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一0二集)  2014/9/1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02-041-0102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從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兩足中尊;皈依達摩,離欲中尊;皈依僧伽,諸眾中尊。

  諸位同學,今天我們戒律學習班這前夕,大家聽我講經,在開經之前沒有念開經偈,早年我們都會念開經偈,現在用三皈代替開經偈。這是前年我在斯里蘭卡講經一個月,那邊的法師給我建議,希望我帶著大家在每堂課前做一次三皈傳授。這個意思很好,我接受了。為什麼?三皈的授受實在講是一種形式,縱然傳授三皈的老師,把三皈的義理說清楚、說明白,我們現代的眾生很善忘,記不住,根本就沒有三皈的概念。所以他們的建議,我聽了之後很有道理。學佛從哪裡學起?從三皈,沒有三皈就沒有五戒、就沒有十善,三皈是根本,應當時時刻刻不能把它忘掉。我初學佛的時候二十六歲,跟章嘉大師,大師舉了一個比喻,告訴我三皈依的重要性。那個時候我在台灣,台灣從台北到高雄主要交通工具是火車,那個時候普通車大概要十三、十四個小時,快車八個小時。從台北到高雄,三皈就像我們乘火車的車票一樣,你要想上車,先要把車票準備好,而且車票一時一刻不能離開,在車上有人查票,到終點站還要交回。這個意思就是說明,三皈依像我們乘車,我們皈依三寶,票拿到手了,時時刻刻有人檢查,可不能丟掉,到終點站就是成佛,圓滿成佛。

  皈依,皈是回頭,依是依靠。從哪裡回頭?回到什麼地方?第一個是皈依佛,我們有沒有皈依佛?佛是什麼意思?三皈很多種講法,最重要的是皈依自性三寶,不是我們形式上所謂住持三寶,不是的。但是住持三寶起很大的作用,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覺,自性三寶是自性覺,自性本來覺而不迷,我們現在是迷而不覺。你看看《六祖壇經》裡頭,這是一千三百年前,惠能大師他傳授三皈,他沒有說皈依佛法僧,他說的是皈依覺正淨,皈依覺、皈依正、皈依淨。我初讀《壇經》的時候,看到這個句子我就想,他為什麼把佛法僧改成覺正淨?那個時候佛法傳到中國大概七百年,六、七百年的樣子,時間久了,愈傳愈訛,大家都把泥塑木雕的那個佛像當作真佛。是要當作真佛,那是我們修恭敬心,沒錯。可是你真把它當作佛,錯了,不是這個意思。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覺,這就對了,要皈依自性三寶才管用,才能夠明心見性,才能夠成佛作祖,這個要曉得。看到經典,乃至於看到所有的書籍,都能提醒我們要皈依正。經典指什麼?正知正見,這是法,不是邪知邪見,不是偏見,你說這個多重要。所以看到書本就想到自性正。看到出家人,不管出家人是不是持戒,修行怎麼樣,不能問這個,那是他的事情。見到出家人,提醒我們什麼?淨,皈依淨。淨是什麼?六根清淨,一塵不染。要求自己,不要求別人,我們才能成就。如果我不要求自己,要求別人,就全染污了。

  三皈依就在我們經題上,你看皈依佛,自性覺,清淨平等覺,法呢?法是平等,僧代表的是清淨。清淨是僧寶,平等是法寶,覺是佛寶,經題上有三寶。經題上有三學,清淨是戒學,平等是定學,覺是慧學,戒定慧三學。要明白這個道理,學佛時時刻刻記住,世尊給我們學佛終極的目標是什麼?是覺正淨;修行修什麼?就是修覺正淨。戒是修淨,定是修正知正見,覺是明心見性、大徹大悟。所以覺是佛寶,正是法寶,淨是僧寶,這要不搞清楚,我們學什麼?那我們就要問,我學戒有沒有得到清淨心?如果學戒,清淨心不能現前,這個戒叫白學了。為什麼心不能清淨?著相了。諸位要記住,小乘初果、大乘初信位的菩薩,小學一年級的學生,這是佛教教育,要求的是什麼?要求的是清淨心。初果就得清淨心,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。所以戒律的作用就在此地,八十八品見惑斷盡。佛為了教學方便起見,將八十八品見惑分為五大類,好說話,第一個身見,第二個邊見,第三個見取見,第四個戒取見,第五個邪見。這五種錯誤的見惑要把它斷乾淨,統統放下了,證須陀洹果。全靠放下。大乘把五種見惑斷盡,是十信位裡面初信位,正式入門,是佛法小學一年級的學生。如果我們沒有達到這個境界,我們還在念幼兒園,小學一年級還沒分,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。

  自己知道了,那就是傳戒師教海賢老和尚的那句話,你明白了,不能亂說,不能說。你把戒的道理、精神都明白了,那個人他破戒,他沒有持戒,你可不可以說他?不能說他,各人生死各人了。如果你要說他、勸他,沒有第三個人在旁邊,這個可以;有第三人在旁邊,看他錯了,也不能說。他有些做對的地方讚歎他,做錯的地方不說他,這就對了。海賢老和尚,我們說他的運氣真好,老師是真善知識。老師到什麼境界?我們猜想是明心見性的境界,要不然他不認識人。他看到賢公老和尚是個法器,法器就是他這一生能夠證果,能夠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這要什麼樣的眼光才能把人給看出來。這個人的長處,我們講天賦、天性,老實、聽話、真幹。我們現在在這個世界上找這樣的人找不到,誰老實?連自己都不老實,你怎麼會遇到老實人?自己都不聽話,你能夠找到聽話的人嗎?不可能。這就講到什麼?業因果報,因果的道理,我們用什麼心態對別人,將來必定遭這個果報。你不孝父母,你的兒子將來不會孝順你;你欺騙朋友,將來你的朋友會欺騙你。自古至今,中國、外國,都在面前,細心觀察。所以中國老祖宗教後代,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太有道理了。我們遭遇到困難,回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災難?我們自己造的因,業因,現在承受果報。知道了,改,懺悔、改過,來得及,只要這一口氣還沒斷,你能回頭,信願持名,求生淨土,你就成佛去了。千萬不能夠隨著迷惑顛倒走,迷而不覺,邪而不正,染而不淨,這是什麼?這是三途,迷邪染。

  這個道理深,擺在講經之前把三皈依複習一次,好事,時時刻刻提醒自己,也提醒真正想往生、想成就的同學。他對這個世間名聞利養,我們常說財色名利這四大魔王,幾個人能夠跳出他的掌心?為什麼修行人多,成功人太少?他不認識這是魔王,他受魔王的影響,他受魔王的干擾,不知不覺變成魔子魔孫,外面穿著袈裟像個佛弟子,實際上他是魔子魔孫。我們要有這個智慧,看得清楚,看得明白,最重要的回光返照,看自己。學海賢老和尚,一生不造罪業,一生不敢輕慢別人。他的性格非常溫和、柔和,不與人競爭,你要的我不要,我要的你也不要,我要覺正淨,你要迷邪染,我們兩個沒有衝突,各行其道。對任何人要尊重,為什麼?他本來是佛。成佛只有早晚不一樣,必定成佛。有人這一生成佛,有人來生後世成佛,有人無量劫以後成佛,為什麼?他有佛性。所以對一切人要尊重,對一切人決定不能夠輕慢,這個道理要懂,一定要學海賢老和尚。這是前面三皈的大意,是我們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,無論修哪個法門,都不能離開這個原則,離開這個原則,你所修的就是迷邪染。如果與指導原則覺正淨相應,你決定是正知正見,決定是正信,這是菩薩道。所以南傳法師給我這個建議,我感覺得很有道理,比開經偈有意義。

  我們現在看經文,《大經科註》三百三十二頁第四行,科題,「德用無方」。德用裡頭分兩科,「庚一、自利德」,第二段就是「利他德」。自利利他,一定是自利在前面,有自利才能利他,沒有自利怎麼會能利他?這個裡頭的意思非常深廣,不能隨便看待。沒有自利要去利他,都把別人帶壞,帶入邪道,偏離正法,自己要背因果責任,這個責任是斷人法身慧命。古人跟現在人不一樣,古人什麼時候出來講經?不開悟不能出來講經,不開悟不能寫作、註疏,為什麼?知見不正。到近代,我所看到的,方東美先生,這是一代的大哲學家,他著作很多,沒有一本出版。為什麼?怕裡面有錯誤,出版之後誤了別人,對不起人;還有一個也照顧自己,怕自己有沒有見到的地方,後人笑話你。什麼時候出版?過世之後,學生替他出版。這個態度謹慎,正確。

  李炳南老居士,我的老師,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,八十歲以前沒有出過東西,我知道,我跟他那一年他七十歲,離開的時候八十歲,我跟他十年。老師著作等身,都是好東西,問他為什麼不能出版?他說怕人笑話,那麼樣的謹慎。除非迫切教學,不得已,那是幫助學生,有幾樣東西,不多,都是初級的,正式的著作也是老人家往生之後,學生替他出版的。蓮池大師在生的時候著作等身,沒有一本印出書來,往生之後他的學生把它出版,蕅益亦如是。看看古來祖師大德,他們人在世的時候決定不求名聞利養。這些東西是他一生學習的心得報告,可以留給後世做參考資料的,自己還那麼謙虛,還不敢拿出來,要自己往生之後學生們替他做這個事情。

  我這一生沒有東西出版,外頭有一些東西,是別人照著錄音帶、光碟寫出來的,我看都沒有看過。這是便利於他們初學。他們有沒有做錯?做錯了,沒有告訴我就把書印出來,印的分量很多。自己參考可以,不能流通,流通是大笑話,別人以為我好名好利,這對我不是尊重,這替我找麻煩。這就是今人不如古人的地方。現在科學技術發達,每一次講演都有錄像,不但錄音,連像都錄下去。這個東西不要大量流通,他想看,拷貝一套送給他,給他做參考,大量流通就是錯誤。我沒有明心見性,真正明心見性的人他自己也不肯說。海賢明心見性,一生記住老師的教誨,他沒有背師叛道。老師教他,他真聽話,明心見性之後什麼都知道,不說。別人要是問他,笑而不答,很有味道,不承認也不否認,明白人一看這個樣子就知道。

  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修德,修德成就之後自利,自利之後才能夠利他。自利德裡面分兩科,第一小科,「定慧等持」。什麼叫功德?定慧是功德。定慧從哪來的?從持戒來的。持戒有總、有別,別的是末,細末,就是有條文的,一條一條的,像三皈、五戒,三皈依三條,五戒五條,《沙彌律儀》戒律十條、威儀二十四條,這是別;總,總就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看破、放下,這就是真正持戒。看破是什麼意思?了解事實真相。放下是什麼?心裡不能有這個東西,梵網菩薩心地戒品。老師又告訴我,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,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。形式重不重要?重要,但是更重要的是內容、是實質。有外表裝得像,有模有樣,裡頭不是,那是舞台表演,後台看就不一樣。真的呢?前後台都一樣,那就是真的。所以真的,真的要放下,放下見思煩惱你就證阿羅漢果,得清淨心,自利,放下妄想分別你就證菩薩果位,定慧的功夫比阿羅漢高太多了。剛才我說過,經題上,清淨是戒,平等是定,覺是慧。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,慧裡面有戒、有定,定裡面有戒、有慧,戒裡面有定、有慧。那是真的戒,龍天善神、諸佛菩薩都讚歎的戒,戒裡頭有定、有慧。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演得淋漓盡致,表演得太好了,我們從光碟、文字上要看得出來就得受用,看不出來你不得受用。看得出來,法喜充滿,真的常生歡喜心,這個碟片百看不厭,愈看愈有味道。所以我勸人一天看三遍,我一天超過六遍。真難得,對於佛教的貢獻、對於淨土宗的貢獻達到登峰造極。我們依照他的這個方法去修行,沒有一個不成功,沒有一個不往生,沒有一個不成佛。

  現在我們看經文:

  【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。及得一切陀羅尼門。隨時悟入華嚴三昧。具足總持百千三昧。】

  這經文還得了,究竟這是什麼德?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全放下,性德現前,世尊八相成道最後的圓滿現般涅槃之德。我們看念老註解,註解得非常豐富。「三摩地,梵語」,古印度的語言。「舊稱」,凡是舊或者是舊譯(翻譯的)、舊稱,都是玄奘大師以前佛門裡通用的。叫「三昧、三摩提、三摩帝」,用這些字樣,這是音,意思「翻為定」,三昧就是定。或者翻為「正定」,揀別它不是邪定。「正受」,受是受用,不是錯誤的受用,是正確的受用。或者翻為「調直定」,調是調順,直是沒有彎曲,這個定與自性相應就叫直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最重要是會調,定在什麼地方?六根定在六塵境界之中,眼見色,眼識在色相裡頭入定,這個叫調直定。定是什麼?沒有染污,沒有分別。見色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那是慧,照見。凡夫這一見,跟著就起念頭、起分別、起執著,那就是六道,六道眾生的見。佛菩薩的見、小乘人的見跟我們不一樣,小乘人的見沒有執著,大乘人的見沒有分別,法身菩薩的見根本就沒有起心動念。你看戒定慧融在一起,沒有分別的,這叫「正心行處」,也翻作「等持」,等是平等,持是保持。諸佛菩薩六根在六塵境界上,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。

  我們的大毛病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分別、執著,堅固的執著,錯了。為什麼放不下?你不了解事實真相。事實真相是什麼?《金剛經》上講得最好,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、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。你要是真正明白、真正覺悟了,夢幻泡影怎麼執著?睡覺的時候有夢,醒來的時候夢的痕跡都找不到,自然放下,若無其事。這是佛法的修行,行是行為,修是修正,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。起心動念錯誤,無明煩惱,要放下;分別,塵沙煩惱,要放下;執著,見思煩惱,更要放下。六道輪迴是見思煩惱造成的,十法界是無明煩惱造成的。只要你放下無明,十法界沒有了;放下執著,六道沒有了。要明白這個大道理,這叫看破。看破之後別放在心上,放在心上沒看破,你習氣很重,你不得受用。所以看破之後一定放下,放下表示你真看破,看破放不下那是假的,沒有真正看破。這在大乘佛法裡頭,佛教的名詞叫「止觀」,觀是看破,止就是放下。

  這是一般大乘法裡面的翻譯,黃念祖老居士引用的,不是他自己說的。下面舉《智度論》,《大智度論》上怎麼說,「善心一處住不動,是名三昧」。中國傳統文化裡頭,第一德就是孝,孝養父母,五倫裡頭父子有親,父母對子女的親愛,第一德,一切善法都從這裡生的。如何能把孝永遠保持,一生都不改變,那就叫三昧。什麼三昧?孝親三昧。你說我沒有聽說過,今天聽說了。對老師要敬,孝是傳統文化的根,敬是傳統文化的本。像一棵大樹,根是在地下,你看不到,能生,長在外面,這個樹的幹,這個本,我們稱本,主幹,幹再生枝,枝再生條,條再生葉,樹葉、花果。根是孝,本是敬,中國傳統文化就這兩個東西。孝用父母來表法,敬用老師在表法,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,我們的智慧、慧命得自於老師。

  我們這個小講堂,我對面懸掛著我老師的照片。我三個老師、一個護法,這四個人少一個我都沒有今天,也可能早就離開人間了。方東美先生引導我入佛門,不是他,任何一個人想拉我入佛門幾乎不可能。為什麼?我有邪見,很深的邪見,認為佛教是宗教,認為佛教是迷信,邊都不會碰它。我跟方老師學哲學,不是跟他學佛教的,他給我講一部哲學概論,特別為我講的,最後一個單元是佛經哲學。當時他提出這個名稱我就懷疑,向老師請教,佛教是迷信,佛教是多神教、是泛神教,多神教、泛神教在宗教裡面是低級宗教,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真神,哪有那麼多神的?方老師告訴我,你還年輕,你不知道,我們學哲學,他告訴我「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(我沒聽說過),大乘佛法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,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這些我聞所未聞,真的是這樣嗎?我留意觀察,因為我上課是星期天,每一個星期天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兩個小時,我到方老師家裡上課,學生就我一個,我們一個學生、一個老師。所以我就很注意,看老師書房書桌上擺的是什麼書,真的看到佛經,而且桌上從來沒有少過佛經,我才曉得他講的話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是這樣入佛門的。

  入佛門之後我就認識章嘉大師,我佛法的基礎、根基,章嘉大師奠定的。我跟他三年,也是像方老師一樣,每個星期天他給我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,單獨給我的,根在那裡紮的。到李老師那裡十年,學什麼?學講經。講經要長時期的觀摩,去琢磨,沒有辦法教的,為什麼?活的,它不是死的。原理原則只有幾條,但是如何能活學活用,那就不是教的了,要你會看、會聽。在台中十年觀察老師,看他把佛經在講台上靈活運用,那一種方法要心去體會,沒有法子教的。能教規矩、教方圓,那個善巧沒法子教,完全在個人。必須求感應,李老師教我「至誠感通」,真誠到極處,跟佛菩薩就通了,感應就通了,得到三寶加持。你看我們講經,在講前備課,預備很多資料,可是到講的時候一句都用不上,不知道怎麼講出來的,講完之後你問我,我不曉得我講些什麼。我講的句句都是老實話,這怎麼學?活學活用。

  跟老師的時間愈長,不離開老師,在身邊慢慢潛移默化,不知不覺的你學會了,你感染了。一定時間要長,時間短了學不到東西。古人最短的時間是五年,十年是最正常的,跟一個老師十年,親近他,不離開他。不但在佛法裡面你得到受用,世間法得的受用更多,幫助你處事待人接物,如何運用你的戒定慧,把戒定慧落實在生活上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待人接物,你成功了。海賢的榜樣做得太好了,完美、圓融、自在,絕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,這就是真正的德行、學問、智慧。從哪裡來的?從三昧來的。最怕的心浮氣躁,心一浮躁,你學東西再多也是浮躁的,也是表面的,沒有契入,沒有深度,學得再好,膚淺。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《大智度論》上說,「善心一處住不動」。我舉這個善心就是孝敬,在中國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、因果教育、聖賢教育,都是用這兩個字做為根本,也就是統統從孝敬裡面衍生出來的。我們要想自己成就,要在這兩個字上下功夫,認真下功夫。海賢老和尚所以有成就,就是這兩個字做得很圓滿,諸位自己細心去看、去聽,你就明白了。這是三昧。「又」,還是《智度論》上說的,「一切禪定亦名定,亦名三昧」。禪定是佛教的術語。禪是什麼意思?定是什麼意思?禪是把意念集中,定是定在一處。這個方法傳到中國來,儒接受了,道也接受了,變成儒釋道修學最高指導原則。中國人把禪定換了一句話,大家更好懂,換成什麼?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。一門深入就是禪,長時薰修就是定,不能學太多,不能學太雜。海賢老和尚一生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他沒有學過《無量壽經》,他也沒有學過《阿彌陀經》,什麼《金剛般若》,什麼都沒學,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他掌握到總持法門。

  諸位如果問我,這是淨土法門,淨土法門修行的成就也有三個階段,第一個功夫成片,第二個事一心不亂,第三個理一心不亂,海賢老和尚這三個階級在什麼時候完成的?我跟他沒見過面,我只看到這個光碟,跟你們一樣,只看到這個小冊子。我的判斷,這個人的稟性好,就是他具足老實、聽話、真幹,這種根器非常難得,只要有這六個字,沒有一個不成就的。他是真的,不是假的,老實、聽話、真幹,老師教他一句阿彌陀佛,他用什麼心來念?他用真誠心,他用清淨心,他用恭敬心。這麼好的心態,念到功夫成片頂多三年,他二十歲開始念,我估計他二十三、四歲的時候,他得功夫成片,得功夫成片就有資格往生淨土。換句話說,得功夫成片他就見到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一定現身,一般所說為他授記,給他透露消息,會告訴他,你還有多久的壽命,等到你命終的時候我來接你往生。極樂世界註冊了,真有把握,他能不歡喜嗎?剩下來還有那麼多時間,加緊努力,我想三年五載,他就得到事一心不亂。事一心不亂,見思煩惱斷掉了,功夫跟阿羅漢平等,事一心。他還沒有往生,再來個三、五年,他就可以提升到理一心不亂。所以他證得理一心不亂,就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應該在三十到四十歲這個中間,真難得。

  我相信他的壽命沒那麼長,應該是在七、八十。他的母親八十六歲過世的,多瀟灑,多自在。所以他到明心見性,理一心不亂,應該在四十前後,他證得了。證得之後,阿彌陀佛告訴他,讚歎他修行得不錯,修得很好,希望他多住幾年,給佛弟子、給淨宗同學做個好榜樣,所以那個壽命阿彌陀佛替他延長的。到什麼時候他離開?到他必須拿到一本書,這本書就是《若要佛法興,唯有僧讚僧》,你見到這本書了,阿彌陀佛說我就來接引你往生。在沒看到這個書之前十幾天,阿彌陀佛就告訴他做準備,告訴他最近我要來接你往生。所以他到處去辭行,去看看老朋友、老同修,都見見面打打招呼。看到這本書,真有人把這本書送給他,他拿到手上如獲至寶,為什麼?阿彌陀佛要來接他往生了。拿到這個書,穿袍搭衣,要求大家給他照相。報告裡頭說明,老和尚一生從來沒有一次主動要人給他照相的,就這一次。表法圓滿,第三天他就走了。走的當天他在菜園工作一天,從早到晚,晚上就走了。真正是做到活一天做一天,沒有說我今天晚上走,我今天要休息一下,沒有,表演得多好!什麼是道場?生活是道場,工作是道場,待人接物,一切時、一切處無不是道場。心裡面只有一句佛號,除一句佛號之外什麼也沒有,念佛三昧圓滿成就。

  下面說,這都是《大智度論》上的話,「諸行和合,皆名為三昧」。我們住在這個小城,我十三年前走到這個地方,看到這個地方我很歡喜,我在這裡買了一棟房子,我現在住的精舍。接著就打聽這邊有沒有辦法買個道場,正好就現在我們這個地方是個基督教教堂,這個教堂人丁興旺,信徒很多,容納不下,他們要別的地方去建一個大道場,這個道場賣給我。很便宜,好像五十幾萬。我把它整修,整修花了一百萬。買來的時候,連土地帶房子五十多萬,好像五十七萬,太便宜了。我們整修好了之後搬進來,我們正式的前一天發請帖,邀請我們的街坊鄰居,兩條街,靠近我們的兩條街,正式發請帖給他,請他來參加我們的開幕,中午我們有素食免費招待。他看到我們歡喜,為什麼?我們沒有破壞他的文化,他這個教堂怎樣建築沒有改變。我們整修,它原來是什麼材料,我還是用這個材料,不改變,原來是什麼顏色,還是漆一樣的顏色,只是把十字架換成阿彌陀佛,其他的全沒有改變。所以這地方的人對我很好,愛護他們的文化,沒有破壞他們的文化。這麼多宗教,這麼多年來他對我很信任,什麼原因?我不拉信徒。我如果說我這個教好,你們不如我,你到我這來信我這個,我們早就被人趕走了。我們讚歎所有宗教創教人就是一個真神,我們是一家人。真神為什麼創這麼多不同的教派?因為交通不方便,沒有資訊,在那個時代神要教化眾生,必須要現同樣的身,說同樣的語言,所以才有這麼多教。現在科學技術發達,萬教要歸一,那個時候一分為萬,現在萬要歸成一,我們都是一家人。所以不管信什麼教,我都非常尊重他們、愛護他們、稱讚他們。

  我在新加坡用這個方法團結新加坡九個宗教,他們非常喜歡跟我往來,第一句話就說淨空法師不拉信徒,淨空法師尊重別人。所以我們幹這個。在新加坡的時候,新加坡曾士生先生,他是高級部長,有一天到居士林來看我,中午在一起吃飯,他就問我,你用什麼方法把宗教團結起來?新加坡有個宗教理事會,成立五十年了,每一年過年的時候,幾個宗教領導人在一起吃一餐飯,平常沒有任何活動。所以,五十年都這樣的,都沒有能團結起來。為什麼我到那個地方去,兩年,就把它統統搞得熱火火的,他說你用什麼方法?我說我沒有方法,釋迦牟尼佛有方法。他非常驚訝,釋迦牟尼佛什麼方法?四攝法,團結起來。什麼叫四攝法?我說四攝法就是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的公共關係法,就是交際法,就講這個東西的。四樁事情,第一個「布施」,這個布施跟六度的布施名詞一樣,意思完全不相同。六度布施是度自己的貪心、貪婪、慳吝,這個煩惱斷掉那是用布施,那是完全自利。這個不是的,這個布施,四攝法裡的布施,就是教你常常送禮、常常請客,這大家就歡喜了,多送禮、多請客。所以我對於每個宗教經常送禮、經常請客,大家在一塊就變成兄弟姐妹。第二個「愛語」,言語真正愛護他,不是欺騙他。這不是甜言蜜語,真正愛護他的言語,決定不能傷害他,不可以破壞他,對他讚歎。第三個「利行」,我們無論做什麼,對他有好處,對他有利益,他就明白了。第四個「同事」,我們有共同的目標、共同的理想、共同的願望,我們認真努力去做。

  把宗教變成一家人,在圖文巴做到了,比新加坡還做得圓滿、還做得徹底。我有一個非常好的得力助手,漢尼夫先生,他是哈比哈山的學生,哈比哈山長老跟我是老朋友,他是伊斯蘭教。他到我這來,幫助我專門做團結宗教、團結族群這個項目,做得非常成功。我們今年、去年兩年在聯合國做報告,圖文巴的聲名已經出去了。我聽說明年春天,大使團他們要組成一個團,到這個地方來考察、來參觀,他們來的時候我一定會在此地接待他們。這些大使大半跟我都認識,對我一些概念、想法、看法他們都認同。這好事情,一個城市做好了,這是個示範城市。所以這個城市是此地十多個各個宗教領導人,去年的時候我回來,他們跟我見面,告訴我,我們大家聯手,把這個小城打造成全世界第一個多元文化示範城市。我們想了多少年,二00六年、二00七年、二00八年,我在中國湯池用一個小鎮做實驗,做成功了,我們在聯合國做了詳細報告。小鎮擴大,一個城市,更理想!沒有想到因緣在此地,在這個地方做成功。難得,不同的宗教,不同的族群,可以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尊重、互相敬愛、互相照顧、互相關懷、互助合作,造成一個太平盛世。一個小城做成功了,別的就可以照這個模式去做。所以,宗教教育比什麼都重要,一般人疏忽了。只有宗教教育能夠做得成功,沒有宗教教育,這個地方有八十多個族群,你怎麼團結?一百多種不同的語言,人不多,十二萬人,十幾個宗教,所以宗教帶頭。我們宗教是一家人,我們宗教領導人在一起像兄弟姐妹,什麼話都說,沒有忌諱。真正是同心同德,知道我們這個小城真正做成功了,這是世界上最和諧、最安定、最興旺的一個城市,可以做為全世界城市的模範,他們得認真來學習,這個世界就和諧,災難自然就化解。希望宗教團結的成果,是帶給世界永續的安定和平。

  中國傳統文化會復興,今年聯合國有不少大使告訴我,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信心。中國對世界的貢獻是文化,不是武力,不是政治,也不是經濟貿易、科學技術,都不是,是中國傳統倫常道德,是儒釋道三家的精華。我們要認真努力學習,也能夠配合整個世界潮流,做出最好的貢獻。就在自己的本位上,不要超過自己的本分,這個非常重要。超越自己本分,一事無成。出家人幹什麼?就是講學,弘法利生,學釋迦牟尼佛。不但要教,還要表演,表演是做出榜樣來給別人看,叫演教。演是身教,教是言教,我所說的就是我所幹的,我所幹的就是我所說的,心口是一不是二。

  《智度論》裡又說,「諸行和合,皆名為三昧」。所有一切行都能夠和睦、都能夠合作,這就對了。千萬不要獨斷獨行,那就錯了。跟淨宗和,跟大乘佛法和,跟釋迦所傳的各個不同的派系和,再擴大,跟所有一切宗教和,所有一切族群和,整個世界是一家,人跟人都像兄弟姐妹一樣,大公中正。就怕自私自利,自私自利就完了。沒有私心,人多快樂、自在。有私心就造業,這行為有罪惡感。諸行和合,大公無私,他的行為快樂,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。所以和合要緊,念念都要想到和睦相處、平等對待。肯定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我們對人那個敬才能做到,敬能做到孝就能做到。孝這個字的意思很深,你看這個字的形狀,上面是個老,下面是個子,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,這叫孝。如果上一代跟下一代不是一體,叫斷層,孝就沒有了。上一代還有上一代,下一代還有下一代,過去無始,未來無終,是一個整體,這中國孝表法表的意思。這是講關係,我跟人有什麼關係,我們跟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國家、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宗教、不同的信仰什麼關係?一體,一定要認清楚,我們要回歸一體。他分我不分,他們分是搞六道輪迴,我不分我回極樂世界,怎麼會一樣?這不會一樣。聰明的、有智慧的一聽就懂,他就回歸孝敬。回歸孝敬是回歸自性,自性無量無邊的德能,這是第一德,要好好的抓住、牢牢的抓住。

  「一切禪定攝心,皆名為三摩提,秦言正心行處。」這個秦是姚秦時代,《金剛經》就是那個時候翻譯的,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。秦言就是中國的言語,中國言語裡面的意思正心行處,著重在正。心要正,行就正。心是體,行是起用。起心動念是心的行為,言語是口的行為,身體動作是身的行為,行為無量無邊,總不出身、口、意這三業。心行不正就是六道,心行正了就超越世間,這個正的標準在這個地方;至少小乘阿羅漢,超越六道輪迴,正心。不能超越六道輪迴,無論在三善道、三惡道,在大乘佛法裡都不用正字,這偏邪。三善道是偏,不正;三惡道是邪,偏得太過分,往下墜落。統統叫三昧。

  「又《法華玄贊》曰:梵云三摩地,此云等持。平等持心而至於境,即是定也。」《法華玄贊》裡頭所說的,這個也說得很好,等持,等是平等,持是保持,永遠保持平等。平等什麼意思?有執著不平等,有分別不平等,換句話說,我們經題上前面「清淨平等」,這四個字就是等持,你要永遠保持。這就是《大智度論》裡面所說的正心行處。正念是沒有妄想、沒有雜念,叫正念。正念無念,有念就不正。但是也不能有個無念,有個無念還是有一念,什麼念?有個無念。無念也沒有,難,這個法子太難了。那怎麼辦?阿彌陀佛有辦法,阿彌陀佛教導我們,把你的心裡只供養一尊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,這也算是正念。好!你能夠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,除阿彌陀佛之外,生活當中、工作當中確實沒有一個念頭放在心上,事情幹,幹完就完了,不放在心上。斷惡不著斷惡的相,修善不著修善的相,只有一個阿彌陀佛的相,這是淨宗無比殊勝的法門,全都歸阿彌陀佛。將來你到哪裡去?肯定是極樂世界,決定親近阿彌陀佛,不能不知道,殊勝無比。修行,你懂得這一句的意思,你就會修了。

  等持,等到什麼程度?海賢老和尚入這個境界,他看到遍法界虛空界統統都是阿彌陀佛,這叫等持。我們看到這是善人、那是惡人,不平等,還在分別,還在執著。老和尚也見到,晚上念佛的時候,床上、床下,房子裡頭、房子外面全是眾生,在聽我念阿彌陀佛。這些都是境界現前,自己要更精進,不放在心上,才真正利益眾生,放在心上,對眾生的利益很有限。不放在心上,功德的利益是圓滿的,為什麼?你跟性德相應。放在心上,你跟阿賴耶相應,跟末那、跟意識相應,那就是輪迴心,輪迴心造輪迴業,輪迴業就是善有善果、惡有惡報,生生世世沒完沒了。你要是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感覺得太可怕,為什麼不念佛?為什麼不把佛放在心上?對於任何人不能批評,批評是批評你自己,為什麼?你心裡先有這個念頭,不善的念頭,你才說別人不善。你看看,說別人不善,自己心已經變成不善,還在說話之先。換句話說,你已經造三惡道的業,為什麼?心裡有三惡道,有貪瞋痴慢疑就是有三惡道。必須心裡沒有,心裡只有阿彌陀佛,你才能往生極樂世界。念念跟極樂世界相應,念念跟阿彌陀佛相應,這還得了!諸位能把我這一句聽懂了、聽明白了,你這次到圖文巴沒有白來。

  所以《玄贊》上說,「平等持心而至於境」,眼對色、耳對聲,以聲為境,鼻聞香、舌嘗味,六根在六塵境界當中修定。「天台曰」,就是智者大師說的,「若以空慧,照諸禪定種種法門,出生乃至無量三昧。」這句話說得好。空,空慧是什麼?我們常說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統統放下。這是什麼境界?這是自性現前。起心動念是無始無明煩惱,是煩惱的根;塵沙煩惱,塵沙是比喻多,是分別心,分別的那個念頭無量無邊,像塵沙一樣;見思煩惱是執著,自以為是,喜歡批評別人,意見很多,不好,這個煩惱製造六道輪迴。如何能在境界裡頭如如不動,功夫。聽別人說話說得對的,跟佛講的是相應的,不說話,點頭笑笑;說得不對的,如如不動,像在禪定當中,沒聽到。這是海賢老和尚表的,我們要學。不要一聽到馬上就發表意見,要能沉得住氣,該說的時候說,不該說的時候不說。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自己先要想到,要負因果責任。就是我常講的,你在製造輪迴,六道就這麼出來的。所以這個空慧,好,什麼都不執著。這個空是真空,就是真心。真心為什麼叫空?真心沒有物質現象,沒有念頭的現象(就是心理現象),也沒有自然現象。它在哪裡?它無處不在,它無時不在,我們對它毫無感觸。有空慧的人,他契入境界。他為什麼能契入?因為他沒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自然跟它融成一片,就是法身菩薩。

  所以能出生乃至無量三昧。幻相無量,諸法無量,惠能大師說得好,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。萬法就是無量,萬法當中任何一法都不執著、不分別、不起心、不動念,就是出生無量三昧。也就是說,你對於無量無邊,佛家講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境界,你看到、聽到、聞到、接觸到,都沒有起心動念,這就叫無量三昧,真功夫。為什麼生無量三昧?你知道所有的現象都不是真的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。從哪裡來的?自性生的,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。能生萬法的自性,真空,所生的萬法叫妙有,妙有非有,真空不空,為什麼?它能生。妙有全是假的,沒有一樣真的,所以要放下。放得乾乾淨淨,你得大自在,你快樂無比,智慧現前。這個智慧是從心性流出來的,不是學的。從什麼地方表現?無論人家問你什麼問題,你都能解答,還解答得滿有道理,不管你有學沒有學,這是智慧。學得來的東西是知識,不是智慧,智慧不是學來的,是從三昧裡頭生的。你看,「出生乃至無量三昧」,然後三昧出生無量智慧。

  所以佛家重視禪定,禪定不是盤腿面壁,盤腿面壁那是初學,幼兒園小朋友學的禪定,有模有樣的。禪定是什麼?六根在境界裡不動心叫禪定。眼在色上不動心,眼根在色塵上入定;耳聽到音聲不動心,不起心、不動念,耳根在聲塵上入定;鼻聞香、舌嘗味,鼻在香塵裡頭入定,舌在味塵裡頭入定,吃東西味平等,沒有酸甜苦辣鹹。如果沒有酸甜苦辣鹹,人麻木了,那有病,舌頭有病;有酸甜苦辣鹹,沒有酸甜苦辣鹹的分別執著,這個厲害,具足戒定慧三學,眼具足、耳具足、鼻具足、舌具足、身具足、意具足,真有味道,那個味道究竟圓滿在極樂世界。所以你真搞清楚,巴不得現在趕快就去,還有什麼好等的。海賢念念都想往生,他不想住,是佛逼著他。他跟阿彌陀佛見面,我估計十次以上,跟阿彌陀佛很熟了,常在一起。為我們做證明,極樂世界真有,阿彌陀佛真有,四十八願接引眾生不是假的,讓我們堅定信心、堅固願心,非去不可。到這個地方就算成佛了,這是成佛的一個跳板、一個中途站,在這個中途站你整裝出發,就是無上菩提。

  我們再看下文,「今經於而現滅度下」,接著說,「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」,經文緊接著,這個意思很深,都在表法。「表諸大士」,這個大士就是十六正士,經前面說的,十六大士是代表參加法會的那些在家菩薩們統統包括在其中,這個諸字。「雖示涅槃之相」,看到釋迦牟尼佛示現般涅槃的相,而實實在在釋迦牟尼佛不生不滅,「平等常住之如如法身」,這誰知道?沒人知道,法身菩薩知道。真正修學淨宗的淨宗學人知道,知道怎麼?沒證得。法身菩薩不但知道,他證得了,確實沒有生滅,確實平等常住。如如法身就是常寂光,常就是不生不滅,寂就是平等常住,平等就沒有染污、沒有波動,如如不動,這是清淨法身。

  「是諸大士咸是德遵普賢,從果向因者也。」這個法門跟其他法門意思不一樣,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都是修因證果,是從因到果,淨土法門不是的,淨土法門是從果到因,為什麼?阿彌陀佛是果,所以那麼快。我就用阿彌陀佛做為我的因,一心稱念,絲毫懷疑都沒有,萬緣放下,一心嚮往,很快就成就了。而且這一句佛號一切具足,戒定慧三學具足,菩薩三慧具足,諸佛名號具足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量劫所說的一切經藏,這一句名號裡頭也具足,你只找著一句佛號全都有了,不要再麻煩。誰相信?海賢老和尚相信。誰成就?老和尚成就。誰證明?老和尚證明。我們生在這個時代,遇到夏蓮居老居士會經,黃念祖老居士集註,海賢老和尚為我們表法,這種殊勝的緣到哪裡去找?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,得人身、聞佛法不稀奇,能遇到這部經、遇到這部註解才叫真正稀奇。為什麼?它把西方極樂世界講清楚、講明白、講透徹了,講得叫我們這些人不能不相信、不能不學習,這就是它的成功。

  特別是在此地講的諸大士,個個都是德遵普賢。普賢行十大願不好修,為什麼?他用真心修。妄心不能修,妄心心量小。真心的心量大,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,真心看一切眾生平等的,跟我是一體。今天誰把別人看成跟自己是一體,誰能做到?再跟諸位同學說,真正把一切眾生、一切萬物看成一體是正確的,一點都沒看錯。為什麼?跟六祖惠能講的相應,自性能生萬法,萬法是自性生的,一體,所以他沒有看錯。我們看錯了,我們現在要趕快回頭,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切時、一切處看一切萬法是一體。常常作如是觀,觀個十年、二十年自然形成,心量拓開了,不再小心眼,不再有貢高我慢,不再有嫉妒障礙,統統沒有了,惡的沒有,善的也沒有,這才真正契入境界。現在時間到了,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