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你所造的業一定要受報 (第六六三集) 檔名:29-519-0663
我們再往下看,「蓋除三有生死之苦,更合淨宗之旨」,我們淨土宗修學的宗旨。「《甄解》釋經文曰:如來大醫王,能知其病,應病與藥,治三有之苦。病有眾多,法藥亦多,故云諸法藥」,《甄解》這一段解釋。如來,這是說一切諸佛,都稱之為如來。把六道眾生、十法界眾生都比作病號,四聖法界裡病輕一點,六道眾生病很嚴重,是非常嚴重。這些人知道,一切眾生得的是什麼病,諸佛如來知道,他怎麼知道的?他見性了,這是無所不知的關鍵所在,只要見性就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。你知道他的病根在哪裡,對症下藥,藥到病除,病真能治好,所以應病與藥。都是比喻眾生的迷惑多,煩惱習氣多,所以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,你所造的一定要受報,不是說造了就沒事。佛告訴我們,修懺悔法門,罪從心起還要將心懺,懺除業障,罪就消掉了。罪消掉,業障是不是都沒有了?不盡然。為什麼?我自己內心這個業障沒有了,我傷害的這些眾生他還有沒有業障?他如果還是有業障,他記恨,冤仇非報不可,我雖然成佛、成菩薩,還是他報仇的對象。
佛菩薩要不要受果報?要。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,我們要明白這個事實真相。但是他們受報跟我們受報不一樣,我們受報是怨恨,不知道過去我傷害他,過去事情忘掉了;這一世他來害我,我不服,我還要回報。這就叫什麼?冤冤相報,生生世世沒完沒了,雙方都痛苦,這是凡夫幹的事。菩薩覺悟了,他受報知道,知道我為什麼會遭遇這些障難,他曉得,曉得心裡沒有怨恨,心裡歡喜,歡喜接受,這個帳了了,就結了,沒有怨恨了,不再回報他,這是真正解決問題。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,你一定就要覺悟,不可以傷害一個眾生。蚊子來叮我,可不可以殺牠?不能。你要曉得,牠叮你一口,也不過牠要飲食吃飯,找到你,你跟牠有緣。菩薩慈悲供養牠,讓牠吃飽牠就走了;凡夫愚痴不知道,看到蚊子一巴掌打死,打死了就欠牠一條命。我今天殺牠,來生來世我要變成蚊子,牠要變成人的時候,他也把我殺死,六道眾生盡幹這些糊塗事。
所以佛菩薩不一樣,佛菩薩能滿足一切眾生的欲望,決定不會傷害牠。這些小動物牠知不知道?知道,慢慢的感化牠、覺悟牠。為什麼?牠的自性跟我們的自性,是一個自性,一體!牠迷得比我更重,我迷得比牠輕一點。所以遇不到佛法,不能把這個道理給你講清楚,事情真相你不明瞭,肯定做錯事情。哪有人受了冤枉沒有絲毫怨恨?只有明白人、只有真正覺悟的人他知道,決定不殺生,決定不偷盜,這個不偷盜叫不與取。物有主,主人沒有答應,不能夠把它移動,移動都是屬於盜心。雖然我沒有偷盜的行為,念頭不好,主人是那樣放著,我又何必把它移動?不邪淫。這屬於貪瞋痴,貪瞋痴是嚴重的病毒,我們裡面有貪瞋痴,外面才會有瘟疫的感染。內裡面貪瞋痴斷了,外面雖有瘟疫,感染不上,現在醫學所謂的免疫能力。什麼叫免疫的能力?貪瞋痴放下了,免疫能力就圓滿,什麼樣的傳染病你都染不上。所以佛教我們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痴」,這有大道理在!
特別是在現前這個社會,災變很多,我們能依照佛的教訓,佛菩薩的教訓、聖人的教訓,簡單扼要,一點不麻煩。這是什麼?這是佛菩薩的智慧,真實智慧簡單明瞭。守住孝悌忠信,放下貪瞋痴慢,無論什麼樣的災障,你都會平安度過。對這些事情不能懷疑,要有懷疑就沒效,這是真的。為什麼別人有效,我沒有效?我有疑惑就不靈,失效了。決定沒有疑惑,肯定佛菩薩、聖賢人他們是過來人,人家修行功夫到家,我們怎能不相信?相信、聽話、依教奉行,決定得好處,為我們治療三有之苦。病很多很多,病有八萬四千,八萬四千煩惱,佛有八萬四千法門,法門是好比藥,眾生的病好比是這些病苦,佛的法門是藥,故云諸法藥。以諸法藥,救療三苦,離苦得樂,菩薩在幫助你圓滿。
節錄自:02-039-0110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