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身體是佔有不了的  (第一四三九集)  檔名:29-519-1439

  戒定慧,慧開了之後就是菩薩,慧沒有開,在佛法稱比丘,慧開了之後就是菩薩。菩薩從慧裡面又有三種,叫聞慧、思慧、修慧。所以,聞思修三慧從哪來的?是從戒定慧的慧裡頭來的。如果沒有戒定慧,哪來的聞思修,聞思修是高級佛法。聞是接觸,耳聞是耳的接觸,眼見是眼的接觸,所以這個聞它的真正意思是接觸,一接觸就明瞭,明瞭就叫慧。一接觸他就不迷,從不迷講就是思慧,從明瞭講就是修慧,叫聞思修。思是明瞭,修是迷破掉了,破迷是修慧,開悟是思慧,聞是接觸。所以,聞思修三慧跟戒定慧不一樣,戒定慧是有階段的,一個階段一個階段;聞思修是一念完成的,它是一而三,三而一,這是菩薩。菩薩修三慧,沒有開悟之前修的是三學,這都必須要搞清楚。所以都是以得忍,他才能圓滿所學。

  你要不能夠忍耐,譬如我們現在修學,每天要讀經幾個小時,我現在每天讀經差不多四個小時。這要耐心,沒有耐心不行,要避免干擾。每天跟大家分享也是四個小時。這個生活非常快樂,圓滿成就功德。讓我們想起釋迦牟尼佛跟我們介紹極樂世界、介紹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在過去也是我們一樣的人身分,出家修道,發四十八願,通過五劫這麼長的時間修行。修什麼?四十八願每一願都落實,要做到才行。以這個功德成就極樂世界的道場。他有理論根據,他不是胡造謠言,這個理論就是佛在大乘經上常講的,一切法從心想生。極樂世界沒有人設計,也沒有人建造,自然成就的。像我們這個地球、我們的太陽系,也沒有人設計,也沒有人施工,也沒有人建造,怎麼來的?從心想生,眾生的共業。這個你要搞清楚,非常有味道,不可思議。凡是我們想像,我們打妄想我們怎麼設計、我們怎樣施工來建造,那都是臨時的,那都是無常的,不長久的。只有從清淨心、智慧心那個裡面生出來的成就的這些現象,像極樂世界、華藏世界,永恆不變,依正莊嚴。

  所以這裡頭提示的,雖然幾句話,它非常重要。你看諦審諸法,諦是認真、真實,審是審查,跟老祖宗教給我們博學、審問是一個意思。諦審兩個字就包括了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。一切諸法體性虛幻,體性是真心,真心前面講過,三種現象都沒有,但是它能生這三種現象,生出三種現象是虛幻的,不是真的。《大般若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一切法無所有、畢竟空、不可得」,釋迦牟尼佛講這樁事情講了二十二年。佛說法四十九年,差不多是一半時間講這個,這是什麼?這是宇宙萬法的真相。統統明瞭之後,你可以受用它,你不能執著它,也就是說你可以享受它,你不能佔有它。貼近的,我們不要說別的,我們的身體,我身體我可以享受它,我不能佔有,我佔有不了。為什麼?它一天一天它起變化,你怎麼能控制?不能控制,不能佔有,你可以用它,不要有佔有的心,不要有控制的心。有佔有的心、有控制的心,這是病毒,會給它帶來疾病;沒有佔有,沒有控制,這是個健康的心,身心健康。你用清淨心對待這個身體,用平等心對待身體,用覺悟的心,它自然就健康。這些道理我們要懂,懂了之後要會用,就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這真正叫保健,衛生保健,這個裡頭有真樂。世間人樂是假的,不是真的,世間人樂是刺激。真正做功夫的人、修學的人,他的樂處是什麼?他的樂處是明瞭,對於事實真相完全明瞭。我們講得很現實的,個人的身心健康,家庭的和睦相處,每個人前因後果全懂、全明白,你怎麼會有差錯!社會的和諧安定,世界的太平,這個多美好。第三忍辱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479 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