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教育從胎教開始。 (第三五四集) 檔名:29-519-0354
他們崇尚的是祈禱,祈禱有沒有效?有效,但是那是治標,不是治本。眼前的災難確實能化解,大災難化成小災難,小災難就沒有了,真有效果。可是不祈禱的時候,他毛病又出來了,所以它不是治本。治本是什麼?佛法講的治本,治本是講經教學,天天講,讓大家覺悟,天天學習,我們能夠真正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。我們中國老祖宗懂得,這佛教沒到中國來之前,中國老祖宗就知道,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古時候中國人最重視教育,教育從哪裡開始?從胎教開始。母親懷孕的時候,那個胎兒在胎胞裡面還沒有出世,他已經在學習。這樁事情被現代人發現了,西方這些心理醫生用催眠的這種手段,讓一個人回到在母親胎胞的時候,問他那個感覺,他都能說出來。所以這才曉得,他在胎胞裡面的時候都有知覺。母親的情緒、動作、言談舉止對他都有影響,對嬰兒都有影響。這才真正肯定,中國人的這種胎教大有道理在。小孩從一出生,他睜開眼睛,他就會看,他就會聽,他已經在學習。所以中國從前重視扎根教育,小孩子從出生到三歲,這一千天,這扎根教育,這一千天當中,非常小心去照顧他。所有一切不善的事情,不能讓他聽到、不能讓他看到、不能讓他接觸到,父母要把他看好。父母在他面前言談舉止都要規規矩矩,要合理,為什麼?他在學。所以中國這個民族,五千年的歷史,五千年來長治久安,這個民族是有智慧,有德行。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三個都沒有了,唯獨中國還存在,什麼道理?教育,懂得教育。這跟佛教育的思想完全一致,佛懂得。非常不幸,中國從滿清亡國之後,社會就動亂。剛剛統一,日本人侵略中國,發動八年抗戰,把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打掉了,我們天天在逃難,把這個傳統的教育疏忽了,一直到現在沒有辦法恢復。
中國的教育,在過去是儒釋道的教育,儒家代表倫理道德;道家代表因果;佛法,儒、道都圓融到裡頭,而且更向上提升一層,超越六道,超越十法界。講中國傳統文化,離不開佛教,這連外國,英國湯恩比博士他都講得很清楚。中國人心量大,漢朝時候接納異族的文化,就是說的佛教,是印度的文化傳到中國來,中國人接納,而且認真學習,佛法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,這是湯恩比說的,融合成一體了。佛儒道基礎相同的,都是在孝親尊師,中國人非常重視。佛法的基礎建立在孝親尊師,你看淨業三福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擺在頭一句。所以中國人喜歡佛法有道理,它跟我們老祖宗講的那個根是同一個根,完全隨順性德,隨順自性,所以這是好東西。中國從漢朝,兩個非常明顯的教育體系,儒家的教育是政府在推動,宰相帶頭,在全國推動儒家的教育;佛陀教育是皇上他推動,他在主導。所以佛教的這些場所叫道場,都稱之為寺,寺是帝王專用的。你們到北京故宮去參觀,你就看到了,寺是政府辦事機構的名稱,為什麼用寺?寺是永久設立不能廢除的。宰相底下用部,但是它可以有增有減,可以廢除,可以增加,寺是永恆不能變動的,這是對它的尊重。皇帝下面有九個寺,佛教來了,也稱為寺,就變成十個寺,由帝王主導,所以它傳播比儒快。你看每個縣,孔廟只有一個,可是佛的廟不曉得有多少個,皇上領頭幹的。歷代的帝王,幾乎絕大多數都是皈依佛門的,都是禮拜這些出家人為老師,稱為國師。賢首是國師,清涼也是國師,皇上的老師,這重視教育。今天我們講化解災難治本,治本就是靠教育。宗教一定要教育,把宗教教育搞出來。
節錄自:02-039-0052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