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事業成就有多久,都有一個定數 (第一一三四集) 檔名:29-519-1134
「是乃以明自本心,見自本性,方名慧也。」昨天我們學到這個地方。這句話意思很深很廣,對於我們無論是修行,或者是世俗不是修行人,都非常重要。因為經上講得清清楚楚,雖然說的是出世間法,世法也不例外。世出世間法要真正能夠滿我們的心願,這是總的來說,都要靠智慧,沒有智慧我們的願總不會圓滿。縱然有成就,裡面的副作用非常之大,表面上成就了、成功了,如果往後一看,確實有不少留下來後患無窮。那什麼原因?就是沒有真實智慧。所以你說真實智慧多重要。世出世間無論事業大小,凡是事業有成就,那是他的命。命是過去生中修積的,他有這個命,所以他會有成就。成就有多大,成就有多久,什麼時候會衰,什麼時候會敗,什麼時候會滅亡,都有一個定數。世間法裡頭沒有常住不滅的,羅馬一千年也都亡國。在中國,朝代最長久的是周朝,八百多年,它還是亡了,八百六十七年。如果有真實慧,後面衰、滅亡就不會發生,這在我們歷史上找不到。在佛法裡面我們看到,諸佛如來的報土就是實報莊嚴土,有興有旺,沒有衰、沒有滅、沒有亡。為什麼?因為他有真實慧。真實智慧圓滿他的弘誓大願,圓滿的成就。什麼樣才叫真實智慧?世間沒有真實智慧,世間只有知識。真實智慧,你看這一句就是說了個標準,這是真實智慧,「明自本心,見自本性」,八個字,這叫真實智慧,這是宗門裡面講的明心見性。你看這四個字的頭尾,明心見性,這是真實智慧。
我們的心、一切眾生的心,本來就是光明的,本來就是清淨的,清淨光明並沒有失去,只是當下迷了而已,心性沒有絲毫改變,佛看見了,法身菩薩看見了,所以讚歎你本來是佛。你跟諸佛如來同樣的具足空寂心、妙圓心,無礙、無住、無作、無外、無內、平等、慈悲,菩提心,我們這個經題後半段所講的,清淨心、平等心、大覺心,只是迷而不覺。這是一切諸佛如來對六道眾生,非常感嘆的說了一句話「可憐憫者」,他不是沒有,有,沒有丟掉,只是一念不覺,這就迷了,不認識自己的心性。可是自己心性依然起作用,覺有覺的作用,迷有迷的作用,全是自性起用。覺了起用清淨光明,現出來的是極樂世界。迷了起作用,那就看迷的有淺深不同、有染淨不同、有善惡不同,這就造成十法界依正莊嚴。覺了的受用是華藏世界、是極樂世界,密宗講的密嚴世界,名詞不一樣,其實一樁事,自性真實受用。迷了亦如是,你迷的淺深不一樣,迷的大小不一樣,迷的真妄不一樣,迷的淨穢不一樣,迷的善惡不一樣,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看起來很複雜,出生無盡。其實再怎麼複雜,源頭是一個,像一棵大樹,非常豐茂,無數的枝條一點都不亂,條依附枝,枝依附幹,幹依附本,本依附根,一點都不亂。這什麼?這是性德,性德在覺的時候不亂,在迷的時候還是不亂,妙!真不可思議。你把迷理順了,它就覺悟,你不理會它,那就是一個亂象,理會它,它就變成很有秩序,向著回歸本覺的這個方向走,那就好。
節錄自:02-039-0274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