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每一個人都能包容宇宙  (第一一九六集)  檔名:29-519-1196

  活一天就得修一天,就是幹一天。一定要把心量拓開,要能包容宇宙,這不是誇張。世尊在經上告訴我們,每一個人的本性,心量都是這麼大,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。諸佛如來如是,一切眾生皆如是,沒有兩樣。只是眾生迷失了自性,起心動念他想的範圍太小,只知道自己利益,他不知道利益眾生。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還是小利益,心量還是不大,十法界依正莊嚴,他只想到人法界;十分裡面只想到一分,其他的九分都沒有,他這個量能算大嗎?小心量。這樣小心量的人在現在就很難找到,現在的人只顧自身,自私自利。除了自身之外,他的父母兒女他都沒想到,這個心量多小!心量愈小,得的果報層次就愈低,低到低谷就是無間地獄、阿鼻地獄。所以古人常常給我們講量大福大,這個話有道理,量小福報就小,量大福報就大。持戒是不是布施?是布施,是做出好樣子給人看,給眾生做榜樣,給眾生做標本,這怎麼能說不是布施?這個裡頭財、法、無畏統統有,忍辱是布施,精進也是布施,禪定、般若還是布施。希望在布施一法裡頭,其他的五門全都包容,真正是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這叫菩薩道,這叫菩提法。他所感得的,無論在哪一道,無論在什麼時候,無論在什麼處所,都是生尊貴家,德高望重。德高是自己成就的,望重是果,社會大眾對他尊敬,向他學習。財富充足,財富是他修得的,財布施修得的;見性之後,那是自性的。財富不是自己享受,財富是救濟貧乏,它是做這個用的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305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