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佛法是真好,可是學的人太少了 (第一二六三集) 檔名:29-519-1263
今天佛教大小乘裡頭,法脈一代一代傳下去沒斷,你是哪個老師傳下來的,可是沒開悟。這就像世間法裡頭,你家的祖先生了你,你也不錯,你的兒孫都很多,世世代代一直到今天,家譜一展開人丁興旺。沒有一個聖人,沒有一個在社會上是建功立業的人,都是些普通人,這不算成就。中國古大德講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,這個無後不是說你子孫多、人口多,不是的。你子孫當中有沒有成就的人?德行的成就,事業的成就,學問的成就,是講這些的。如果有一個,這叫傳人、這叫有後,傳承你家的家道、家學、家業,這個重要。現在的佛門,如果從這個角度上去看,佛法就衰了,佛法沒有了。承傳到今天,我們的上一代還像個樣子,承傳淨土宗的夏蓮居、梅光羲,印光大師所傳的李炳南老居士,李炳南老居士同學不少,都是印祖的學生。但是真正成就,一生教學,對社會、對國家做出真誠的貢獻,那是李老居士。天台諦閑法師之後,有寶靜、有倓虛,他們之後就不行了,沒有人能趕上老師。倓老的學生我認識很多,多半都已經過世,其他各個宗派沒聽說。
所以我學佛的時候,方東美先生就非常坦誠的告訴我,佛法是真好,可是學的人太少了。許多出家人疏忽,出家這個老一代不重視教學,對經典的學習不重視。佛門重視什麼?重視法會、重視經懺佛事,這不是佛教,這完全變質了。《無量壽經》從頭到尾沒給你講做法會,沒有說打佛七。世尊當年在世天天教學,修行呢?修行在個人,那是你自己的事情。老師講清楚、講明白了,你也聽懂了,怎麼修你自己知道。修行,總的來說,改心,把六道輪迴的心改成菩提心,就行了,這發菩提心。六道輪迴心是妄心,菩提心是真心,心改了,行為當然就改了,行為自然符合戒律,毛病習氣少了,人自然就定得住,不再浮躁,定久了智慧就開了,這是修行的一個一般原則、原理。現在不講究這些,連形式也不是真的,所以社會亂。我們居住這個地球災難這麼頻繁、這麼嚴重,我們現在曉得,這個物質環境是隨念頭轉的,念頭不善,環境怎麼會好?西方極樂世界環境這樣的美好,主要的就是人心好,純淨純善,尤其是每個人都把阿彌陀佛的大願、大行、清淨功德,都變成自己的。換句話,極樂世界是什麼世界?無量無邊的大眾個個都是小阿彌陀佛,簡直就是阿彌陀佛的世界!阿彌陀佛很會教,教的學生就跟他一樣。
我們真正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我們也就學會了。我們能夠學到少分,一定就法喜充滿,感到什麼?無量的幸福。在現前這個世界災難頻繁,你快樂無比,你對於點點滴滴,性相、因果你都通達明瞭,怎麼會不快樂!眾生苦那是業報,你很清楚,什麼樣的業感什麼樣的果報,是自然的,苦果沒有人給你設計,縱然是餓鬼、地獄,也不是設計出來的。地獄裡面,地獄實在講無量無邊,為什麼?惡念無量無邊,惡念、十惡所感到的就是地獄,所以地獄無量無邊。經典上所說的,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那個時候的地獄,現在有沒有說到?有,不多,講當時的多。預言以後的這個講得少,我們要懂得,但是原理原則都說出來了。惡念無量無邊,善念也無量無邊,天堂也無量無邊,這是《還源觀》上所說的「出生無盡」,《壇經》所說的「能生萬法」,它沒有一定,千變萬化,隨著念頭在轉變。極樂世界人心清淨,他是定的,心是定的,所以感得這個世界,我們一般稱它作一真法界,真是什麼?它不變。為什麼不變?他心不變,純淨純善,沒有一絲毫不善夾雜在裡頭。阿彌陀佛真會教,方法妙極!
節錄自:02-039-0354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