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一個人懂得以真誠待人,他的人生是美滿的  (第八三九集)  檔名:29-519-0839

  自古以來,真正有德行、有學問、有修持的老師都非常謙虛。學生向他請教,古人所謂因材施教,老師教他什麼?要看他的善根福德,善根福德深厚的,老師真教,善根福德很薄的,老師會對他很客氣,那也是教他。為什麼不肯教他?不是老師不教,是他不能接受。老師怎麼知道他能接受?看他的禮讚是不是出自於真心,如果出自於真心,這個人一定是善根福德深厚,那就得真教,不教對不起人。態度傲慢、禮節不周,一看就曉得善根很薄,你教他再多,他不能接受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,恭敬要學。中國自古以來,中國人是最懂得教育的,學恭敬從哪裡學起?從什麼時候學起?從嬰兒時候就學起,也就是說人生下來,從生下來那一天就要教。誰教?父母教,特別是母親。人在三歲沒有辦法離開母親的懷抱,母親言談舉止,這個小孩他看到、聽到、接觸到了,他已經在學習了。所以善根,實在講善根再深厚,如果沒有接受到扎根教育,深厚的善根你也顯示不出來。學壞了,古人講的話所謂「少成若天性,習慣成自然」,善根很厚的人還是能轉過來,挺費勁。確實許許多多年的學習,慢慢善根才能恢復,才能把那些傲慢的習氣斷乾淨,有,不是沒有,是相當困難,如果從小學習的那就比較容易。

  一個人懂得禮貌、懂得謙虛、懂得以真誠待人,他的人生是美滿的。為什麼?我們一般講,他討人喜歡,他會受人尊重,誰都願意幫助他,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傳統文化的好處。你看看《弟子規》教你怎樣奉事父母,盡孝道,學會之後,不是父母,這個人年齡跟父母差不多大,用侍奉父母的態度去對待尊長,哪個尊長不歡喜?哪個尊長不幫助他?不可能的,中國諺語所謂禮多人不怪,道理在此地。你看看《弟子規》裡面多少文字講禮節,我是從頭到尾看了一遍,至少三分之一屬於禮,處事待人接物,這是心態、禮節,非常重要。你要不學習,在社會上吃虧,別人對你尊敬那是假的不是真的,得不到人的幫助。所以,讚佛也是教學,你看法藏比丘跟世間自在王他們見面,點點滴滴都值得我們學習,這才叫真的學佛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171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