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 (第二四0集)  1984/12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01-003-0240

  請看《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》,第四六四頁:

  演【是心是佛者,是亦二義。】

  「是」字也有兩個意思。

  演【一、心即應佛,故名是心是佛,即疏文所謂向聞佛本是無,心淨故有,便謂條然有異,故言即是應佛,心外無佛也。】

  「是心是佛」也有兩個意思,一個就是佛的應化身。心本來沒有相,雖然沒有相,它能隨緣現相,現出來的相就叫做應身佛。為什麼叫應身?感應而現的。像我們這個大磬,大磬沒有聲音,你敲的時候它就有聲音,敲得重,聲音就大,敲得輕,聲音就小。你這個敲就是感,它這個音聲就是應;你不敲,不敲就沒有聲音。佛也是如此,眾生沒有感的時候,佛不現身,佛沒有身相;眾生有感,佛就現相,他的回應一樣。這正是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眾生的心不同,所以佛現的相就不一樣。九法界的眾生有感,佛就現九法界身,就像《普門品》所說的,「應以佛身而得度者,即現佛身而為說法」,現是應現。決不是佛有心,佛說「他求我,我得趕快去」,他有這個心,那叫妄心,不是真心,真心沒有念。因為他沒有念,所以他才有應,而且應得很快速,什麼原因?因為真心遍一切處,無所不在。所以他的應現是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,沒有來去的。我們念佛人往生西方,阿彌陀佛從西方極樂世界來迎接我們,是不是這麼回事?不是的。佛怎麼會從那麼遠的地方到這裡來?佛的相立刻就在眼前,為什麼?阿彌陀佛的法身盡虛空遍法界,我們這個地方一有感,佛馬上就有應。古人說「生則決定生,去則實不去」,就是因為沒有去來,這是很奇妙,我們凡夫常識達不到,所以是不可思議的境界,這是真實的。心能現相,能現一切相,這是應佛。「是心是佛」,這個心就是應佛,心外無佛,佛外亦無心,這是第一個意思。

  演【二、心即果佛,故名是心是佛,即疏文所謂亦無佛之因也。初是應佛,二是果佛,此約即應即果釋是也。】

  禪家常說: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「果佛」是自己,自己心性的一切障礙都除盡,性德圓滿現前的時候,就叫成佛。心就是佛,佛就是心,這是自己成的佛。前面「應佛」是他佛,隨眾生心想生而現的應身佛。自佛、他佛都是「是心是佛」的意思。

  鈔【今謂此經一心持名,繇此一心,終當作佛,從因至果,名之曰作。】

  蓮池大師跟我們講解真正的意思就在這個地方,前面是引用《觀經》做一個大前提,這個才說到這部經上要說的緊要的開示。本經主張的是『一心持名』,注意這個一心,「一心」就是沒有雜念、沒有懷疑,就是大勢至菩薩講的「淨念」,淨念就是一心,所謂不懷疑、不夾雜。這句話非常重要,是本宗修行的關鍵,你要是明白了、做到了,那就心想佛時是心就作佛。就像《觀經》上所講的「是心即是三十二相、八十隨形好」,當下就是。當下就是,我們自己沒有辦法發現,為什麼?因為時間太短暫,到第二念、第三念,妄想又來了,佛又作不成,原因在這個地方。假如一心持名能相續,念念相續而不間斷,作佛就非常明顯了。能夠不退轉,你這佛就一直做下去,就不會退墮到六道。不但六道不退墮,連小乘、大乘也不作,他作佛去了。關鍵在這一句,所以這一句非常重要,就是一心稱念。

  『繇此一心,終當作佛,從因至果』,這個話意味深長,只要能保持一心,從因至果就是不間斷,就是相續。信、願、一心稱念,這是因,只要把這個因保持,念念不失去,第一個階段你得到的是功夫成片。功夫成片是念佛三昧裡面最淺的功夫,古大德也把這個境界叫做一心不亂,是一心不亂淺的。一心不亂有淺深次第,也分很多等級。經上常講的九品,把事一心分作九個等級,這是第一個,初等,就是功夫成片。所謂功夫成片,就是我們信願持名能降伏煩惱,沒有斷,把煩惱伏住,這就是初級的事一心,這個功夫就能往生,煩惱伏住就能往生。可見得淨宗修持比其他法門容易;其他法門這個功夫不能成就,一定要斷煩惱才能出三界;煩惱不斷,沒有出三界的道理。小乘三果,那很了不起,見惑已經斷掉,思惑斷了一半,出不了三界,還是在人間天上往來的修行。但是他決定不墮三惡道,一定要到思惑斷盡,見思煩惱斷盡,這才能超越六道輪迴,這是很難很難的。究竟怎樣難,大家自己試試看就曉得,你不試,你不知道難處,你這一試驗才曉得一品煩惱都斷不掉!見思煩惱,先斷見惑再斷思惑,見惑裡面第一個身見,身見是什麼?把這個身體當作我,起心動念這就是我,你試試看,什麼時候你真正做到無我,無我才把身見斷掉,真難!然後回過頭來再看淨宗,你才曉得它容易,才知道諸佛菩薩為什麼要讚歎這個法門。這個法門容易,只要伏住,初品的事一心,中國人俗話講的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這個名詞經上確實沒有,這就是事一心最淺的,生凡聖同居土;事一心深的,上品的事一心,見思煩惱斷盡,生方便有餘土,那就不一樣了。淨土的殊勝不在上面二土,就在凡聖同居土,非常特殊,跟十方諸佛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迥然不同,所以才能普度眾生。

  一心持名,從因至果,就是相續不斷,這個叫『作』。最明顯的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,大勢至菩薩確實從因至果,就是一心持名,他沒有用第二個法門,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,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成佛道,然後普度眾生,就這麼一個簡簡單單的方法,這是真正不可思議,是心作佛。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」,在大勢至菩薩境界裡看得真清楚、真明白。

  鈔【即此一心,全體是佛,非因非果,名之曰是。】

  演【即此一心,全體是佛四句,一心即真如法性身也。】

  大乘佛法常說一心、真心、本性、真如、法界、法身,這一大堆的名詞都是說一樁事情。一樁事情,佛為什麼說這麼多名詞?這是佛教學方法的殊勝,破我們的執著,告訴我們名詞、名相是假的,只要體會它表達真正的意思,不要去執著名相,不要去執著言語,這都是假的,都沒有意義的,你要從假名、言詞裡去體會它的真實義,這是教學方法的善巧。不像我們世間這名詞還要統一,統一是什麼?統一一種執著,統一一種成見,這個麻煩,佛是打破我們的成見、執著,這是跟世間法不一樣的地方。所以一樁事情,佛是用許多的方法來說明,用許多的名詞、術語來說明。

  然後我們曉得,一心就是真如,一心就是法身,真心、本性、法身,哪裡還有什麼修、什麼證?《壇經》裡面,六祖處處點醒我們決定不能執著,他在見性的時候,他說:「何期自性,本來清淨。」清淨心裡面如果有修有證,那就叫二法。他對印宗法師講「佛法是不二法,二就不是佛法」,二就迷了,一就是覺悟了。這個一,如果一是對二執一,那還是迷,有一就有二,那還是落在二法裡。這個一是絕對的一,不是相對的一;相對的一,那是迷。我們凡夫讀《壇經》,讀了他這一句還是迷,不是他的境界。這個話怎麼引起?印宗聽說他是從黃梅得法來的,想打聽五祖平常說法有沒有說解脫、禪定,六祖告訴他:「禪定、解脫是二法,佛法是不二法。」這是點醒他,你還是在心外求法,這個二就是心外求法。

  一心不好懂,為什麼?我們看一心,就有一個念頭「這是一心」,有一個境界、有一個觀念,早就不是一心了。真正是一心,這裡頭決定沒有一念,那就是一心持名,那叫老實念佛。有很多人到我這裡來問長問短,我是一句話總答覆,都不老實,都不是一心,亂心在念佛。他要是一心念,他哪裡有問題?絕對不會有問題。一心念,他真的就老實,他不會問人。不要說是我,他不問了,阿彌陀佛在那裡坐著,他也不問,他一句話沒有了;還有起心動念都是不老實,都是亂心,不是一心。所以這裡頭要細心去領會,一心裡頭沒有修、沒有證,修證是二法,二法就不是佛法,哪來的修證?

  演【不涉程途。】

  佛在經上講,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這裡十萬億佛國土,這叫「程途」,程是路程,路途遙遠。一心裡面沒有遠近、沒有大小,大小是二法,遠近是二,總而言之,二法就不是佛法;不是佛法就不是一心,一心就是佛法。由此可知,我們心裡有二念,有二念就不是真心,真心裡頭決定沒有二念,這是修行迷悟的關鍵。悟的人怎麼悟的?迷的人怎麼迷的?關鍵就在此地。由此可知,諸佛菩薩在經論裡常講,亂心不能成就。「從因至果」完全是自己的事情,佛菩薩幫不上忙,一定要靠自己。阿彌陀佛慈悲到極處,還是你自己要伏住煩惱,他才幫得上忙;你的煩惱伏不住,阿彌陀佛再慈悲也幫不上忙。這比起其他法門真的是容易多了,其他法門你必須見思煩惱斷掉,佛菩薩才能幫得上忙;見思煩惱沒斷,幫不上忙。阿彌陀佛只要你伏住,不必斷,伏住就幫上忙。可見得基本的功夫一定要靠自己,靠別人是靠不住的,這個要知道。一心就是真心、本性,哲學裡面講的宇宙的本體,這裡頭沒有修證、沒有遠近(程途就是遠近)。

  演【全體是佛。】

  「佛」是覺的意思,換句話說,一心的全體就是覺。他要不覺,眾生有感,他怎麼會有應?有覺才有應。覺不是知,這裡頭有差別,覺是真實的智慧,般若智慧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,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講般若的時間就佔二十二年,幾乎佔他弘法利生時間的一半。大家知道般若講空,空就什麼都沒有了,這三歲小孩都懂,何必要講二十二年?他老人家講的這個空,空就是有,有就是空,空有是一樁事情,不是二樁事情。這就把我們講糊塗了,愈講愈不好懂。這才費二十二年的時間,讓我們真正明瞭空有是一樁事情。「空」是根本智,「有」是後得智,般若的總綱領是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,無知是空,無所不知是有。無知跟有知都叫做覺,所以那個覺不是我們現在觀念當中的覺。我們現在觀念當中的覺是從意識裡生的;佛所講的覺是離開心意識,是自性裡本來具足的,那才叫做正覺,不是修來的。全體是覺,全體是佛,全體都能現相。

  演【若言是因,對果言因,既無當果,因是誰因。】

  因果是二法,二法就不是佛法。自性裡說不上果,說不上果,哪來的因?所以因果也沒有了。諸位要曉得,證得究竟位,因果沒有了,這在淨土是到常寂光淨土這個境界。實報以下都有因果,他有相,有相就有因果。實報土的相,佛在經上說,有生無滅;方便土、同居土現的相是有生有滅。我們今天看到的現象,這一切萬象都是有生有滅的,實報土有生無滅,常寂光土沒有生也沒有滅,生滅都沒有。這是講常寂光的境界,講到究竟圓滿,所以因果也沒有。

  演【若言是果,對因言果,既無前因,果是誰果。故名是也】

  因果也沒有,究竟是什麼?不得已說了一句話,「唯是一心」,或者說唯是一覺、唯是一佛。這些話都是很勉強、很不得已而說出來的,決定不能執著,聽了決定不能起心動念。這叫「是」,是心是佛。

  我說這一段,我自己感覺到說得很明白,說得很清楚了。恐怕諸位聽了還是懵懵懂懂的,還是聽不清楚。確實難懂,難在什麼地方?我們可以說,不講過去,過去都忘掉了,講這一生,從生下來到今天都沒有這經驗,都沒有這個常識,突然聽到這個境界,真是墮入五里霧中,有這個現象。這個現象也是正常的,必須有相當的功夫去歷練,歷練就是念佛,念到心清淨的時候,你就能體會到一點意思,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

  疏【又此一心,即定中之定故。】

  鈔【定中定者,以定散判之。】

  定的反面就是散亂,跟散亂對立的這一邊就是定。

  鈔【修餘少善福者,散善也;一心不亂者,定善也。】

  什麼叫『散善』?什麼叫『定善』?實在講,修行關鍵在心,心散,修什麼法門都是散漫的;心定,修一切法都是定的。這在《普賢行願品》裡面顯示的最為清楚,普賢行,從禮敬到迴向,跟凡夫所修的有什麼兩樣?我們見到佛像恭恭敬敬頂禮三拜,普賢菩薩見到佛像也頂禮三拜,這不都是一樣的嗎?為什麼我們修的頂禮三拜不叫做禮敬諸佛,他的頂禮三拜叫禮敬諸佛?事上一樣,心不一樣。我們心量很小,有分別執著,看到這是佛像才拜,看到那個不是佛像就不拜了。有分別執著,心不廣。普賢菩薩的心沒有分別執著,他的心是廣大的,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他一心。普賢菩薩的心就是我們此地講的一心不亂,一心不亂就是普賢心,用一心不亂修一切法都是普賢行。這才曉得我們本宗跟普賢菩薩的關係是何等的密切。

  散心修一切行都屬於散善,散善總歸在福報。為什麼說是福報?不能出三界,不能了生死,所修的果報是在三界六道裡面享福,這叫散善。散心所修就是雜亂心所修,說得更清楚、更明白一點,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斷,所修的一切善法統統叫散善,果報是六道裡面有漏的福報。一心不亂不一樣了,下面還有詳細說明,一心是定,定中定,定中定是自性本定。佛在《楞嚴經》裡面換一個名字叫首楞嚴大定,首楞嚴大定就是此地講的定中定,也就是一心不亂裡面講的理一心。一心是定,不亂是慧,一心不亂是定就是慧、慧就是定,一心就不亂,不亂就是一心。但是你要曉得,不亂是慧,一心是定,定就是慧,慧就是定。由此可知,很多人誤會以為念佛的人只修一點定,完全沒有智慧,他搞錯了,他不知道定心起作用就是慧。念佛人確實是「定慧等持」,這句佛號裡面有圓滿的大定、有圓滿的般若,很多人不知道,不肯修學,當面錯過。他為什麼錯過?少善根、福德。

  演【一心不亂名定者,心緣一境,無有異念,故言定善。】

  這句話使我們當頭棒喝,我們念佛就不曉得把心定在一個境界上,口裡念阿彌陀佛,心緣許多境界,怎麼能成就!精神意志不能集中,用散亂心念佛不能成就,用散亂心參禪、用散亂心研教也不能成就。古德強調要一門深入,道理就在此地。一門深入就是心緣一個境界,容易成功,不需要很長的時間,心就收了。我們佛法講求這個原則,儒家教學也不例外,孟子說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」,放心是什麼?散亂心,這個心都放在外頭,學問是什麼?把放在外面這個心收回來,把它歸一,就是這個意思。「心緣一境」,就是孟子所講的收放心,俗話講「收心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只要緣一境,這就是定,這樣所修一切是善法,那都叫定善。為什麼?心定,心定修一切善法就是定善;心散,修一切善法是散善。散善叫福德,定善叫功德,功德跟福德差別就在此地。定善修的是功德,散善修的是福德,為什麼?他沒有定、沒有慧,他有福報。福報有三種,第一種是財富,第二種是聰明智慧,第三種是健康長壽。功德就不一樣,功德得禪定開智慧,智慧開了,斷煩惱破無明,那個完全不一樣了。

  鈔【又以一心而分定散,事一心者,定善中之散善也;理一心者,定善中之定善也。】

  這裡面講「定中定者」,就是指理一心。換句話說,實實在在就是講定功的淺深而已。定功淺的,這是散善;定功深的,那是定善,這是又更深一個層次的比較。假設我們把一心分作事、理二種,事一心當中有九品,理一心之中也有九品。性定圓滿現前,那是理一心的上上品,上上品的理一心就是成佛了,上中品的是等覺,上下品的就是十地菩薩。圓教十住位是理一心的下品,因為十信位是屬於事一心,初住以上則是屬於理一心。理一心的菩薩一共有四十一個位次,上面還有佛的位次,總共四十二個位次。四十二個位次都是理一心,為什麼有四十二?理一心淺深程度不同。

  演【事一心者,猶未離六識,故為定中散;理一心者,則是常住真心,故為定中定。】

  沒有離開心意識,這是「事一心」;完全離開心意識,那就屬於「理一心」。換句話說,事一心是意識心當家做主,理一心是真心,是自性當家做主,這就是用心不一樣。普賢菩薩所用的心是真心、是自性,也就是本經上講的理一心,這叫普賢行。大小乘聖者,別教三賢位的菩薩都還是六識起作用,所以縱然得到甚深的禪定,還是在事一心。蓮池大師講的定中散、定中定是這樣區別的。

  疏【又此一心,即菩薩念佛三昧故。】

  演【即菩薩念佛者,以有凡夫念佛三昧,二乘念佛三昧,今是菩薩念佛三昧故。】

  由此可知,念佛三昧是一個總稱,裡面境界很複雜,層次很多,不是說一個念佛三昧就涵蓋一切,那就錯誤了,念佛三昧也有淺深廣狹不同。凡夫的念佛三昧就是常講的功夫成片,法喜充滿,念佛念得很歡喜,念到精神飽滿,念到自在快樂,這是凡夫的念佛三昧。有沒用處?有。有什麼用處?帶業往生,生凡聖同居土。這幾乎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,古德講萬修萬人去,就是說這個。二乘念佛三昧是上品的事一心不亂,菩薩念佛三昧是理一心不亂,這是不難區別。

  鈔【或疑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,其間並無信願往生等語,惟言正念諸法實相,是名念佛,似與此經意義相戾。今謂彼專主理,此兼理事。理一心者,念而無念,即實相也。蓋彼以無念正入,此以有念巧入,作用稍別,究竟不殊,是故同名念佛三昧。】

  大師這一段的開示講得非常巧妙,如果不是過來人就沒有辦法講得這樣簡單明瞭,這話是過來人說的。《大藏經》裡面有一部經叫《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》,因為這個地方講到「菩薩念佛三昧」,《菩薩念佛三昧經》上跟我們此地講的不一樣,這就容易引起懷疑,引起爭論。因為《菩薩念佛三昧經》裡面沒有說「信願持名」,只說『正念諸法實相』,這叫念佛。初看好像跟淨土宗講的完全不相應,可是現在我們聽到這個話已經是比較容易接受,為什麼?因為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諸法實相的代名詞,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諸法實相,這有什麼兩樣?其實沒有兩樣。這是我們在淨土教裡面下這麼多年的功夫才明瞭;沒有在這裡面下過功夫的人,他還是執著在理事不能圓融的狀況之下,就很難接受了。

  『今謂彼專主理』,《菩薩念佛三昧經》完全是從理上說的,我們這個經多半從事上說的,經確實有兩大類不同。一般講,說事的經好像很淺,講故事,好懂、很淺,說理的經就很深很玄,很不好懂,這是淺人的看法。深的人看法跟我們淺人看法恰恰顛倒,講理的經好懂,講事的經不好懂。講事的經,事裡有理,理要是講不清楚,這事誰相信?台中李老師告訴我,他一生最怕講的經就是《阿彌陀經》、《地藏經》,最難講的,都講的事。有人問:事怎麼來的?為什麼有這事?那就麻煩了。《楞嚴經》講理,《金剛經》講理,講理的經好講,容易懂。事的經非常難講,因為它有很深的理,理要不透徹,事就講不圓,沒有辦法叫人相信。理講不圓,能講一分,他可以信一分,講二分,他可以信二分,它很有趣味。講事的經要不是完全透徹,就沒有辦法叫人接受,無法叫人相信。

  難易差別,我們也要了解。淨宗是出了名的難信易行,修很容易,理太深,經上都說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,唯佛與佛方能究竟。只有成了佛,對於淨土的理才能徹底圓滿的了解。九法界有情眾生,九法界包括等覺菩薩,要靠自己的力量都沒有辦法把它講圓滿,這裡頭包括等覺菩薩,才曉得這個理之深廣不可思議。這樣深的經典,我們今天在此地也講了,大家在這裡也聽了,好像不難,其實真難!我們哪有能力講,不但沒有能力講,聽的能力也沒有,說聽的能力都是諸佛威神加持,離開諸佛菩薩的加持,菩薩都說不出,何況我們凡夫!我們能說,大家能聽,聽了歡喜,都是佛力加持,佛本願威神的加持。自己過去修積善根、福德,現在緣成熟,蒙佛加持,這叫二力法門。佛加持我們,善根深的人能感覺得出,善根差一點、業障厚一點的人感覺不出來;雖然感覺不出來,佛還是在加持你。所有一切法門,最容易得佛力加持的就是這個法門,因為你修學這個法門,沒有一尊佛不歡喜,佛歡喜當然就幫助你、體恤你,希望你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就,道理就在此地。

  一般世間人,凡是學佛的佛教徒,沒有一個不是天天求佛菩薩保佑,其實大多數人都在打妄想,佛菩薩憑什麼保佑你?憑你磕幾個響頭,供幾根香蕉水果,佛就保佑你,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!真念佛,真發願求生,你不求佛菩薩保佑,佛菩薩統統都來保佑你,為什麼?這是諸佛菩薩最歡喜見到的一樁事情。你修學其他大乘佛法,未必感應到一切諸佛的護念,當然也有諸佛菩薩護念,少數,很少,與那個法門相應的,就有感應道交。

  淨宗念佛法門是一切諸佛都感應,《彌陀經》裡面六方佛,你就看到了,六方佛是羅什大師翻得簡略,玄奘大師的譯本是十方佛。念佛法門是一切諸佛都讚歎,一切諸佛都弘揚,一切諸佛都巴不得眾生接受這個法門,修學這個法門。你真的信受奉行,沒有一尊佛不歡喜,就是沒有一尊佛不保佑你,確實不相同!你要是頭腦冷靜一點,長時間去觀察,你看看念佛的跟修學其他法門的人,將來的成就,我們看不到,我們只看現在,從哪裡看?俗話常講相隨心轉,你就看他的相狀,念佛人跟學其他的法門不一樣,念佛人顯得愈來愈有福報,愈來愈有智慧,愈來愈健康。你從這個地方去觀察,就能體會到佛菩薩加持的力量不一樣,這都是佛力加持的。一切經論都與佛菩薩有感應道交,是一部分的,唯獨這個法門與佛菩薩感應是全體的,一尊佛都不漏的。真的知道這個法門好處的人不多。夏蓮居老居士會集大經之後,他有一個偈子說明這是「佛云難信誠難信,萬億人中一二知」,那個話說的一點都不假,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,真叫大幸,真是不容易。

  我自己初學佛的時候,對於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是非常仰慕。《法華經》上用的功夫比較少,這是遇到善知識緣分不一樣,我到台中就是想跟李老師學《法華經》的,我帶了二十多種註解,我的材料很豐富,帶到台中,台中李老師一看搖頭,他說太麻煩了,我要單獨找時間來教你一個人,找不出這麼多的時間,他說:我現在正在講《楞嚴經》,你學《楞嚴經》好了,我就少費力氣。我說也好,《楞嚴》跟《法華》分量也差不多,這個經在大乘經的地位上也相彷彿,古人講:「開智慧的楞嚴,成佛的法華」,我說好,我就接受了。接受老師跟他學《楞嚴》。當時我手上沒有蒐集《楞嚴》的參考資料,在台灣能找得到兩個本子,圓瑛法師的《講義》,孫仲霞居士的《直解》,那是慶芳書局印的,只有這兩種本子。到台中之後,一面聽經、一面找參考資料,這是得力於香港佛經流通處智開法師幫我很大的忙,他在香港真是全心全力替我蒐集,一年當中蒐集了十幾種,都是《楞嚴經》的名註。《楞嚴經》的註解以後自己各方蒐集,大概也有三十種,這是參考資料,學經。這個修學就是「緣」真正是決定成敗的關鍵,一門深入,一心深入,這就一定有成就。

  『此兼理事』,本經有理、有事。理一心講到最高的境界是念而無念,那就是實相。無念是什麼?無念是一心,一心就是實相、就是真相。一心是理,念是事,事不礙理,理不礙事,就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理事無礙,在這個經裡面完全顯示出來了。彭際清講《無量壽經》即是中本《華嚴》,《阿彌陀經》就是小本《華嚴》,我是把這個事實搞清楚了,再把《華嚴經》捨掉,來專心、專注在這個經上。這個經不但是《華嚴》的精華,也是《楞嚴》、《法華》的精華,這部經是三部大經的精華。我念精華錄多好,我何必去惹麻煩搞那麼多東西?費時間、費精神。這是為什麼古來大德到晚年統統都捨棄,一門深入都來念阿彌陀佛了,就是這麼個道理。年輕的時候,為什麼搞那麼多?無知!《地藏經》上講的「剛強難化,業障深重」。老師雖然苦口婆心的教,依舊是陽奉陰違,到自己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,才感謝老師,才後悔莫及。當年要是聽老師的話,就少走很多冤枉路,自己的成就比現在一定提升很多個層次。因為自己的經歷、時間浪費在這許多大經大論,耽誤很多時間,不曉得專攻、專精的利益。

  我今天也是苦口婆心的勸人,我是過來人,幾個人相信?幾個人肯聽?不肯聽、不相信,我也了解,為什麼?當年老師教我,我也是這樣的!所以你們學習的心理,我怎會不知道?這個路我走過來的。肯信、肯聽的人有福;不肯聽、不肯信,那要走一些冤枉路。那個路要真能走回來,好幸運!走不回來,永遠迷失,大概佔百分之九十九,都回不來了。回來的太少,我很幸運打個轉還回來了,才有這麼一點小成就。如果沒有回來,就完了。回不來的多,回來的少。我能回頭,實在講真正得力於《楞嚴》跟《華嚴》。從這兩部經裡面曉得淨宗就是大經的精華,是大經的精要,跟大經完全沒有兩樣,而且比大經是更簡單、更容易讓我們抓住全經的綱領,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,這才能很短的時間得到真正殊勝的利益。此兼理事,就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理事無礙。

  『蓋彼以無念正入,此以有念巧入』。正入好,正入難!為什麼?見思煩惱念掉了,塵沙煩惱斷了,無明也破一品,這才入了。為什麼念佛是巧入?我們煩惱一品不要斷,只要伏就入了。入了都一樣,你正入,花那麼長的時間,花那麼多的精神;我這個巧入,不要用那麼多時間,也不要用那麼多精神,我們得到的效果相同。作用不一樣,方法巧妙不一樣,『究竟不殊』,所得的功德利益完全相同,『是故同名念佛三昧』。這個我們真的要好好去想一想,細心去體會蓮池大師的苦口婆心。所以我說這不是過來人說不出,體會不到。好,我們念佛迴向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