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能量的消耗是在妄念,心愈清淨消耗就愈少 (第一二三四集) 檔名:29-519-1234
眾苦,苦事太多了,「諸經論中為三苦、八苦等」。這是佛在一切經裡頭,把這一切苦歸納,歸納三大類叫三苦,歸納成八大類叫八苦。三苦裡頭包括八苦,八苦裡頭不包括三苦,三苦比八苦範圍要廣要深。三苦是什麼?「一、苦苦。此身已是苦果,更加眾苦逼迫身心,苦上加苦,故曰苦苦。」下面這個苦是名詞,上面這個苦是個動詞,是個形容詞,叫苦苦,苦苦有八種。所以下面給我們講八苦,八苦就是專講苦苦,告訴你人生只有苦沒有樂,樂是假的,苦是真的。「二、壞苦。此土無真樂」,確確實實六道裡頭哪有真樂?「雖有少分之樂」,那個樂是什麼?樂是苦暫停你覺得樂,苦要不停的話哪有樂?譬如吃東西,遇到你喜歡吃的東西很樂,每天吃三餐飯很樂。如果一天不吃飯就覺得很苦,兩天不吃飯就更苦,苦是真的,樂是假的。吃飯很樂,吃一碗不錯,很快樂,吃兩碗還行,叫你吃二十碗就苦了,樂會變成苦。苦不會變成樂,餓一天很苦,餓十天更苦,不會把你餓出樂出來。苦不會變成樂,苦是真的;樂會變成苦,樂是假的。喜歡跳舞的人很樂,叫他連續跳個七天七夜,他要叫救命了,那假的不是真的。由此可知,樂的感受只不過是苦稍微停止。你看人多苦,三餐要補充飲食,一餐不繼感覺到苦就來了。吃東西是什麼?等於吃藥。治什麼病?治餓病。這個病是與生俱來的,是生下來就有這個病,到死才終了,你說你麻不麻煩?你想想看你多苦、你多可憐。
極樂世界沒這種苦,極樂世界是法性身,不需要飲食,不需要這些營養,法性身本身就有能量,無需要攝取外在的能量來養身,不要。我們對自己了解得也太少,對這身體,身體是機器,好比機器,機器沒有能量它就不會運作。機器天天在動,日夜不停,它要靠能量維繫它,飲食就是能量的補充。能量消耗,消耗到哪裡去?我跟李老師在一起,跟李老師討論過這問題,我自己認為身體能量的消耗,應該是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、胡思亂想。老師同意我的看法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這個看法從哪裡來的?是跟李老師十年,我跟他那一年我三十一歲,他七十歲是老人,他的工作量是五個人的工作量;換句話說,他一天是做五個人的工作。飲食呢?他一天吃一餐,日中一食。一個人住在一個小房子,沒有人照顧,七十歲的老人,你要去看,沒有不感動的,他不接受人照顧。體力非常好,走路,年輕學生走不過他,吃那麼少。我跟他學習,連這個飲食起居也跟他學習,我也採取日中一食,我比他吃得多。在那個時候生活費用,台灣錢我的生活費用,這一餐飯得三塊錢,他老人家兩塊錢。所以他一個月的生活費用只需要六十塊錢,我要九十塊錢。那個時候台灣錢跟美金兌換,大概是一比三十三、四的樣子。換句話說,李老師一個月的生活費用美金不到兩塊,一塊多錢,他一個月問題解決了,我要超過兩塊錢。
我得到這個結論,能量的消耗是在妄念,心愈清淨消耗就愈少,你攝取就很少,與勞心勞力不相干。因為李老師可以說又勞心又勞力,工作量那麼大,跟他見面一定是一個星期之前約時間,臨時去跟他見面絕對找不到他。所以心要清淨,心要專一,你攝取能量就少,你的身心就更乾淨,乾淨就不會生病,病苦就可以離開。我們中國古人講「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」,有道理,飲食乾淨衛生,決定不要去吃零食,保持清淨,保持專一。學佛之後,心裡只念佛,只是常常想經典裡面佛所說的教誨,有理論、有方法、有經驗,方方面面統統都有,都想這些,別打妄想。於世間一切人事物統統隨緣,什麼都好,不要去計較,不要去分別,好事很好,壞事也好,別放在心上。放在心上就是煩惱,放在心上你就得要能量去消耗它,這是我得到的經驗。所以這個世間沒真樂。
「樂不久住,當樂壞時,不勝憂惱,故曰壞苦。」這多半對什麼?色界天,色界天人他的定功把欲望伏住,但是他有身體、他有宮殿,有這些物質,他生活所需要的,他有福報的時候正常,定功失掉、福報沒有了,他就會感到非常痛苦,這個現象現前他壽命到了。所以色界天人最苦的時候是命終之前七天,命終之前七天以前他沒有苦受,命終之前的七天一天比一天難受,非常痛苦,這叫壞苦。
節錄自:02-039-0330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