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科註(第四回)  (第三九八集)  2016/11/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1-0398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請看《大經科註》,九百一十一頁第六行,經文:

  【善惡變化。追逐所生。道路不同。會見無期。】

  以下這一段經文跟我們講六道輪迴,六道輪迴怎麼來的?『善惡變化』來的。我們看念老的註解,「善惡變化者,憬興云:善變化即善趣報,惡變化即惡趣報」。這個報是果報,善惡是因,三善道、三惡道是果,所以叫變化。「《會疏》云:今世雖善果,所作業因惡,則來世變招殃過。現在雖惡報,所作善,則後生化享福報。千變萬化,不可具述。」這是變化另一種的解釋。

 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,《嘉祥疏》裡頭說的,「惡因得苦,善因得樂,其報易前也」。「易者難易之易。前者,進也。善惡感報疾速,故云易前」。我們先來談談這段。這個經文要多念幾句,常常在生活當中幫助你觀照。起心動念是意業,言語是口業,造作是身業,身語意三業,什麼是善?什麼是惡?自私自利就是惡;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,這是善。真正的大善是自行化他,幫助眾生離苦得樂,這是大善。大善裡面的第一善,離苦要離究竟苦,得樂也要得究竟樂,離究竟苦是永遠離開六道輪迴,這才叫離究竟苦;得究竟樂,從今往後無量劫中再不受苦了。經上說得好,不但不受苦,連苦這個名稱,像殺盜淫妄這些聽都沒聽說過,何況事實?這個功德大,誰能做得到?菩薩能做到,阿羅漢能做到,六道凡夫、欲界天、色界天、無色界天都做不到。

  我們非常幸運,這一次到這個世間來,佛法雖然衰了,衰得很嚴重,在中國歷史上,佛教傳來兩千年,這兩千年當中從來沒有像現前這個衰相。但是我們非常幸運,能遇到淨宗,能遇到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,能遇到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,這是不幸當中的大幸。這個經本跟這個註解都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完成的,我學佛六十五年了,這六十五年當中沒離開經本,深深感到無量的慶幸遇到這兩個本子,為什麼?這個本子把極樂世界依正莊嚴,真的講清楚、講明白了,讓我們真正生起信心,不再有絲毫懷疑,發願求生,這個願懇切。

  在日常生活當中,唯一的一個希望,就是希望阿彌陀佛來接引我,什麼時候來我什麼時候就跟他去。他不來,我們在這等他,怎麼等?念佛等他,弘經等他。也就是說,把這個法門普遍的介紹給一切有緣眾生,希望大家都知道,希望大家都照這個法門修學,這個法門無比殊勝。就像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所說,縱然這一生無知,造作的五逆十惡,那是地獄業,無間地獄,造的人很多,你把十善業道,不要講別的,這是最普通的、最通俗的拿來對照一下,現在這個社會上的人,誰不幹殺盜淫?誰不妄語、兩舌、綺語、惡口?誰沒有貪瞋痴?五逆十惡必墮地獄,這十惡擺在面前,我們細心觀察,一一來對照,太可怕了!最重要的是要回頭看看自己,自己有沒有犯戒?有沒有造作?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,還來得及。只要你一口氣沒斷,真正懺悔回頭,信願行三資糧具足,阿彌陀佛慈悲,會來接引你。

  什麼樣的功德最大?幫助眾生離究竟苦得究竟樂,這個功德第一,沒有能夠跟它相比的。我在五年前放下《華嚴》,守住一部經、一句佛號,統統放下了,時間到了,年歲到了。今天早晨我聽到一個消息,四川峨嵋山惟清法師往生了,九十五歲。早年間,我年輕的時候,李老師告訴我,八十以上就應該念念求往生,時間到了,不定什麼時候走,八十之前還可以,過了八十歲,隨時可以走。這個話是真話不是假話。我今年九十歲,老和尚大我五歲。峨嵋山我去過兩次,我們可能見過面,但是印象不深,到峨嵋山,是跟著大眾觀光旅遊,去拜拜普賢菩薩。老和尚自己寫的字送給我不少,我們這個道場很小,我都把它張掛了。雖然我們平時很少往來,也沒有通信,可是我對他很尊重,非常尊敬。我聽到這個信息,也對我是個鼓勵,他走在前,我跟在後面。宏琳法師編這個小冊子,《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讚僧》,書名是老法師題的。我看了很感動。這個小冊子,以前我沒看過,最近看的印的本子後面有三張光碟,我把這個光碟在電視機裡面播放,我自己看,我看了很感動。我也非常感激宏琳法師,他辛辛苦苦十幾年的時間到處蒐集,蒐集這麼多材料,裡面三分之二我都沒有印象,年歲老了,都忘掉了。展開這本書,我是看電視,回憶到過去,許許多多的知交、老友都不在了。這些年緣不足,過去十幾年前我還常常回國看看這些老朋友,感慨萬千。

  所以讀到這些經文,感受特別深!經說誰?就是說我,給我提出警覺,幫助我看破放下,往生極樂世界這條路上沒有障礙,一帆風順,這是晚年唯一所求的。起心動念,不但是經上所說的眾惡不能造,不能起心動念,縱然是善法也不能放在心上。《金剛經》上一句話講得好,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斷惡修善,認真努力去做,做完之後別放在心上,就是無住,放在心上就是有住,有住就有業報,無住就沒有業報。所以「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」,這兩句話重要。心上只存佛號,學海賢老和尚,九十二年如一日。老和尚不認識字,一生沒有看過書,沒有念過一部經,跟大眾上殿,大眾在誦經念咒,老和尚在門口站立著念阿彌陀佛,一句佛號不間斷。我們在《永思集》裡面看到,他的母親,八十六歲自在往生,他的師弟海慶老和尚,八十二歲往生,都是那麼樣的安詳自在,給我們作證,證明什麼?證明真有極樂世界,真有阿彌陀佛。海賢老和尚壽命這麼長,我認為,那是阿彌陀佛加持他的。他自己曾經說過,多次見阿彌陀佛,求佛帶他往生。佛告訴他:你修得很好,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,給大家做個好榜樣。這個「大家」,廣義來說是學佛的佛弟子,狹義的來說是給念佛求生淨土的人,做個好榜樣。所以佛是留他來表法的,這個意思我們要能夠體會,阿彌陀佛慈悲,也是海賢老和尚慈悲,住世這麼久,給我們做榜樣,特別是給夏蓮公《無量壽經》會集本作證。

  這部經是真經,字字句句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,五種原譯本裡面的經句,夏蓮老會集沒有改變一個字,等於說就經的原文重新排列一下,沒有更動一個字,那就是真經。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,依據八十三種經論、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。這些祖師大德都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的大德,不是普通人。這個註解就有價值了。我們讀這個註解,就讀了八十三種經論、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著作。一個有善根的人,有智慧的人,對於這個本子決定不會懷疑。夏老,黃老,留下來的經跟註解,字字句句有根有據,在歷朝會集裡面、註解裡面,可以說是第一。這麼謹慎,這樣的用心,取信於世尊末法時期大眾。末法一萬年,第一個一千年過去了,第二個一千年,現在是第二個一千年,換句話說,往後還有九千年,這九千年當中,佛法哪一個法門,哪一部經典,能讓眾生得真實利益?就是這個本子。所以我們的任務,勸導大家對這部經產生信心,決定沒有懷疑,依教修行,學海賢老和尚決定得生,才能夠永遠脫離六道。

  在現前,善惡一定要清楚。早些年我在美國的時候,黃念老勸我,在各地念佛的同修,大家都用一個淨宗學會,這個名詞是夏蓮老提出來的,但是在國內沒有成立,大家念念不忘,沒有機會,告訴我,你在國外先立淨宗學會。我就同意,答應了,我很歡喜,以前我們用蓮社,用學佛會、佛教會,用這些名詞,我們就把它改過來,叫淨宗學會,淨宗學院,學院注重在教學,學會注重在念佛,其實就是蓮社,就是念佛堂。美國,加拿大,我在的時候有三十多個,現在有些沒有了,大概還有十幾個。

  我們要認識,「善惡變化,追逐所生」,親朋好友在六道輪迴裡頭,來生再遇到,會遇到,遇到不認識。像我們這一生一樣,又到人間來了,過去無量劫來,在六道裡頭生死輪迴,家親眷屬,這一生遇到了不認識。不是沒有遇到,有歡喜的,有厭惡的,什麼原因?歡喜的,以前在一起,家親眷屬;不歡喜的,那些冤家對頭,都是對立找麻煩的,現在又遇到了。如果我們學佛,細心去觀察會體會到,這個人一見如故,過去生中沒有緣怎麼可能?這個人一見就不舒服,那是惡緣;一見歡喜,善緣。不管善緣惡緣,出不了六道輪迴。出不了六道輪迴,肯定在惡道的時間長,在善道的時間短。這個一定要明白,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,不是假話,不是嚇唬人的,是事實真相。所以過去善緣深很好,一起做好事,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好!過去這緣,今天見面就沒有好感,一定要知道,過去的怨結得很深,這一生當中小心謹慎,把這個惡緣化解掉。

  永遠存一個心,學佛了,佛弟子,佛教給我們斷煩惱,從哪裡斷起?從見思斷起,五種見惑先斷。五種見惑第一個身見。這身體,身體不是我,是什麼?是我所有的,像衣服一樣,衣服不是我,是我所有的,所以身體是我所。我呢?我在哪裡?這穿衣服的人是我,這是迷惑之後把假我當作真我。這個現象是假我,為什麼?它不可得,如果真的是我,有我,不是沒有,有真我,真我是不生不滅,大乘經裡頭常說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法身是我。法身,在這部經裡面,給我們說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是什麼?四土裡頭常寂光土,那是真我。真我是本性,是自性,叫法身。它沒有現象,沒有形相,它不是物質,它也不是念頭,也不是能量。它是一切法的根本,就像惠能大師所說的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,萬法是什麼?是十法界,還包括實報莊嚴土,法身菩薩的境界,下面到六道輪迴,我們叫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事萬物,包括一切諸佛如來,佛淨土,包括地獄眾生,跟地獄裡面的報土。

  法身能現,遇緣能現,沒有緣不現。不現,不能說它無;現,不能說它有。經上常說的不生不滅、非有非無,只能意會,不能言傳,說不出來,也想不到。它是一切法的本體,一切法由它而生,但是一切法跟它一個不同的性質,它不生不滅,一切法都是生滅,包括阿賴耶,阿賴耶是妄心,真心不生不滅,妄心剎那生滅。

  這個剎那也很難懂,我們只有個概念,這個時間極其短暫,短暫到什麼程度不知道。彌勒菩薩,在《菩薩處胎經》裡頭,「世尊問彌勒」,說「心有所念」,這講凡夫,我們起心動念了,知道起個心,動個念頭,這個念頭裡頭,佛問,「幾念幾相識耶」。佛問了三樁事情,第一個是幾念,多少微細念頭,組成這一個念頭,叫你認識,你知道起心動念,有幾個念頭,讓你發覺了,你知道了;幾相,相是物質現象,就是阿賴耶的境界相;幾識,識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。彌勒菩薩回答,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。這個事情就在我們眼前,我們從來沒離開過。一彈指,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,三十二億,單位不是千不是萬,是百千,百千是十萬,我們把三十二億乘十萬,得出的數字三百二十兆,這一彈指三百二十兆,就是三百二十兆次的生滅。換成現在,現在我們都是用秒做單位,一秒鐘它生滅多少次?一彈指是三百二十兆,一秒鐘能彈幾次?有人告訴我可以彈七次,我相信,年輕體力強壯,動作敏捷,確實他能彈七次,三十二億再乘七,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。一秒鐘,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,你怎麼會知道?這叫什麼?這是叫生滅。一秒鐘,我們現在眼睛所看到的,耳所聽到的音聲,鼻所聞的氣味,舌嘗的酸甜苦辣鹹,每一秒鐘它的生滅次數是二千二百四十兆,就是說一秒鐘當中,它已經從它這裡流過的是這麼大的一個數字,二千二百四十兆,我要問你,哪一個念頭是你?哪一個物質現象是你?我們今天身體這個現象,這個現象就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相。我們看電視,電視畫面一秒鐘生滅多少次?一百次,你就知道了,生滅一百次。現在把速度加到二千二百四十兆,一絲毫你也看不出來它生滅的動。每一個生滅,沒有一對是相同的,不相同。如果是相同,那我們叫它做相續相。它不相同,不相同,就是每一張畫面都是獨立的。我們有理由相信,譬如說在這個房間我們看,這一個小時沒有什麼變更,這不都是一樣的嗎?但是如果看整個香港市區,那就不一樣了;如果再看是整個地球,那就更不一樣了。這個生滅的相多大,面積多大?無量無邊。真正是所謂的「其大無外,其小無內」,沒有邊際,這是性德。

  自性能現的,所現的,能現的是自性,自性裡面什麼都沒有,它能現一切法。惠能大師知道,他給我們描繪的,他說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具足什麼?具足遍法界虛空界,具足我們世間人講整個宇宙,圓滿的宇宙,本自具足,具足無量智慧、無量德能、無量相好。它是什麼樣子?能大師說了第四句說,「本無動搖」,它沒動,從來沒動過,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自性本定,就是真心是什麼?真心是定的,本無動搖。妄心是動的,就是阿賴耶,阿賴耶就是剛才所說的,每一秒鐘波動多少次,就是動搖多少次?二千二百四十兆次。凡是生滅的都是假的,《金剛經》說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講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真心能現能變,能生能滅,真心沒有這個,沒有這種現象,妄心阿賴耶能生能滅。這是現在科學家所研究的。

  自性、真心在本經稱之為常寂光,三個字形容它,它是光,這光常,常就是不生不滅,永恆不變,常寂光;寂是清淨,從來沒有染污,光是光明,徹照全宇宙。我們都在常寂光裡面,它能現,我們迷了,不是它有生滅,我們迷了自性,看不到了,我們覺悟就見到了。在佛經也叫法身,遇到緣,遇到什麼緣?遇到菩薩大徹大悟明心見性。見性了,見性是什麼?就是見到常寂光,見到但是還沒有融入,沒有跟常寂光融成一體,融成一體就成佛了。實際上呢?實際上是融成一體,他自己有障礙,報身菩薩。法身菩薩融入了,報身菩薩還沒融入,雖然四十一品無明斷盡了,無明的習氣沒斷。實報土裡面四十一品無明沒有了,真斷盡了,習氣在,習氣沒有方法斷,時間長了自然沒有了,所以佛現實報莊嚴土供養他們,請他們在那個地方居住,在那個地方學習。釋迦牟尼佛的報土,實報土,華藏世界;阿彌陀佛的報土,極樂世界,不同的地方,是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也是淨土,跟方便有餘土、實報莊嚴土幾乎是平等的,你看不出兩樣,不像其他諸佛報土,那就是真的不一樣,差別太大。像我們這個地方,華藏世界跟極樂世界是一樣的,但是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,大不相同,六道輪迴更不必說了。法相宗所說的,法身能現,法身是自性,真心它能現,它能生,十法界依正莊嚴是阿賴耶所變的,把實報莊嚴土變成十法界,把十法界又變成六道輪迴,這都是阿賴耶的事情。

  我們如果都搞清楚、都搞明白了,曉得什麼一樁事情,一切萬法原來是一體,這個一體就是法身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。佛是大徹大悟,明白了,我們有沒有?有,我們跟佛沒兩樣,佛看我們跟他是一法身,我們看佛,我們跟他不是一法身,我們看錯了。所以這一法身,整個宇宙是一法身,我跟諸佛是一法身,一切眾生跟我是一法身,一切動物跟我也是一法身,樹木花草一法身,山河大地也是一法身。這是真相。

  這種顯現就是自性裡頭本具的無量功德之所出現的。這些幻化完全是夢幻泡影,包括十法界,包括華藏世界。你一定要知道,不可以以為這是真那是假,你就迷了,自性清淨心裡頭本來無一物,你怎麼會來個真假?真假是妄念,迷了,起心動念就完了,不能起心動念。這個時候你入菩薩的境界,菩薩的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,記住同體,無緣是無條件,慈是愛大家,悲是憐憫他受苦,要幫助他離苦,用慈心幫助他得樂。大慈大悲是自性第一德,自性萬德萬能,那個萬不是數字,代表無量,無量的德能,第一德就是慈悲。也就是其他宗教裡面所講的愛,上帝愛世人,神愛世人,第一德。

  那我們問,上帝是不是佛的化身?是的;神是不是佛的化身?是的,統統都是佛菩薩。我們根據這個概念來團結全世界的宗教,眾神一體。我在日本,有一次參加聯合國的會議,在日本岡山,有幾個同修陪著我,去看中村康隆老和尚。我們那個房間,攝影棚裡頭有,有老和尚的相,那一年老和尚一百歲。我們見面談得很歡喜,他告訴我,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創始人,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,我同意他的說法,我非常歡喜。離開的時候,他的大徒弟橋本,老和尚圓寂之後現在這個山上大和尚就是橋本,橋本告訴我:奇怪,今天,我們老和尚一生,從來沒有講過這個話,他怎麼對你講這個話?就是講「全世界所有宗教創始人,都是觀世音菩薩化身」,大慈大悲。所以宗教可以團結,宗教在今天應當團結,要認祖歸宗,祖宗是觀世音菩薩。這個信息我有。中村康隆老和尚,說出來給我做證明。我是讀很多宗教的經典,發現它們裡面內容大同小異,說法不一樣,意思相同。所以我早年就有想法,那是佛菩薩大慈大悲,像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你喜歡基督,他就現基督身;你喜歡真主,他就給你現真主身;你喜歡神,他就給你現神身;你喜歡什麼,他就給你現什麼身,來幫助你,來接引你,來慢慢幫你提升。印度人喜歡佛陀,現佛身;中國人喜歡聖人,孔子、老子都是聖人,孔子、老子如果生在印度,印度人會叫他做佛陀,釋迦牟尼佛如果出現在中國,中國人稱他作聖人。這真相大白。所以宗教不但是可以團結,宗教必須團結,世界才有和平。

  為什麼那個時候,佛菩薩要這樣現身?不這樣現身沒法子教,佛從來沒有主動教過人,一定看緣分,所以佛不度無緣之人,他是什麼緣給他現什麼身,用這種方法。這個方法,中國人講的合情、合理、合法。那個時候沒有交通,沒有資訊,絕對大多數的人老死不相往來。我小時候生長在農村,在鄉下,確確實實農村裡面有些老人,他一生都沒有進過城,我們那個縣城他都沒有去過,他所去過的地方就是鄰近幾個小鎮,城裡面一生都沒去過。那就必須要分身。現在不一樣了,現在交通發達,資訊發達。從香港到英國倫敦,以前坐船要三四個月,現在十二個小時就飛到了。那個時候佛是要分身,到處分身,現在怎麼樣?分身收回來,收一個身,才對,才能講得通。所以宗教要團結,宗教要回歸教育,宗教經典要互相學習。我們搞這樁事情,這十一、二年也小有成就。我們的想法,我們的看法、做法,許許多多宗教跟我們接觸之後都能夠認同。

  所以宗教一家人,第一樁大事,宗教徒要做的,化解宗教衝突。決定不許可有因宗教而發生戰爭,這是決定違背神的意願。絕對不會有一尊神是喜歡殺人的,沒有,每個宗教都有不殺生,不能殺人,都有這個戒律。所以把每個宗教戒律找出來,每個宗教最重要的教義擷取找出來,我們來融合。講得確實,講得最清楚、最透徹、最明白的,是大乘佛教。也要像佛陀當年在世,咱們辦學,辦佛教大學,辦宗教大學,宗教有小學、有中學、有大學、有研究所,像釋迦當年在世,講阿含,小學,方等是中學,般若是大學,法華涅槃是研究所。宗教在這個時代大團結。

  這些都是說明變化,「善惡變化」。末後一句,『會見無期』。但是,在大乘佛法裡面告訴我們,是一體,眾生是一體。由於阿賴耶裡面所含的種子不一樣,這個種子有善、有惡、有無記,種子遇到緣起現行,就變現出六道輪迴,其實六道輪迴也是一場夢。我們總是要真正明瞭,「天地與我同根,萬物與我一體」(天地與我並生,而萬物與我為一),這莊子說的,莊子是戰國時代的人,跟孟子同時代,那個時候佛教沒到中國來。你看這兩句話跟《華嚴經》是不是同一個境界?「天地與我同根,萬物與我一體」,那就是《華嚴經》,他不是佛他怎麼能說得出來?所以我們要多看、多讀、多學習,把心量拓開,能包容整個宇宙,能包容遍法界虛空界,承認我們是一體。他迷,他不知道,我知道,他用惡意對我,我以善意待他,慢慢幫助他回頭認識了,這是正確的,決定不能有報復,不能有敵對。敵對是屬於邊見,就是二邊,沒有二邊,不要分別,不分別,二邊就不存在了;不執著,六道輪迴就不見了。六道輪迴是從執著生的,十法界是從分別生的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六道十法界就沒有了,那是什麼?實報土現前,恭喜你,你證得大乘圓教初住,生實報土,在實報土把四十一品無明習氣斷盡就是等覺菩薩,最後的生相無明習氣斷了,就證得妙覺果位,功德圓滿,圓滿的融入常寂光,跟一切諸佛同體,同一個常寂光。

  我們在這個地方要知道、要肯定、要承認,我們現在跟諸佛如來的常寂光也融在一體,只是我們不知道,諸佛如來知道,我們不知道。我們不能離常寂光,離常寂光什麼都沒有,這個道理要懂。我們在常寂光裡頭,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破了,這不是一般人能相信的,為什麼?一般人煩惱太重了,分別執著太重了,他不能相信;分別執著輕,他能相信。所以在十法界裡面,菩薩、佛他能接受大乘,他一契入大乘,他境界就提升,從十法界提升到實報莊嚴土。

  「善惡感報疾速,故云易前」。『追逐所生』,「逐者,追從也。謂所生之處,果報追隨,相從不捨。隨其業因,感得善惡之報」。這一句,念老給我們用白話解釋得很清楚了,上面寫的這麼多字,都是引經據典,他的註解都有來歷的,不是隨便說的。這句真正的意思就是所生之處,六道,天道,天有色界天,有無色界天,還有欲界天。我們一般人在六道輪迴,我們沒有得禪定,初禪都沒有,你在天道的哪裡?在欲界。欲界有六層,從四王天開始,忉利、夜摩、兜率、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,在這裡頭。四空天亦如是,修四空定報得的處所。

  無論你生在哪一道都會遇到冤親債主,過去生中,多生多世累劫的冤親債主,他們在追隨、他們在尋找,遇到冤業的報怨;遇到善行的,過去在修善的,他來報恩。報恩報怨。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受人侮辱、受人欺負,不學佛的時候不服氣,你無緣無故欺負我,我要報復你,學了佛之後,就會想想,可能是我過去生中對他不起,我是這樣對待他,今天他來捉弄我,想到這裡,冤冤相報,一笑了之,我就受了,我不再怨恨他了,希望這個結就化解,來生再遇到的時候就是好朋友,說不定是志同道合,成就無量功德,都有可能。如果想到一體一身,那就更沒話說。那種報應,那就好比是牙齒咬到舌頭,把舌頭咬破了,舌頭決定不會報復,為什麼?一體,知道所有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,親是一體,怨也是一體。親這一體,好!可以合作,永遠不會背離,可以在一起,修真實功德。冤親債主是來找麻煩的,是來搞破壞的,甚至是來陷害我們的,我們知道了,一笑了之,報了,報了以後就沒事了,沒有怨恨心,沒有報復的念頭。

  我常常勸同修,一生,我們在一生當中,沒有一個冤家對頭,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沒有一個怨恨,這一生多快樂!法喜充滿,像彌勒菩薩一樣,一天到晚笑咪咪的,什麼都能包容,什麼都不在乎。我們是包容。實際上是什麼?不放在心上,為什麼?心本來無一物,你怎麼可以放在心上?放在心上就是六道凡夫,不放在心上至少是阿羅漢。這叫真修行。真修行在哪裡修?眼在色塵上修,看得清楚,看得明瞭,不放在心上就對了。你提起來我知道,你不提起來的時候,我心空空的,什麼都沒有,這就對了。耳在聲塵上修,練,修行練功,聽,聽得清楚,不放在心上,不放在心上就是修佛行。佛跟我們為什麼差別?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我們的接觸,馬上連帶生起來的,妄想、雜念、分別、執著,統統都起來。佛的本事,佛看得清楚,看得明白,沒起心,沒動念,這就是佛。菩薩他有起心動念,但是他沒有分別執著,比我們高。阿羅漢還有分別,沒有執著。這你就完全明白了,六道輪迴是起心、動念、分別、執著這四樣東西造成的六道輪迴。能夠不執著,六道就不見了,六道輪迴沒有了,有四聖法界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有這個四聖法界,這個四聖法界有分別;如果分別也沒有了,這四聖法界沒有了,就超越十法界了,生實報莊嚴土;實報土裡面,實報土裡頭起心動念沒有,就法身菩薩了。無明煩惱就是起心動念,不起心動念,無明煩惱就斷了,功夫深的習氣都沒有,習氣都沒有才真正是妙覺,等覺以下還有習氣。習氣有輕重不一樣,十地輕,三賢重,三賢是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煩惱習氣重,輕,十地輕,到等覺就斷盡了,斷盡,等覺就契入妙覺了,《華嚴經》上說的。所以用什麼功?見色聞聲,不著見色聞聲的相,這叫用功。六根在六塵境界上掌握住。

  這一句就是解釋經文,很清楚。「所生之處,果報追隨,相從不捨」,這幾句要記住,三句。我們的一生記住這句話,天天所遇到的,是果報追隨,相從不捨。果報要受,受都不放在心上,都不會引起分別執著,這就是高,真修行人就這一點。我們還把事情放在心上,錯了!心上沒事好,什麼都沒有。「隨其業因,感得善惡之報」。我們跟人事物接觸,感受有苦樂,那就是善惡之報,一笑了之,沒把它當作一回事情看,這就對了。

  「《嘉祥疏》曰:作善者,天堂果報以待之。作惡者,刀山劍樹以待之。因果各異,生處懸殊。故臨終分手,竟成永別。三途一報歷五千劫」,希望大家記住這一句話,永遠不能忘記,天天提醒自己。我們這一生算得了什麼?吃再大的虧,頭被人砍掉了,手被人剁掉了,沒有怨恨心,學忍辱仙人,為什麼?報掉了,也許我過去就是這樣對他的,今天還債還掉了,沒有怨恨,沒有敵對,而且還感恩,好事,這個惡總算是了了,這個報了了,你要存這個心。這絕不是阿Q精神,絕不是,這是最高的智慧,為什麼?你要不這樣做,五千劫還在這裡頭,你們報來報去,一次比一次激烈,你就曉得多苦,怎麼能幹這種傻事?所以一笑了之,要感恩,把怨恨的心變成感恩的心,把報復的念頭變成報恩的念頭,因為它真的,為什麼?消業了,這就是感恩,就在此地。所以因果,這個作惡的,刀山劍樹是指地獄。「輾轉六趣,何日重逢。且重逢亦不相識,故曰會見無期」。這是真的,一點都不錯。

  我們看底下這一段,「勸力修善」,力是努力,我們看經文:

  【何不於強健時。努力修善。欲何待乎。】

  「右段勸諭世人,捨惡修善。」真正修善,也不必要人知道。知道,別人讚歎,這一讚歎,你的善全讚光了,功德都報銷了。沒有人知道,所以做無名英雄,那個善叫陰德,陰德報得厚,積陰德。幹不善的事情希望人宣揚,為什麼?報掉了,叫重罪輕報。做的好事也被人宣揚,輕報了,太可惜了。這個就是自己真誠心,恭敬心,清淨心,生活處事待人接物。

  我們看經文,『何不於強健時,努力修善,欲何待乎』。這不能等待,要認真努力去做,什麼是真善?信願持名,第一大善,沒有比這個善更大的了。你想想看,縱然你比海賢老和尚還有福報,他念佛九十二年,你能夠念一百年,要往生!不往生,人天福報,那就錯了,人間沒這麼大的福報,天上有,你到天上去做天王去。欲界天,色界天,無色界天,你真有大福報,由你去挑選,你可以隨心所欲,想到哪裡就到哪裡,但是不究竟,天壽命長,還是會有到的時候,壽命到了怎麼辦?從天上上不去了,掉下來了,天上享福,修福的機會很少,享福的機會那天天都是,所以很多人羨慕生天,都想到天堂,我們很清楚,福報享完了怎麼辦?要往下墮落,所以它不究竟。還是極樂世界好,到那個地方,第一個你得到的,夢寐所求的,無量壽,真無量壽,不是假的,不是所謂有量的無量,它是無量的無量,要不要?我們這一生運氣好,過去生中修大福德,你才能在這個時候得人身,聞佛法。遇到今天這個社會狀況,讓你看到,你會認真努力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求生淨土。這個世界,這個環境,對於這種修行人,求往生的人說,好環境,如果這個環境是太平盛世,生活非常好,對於學佛就忘掉了,這世間不錯,還挺值得留戀的,不想去了,所以這個世間讓你,衣食住行坐立不安。真的,貴而不安,富而不樂,這怎麼辦?這就想到念佛,還是極樂世界好,認真努力,信願持名,幫助我們做逆增上緣,這個世間一切萬緣統統放下,沒有絲毫留戀,真實的功德遇到了,努力去做。做成就了,眾生有福,佛力加持,不要自己居功,我做了多少好事,我沒做,佛菩薩加持的,大家做的,這真實功德。

 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,這八個字是綱領,勸諭世人,捨惡修善。佛幹這個事情,我們也要幹這個事情,我們在今天幹這個事情,從自己認真幹起,讓別人先看,然後再聽我講。現在的教學,人家要看證據,要看榜樣,沒有樣子人家不相信,幹什麼都要有個模型。我們先要把學佛的樣子做出來,這個樣子,最簡單的,我對初學人一般教給他的,真想學佛,內斷貪瞋痴慢疑,要幹這個,外面學孔老夫子,溫良恭儉讓,就這十個字,你先去學,好好的學一個月,學三個月,學半年,學一年,看看像不像。孔夫子他的學生,跟老師見面,跟老師相處,很明顯很深刻的感到,老師溫和,善良,恭敬,對人對事對物都恭敬,沒有絲毫傲慢,平等對待,節儉,謙讓,從來沒有看到過他跟什麼人競爭過,沒有,夫子自己教自己謙讓,也教別人讓。現在這個世界麻煩在哪裡?從幼稚園上學,父母老師都教你競爭,競爭提升到最後就是毀滅了,競爭升級到鬥爭,鬥爭升級到戰爭,現在戰爭是核武生化,整個人類在地球上消失了。這個要知道。

  所以學佛從哪裡學起?從做人學起。做人從哪裡學起?就從這十個字做起,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是意惡,就是思想、念頭。對於我們日常生活適可而止,夠用就好了,不必多求。我講經這麼多年來,大概前面二、三年,我有時候就買件衣服,以後就沒有做過衣服了,衣服都是人家供養的,供養太多,開衣服店了,所以什麼人合適穿就穿走了,好!如何能夠像世尊在世三衣一缽多自在!現在我們常常去旅行,北面是冬天,赤道是夏天,這個三季可能在一個月當中都遇到,只要留這三季能保暖、能遮體的,夠了,何必要那麼多?供養的錢財,我們都拿去做慈善事業,學印光大師,印送經論、善書,到處跟人結緣,幫助學生,清寒的學生,我們設獎學金,幫助他讀書。

  佛教,原原本本它就是一個教育,釋迦牟尼佛的教育,我們要恢復教學的面貌。釋迦牟尼佛三十歲開悟,就在鹿野苑辦講座,講《阿含經》,給學佛人扎根,《阿含》裡面內容包括倫理、道德、因果跟聖賢教育,非常好,這扎根,從做人做起。

  佛門講修行從哪裡下手?章嘉大師告訴我,「看破、放下」。我們再回頭看中國的儒家,儒家從哪裡下手?《大學》裡面說了「格物致知」。格物就是放下,致知就是看破,用的名詞不一樣,意思完全相同。格物,物就是物欲,衣食住行,資生的,必須要用的這些東西,有貪瞋痴不行,你就放不下,必須要淡薄,名聞利養要淡薄,生活,日常生活要淡薄,這叫格物。格是格鬥,打仗,跟誰打仗?跟自己的欲望打一仗,要把自己的欲望戰勝,然後智慧就出來了,所以致知。原來我們的智慧被欲望掩蓋住了,透不出來,現在把欲望打掉,智慧就出現了。跟佛法一樣,佛法叫斷煩惱,開智慧,斷煩惱,放下,開智慧,看破。所以仔細去讀這些書,它貫通,然後才曉得,孔老夫子的境界,跟釋迦牟尼佛平等;孔子之前,堯舜禹湯、文武周公都是聖人,都是佛菩薩化身來的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。

  怎樣才能明心見性?心清淨到極處,妄心清淨到極處,妄就沒有了,真心現前,妄沒了真現前,就這麼回事。所以古人教我們讀書,知識分子喜歡讀書,就用讀書的方法修禪定,讀書千遍就是修禪定,從頭到尾念,念上一千遍,像一本四書每天念三遍,一千遍一年就念完了,一年念這個,這裡頭不求解義,什麼意思都沒有,只要念,沒有把字念錯,沒有把句子念漏掉。這一千遍就修定,你只有讀誦這個課文,沒有起心動念,這樣的念,沒有分別執著的念,就是把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念掉。一千遍念下來,有這麼長的時間就開悟了,其義自見,這個宇宙人生的真相,慢慢就明白了,自然明白。如果還不夠,再念一千遍,大悟,一千遍小悟,二千遍大悟,三千遍大徹大悟,用這種方法,喜歡用什麼書都可以,因為它是修定,它不是研究經教。

  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下一堂,我們還是從這個地方學起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