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中國人重視家教  (第二三六集)  檔名:29-519-0236

  下面蓮池大師很感慨的說了一句話,「經云: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」。這個話是真的,這是什麼?聖賢治世。你看在中國,五千多年的歷史,記錄古聖先賢用什麼方法治世?總綱領就四個字,你看多簡單,教學為先。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,建立一個政權,治理社會人民,什麼最重要?教學。在中國古代,中國社會組成的特色是家,這是全世界沒有的,所以中國,家齊,國就治了。家裡面什麼是第一?也是教育為第一,還是教學。教學從哪裡開始?這個大概世界其他國家很少,在中國很普遍,胎教開始。母親懷孕,知道自己起心動念、言語動作會影響胎兒,所以她行住坐臥都端莊,常常保持清淨的慈悲心,這個對胎兒的影響很大。小孩一出生就知道,他睜開眼睛他在看,他已經在那裡聽,雖然不會說話,他已經開始在學習。所以,所有一切負面的行為決定不能在嬰兒前面,要讓嬰兒所看到的、所聽到的、所接觸到的都是善的。所以《弟子規》不是教小孩念的,是父母在他出生的時候,在家庭裡做出來讓他看。他天天看,看到三歲,他學了三年,這叫扎根教育。中國古諺語有一句話說,「三歲看八十」,三歲紮下這個善根,這個好的根,他到八十歲不會變。

  所以中國人重視家教。因為他是大家庭,人丁不旺,也差不多有一百多人左右;人丁稍微興旺的,就是一般家庭,三百人左右;人丁真興旺的是五百人左右,它這麼大一個團體,大家庭,兄弟不分家的。諸位看《紅樓夢》,《紅樓夢》就是一個家庭。所以小孩從小就要防止他有私心,從小要學大公無私,他要有私心,這個家就會毀掉。所以養成他一個觀念,你生下來,你這一生為什麼?為我的家,不是為我自己,為家,榮宗耀祖,光大門楣。所以他一生,他奮鬥,他有個目標,我是為家的。命裡有財富,再多的財富都要歸公。自己生活費用,你們在《紅樓夢》上看到,每個月發分子,零用錢,衣食住行等於說都是家來負責,給你製作。家負責育幼、負責教育、負責養老,所以家是你一生唯一的依靠。你在社會上無論做什麼事情,做失敗的時候,你的家是你最好、最得力的後盾,它支持你,它幫助你。所以家庭教育就非常重要,《弟子規》裡就顯示出來,在家裡真的是大公無私。所以他將來長大成人,踏進社會,他的德行能夠符合古聖先賢的標準。他常常能為別人著想,他不會為自己著想,這是從小養成的,這是教育。所以家庭裡面培養這些子弟都是好人,善人、君子,他怎麼會做壞事情。在社會做壞事情,家庭蒙羞,頭一個人家說,父母沒把你教好,父母感到羞辱,祖宗感到羞辱,這個家族怎麼出這樣一個人出來?出一個賢人,出一個好人,大家讚歎,家教好,祖宗有德。你看,這麼教出來的。所以家齊,國就治了。

  在古代,所謂三百六十行,哪個行業最舒服?做官的。做官的俸祿(就是收入)不少,地位也很崇高,得人尊敬,又沒有事情幹,沒有案子辦!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,所以皇帝垂拱而治,也沒事幹。沒事幹怎麼樣?讀書!寫文章、詩詞。你們看看《四庫全書》集部,那是些文學作品,幾乎一半都是那些做官人寫的。現在,他哪有時間?從前沒事,所以常常,你看到深山裡面去訪道,找這些道長,找這些法師,跟他們交友,跟他們往來,吸收儒釋道高深的文化。一切行業裡頭,工作最輕的、最舒服的,也最被人尊敬的,就這個行業,所以「學而優則仕」。現在不是的,現在這個行業,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做官的,都教他自己的兒女不要幹這一行,鼓勵他們去經商,從事其他的行業。世界變了,怎麼變的?把教育擺在最後了。從前的國家是把教育擺在第一,在中國漢朝以後,中國是兩個系統的教育,一個是儒的教育,一個是佛的教育。佛教育,皇帝自己抓,皇上管;儒的教育,宰相管。所以宰相底下有個部,就是教育部,那時候不叫教育部,叫禮部,禮部尚書就是教育部長,他管,是向全國推行儒家教育。佛教育是皇上管,所以佛的教育推廣比儒就方便多了。人民崇敬皇上,所以佛教育很快就普遍到全國,連小村莊裡都有廟,都有個佛寺。兩種教育,佛是用《十善業道》,儒家是用《弟子規》,道家是用《感應篇》,這是屬於倫理道德因果教育。所以社會能保持長治久安,人民個個學會謙虛禮讓,不爭!這也是湯恩比所說的,解決現代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,需要孔孟學說、大乘佛法。他是一個歷史哲學家,專門研究文化史的,他知道中國五千年的經驗、五千年的智慧、五千年的方法、五千年的成就,值得今天做參考。治世語言與實相相應。

  中國傳統文化,就是儒釋道三家。從總體上來講,中國文化是孝悌的文化。在儒家,從孝悌延伸了四個科目,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,很好記!這是總綱領,千經萬論都離不開這個宗旨,這個宗旨是什麼?與實相相應。所以它是永恆不變的,在這幾千年當中改朝換代多少次,教育的理念、教育的政策、教育的方法從來沒有變過,都能夠遵守。只有民國成立之後,逐漸的疏遠了,學西方的。西方現在自己出問題了,我們怎麼辦?他們對於現在自己發生的這些社會問題、這些自然災害已經束手無策,所以有人向東方來尋寶,找中國古聖先賢的東西,到印度去找佛法、找婆羅門,來尋求解決社會問題,怎樣拯救地球,怎樣化解災難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034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