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要付出很苦的代價才得到一點樂 (第一二一六集) 檔名:29-519-1216
這究竟圓滿指的是什麼?實在講是無量無邊,不可思議,沒法子說,也無法想像,太多太多了。在實在不得已的狀況之下,佛舉了三個例子。第一個是智慧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究竟圓滿,阿彌陀佛證得,十方諸佛如來證得;第二是能力,你實在講是無所不能、無所不知,這是你的本能,佛不打妄語;第三個是福報,佛經上講的叫相好,就是福報,也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究竟圓滿。佛為我們具體說了這三樁事。壞就壞在自私自利,就壞在分別執著,執著身是我,執著眼前的地位,執著眼前的財富,眼前的享受,執著這個東西,這全是假的。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大乘教裡面,我們常常讀到的自然現象、精神現象、物質現象,全是假的,沒有一樣是真的。佛說得好,說的是真話,三界六道只有苦沒有樂!六道眾生,實實在在講,是以苦為樂,這話都是真的,千真萬確。以苦為樂是什麼?你享受一點樂,你要付出很苦的代價才得到一點樂。怎麼能跟佛菩薩相比?佛菩薩煩惱習氣全都斷盡,所以叫究竟圓滿。起心動念是願、是希求,他不求自身得安樂。前面我們讀過,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願願都是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,沒有一願是為自己,願願是自己圓滿的付出。全心全力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服務,幫助他們離苦得樂。佛菩薩用什麼方法去幫助他們?用教學、用示範,示範是身教,做出榜樣給他看。先讓他看清楚、看明白,然後再給他說明,這說明是言教。這是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的善巧方便,他沒有看到,他不相信,你給他講沒用處,他看到了,他相信了,再向你請教,你再詳細解釋給他聽,他明白了,他生歡喜心,才發願作佛,以阿彌陀佛做榜樣,我作佛要跟他一樣。如果我們也能夠學阿闍王子,也能發這樣的大願,你得到了什麼?肯定的,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擁護你。為什麼?你是菩薩,你是真菩薩不是假的,你所在之處少災少難。
節錄自:02-039-0321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