘不如大乘的地方。

  「今經所云行寂靜行,是大菩薩入無餘涅槃之行,是法界大滅度法,非指二乘之寂靜行也。」不是聲聞緣覺,不是權教菩薩,是法身大士,西方極樂世界實報土的人他們在修。不過西方世界很特殊,因為每一個往生的人,生到極樂世界,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,作阿惟越致菩薩,阿惟越致就是修寂靜行的。這是無比殊勝,極樂世界獨有,跟其他十方諸佛剎土不一樣。

  下面這一句,『遠離虛妄』,好!虛妄什麼?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沒有一樣不是虛妄。佛法呢?佛法也是虛妄,千萬別執著,執著佛法壞了。所以《金剛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那個法是佛法,知道佛法因緣生,既然因緣生,它還是因緣滅,這個道理要懂。佛法可以用它,幫助我們提升,不能執著,執著就壞了。執著初住永遠不能提升到二住,你必須把初住放下才能到二住,二住放下才能到三住。跟念書一樣,不能執著,一年級念完了,就升二年級,不能留戀一年級,一年級不肯放下,永遠不能升級,就這麼個道理。所以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佛說到究竟之處是佛無有法,這是真話。佛的法從哪裡來?眾生有毛病,他就有法;眾生毛病沒有了,他就沒法。好像大夫用藥一樣,你身體健康,我沒法,沒藥;你生病了,對症下藥。你有病才有藥,沒有病哪來的藥?沒有病有藥的話,這人就生病了。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,遠離虛妄,緊緊抓住佛號,信願持名求生淨土,我們只幹這一樁事情。

  這一樁事情是虛妄,但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虛妄就變成真實,只有這個虛妄會變成真實,其他的都不能變成真實,要搞清楚、要搞明白。然後我們才能深深、緊緊的抓住這一部經、這一句名號,這部經就是《無量壽經》,這一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。這本經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保證書,是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成佛的保證書。方法就是這一句佛號,信願幫助我們到極樂世界,在極樂世界成佛,就這一句佛號。我們到極樂世界會不會念佛?更認真念佛,為什麼?念佛能提升我們的品位,一直到究竟圓滿。

  下面給我們解釋虛妄兩個字,無實叫虛,不是真實的,這叫虛;反真這叫妄,跟真相反的,反面,就是妄。「虛假不實,故云虛妄」。我們怎麼看這個世界,看出它的虛妄?《金剛經》上末後一首偈子好,佛勸我們,我們真的把它接受過來,變成自己的東西。經說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閃電,一下就過去了,我們想想,從早到晚,這一天不就像個閃電一樣過去了?能不能再回來?不可能,永遠不回來了。一天是個閃電,一上午也是個閃電,更短一點,一個小時也是個閃電,一秒鐘也是個閃電。都在我們面前,我們有沒有意識到?有意識到的,都是在修般若波羅蜜,都是在修信願求生淨土,都在修。

  修行沒有離開生活,修行沒有離開工作,沒有離開處事待人接物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統統都在修行。修行,事有善惡,惡的要斷,善的要修,斷惡修善而不住相,這就是真修行。住相就著相,著相就是造業,搞六道輪迴,六道輪迴就這麼來的,斷惡修善著相,就變成六道輪迴。惡業所感的三惡道,善業所感的三善道,從哪裡來的?從念頭,執著來的。善惡的念頭,善惡的行為,分別、執著,這就是六道輪迴。搞清楚之後,我們才曉得,不能執著,一切隨緣,一切事,夢中佛事,水月道場,好!一點都沒有留戀。要不要建立?要建立。佛事就是學習的活動,我們在這裡講經教學,這是佛事。我們月底要辦一個祭祖,中元祭祖,也是佛事,提倡孝道。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,丟得太久了,一年三次這個活動,希望把大家喚醒。每三、四個月搞一次,一年三次提醒,把這個根找回來,傳統文化才能復興。傳統文化復興,國家有救,眾生有救,世界有救了。

  我在國際上,認識人比較多,活動也比較多,我告訴大家,這英國人說的,不是我說的,湯恩比博士講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。我告訴他們,湯恩比的話說得沒錯。中國人帶領全世界,不是政治,不是軍事,不是經濟,也不是科學,是什麼?是中國傳統文化。中國傳統文化是什麼?儒釋道的學說,湯恩比特別提出來,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。大乘佛法就是大乘經論,內容非常豐富,孔孟學說,代表中國傳統就是《四庫全書》。唐太宗擷取精華編成一本治國的寶典,叫《群書治要》,這《群書治要》是中國四庫的精華,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。這個東西迫切需要能夠講解的人把它講清楚、講明白、講透徹,幫助全世界的人建立共識,這個重要!我們今天努力在做,做什麼?培養老師,《群書治要》的老師。我們希望十年能把《群書治要》翻成全世界各種不同的文字,讓全世界人都能夠讀到。

  下面,《圓覺經》說:「虛妄浮心多諸巧見,不能成就圓覺方便。」這句話如果用在科學上的話很合適,為什麼?科學家虛妄浮心多諸巧見。你看,他發明多少儀器幫助他觀察,把佛經上講的極微色他都找到了,真找到了。極微色在經上講誰能看見?八地以上,有五個位次的人能見到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,妙覺是究竟圓滿的佛果,他們能看見。你看科學家他用虛妄浮心,就是第六意識,第六意識很會想,它相應的心所五十一個,沒有一個不相應。所以多諸巧見,科學所發現的,巧見。這兩句話用在這裡,好!但是怎麼樣?不能成就圓覺方便。為什麼?他生心他不能無住,無住的時候他不會生心。這個問題,用《金剛經》上兩句話就解決了。

  這些法身菩薩們,生心沒有離開無住,無住也沒有離開生心,用得非常活潑。他能化身,他能分身,像《普門品》上所講的三十二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他能現什麼身。這個,科學家做不到。他能看到眾生這個人過去生生世世,乃至看到無量劫前,所以說法契機。我們說法不契機,為什麼?不知道他過去,不知道他的現行。菩薩知道,我們起心動念,他全知道。菩薩為什麼不能接引我們?我們現在還捨不得離開。有些人他就來接引,什麼原因?他放下了,他真捨了,阿彌陀佛就接他走。由此可知,佛總是滿眾生願,不干預眾生。眾生作惡也滿足他,為什麼?作善作惡,善報惡報,都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所以佛菩薩沒起心動念、沒分別執著,看得很清楚,真的緣成熟了,他就來帶你走,接引你往生。他不來帶路,我們不認識,不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。這《圓覺經》上說得好。

  又《涅槃經》第三十八卷,《大涅槃經》有四十卷,「一切惡事,虛妄為本」,作惡不是真的。那為什麼還有惡報?惡報是感應,是大自然的法則,善與善相感,惡與惡相感。眾生在六道,生生世世在這裡搞輪迴的把戲,菩薩無盡慈悲,他為什麼不來度?菩薩一看他不能接受,你來度他是白度了,他必須在這個地方去玩,玩到很厭倦,不想玩了,菩薩就來了。有出離的念頭,不想再玩,玩夠了,菩薩就來帶你走,菩薩真慈悲。我們在這裡玩糊塗了,把假的都當真的。

  「是故首應遠離虛妄,為止惡之本。」知道一切都是假的,沒有留戀,說走馬上就能走。還有什麼沒放下的,還有什麼人我想跟他見見面,只要有這個念頭都不行,父母、妻子、兒女都不可以。你有這一念的話,這是人情,這個情就是情執,這個情執就是輪迴的根,你出不了輪迴。為什麼?你以為是真的,你不知道是虛妄,你不知道這妄心變出的妄境。現在科學家知道,物質現象是從念頭產生的,但是他不能實用,他這物質現象他放不下,就是他生心不能無住。生心能無住,那就好了,問題就解決了。所以他沒有辦法離虛妄,知道這個虛妄,也沒有辦法離開它,問題就出在這裡。修行人把這個搞清楚了,馬上把這個毛病改正過來,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凡所有相都不應該執著。不但不應該執著,如果功夫更高一層的人,他連分別都沒有。沒有執著有分別,心是清淨多了,清淨,不平等;分別都斷掉了,平等了,平等心現前。平等,法身菩薩,權教菩薩還不平等。

  「法藏菩薩所住是真實慧,所行是清淨行」,這就是無住生心。真實智慧無住,心不住在一切法當中,一切佛法都不是真的,都是虛妄的。所以佛法要不要放在心上?不要。我們是因為沒辦法,做不到,所以阿彌陀佛慈悲到極處,叫我們把心住在佛號上。什麼時候放下?到極樂世界再放下。到極樂世界就入《金剛經》的境界了,無住生心,生心無住。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,那不是我們修到的功夫,是佛力加持,但是管用,真得受用。

  無住,簡單的說,就是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叫無住。生心是什麼?見到苦難眾生,慈悲心生起來,救度的心生起來,為他現身說法,像釋迦佛、像文殊普賢這些菩薩。釋迦牟尼佛示現在這個世間,應化八十年,八相成道,四十九年講經教學,這是生心,雖生心他無住。所以他真實智慧流出一切經論,無住才會流出來,有住流出來的是煩惱、是習氣,差別就在此地,無住生智慧。下面,念老做的總結,是故首應遠離虛妄,為止惡之本,這很重要。法藏菩薩所住是真實慧,所行是清淨行,「故能遠離一切虛妄」,法藏菩薩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了。

  下面這兩句,『依真諦門,植眾德本』。「諦」這個字,「真實不虛之義」,這是真的,這個不是假的。「世間與出世間之道理,決定不虛妄者,名為諦」。所以有世諦,有出世間的諦理。世間,善因善果,惡因惡報,這是世間的道理。出世間的道理,我們今天學這個法門,是一切出世間道理的第一大道,念佛成佛,出世間的大道理。決定不虛,稱之為諦。

  《二諦義》上卷這裡面的解釋,「諦是實義」。有說有,這是凡夫,凡夫以為真實;佛說空,這於聖人,特別是大乘,這些菩薩是真實的,這兩種都是真實。底下說,意思是講,凡俗以有為真實,這個你跟大家講,大家相信,沒話說;你跟菩薩講,是以空為真實。現在量子力學家,我們有理由相信,再過個二、三十年可能把第二個宇宙的祕密揭穿。第一個是物質,物質現象揭穿了,知道物質是什麼。再一個就是念頭,現在許許多多科學家都在研究念頭,念頭到底是什麼?從哪裡來?為什麼會有念頭?這是宇宙第二個祕密。第三個是自然現象。這些就是阿賴耶的三細相,阿賴耶的業相就是自然現象,轉相就是念頭,境界相就是物質,宇宙的奧祕。用第六意識,就是用我們現在這個分別心,能夠找得到、能夠發現它。

  這是佛給我們講六根的作用,這是意根,意根就是第六意識分別。它的能量特別大,五十一個心所法它完全能緣到,就是緣不到自性,對內它能緣阿賴耶的三細相,今天科學家真的達到這個境界。宇宙三種奧祕,這三樣東西構成宇宙,第一個解決了,現在正在搞第二個,第二個還在摸索。所以二、三十年之後,佛教不是宗教了,佛教是什麼?佛教是科學、高等科學。宇宙的奧祕,三千年前佛已經講清楚、講明白了,他們現在才發現。發現之後寫出來的報告,跟佛經相比,總算很清楚、很明白,跟佛經上講的還差一等,也就是佛經所說的比它更清楚、更明白。

  佛法是科學,究竟的科學,上面沒有了,科學的最高峰。六十多年前,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,告訴我,佛法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。現在這些年經過科學家的探索,大乘佛法是科學的最高峰。你學它才能解決問題,你不學它,世出世間法你不能解決。佛法有用,不是不管用,不管用,佛拼命學這個幹什麼?那麼多菩薩追隨,肯定有大作用。

  這就是凡跟聖,凡是認為有是真實的,聖以為空是真實的。故有與空都是真實,這叫二諦,俗諦、真諦,俗諦講有,真諦講空。「順凡俗迷情之法」,這叫俗諦、世諦。「聖智所見」,就是阿羅漢以上的聖人,阿羅漢、菩薩、佛,他們所見「涅槃寂靜真實之理」,稱之為「真諦」,或者稱為「勝義諦」,或者稱為「第一義諦」,這都是佛經上常用的名詞術語。

  《大智度論》第三十八卷說:「佛法有二諦」,佛說法根據一個道理,「一者世諦,二者第一義諦。為世諦故,說有眾生。為第一義諦故,說眾生無所有」,眾生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眾生指誰?指整個宇宙,萬事萬物,無所有是真的,你說它有是假的。這個意思,讓我們回過頭來想一想《六祖壇經》能大師怎麼說的?他開悟最後一句話說,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。這個萬法就是世諦,這個萬法就是俗諦。自性呢?自性是真諦,自性能生萬法,自性是真的,為什麼?自性是空無所有,無有一法可得,但是它能生萬法。所生的萬法,萬法是假的,沒有一法是真的,真的就是自性,自性不生不滅。能生萬法,這個生就是顯的意思,能現、能顯;萬法是個生滅法,顯了一下立刻就不見了,就消失了,所以萬法不可得。

  我們以物質現象來說,我們都以為身,身是物質,是我。在這個世間活了幾十年,都被它騙了,完全不了解事實真相。一直到現代這二十多年來,量子力學發現物質是什麼,這個問題解決了。物質是什麼?假有,有這個現象,假的,不是真的。這個現象它存在的時間有多長?我們先說我們現前的電視,我們現在面對面看這個電視的屏幕,屏幕上的色相、音聲,它在屏幕上出現,佔的時間多長?這我們大家都清楚,百分之一秒,它的生命就這麼長,一秒鐘已經換了一百次了。我們看到的是連續相,不是真正相續,真正相續,前一個畫面跟後一個畫面完全相同,叫相續相,不是的,前面那個畫面跟後面的畫面不一樣。我們近的地方看好像是一樣,你看整個地球就不一樣了,你看整個宇宙更不一樣了。這是事實真相,它存在就這麼長的時間。

  我們能夠看出來什麼?這一個相一個相累積在一起,總是十幾個相累積在一塊,我們有個概念,看到這畫面上有人、有房子、有樹木花草,就看到這些。如果單獨是一個,一張的時候,什麼都看不到。單獨一個看到什麼?一道光一閃就沒有了,甚至於在百分之一秒的時候,連光都沒有看到。這個我們可以做實驗,以前老式的電影,以前電影是用動畫這個原理構成的,也就是我們講的幻燈片。這幻燈片在銀幕上它停留的時間多久?是二十四分之一秒,一秒鐘二十四個畫面重疊出來,我們在一秒當中看到什麼?看到有影像,有人、有房子、有樹木花草,人的面貌什麼沒看清楚,只看到知道有人,甚至於男人、女人沒有分清楚。它太快了,它就過去了,二十四分之一秒。如果我們只看一張,行,我們把底片塗黑,只留一張放在放映機裡面,讓它打在銀幕上就一張,一張是二十四分之一秒,我們看到什麼?瞪著眼睛,告訴你仔細看,張大眼睛,光一閃沒有了。看到什麼?看到一道光,裡面什麼也沒看見。

  現實的我們這個環境,一秒鐘是多少張?多少個畫面?二千二百四十兆,單位是兆,萬億是兆。所以真的是假的,這相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,全是我們眼睛看走眼,看錯了,以為是個真的,那麼執著。你要真的看到事實真相:我們怎麼這麼糊塗!完全是假的,沒有一樣是真的。所以佛講的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那總說,整個宇宙,包括十法界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所有一切現象統統是假的,沒有一樣是真的。真的什麼時候能見到?真的證得法身就見到了。為什麼?法身現的相是自性現的,從自性流出來,自性不生不滅,所以它流出來這個相不是生滅相。所以,西方極樂世界實報土的人無量壽,為什麼?他沒有變化,他不是相續的。凡是通過阿賴耶的,阿賴耶的相分、見分,這都是生滅相。也就是六道是阿賴耶變的,十法界是阿賴耶變的,只要是六道、十法界,統統都是假的。凡所有相指這麼大的範圍。一真法界,就是實報土,實報土是自性,自性有隱有現,它遇到有緣的時候它現,沒有緣的時候它不現,隱了,它有隱現,它沒有生滅。不像阿賴耶變現的,阿賴耶變現也就是意味著說,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。

  這個,科學家說出來,大家都相信,佛經上說得,比他說得清楚,比他說得更明瞭。他怎麼知道的?他從禪定定功裡頭看到的,禪定當中,時間、空間不見了。那我們就知道,時間、空間從哪裡來的?從妄想、分別、執著變現出來的。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那就叫定,定中看到的看到真相,事實真相都看到了。真的也看到,妄也看到,自性看到了,阿賴耶也看到了,才把整個宇宙真的看清楚、看明白了。

  我們看這裡註解上說,《智度論》裡面所講的,「為世諦故,說有眾生」。釋迦牟尼佛教學,你對世間人講,他迷而不覺,所以說有眾生。「為第一義諦故」,第一義諦是法身菩薩證得的,為法身菩薩說法,「說眾生無所有」。為什麼?法身菩薩見到了。佛無有定法可說,完全隨順眾生的根器,眾生根器很深,智慧很利,說第一義諦,說空、說無他知道;眾生沒有智慧,眼前完全是妄想分別執著,那佛就給他說眾生有,跟他說有,有眾生。他相信,說佛說真話,佛來教導我們。你看佛的教學,開始說有,說世諦,說阿含,小乘,十二年,等於說佛辦學教化眾生從小學辦起,小學十二年。十二年之後升級,辦中學,中學八年,講方等。八年之後,這就二十年了,前面是十二年,後面這八年,二十年,二十年根扎下去了,可以學大乘了,佛就給你講空,般若,般若講了二十二年。四十九年所說的法,般若佔二十二,幾乎佔一半;換句話說,我們知道了,佛所教學的主要的課程就在般若,智慧!時間特別長,而且前面有二十年的基礎,沒有二十年的基礎不行。

  現在,小學、中學的基礎都沒有,就來學大乘,怎麼可能?躐等,不能成就。真正要想學佛得按部就班來,否則的話,你就甘心情願修淨土。淨土是特別班,是學校之外的一個特殊的專修班,它不在這個裡頭,它有特別的成就。那有特別的緣分,緣分就是真信不疑。如果對佛說的還有懷疑,你就得走平常的、通常的這條道路,一定要從阿含、方等、般若、法華,要走這個路子,才能走得通。

  下面,我們看念老在此地,你看,括弧裡面都是這個文出在哪裡,所以他這個註解是集註。《大乘義章》第一卷說:「俗謂世俗。世俗所知,故名世諦。真者,是其絕妄之稱。」那就不能隨世諦,要說真話,不是方便說,是真實說。阿含是方便說,方等裡面有方便、有真實,般若裡面完全真實,沒有方便說。像《金剛經》上完全說真的,那是教菩薩的。

  「門者,法有種種差別,能使人趣入涅槃,故稱為門。」門是個比喻,門是通道,從凡通聖,從菩薩通佛,這叫門。佛法修學,最高的境界叫涅槃,涅槃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,通常翻寂滅,清淨寂滅。方法很多,八萬四千法門,再擴大是無量法門,每一個法門都通無上道,完全看眾生的根性,用什麼法門來教他。特別根性的法門,教你在一生當中就成佛了,行嗎?行。為什麼?因為你本來是佛,就這麼個道理。人能不能成聖人?能,為什麼?你本來是聖人。

  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」,明德就是聖人,明德就是大乘法講的自性。明德迷了,不明了,所以上面加一個明,那個明是修德,下面明德是自性,自性本來明。中國古人說這個話,佛教沒到中國來,中國人講本性本善,講這個,佛法沒到中國來。這什麼人講的?佛說的。我們學佛之後,我們就想到,中國過去古聖先王有很多很像是佛菩薩再來的,佛教沒到中國來,所說的跟大乘經上講的一樣。莊子講的,「天地與我同根,萬物與我一體」,這是法身菩薩境界,不是凡夫,他怎麼能說得出來?所以我們細細去觀察,堯舜禹湯、文武周公、孔子孟子不是凡人,佛菩薩再來,在中國示現。因為中國沒有人想到什麼佛菩薩,中國人只想聖賢,他就用聖賢身來教化眾生。印度人不知道聖賢,只知道佛菩薩,佛就是中國的聖人,菩薩就是中國的賢人,羅漢就是中國的君子,中國的君子有時候比羅漢還高一點。《普門品》上說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。

  再擴大,我們去看世界上所有宗教的創始人,你會發現他都是無師自通的。耶穌,誰教他的?摩西,誰教他的?他能說出《聖經》。穆罕默德不認識字,說出一部《古蘭經》,旁邊人給他記錄下來。都是無師自通,而且跟大乘經相通,跟中國古聖先賢也相通,這就說佛菩薩無處不在。所以,今天世界因為交通統一了全球,資訊統一了全球,現在要講全球化。咱們過去那些不通的宗教,現在要聯合起來,宗教是一家。這次我在英國,很難得,他們把英國宗教的這些領袖人物介紹跟我見面,我們非常歡喜。我提出「眾神一體」,每個宗教都有神,是一體,「宗教一家,回歸教育,互相學習,平等對待,和睦相處,共存共榮」,我們化解衝突,宗教出來帶給世界永續的安定和諧。我提出來,大家都歡喜。宗教是人類主要的教育,聖賢教育,重要的教學,尊崇的教化,今天每一個宗教神職人員、傳教人員都要肩負起這個使命。我們在這裡看到第一義諦,所以法門無量,真的《金剛經》上的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。大家要互助合作,不能夠自讚毀他,那是絕對錯誤,統統是佛菩薩建立的,不是假的。

  「依真諦門者,依第一義諦為門也。依真諦之勝義,植眾德之根本。」眾德的根本就是一個愛字。我們跟外國這些宗教往來,每一個宗教裡面都說神愛世人,上帝愛世人,先知愛世人,天使愛世人。所以所有宗教你去看,核心的思想離不開四個字,「仁慈博愛」,《古蘭經》講仁慈,大乘講慈悲。仁慈博愛是所有宗教的核心價值觀,宗教能團結,就靠這個價值觀,宗教就團結起來了。

  東方特別重視教育,聖賢教育。幾千年來,聖賢這些東西教導我們世世代代都念一樣的書,一樣的課本,像《弟子規》、《三字經》、《千字文》這一類的,沒出問題。現在把這個東西丟掉了,編成新的一套教科書,出問題了。外國人,過去幾千年來完全是靠宗教,大家把宗教不要了,相信科學,宣布上帝死亡了,社會出問題了。這值得我們反省,值得我們思惟,值得我們趕快回頭。

  所以英國大學想跟我合作,我們來培養漢學老師。他問我教材,我說我們不要編教材,把古人的東西搬出來。搬什麼?搬過去私塾裡面扎根教育這些教材,就是像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三字經》,把這些東西找回來,我就用這個教。這個東西扎根,德行上扎根。然後這個根,我們想一年、二年就做好了,再加上文字學,第三年、第四年、第五年,我們想搞五年,實驗。後面三年,我們的教科書就兩部,一部《群書治要》,一部《國學治要》,就這兩樣東西。這五年東西學完之後,我們就相信他有能力讀《四庫全書》。

  我不要別的,我沒有什麼大的理想,就是希望這些人能讀《四庫全書》,把《四庫全書》講清楚、講明白、講透徹,寫成白話文,用這個白話文再翻譯成外國文字。希望十年之後,《群書治要》能夠普遍全世界,翻成各種不同的文字,每個人都能讀到。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領導全世界,大家放心了,大家歡喜了,不是侵略別人,不是害別人,真正是救國家、救民族、救全世界,給全世界、全人類帶來幸福美滿的生活。這是湯恩比的願望,可以兌現。要沒有這兩套《治要》,那就一點辦法都沒有,好在有這麼兩樣東西。

  《群書治要》唐太宗編的,《國學治要》是民國初年一些專家學者他們編的。他們也是看到《群書治要》這個模式,用它這個模式編了一套,在《四庫全書》裡頭選,選重要的東西,經、史、子、集都有。《群書治要》裡頭沒有集部,《國學治要》裡頭有集部。我們就用這個做教科書,教科書不用重編。我們編不出來,人家編了,用了幾千年不出問題,禁得起考驗,我們編的肯定比不上他們。用老的好,信而好古,我們沒有創造、沒有發明,學孔老夫子。

  依真諦之勝義,植眾德之根本,「故曰依真諦門,植眾德本」。德本,用我們宗教的話來說,「仁慈博愛」,用中國話來說,「孝敬」,是德本。孝,古人以父母做代表,孝親,敬是以老師做代表,尊師重道。要把對父母的孝、對老師的敬,用在生活上、用在處事待人接物,對一切眾生都能盡孝、都能盡敬。這個演變擴大,就是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,就這兩個字是根。

  下面,念老引用《金剛經》上一句經文,「《金剛經》曰:以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,修一切善法」。「依真諦門,即無四相也」。說得好!真諦門,離一切相,即一切法,我、人、眾生,壽者是講的時間,上面是講的空間,修一切善法。這就是大乘佛法,大乘佛法是離一切相,對於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都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就對了。這個有一定的難度,淨宗確實很妙,妙極了,我們把這個統統換成阿彌陀佛。面對萬事萬物,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、只有極樂世界,就對了。信願持名求生淨土。生到極樂世界自自然然四相沒有了,不但四相沒有了,四見都沒有了,四見是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。《金剛經》的後半部離四見,前半部離四相,離四相是二乘,聲聞、緣覺,離四見是菩薩。所以後半部比前半部要深。

  這些無始劫到今天堅固的執著,所以放下太難了,我們把它換成佛號容易,這個難易自己要很清楚,自己真的要做一個轉變。我們承認,沒有能力靠自己超越六道輪迴,做不到,只有靠阿彌陀佛,只有遵從阿彌陀佛的方法,信、願、持名。蕅益大師把淨土修行方法濃縮成四個字,信願就取得往生的資格,持名功夫淺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品位,說得多好!這方法簡單易行,就是難信。真信的人有福,真信的人這一生永遠脫離六道輪迴,超越三界,這大喜事!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