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我們這一代人,把善當作惡,把惡當作善 (第八六四集) 檔名:29-519-0864
眾生太可憐,尤其是我們這一代。從前還好,從前的社會還有一點倫理道德的觀念,倫理道德是什麼?那是得福報,人人知道修福。現在人不曉得修福,只知道去賺錢,不擇手段去賺錢,那就造業,造的是惡業不是善業。現在的人什麼叫善、什麼叫惡,他分不清楚,把善當作惡,把惡當作善,這叫愚痴。是非顛倒,價值觀也顛倒,這是愚痴,愚痴再加上貪瞋,起心動念是損人利己,這還得了嗎?過去修再大的福報,很短的時間就享盡,福報享盡怎麼辦?你的苦難就來了,災難來了。所以現在人不知道修福,不曉得什麼是福,你給他講,他也聽不懂,到苦難來的時候驚慌恐懼,那都來不及了,沒有人能幫助。所以你看看現在這個世間人,大悲心能生起來,因大悲而生菩提,為什麼?菩提是覺悟,大悲心能幫助你覺悟。沒有慈悲心的人,迷惑、愚痴,有慈悲心容易覺悟,真正有慈悲心,真正看到眾生造業,看到他將來的苦報,你覺悟了。菩提心,覺悟之後是先求自己,菩提心的體是真誠,自受用就是清淨平等覺,自受用,他受用就是大慈大悲,以大慈大悲待人接物,清淨平等覺是自受用。我們怎樣去幫助眾生、利益眾生?古聖先賢講得好,頭一個要身行,接著言教,必須在生活當中自己把覺悟的樣子做出來。覺悟的樣子是什麼?無我。所以這個念頭、心態要轉過來,過去沒有學佛,沒有學聖賢教育,起心動念是自私自利,活在世間是什麼?是為我,這個心態錯誤。覺悟之後,我活在這個世間不是為我,我是為人,為誰?為六道苦難眾生,這就不一樣了。我怎樣幫助人?現在眾生自私自利,我要做個大公無私;現在人都是自利,我盡全心全意我利他,我不自利。這種人有沒有?有,少數就是,不能說沒有,這就是有慈悲心的人。
節錄自:02-039-0175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