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現代人不講究相夫教子,所以社會亂了 (第一一五一集) 檔名:29-519-1151
相續靠什麼?靠教學。中國老祖宗有智慧,他們提出一個理念,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建立一個政權,領導全國人民,什麼最重要?教育最重要,為什麼?教育能幫助你做到相續常。教育一放寬鬆了、疏忽了,社會會動亂,政權會崩潰,就這麼個道理。這個道理在中國行了五千年,通過歷史的證驗,它是真理,它不是假的。所以在中國,自古以來就重視教育,教育從哪裡開始?從家庭開始,家教。古代最重視倫理,國家正式設立官員來推動教育,是堯那時候開始,堯王認命契為司徒,司徒就是管教育,像現在的教育部一樣,你看多早。而且把這個部門列入行政第一個單位,它的上面是冢宰,冢宰就是宰相,像現在的國務院一樣,國務院下面第一個部就是教育部。這意思是說什麼?整個國家一切設施為教育服務,也就是說為倫理、為文化服務,為倫理道德的文化服務,所以這個國家長治久安。中國的家是大家族,五代同堂,一個家,家族興旺的總有五百多人,不興旺的也有二、三百人,它要沒有規矩,這家不就亂掉了?所以家有家道、有家規、有家學、有家業,業是你經營的事業。中國古人講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,後,不是指你的子孫多,不是這個意思。最重要的子孫當中出人才,能繼承你的家道,繼承你的家學,繼承你的家業,要有這樣的人才行。你們的家世世代代興旺,它不衰,這就是相續常。
五倫裡面,夫婦有別,夫婦結合建立家庭,這是家庭的基礎。別是什麼?別是不同的任務。家庭裡面最大的事情,第一個是經濟生活,謀生,你能夠養活你一家。男子負這個責任,他出外謀生容易,負責家庭經濟。婦女在家庭裡面,那是第二個任務,第二個任務比第一個任務還要重要,最重要的任務是在婦女。相夫教子,協助先生,教育下一代,而是以教育下一代為最中心,你家能不能興旺,就看你底下一代能不能成立。底下一代,你的兒孫是聖賢、是君子,你家興旺了。教學從什麼時候開始?從懷孕開始,這中國古禮上講,講胎教。懷孕之禮最重要的是講什麼?講這個將要做媽媽的婦女端正心念,它講求這個。為什麼?母親懷孕了,她的心理狀態影響胎兒,她的喜怒哀樂、言行舉止統統影響胎兒。所以,思想要純正,沒有邪念,言行要端莊、要合禮,也就是說能把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統統落實。你那個小孩生出來之後,他就有聖賢的根基,他有根,這個小孩很好教。
外國人沒有這一套,中國自古以來講究這個,一直到滿清末年,民國初年。現在中國人統統學外國,不講求這個,所以社會亂了,災難頻繁,不教了!現在小孩誰教?生下來就看電視,上小學就玩電腦,電視、網路、媒體在教他。教他什麼?你細心去觀察一下,教暴力、色情、殺盜淫妄,這個社會焉能不亂嗎?我們居住這個山河大地怎麼能沒有災難?麻煩大了!如果我們有這個緣,緣看樣子是成熟了,在圖文巴建立一個小鎮,我們把中國自古以來這種良好教育恢復起來。小鎮自己辦學,把中國古聖先賢大同的理想在小鎮落實,這是小鎮建立的永恆的目標。《禮運大同篇》要在這裡實踐,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做到。
大同在中國實現過,堯是大同之治,舜、禹,這三個人是大同之治。王啟之後,這才叫小康,王啟以後就是中國講三代,夏商周,夏商周是小康之治。中國最早的三皇,伏羲、神農、黃帝,以道治天下,無為而治,最高的。五帝,堯舜禹是五帝的時代,五帝是以德,道沒有了,以德。夏商周三王,德也沒有了,有仁,所以夏商周三代是以仁治天下。周朝末年,孔子那個時代,春秋戰國五霸,五霸仁沒有了,以義治天下,還講道理。秦、漢大一統之後,義也沒有了,少數人,多數人都沒有了,以禮治天下。道德仁義禮,禮要是沒有了,天下就大亂。中國用禮治的相續時間長,從漢朝一直到清朝,是以禮治天下。現在呢?現在是道德仁義禮全沒有了,所以社會大亂,災變頻繁。我們想建立一個小鎮,這個小鎮把禮找回來,社會就有秩序,人們就能安樂。希望維持禮,就是倫理、道德、因果教育的相續。
節錄自:02-039-0279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