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這身體是假的 (第一OO集) 檔名:29-519-0100
「唯賴此方便法門,但憑信願持名,便能功超累劫,往生極樂,徑登不退」。前面我們學習到此地。今天我們接著,「若無如是微妙法門,凡夫何能度此生死業海,而登彼岸」。這是念老無限的感嘆,提醒我們如果沒有這個法門,就是信願持名,往生淨土這個法門,可以說末法眾生,不可能有一個人能夠在一生當中超越生死輪迴。為什麼這樣說法?因為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要消業障的,沒有帶業的。六道是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,見思煩惱斷了,六道輪迴就沒有了。六道確實像一場惡夢一樣,見思煩惱斷了就從夢中醒過來。這是佛在經上常說的,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它不是真的。佛經裡面說得很多,你細心去觀察盡如佛說,佛講得一點都不錯。我們在這個世間不知道有多少次的輪迴,這說不清,習氣太重,時間太長,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我們想斷斷不了。見解上的錯誤,執著這個肉身當作自己,為這個身體,身體不是我,為它搞自私自利、搞名聞利養。你看為這三寸不爛的舌頭,它要品嘗五味,你說為它造多少罪業。吃東西吃到喉嚨以下就沒有味道,就不知道,貪圖口味就為這三寸舌頭,這一生造多少業!這不是我,幾個人覺悟?這身體是個幻相,是一個工具,這個工具迷的時候它造業,覺悟的時候它修積功德。我們得好好的利用這個工具,不讓它造罪業,要讓它幫助我們化解冤業、消除障礙,那就對了。
佛門裡面祖師大德教導我們,借假修真,這身體是假的,得借它來修真的。真是真性,真性不生不滅那才是自己,所以總得認清楚,認不清楚就迷惑。這一門它的好處是帶業往生,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可以帶著走,但是它有條件,帶過去的,不帶現行,過去所造的罪業能帶去。什麼是過去?昨天造的都是過去,能帶去,今天再造不行。我們要求往生,昨天造的罪業可以懺悔,我今天改過自新,今天念佛能不能往生?肯定能往生。什麼不能往生?今天還在造就沒法子,你看這個法門多殊勝!昨天帶的都行。就怕臨命終時還造業,那就一點辦法都沒有,造什麼業?最後一口氣沒嚥氣的時候,還有自私自利的念頭,還有名聞利養的念頭;還有哪個人對我過不去,我還沒報復的念頭,這些念頭起來的時候,就不能往生;對家親眷屬的貪愛,對自己擁有的財富念念不捨,那就不行。都要捨得乾乾淨淨,一塵不染,一絲毫罣礙都沒有,這才能走得了,關鍵在最後那一念。因為這個緣太殊勝,也太難得,佛祖教導我們天天都做往生想。換句話說,天天都要想到放下,徹底放下,沒有任何留戀,天天作如是想。今天佛來接引我立刻就去,什麼牽掛也沒有,那你就真走了。你不能說「阿彌陀佛等等,我還有事情沒處理完」,阿彌陀佛不會等你,他就走了,你的機會就失掉。所以這個法門真的是微妙。
節錄自:02-039-0013 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