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維持均衡是最健康的生活。  (第四四二集)  檔名:29-519-0442

  第四個意思,「異體相入義。異體相入者,謂諸法異體,遞相涉入也」。這一種不但是精神現象非常明顯,物質現象也不例外。「蓋諸法力用,遞相依持,方成緣起。如一持多,則多入一內;如多持一,則一入多內也。」統統講緣起。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這些現象全都在,都在日常生活當中。我們見色聞聲,精神起的作用是受想行識,我們接受了,我們看了我們接受了。接受有回應,回應就是我們情緒,合自己意思的就生起歡喜心,甚至於有強烈的控制的念頭、佔有的念頭,就生這個,實際這是煩惱;不喜歡的,不喜歡的就排斥,這是精神方面。物質方面,你看看我們喝一杯水,水跟我們各異,我們喝下去,這些物質就相入,它入到我們身體裡面去。所以飲食起居確實跟一切物質異體相入,這都是成就緣起,成就什麼?我們這個身命。身命的成長是剎那剎那,如果把我們的飲食、水統統都斷掉,科學家講,大概一個人的身命只有七天就沒有了。你必須靠著外面這些物質來維繫,這個維繫裡面有物質、有精神。所以物質生活跟精神生活維繫你自己的健康、壽命,乃至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情緒、念頭。這些東西統統都包括在異體相入裡頭。我們有沒有給別人?有,它互相的,我們也給別人,確實是相入。

  「諸法力用,遞相依持」,這個諸法是十法界依正莊嚴,彼此互相做依緣,不是一樣東西可以獨立存在的,找不到一樣獨立存在的。換句話說,世出世間一切法,你不能說哪一法有用,哪一法沒有用,沒這個道理,只要是有一法,它一定有用處。我們自己認識不清楚,有些我們認為是無用的,要把它消滅掉,消滅之後問題出來了。不知道整個宇宙緣起是均衡的,也就是現在人講地球生態的平衡。為什麼?它是互為依緣,少一個也不行,少一個就出問題,就產生變化,多一個也產生變化,維持均衡是最健康的生活。人的生理也是如此,每個人體質不一樣,異體,諸緣各異,每個人適應不相同。我們講飲食習慣、生活的習慣,各個人都不相同,這個不能勉強,體質不一樣,有人吃得多一點,有人吃得少一點,如果能適應自己身體狀況那是最健康的。所以你不能多要,多要對你是沒好處,你貪吃、喜歡吃的那不行,會吃出病出來。你如何能控制好,不多不少,這才能維護到最健康的狀態。所以佛在這裡講,還都是給我們講個原則,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靈活去運用,才真正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忙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067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