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學佛之後,完全變成不同人 (第一二六一集) 檔名:29-519-1261
弘一大師到晚年,我們看他的行誼,很像這個境界。他老人家一生學《華嚴經》,他的早晚課是「普賢菩薩行願品」,就是最後的一卷。他是念《華嚴經》、念阿彌陀佛,那一卷經也是淨土五經之一,他不用《無量壽經》、不用《阿彌陀經》,他用「普賢菩薩行願品」。晚年情形,我跟他沒有接觸過,我們學佛,他老人家早就往生了。我是到新加坡,在新加坡我們住的地方,淨宗學會,跟薝葡院很近,走路大概三分鐘,過一個馬路那邊就是的,老法師邀請我,我去過二、三次。弘一法師早年到新加坡就住在那裡,廣洽法師的道場,他跟廣洽法師交情很深厚,真像兄弟一樣,所以到南洋廣洽法師接待,住在薝葡院。廣洽法師告訴我們,弘一法師非常慈悲,很好侍候,沒有一樣不好。他從來不挑剔,不說話的,一天到晚是念阿彌陀佛,心好像就住在阿彌陀佛上。飲食方面,廣洽法師總是希望能滿足他喜歡吃的,好像他沒有喜好,什麼都好。廣洽法師嘗這個菜好像太鹹,他怎麼說?鹹有鹹的味道;這個菜太淡,淡有淡的味道,從來沒有說這個不好、那個不好,沒有,樣樣都好。我們曉得,弘一大師在沒有出家,是非常挑剔的、非常講究的,絲毫不苟,到了學佛之後這麼樣的隨和,真的把他變成兩個完全不同的人,見到任何人都笑咪咪的。他是真用功、真幹!「普賢行願品」裡面所說的境界他契入了,也就是十大願王他真做到了。「禮敬諸佛」,對男女老少,不管是什麼身分的人他都恭敬、都客氣。那不是做出來的,出自於真心。「稱讚如來」,隱惡揚善,不善的東西他絕不放在心上,更不會在口裡頭,人做一點小小的好事他就讚歎。「廣修供養」,他的供養是法供養。年輕,他是財主,父親留下的遺產在那個時候不得了,大富翁。他是花花公子,說得不好聽也是敗家子,家當敗光出家了。也非常難得,出家,真正修行人,一生過苦行僧的生活,非常節儉,衣服破了補補丁,他穿那個衣服,真難得。「懺除業障,隨喜功德,請轉法輪,請佛住世,常隨佛學,恆順眾生,普皆迴向」,他老人家就修這個,普賢十願你從他日常生活當中完全能看得出來。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。
節錄自:02-039-0353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