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又實相無不相,非頑空與斷滅 (第一三六集) 檔名:29-519-0136
我們再看底下這一句,「又實相無不相,非頑空與斷滅」。我們還拿電視屏幕做比喻,實相是什麼?實相就像電視的螢光幕,這是實相。實相無不相,無不相就是有相,對,我頻道一打開,有相,不是無相,有相,雖有相,它還是實相。剛才我說得很清楚,實相跟妄相它融合在一起,是兩回事,但是不能分別,你不能分別哪個是妄相,哪個是實相,不可以分別,妄相就是實相,實相就是妄相。可是實相跟妄相真的是不一樣的,它在一起,永遠分不開,也就是說,遍法界虛空界所有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都是實相變現的,全是自性,真如自性在哪裡?沒有一法不是。我這樣拈,這個是不是?是,怎麼不是?樣樣都是,它的體就是,隨便拈一法就是。見性的人跟不見性的人有什麼兩樣?兩樣,不見性的人執著、分別;見性的人沒有執著、沒有分別。不見性的人心量很小,什麼都很計較;見性的人心量跟虛空法界一樣大,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,他不會計較,他不會執著。不一樣!見性的人法喜充滿,快樂;不見性的人煩惱重重,他生活得很苦,怎麼會一樣?見性的人看破,沒見性的人沒看破。所以實相不是頑空,頑空是什麼?是講這個虛空,什麼都沒有。這個螢光幕不是什麼都沒有,它有,頻道打開它能夠現相。也不是斷滅,斷滅是什麼?是把這個相去掉,那就斷滅了。能不能斷滅?斷滅不了,你去不了。
所以「非如龜毛兔角」,烏龜沒有毛,兔子沒有角,這是什麼?這是一種比喻頑空、斷滅,跟這個意思不一樣。「一切虛無」,它不是一切虛無,它真有,但是真有,有的相決定是假相,不是真的。這就是從一體起二用,二用就現相,那是假相。二用第一個是依報,就是宇宙,遍法界虛空界,在《華嚴經》上我們看到的「華藏世界品」、「世界成就品」,你看看這兩品所講的,那是大乘佛法的宇宙觀,比現在哲學講得詳細。現在科學家、哲學家,跟華藏世界比差遠了,《華嚴經》講的是重重無盡,這個科學跟哲學都還沒有講到。佛經上講的是真的嗎?真的,一點都不錯。微塵裡頭有世界,那個世界跟我們這個宇宙是一樣的,沒有兩樣,微塵裡頭有;那個世界裡頭又有微塵,微塵裡頭又有世界,重重無盡,所以說其大無外,其小無內,這是真的。因為自性是圓滿的,沒有大小,沒有先後,沒有先後就是沒有時間,沒有大小就是沒有空間,時間跟空間都不存在,這是在常寂光裡面。常寂光在哪裡?遍一切處,無時無處它不存在,因為它變的,它是能變,能生能變,宇宙萬物是所生所變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
所以歐陽竟無先生早年說,佛法不是哲學,他說的也很有道理,為什麼?哲學裡頭有能有所,佛法雖然講能講所,它能所是一不是二,能所不二,這個在哲學裡頭沒有這個說法。所以他說,「佛法非哲學,也非宗教,而為今世所必需」。現在這個世界不能少它,它確實能幫助我們這個社會解決問題,用大乘佛法來解決現在的社會問題。因為現在社會亂了,地球災難很多,真正用大乘佛法,用《無量壽經》、用《華嚴經》,來解決我們現在的問題,需要多少時間?不會超過一年,社會安定,災難就沒有了,這真的不是假的。你不相信就沒有辦法,不相信,中國古人一句老話說,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」,眼前這個混亂你要承受,這個地球上所有這些災變你也要承受,你不聽老人言。誰是老人?釋迦牟尼佛是老人,孔子、孟子是老人,耶穌、穆罕默德都是老人,你不聽他們的話,那你就吃大虧了。
節錄自:02-039-0018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