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現在人稱佛教是宗教 (第一五二集) 檔名:29-519-0152
現在人稱佛教是宗教,釋迦牟尼佛聽到也會嘆氣,冤枉!它不是宗教,它跟宗教風馬牛不相干,怎麼可以說它是宗教?一生教學,我們要是從經典裡細心去觀察、了解他,用現代的話來說,他是一位道道地地的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。他一生給我們所表演的,那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,他教學不分國籍、不分種族、不分宗教。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,有,婆羅門教,有許多的印度宗教跟著釋迦牟尼佛學習,有教無類,他不拒絕,他也不去改變你什麼信仰、什麼宗教,他統統歡迎。這是我們要學習的。他教的東西,怎麼個教法?因戒生定,因定開慧,這是他教學的總綱領。首先教你持戒,持戒是什麼?守規矩,聽話,把你的心定下來。所謂定下來,煩惱、習氣統統放下,心就定下來了。心定下來之後就開智慧,所以心定了就是清淨心現前,清淨心生智慧。浮動的心生煩惱,我們中國人所謂心浮氣躁,心浮氣躁生煩惱,清淨心生智慧。所以修行第一步要得清淨心。得清淨心的人,在佛法裡面講,你第一個學位拿到,阿羅漢。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,心清淨,這是頭一個學位。然後繼續努力,把分別也放下。阿羅漢他的功夫是放下執著,執著就是見思煩惱,分別就是大乘經裡面常講的塵沙煩惱,塵沙是比喻,比喻多。塵沙煩惱斷了,就是不分別了,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分別,沒有分別的心。境界在面前,清清楚楚,那是慧,不分別是定。這個定比阿羅漢的定高,所以這個學位名稱稱菩薩,比阿羅漢高。到最後,最後的一個階段是不起心、不動念,那就是妄想斷掉,無始無明斷了,無始無明就是起心動念。這個斷掉之後,十法界就沒有了。到阿羅漢的境界,六道沒有了,超越六道;到佛這個境界的時候,十法界沒有了,那個時候現前是一真法界,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。
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給我們介紹極樂世界、介紹華藏世界,那個世界的居民真的所謂長生不老,壽命是無量壽,人沒有老化的現象,真的完全是年輕的相,沒有老化的相。花草樹木長青,沒有像我們這個地方是春生夏長,沒有這種現象,沒有這個變化相,是永恆的。真有這個世界。我們在經典,他講的這些道理上,我們明白了,有理論可以依據。他為什麼不老化?因為他沒有分別執著;我們這個世間人為什麼有老化?有分別執著。花草樹木為什麼春生夏長?它也有分別執著,花草樹木有;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,為什麼?山河大地也有分別執著,五蘊!江本博士的水實驗就很清楚了,你看它能看,它能聽,還懂得人的意思。我們讚歎它、讚美它,它表現的結晶就非常之美,回應我們的;我們罵它、討厭它,它反應的是很醜陋,它有分別執著。現在科學更進一步發現,它還有記憶,有記憶可麻煩了,你要是得罪它,它會報復你。我們現在科技發達,我們破壞大自然的生態環境,大自然有記憶,它有怨恨,它來報復我們,所以有火山爆發、地震,這是它來報復,不是神話。所以這個資訊,我們希望能夠得到光碟,我們大家看看,水有記憶,這是一個代表。所有物質現象,現在被科學證明了,正如佛所說的,統統有五蘊,都有受想行識,識就是記憶,受是感受,想就是分別,行就是執著,識就是無始無明、妄想,它統統有。動物表現得明顯,礦物表現得不明顯,通過科學實驗證明出來了。連山石泥土我們都不能得罪,何況樹木花草,又何況一切動物!所以科學技術愈來愈發達,把佛經裡面所講的東西愈來愈證實,這好事情,我們不能不相信。
所以一切現象不要執著它有,也不要執著它無,有無都不可得。我們在講堂裡面,常常用電影來做比喻,用電視來做比喻。我們現在學習,可以說大多數的同學都是通過網路、衛星電視在一起學習。網路,你同時可以看到;衛星電視的傳播,大概要一個月之後,因為還要有後製,他要把字幕做上去。講到諸法實相,你細心去觀察我們電視的屏幕,真相是什麼?我們把屏幕比喻作自性、實相,實相無相,真的是無相,你不能說它真的沒有,頻道打開,色相就現前,這個現象我們都知道,天天擺在眼前;色相現前,你不能說它有,為什麼?你頻道一關,它就沒有了;換一個頻道,你就換了畫面,換頻道就好像十法界。佛法講真妄,妄的是會變的,屏幕當中的色相是會變的,剎那生滅,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,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。每一個念都有色相,都有受想行識。迷的時候叫受想行識,覺悟的時候,受想行識沒有了,變了,變成什麼?變成真的,見聞覺知,這是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。但是它不現前,它確實有,所以你不能說它無。
我們用屏幕來比喻,頻道關起來,你不能說它裡頭沒有色相;頻道打開,色相現前,你不能說它真有,我們整個宇宙情形跟這個很相似。你要是懂得這些大道理,你每天打開電視,你就從這上去看,看久了會開悟,一個道理。這個事情在過去真難懂,我們對於古來的這些祖師大德們,他們讀了佛經會開悟,我們佩服到五體投地。現在有這麼多科學東西擺在我們面前,相似的東西愈來愈多,容易體會,他們沒有這個東西,他怎麼能夠體會到?從這個地方,從電視屏幕,你就入不二法門,有無不二,空有不二。屏幕是空,頻道裡面這些色相是有,空有不二,在《心經》上講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;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,你完全看到了,它是一不是二,這是最高的哲學。如果從緣起上來看,它是最高的科學。宇宙的起源、萬物的起源、生命的起源,佛家講依正莊嚴從哪來的,你都搞清楚、都搞明白了,你完全回歸自性。回歸自性就是成佛,佛的教學就圓滿、就畢業了。
節錄自:02-039-0020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