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 (第九十一集)  1984/12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01-003-0091

  請看《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》,第一六一頁:

  疏【難脫者,元末張士誠攻湖州,江浙丞相與戰,擒四十人,囚檻送戮,夜宿西湖鳥窠寺。大猷謀禪師,徐步廊下,囚見師神觀閒雅,持誦不輟,因求救拔。師教令至心念南無救苦救難阿彌陀佛,中有三人信受其語,念不絕口。天曉發囚,易枷鎖,至三人,刑具不足,惟繫以繩,既而審鞫,知良民被虜者,遂得釋。】

  這是講感應裡面末後一條,「俘囚脫難」。遇到災難的時候,念佛念菩薩的感應很多。我們看許多《感應錄》裡面所記載的,不僅如此,古人《筆記》裡面記載的也非常之多,像紀曉嵐《閱微草堂筆記》裡面就記載不少。這也是略舉一條,這是元朝時候的一段故事。『張士誠』在當時也是割據一方,以後是被朱元璋消滅,在當時他的勢力相當大。『湖州』是在江蘇。戰亂的時候,有不少的良民被俘虜。有作亂的,也有良民,摻雜在其中,各人業力不相同。這些俘虜關在寺院裡的空房,所以能見到法師,這是眾生的共業。這些遇難的人求法師幫助他,法師能幫助的就是勸他念佛,我們平常遇到災難都念「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」,這個地方是『救苦救難阿彌陀佛』。我相信大猷謀禪師自己本身一定是個念佛修淨土的人,要不然他不會教他念阿彌陀佛。

  由此可知,當我們遇到災難,要不要再去念觀音菩薩?生病,要不要去念藥師佛?好像每個佛菩薩管一樁事情。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覺悟到,我們平常所修的這個法門,念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本尊,遇到災難也好,有疾病也好,統統念阿彌陀佛,決定有效。這個效果從什麼地方產生?我們在講席當中跟諸位說過,至誠感通。一般人求佛、求菩薩沒效,就是他心不誠,怎麼曉得他心不誠?他要求許許多多佛菩薩,他心就不誠。心要是真誠,只求一尊佛菩薩,你平常專念他,到時候一定有靈驗。我們念這一段要明白這個道理。俗話說「誠則靈」,不誠就不靈,念咒、畫符都不例外。念咒、畫符誠都靈,何況我們念佛菩薩名號?那更沒有疑惑了。

  學佛,縱然研究經教,也是得一門深入。學多了,我們的精神、力量就分散了,要想有成就很難。自古以來,學要專攻,譬如我們用十年的時間專門學這部《彌陀經》,專攻這一部《彌陀經》,十年不斷的去讀誦、去演講,研究討論,十年以後你就是《阿彌陀經》的專家了。哪一個人都比不上你,為什麼?你在這一部經上下了十年功夫。另外一個人十年他研究十部經,看起來不少,很多!一年研究一部,每部經他所了解的都是表面的,沒有深度。如果十年研究二十部、三十部,那更不必說了。我想這個道理,大家都能夠明瞭,你好好的想想,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來學佛。

  古今有成就的這些大德們,都是一生專攻一部。古時候,像清涼一生專攻《華嚴》,他講《華嚴經》講了五十遍;智者大師專攻《法華》;南山律祖,唐朝終南山道宣律師專攻《四分戒律》。《四分律》是一部很大的書,他聽了二十多遍,聽講,人家能有這樣的精神,哪個地方講《四分律》,他就到那裡去討經單聽經,經講完他就離開。近代圓瑛法師,專攻《楞嚴》,二十五歲就在《楞嚴》下功夫,一直到七十多歲才完成一部《楞嚴經講義》,一生的力量,他能有那麼大的成就。江味農居士一生專攻《金剛經》,在《金剛經》下了四十年的功夫,古今以來講《金剛經》沒有人能超過他,他那一部《金剛經講義》是《金剛經》註解的權威,人家用的功夫深,四十年!周止菴居士在一部《心經》上,《心經》二百六十個字,他也用了四十年的功夫,寫成《心經詮注》,這是《心經》權威的註解,自古至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超過他。所以無論是解門、行門都要專攻,才能收到不思議的效果。

  這個地方講到念佛,其中這三個人是冤枉的,是良民,他們相信;作惡的人,他不相信。我們要問,假如他相信,能不能得救?他相信,決定能得救。下面一段講惡人得度。這些人都能往生、都能得救,那我想我們這一生是決定沒有問題。

  玄義【又復惡人則善和十念,地獄現而化佛空迎。畜生則鴝鵒稱名,形骸掩而蓮華地發。何況身無重慝,報在最靈,信願熏修,寧成虛棄。】

  我們看註解:

  疏【惡人者。】

  這是很有名的一個公案,家喻戶曉。

  疏【唐張善和,屠牛為業。】

  唐朝時候『張善和』,這個人是個屠戶,殺牛的,一生不曉得殺了多少牛,賣牛肉的。

  疏【臨終,見群牛索命,於是大怖。】

  臨命終的時候,他看到許多牛頭人來向他討命。這個時候他就害怕了,知道因果報應絲毫不爽。

  疏【喚其妻云:速延僧為我念佛。】

  他就叫他的太太,請出家人來給他超度。《往生傳》裡面記載,他大呼救命的時候,這是緣遇得好,因緣殊勝,剛好有一個化緣的出家人從他家門口經過,聽到他叫的聲音,問:什麼事情?他太太請出家人到家裡。他就告訴他,許多牛頭人來問他要命。

  疏【諭云:經中說臨終惡相現者,至心念佛,即得往生。】

  這個出家人就告訴他:《觀無量壽佛經》裡面講,五逆十惡是重大的罪業,臨終時候念佛也能往生。

  疏【和云:地獄至。】

  張善和大叫:地獄相現前了。換句話說,馬上他就要墮地獄了。

  疏【急取香鑪來,即以右手擎火,左手拈香,面西專切念佛,未滿十聲,自言佛來迎我,即化去。】

  趕快拿著香爐,手上拿了一把香,他就大聲的念阿彌陀佛。未滿十聲,他說:牛頭人不見了,佛來了。他跟佛走了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,這是作惡臨終念佛往生。但是這一條必須跟諸位說明白,你們曾經看到有幾個人臨終的時候這麼清楚、這麼明白?這是先決條件。如果臨命終時,人都不認得了,這就沒救了。

  張善和這個是大福報,這個福報是前生修的,前生修的就是《彌陀經》上所說的「臨命終時心不顛倒」。所以《彌陀經》給我們講兩樁事情,第一個是「一心不亂」,那是決定成就的,只要得一心不亂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喜歡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,喜歡在這個世界上多住幾年就多住幾年,決定不礙事,來去自由,那是得一心不亂的。沒得一心不亂,那最重要的條件就是「心不顛倒」,你走的時候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樣才有把握去得了。臨終要是有痛苦,要是昏迷不醒,那就沒辦法,那個甚至助念都沒辦法。所以人在一生當中要修福,不要享福,不要把你所修的那點福報都享盡,享盡了,臨終就沒福了。

  我過去看過不少富貴人家,少年得志、中年得志,盡情享受,一呼百應的,到晚年衰了。晚年的時候連一個伺候的人、照顧的人都沒有了,洗衣服、燒飯都要自己動手,可憐得不得了。在他得志的時候,家裡傭人十幾個、二十個,伺候唯恐不周到,到晚年的時候,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做,上街買菜也拿個籃子自己跑去。我見過很多很多,這福享盡了。他死的那個情形就可想而知,怎麼會清楚明白?不可能的。

  所以一定要知道修福,希望臨終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我們念佛就決定可以往生了。帶業往生,要靠臨終這一剎那。像張善和這麼清楚,這是他多生多劫修行的善根,在這個時候現前。一生沒有聞到過佛法,臨終聽到了,他肯相信,肯專心的去念,所以臨命終時十念一念也能往生,這是《觀經》裡面下品下生。可是千萬要記住,決不能存一個僥倖的心理,看了這段故事,不要緊,這一生多造一點惡沒關係,臨命終還來得及。你要是這樣想法,就大錯特錯!你臨命終的時候能保得住像張善和這麼清楚嗎?能保得住在那個時候有善知識來幫助你嗎?所以不可以存僥倖的心理,要認真的念佛。尤其是現代這個時代,意外的災難很多,我們自己能有把握一生不會遇到嗎?突然而來的災難,怎麼辦?所以平常就要認真努力的念佛,念佛能消災免難,縱然是大劫難來臨,也能清清楚楚的念佛往生,這是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。

  疏【畜生者。】

  這一段是講畜生念佛往生。這個事情很奇怪,也不少,古人編寫一本書《物猶如此》,專門記載中國歷代畜生往生的。

  疏【宋黃巖正等寺,觀公,畜鴝鵒。】

  寺廟名叫正等。這是一個出家人,他的法名沒有完全記載,對他尊稱稱一個字,『觀公』。他養了一隻『鴝鵒』,我們俗話叫八哥,八哥鳥會說話的。

  疏【常念佛不絕。】

  在寺廟裡面大家教牠念佛,牠也會念佛。

  疏【一日立化籠上,觀葬之。】

  有一天牠往生了,在籠子上站著走的,法師把牠埋起來。

  疏【已而土上出紫蓮華一朵。】

  埋在地下,沒幾天這地上長出一朵紫色蓮花。法師覺得這是很好的瑞相,想要知道蓮花是不是從這隻八哥身上長的,就把土扒開看一看。

  疏【尋土中,則華從舌端而發。】

  果然沒錯,蓮花是從這隻小鳥舌頭當中長出來的。

  疏【靈芝照律師,為之讚,有「立亡籠閉渾閒事,化紫蓮華也太奇」之句。】

  這是宋朝專門研究戒律的一位出家人,律宗裡面稱他作「靈芝律祖」,他見到這個事情,特別寫一篇文章來讚歎。畜生道往生,這是平常事情,聽說過很多,這不希奇。舌頭變成紫色蓮花,這個很希奇。這是講古代的。

  倓虛法師有一個佛七開示的錄音帶,裡頭講了許多現代往生的事情,講一隻公雞往生。諦閑法師做頭陀寺方丈的時候,廟裡養的公雞。這隻公雞每天都跟著大眾做早晚課,也跟著大眾一起到齋堂,大家吃飯,飯菜掉在地上牠都會撿去吃,吃得乾乾淨淨。有一天上殿的時候,下殿之後大家都走了,這公雞不走。香燈師就趕牠走,說:大家都走了,我要關門,你趕快出去。這隻大公雞不理他,走到大殿當中,站在那個地方,仰著頭看著佛像,叫了三聲,站在那裡死了。諦閑法師照出家人禮節把牠火化埋葬。這是倓虛老法師親自見到的畜生往生。人要不好好的念佛,連畜生都比不上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功德利益說不盡,你們好好的聽聽倓老法師的開示。

  疏【如上持名所舉,自飛光出佛至此。】

  善導大師念一聲佛,口裡一道光明,這是前面講過的,一直到這個地方全是講感應。

  疏【亦千萬中紀一而已。】

  千萬往生的人、往生的動物,略舉一二而已,給我們做一個證明。

  疏【慝者,惡之匿於心者也。】

  心裡面有大惡,貪瞋痴慢這都是大惡。

  疏【最靈者,人為萬物之靈也。末復結言,惡人念佛,尚得往生,何況惡未必如善和。】

  沒有造張善和那樣重的罪業。

  疏【畜生念佛,尚得往生,何況靈而號為人類。以此比況,知必生也。】

  我們看看這些事蹟應當覺悟。除非是我們自己不肯發心,肯發心念佛,我們這一生必定往生,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。你們諸位同學有很多是剛剛學佛的,佛法宗派多、法門多、經典多,從哪裡下手?這是不能不留意的。如果一下手就找對了門路,你的成就就快,不但快成就也高;找錯門路,也許這一生都不能成就,走上許許多多的冤枉路。這是在一開端就得要留意。所有法門裡面,一生成就,人人都能成就,無過於念佛法門。

  《彌陀經》雖然簡單,經文不長,可是字字句句裡頭含著無量義。我們看看這本註解,諸位手上拿的這麼一大本,這是《彌陀經》的註解,我們這裡面選的是三種註解。蓮池大師的《疏鈔》,博大精深,這部《疏鈔》一共是四卷,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是第一卷,第一卷還沒講完,已經講了九十一次。這次是我們第三次講《疏鈔》,第二次我們留的有錄音帶,九十分鐘的錄音帶,三百三十五個,一部《阿彌陀經》。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《彌陀經》看淺了,不要把這個法門看簡單了。

  過去台中李老師講一部《楞嚴經》,從頭到尾講完,也不過講了一百三十六個小時。我們《彌陀經疏鈔》一遍已經講五百多個小時,那是第二次講的。這一次講的比上一次更詳細,時間用得更多。所以輕視念佛法門,那就是沒有福報;選擇這個法門,那是你的善根福德因緣深厚。

  我自己學佛三十多年,過去不曉得,到處摸索,也摸索了許許多多的經論,最後才知道念佛法門好。我在道場講經,只講《彌陀經》、《四十華嚴》這兩部經。這一次為你們同學開的《四十二章經》,是幫助你們學講經,希望你們從《四十二章經》當中提起學佛的興趣。真正要學佛,一定要念《彌陀經》,一定要修念佛法門。

  疏【信願熏修,所作唐捐,無有是處。】

  『唐捐』的意思就是空過。只要你相信,你發願,你認真的念佛,念佛叫『熏修』,日夜不間斷、不夾雜、不懷疑,一直念下去,這叫熏修,你這個所作如果說空過,沒有這個道理,決定得到殊勝的功德利益。

  ◎【五、結勸】

  玄義【是以一音始唱,千佛同賡。三學高僧,九流名德,若幽若顯,若聖若凡,如萬水無不朝東,似群星悉皆拱北,方之捷徑,號曰普門,豈虛語哉。決志求生,無容擬議者矣。】

  『賡』是相續。這幾句話是蓮池大師苦口婆心勸勉我們選擇這個法門,認真的去修學。諸位請看註解:

  疏【此總結淨土法門,一切眾生所皈依也。】

  『此』,指前面這三行文字。這個法門可以說最初在華嚴會上所提倡的。《華嚴經》在中國佛教是大家公認的根本法輪,一切經皆是《華嚴》眷屬,也是《華嚴》的枝葉。好像一棵樹一樣,《華嚴》是根本,一切經是從這個根本所生的枝葉,就曉得《華嚴經》在佛法裡面所佔的地位。《華嚴經》裡面一共講了二千多個法門,包括顯密各宗,它經大,講得詳細、講得多,可是最後結歸的是念佛法門。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都是發願求生西方淨土,善財童子也是修念佛往生淨土的法門。五十三參裡面,雖然參訪許許多多不同的宗派、不同的法門,善財童子接觸他們之後,如如不動,還是一心念佛。不但到末後文殊、普賢、善財往生淨土,而且普賢菩薩以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」,勸華藏會上所有菩薩們統統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看看這種景象是何等的莊嚴。所以我們才真正體會到,淨土是整個佛法的皈依處。不念佛,不求生淨土,那太可惜了。

  李老師在《無量壽經》眉註上,他老人家批了幾句話,因為看到經上,菩薩在過去生中供養四百億佛,那個數字不得了!供養四百億佛,還有隔陰之迷,還有退轉,這個可怕了。雖有遠因,將來他當然還是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但是長劫在六道裡頭輪迴,這個苦吃得很冤枉。所以末後他老人家提示我們,「不求帶業往生,非愚即狂」,你不是個愚人,你就是狂妄!這個話一點都不錯。

  疏【唱者導也,賡者續也。始唱者,釋迦開示西方,眾生始知淨業,是引而導之也。】

  釋迦牟尼佛在華嚴會上就跟我們說了,說出西方淨土。而在彌陀會、無量壽會、觀無量壽會是專講西方極樂世界,專門給我們介紹西方淨土。『眾生始知淨業』,我們才曉得。而佛經傳到中國來,《無量壽經》是最早期到中國來的,安世高到中國來的時候,《無量壽經》就傳來了,而且安世高把它翻成中文,很可惜這個本子遺失了。

  疏【同賡者,六方讚歎。詳如經文中說,是續而和之也。】

  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講西方淨土,六方佛讚歎,勸我們學習。

  疏【三學者,謂禪教律三宗也。】

  『三學』是講禪、教、律,實在講,這就把淨土宗以外的宗派全都包括了;天台、賢首、三論、唯識,都包括在「教」裡面。

  疏【禪,如永明,以宗門柱石,而上上品生。】

  這是講禪宗。永明延壽也是先學禪,在禪宗裡面大徹大悟,回過頭來念佛,成為淨土宗第六代祖師。永明延壽大師,傳說他是阿彌陀佛再來的。他有一部大書《宗鏡錄》,一百卷,流傳後世,另外還有《萬善同歸集》。傳記裡面記載,法師往生之後,有一位出家人在他的塔前禮拜圍繞,一年到頭都是這樣,不肯離去。有人問他:為什麼在這裡禮塔?他說他曾經死過一次,見到閻羅王,看到閻羅王那個大殿上掛著一張畫像,閻羅王要升殿之前,都到那個像前面去拜三拜。他就問旁人:那個像是誰?別人告訴他,那是永明延壽大師。他的壽命大概還沒到,閻羅王把他送回來了。送回來之後,他就到處打聽,有沒有永明延壽這個人,打聽到果然有。他就在永明延壽大師這個塔天天禮拜圍繞,說閻羅王都恭敬,而且陰間裡面告訴他,永明延壽上上品往生。上上品是從這個地方傳出來的,傳記裡頭有。

  疏【圓照以獨秉單傳,而標名蓮境。】

  宋朝圓照禪師,他在禪宗裡面大徹大悟之後,回過頭來念佛。『標名蓮境』,當時資福寺有一位出家人,到照法師這個地方來禮座,禮座之後還拿出錢來供養。那位法師是非常有名的大法師,身分、地位都比照法師高,所以人家就覺得奇怪,說:你怎麼會去拜他?還去供養他?他就告訴別人,他在禪定當中見到西方世界,西方世界蓮花上刻圓照法師的名字,所以他知道他將來決定往生,特地到這裡來禮座供養。

  疏【教,如僧叡弘輔什師,而蓮華出榻。】

  這講教下。『僧叡』是了不起的人,鳩摩羅什大師四大弟子之一,當時幫助鳩摩羅什大師翻經,學問道德非常之好。羅什法師往生之後,僧叡就到廬山跟慧遠大師念佛。他也是預知時至,走的時候預先告訴大家,他什麼時候要走。他面西合掌而化,大家看到他坐榻前面有一朵金蓮花,忽隱忽現,而且有五色的雲煙從他房間裡面慢慢的出去,這是往生的瑞相。

  疏【四明中興台教,而西向坐亡。】

  『四明』尊者,註疏很多,是中興天台宗的大師。他臨終也是念佛,面朝西坐亡,沒有病苦,預知時至。

  疏【律,如靈芝,生弘毗尼,而死生安養。】

  這是學戒律的。靈芝律師一生弘揚戒律,自己是念佛往生淨土。

  疏【清照大闡律學,而說偈西歸。】

  宋朝清照律師,他是靈芝律師的學生。他雖然一生弘揚戒律,可是自己念佛念了六十年。臨命終時,說了一首偈子:「彌陀口口稱」,稱念,「白毫念念想」,常常想阿彌陀佛白毫放光,「持此不退心」,只要你念佛、想佛不退心,「決定生安養」,安養就是西方極樂世界。說完,他就往生了。

  疏【若廣舉者,不可勝數。】

  要是廣說就太多了,《淨土聖賢錄》、歷代往生傳記記載非常之多。

  疏【九流者,謂儒道農工醫卜等也。】

  三教九流裡面念佛往生的人也非常之多。

  疏【儒,如文潞公,德業滿朝,而結十萬同生之緣。】

  就是文彥博,宋朝的宰相,這也是念佛往生的。

  疏【蘇長公,文行絕世,而有西方公據之說。】

  「長」,念ㄓㄤˇ,就是老大。『蘇長公』是蘇東坡;蘇東坡兄弟三個,他是老大,後人稱他長公。蘇東坡每到一個地方,都帶著一幅阿彌陀佛的畫像。人家問他:這是什麼東西?他說:這是我生西方的公據。「西方公據」最初就是他說出來的。實際上他並沒有往生,為什麼不能往生?他那個文學的習氣太重,障礙了,所知障太重,所以他沒能往生。

  疏【道,如葛濟之捨仙學而回心淨業。】

  宋朝葛濟之,「句容人,久事仙學」,江西人,最初是學道的。他太太是個念佛人,有一年太太在織布,忽然看到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、海會大眾都現在空中。他太太趕緊禮拜,而且指著天空給葛濟之看,但是他看到的是阿彌陀佛的半身,所以他就相信,他不學道就專門念佛了。這是有這麼一個公案。

  疏【鸞法師焚仙經而專修觀經。】

  這是在後魏時代,曇鸞是我們淨土宗了不起的一位大師,他喜歡長生不老,所以從小學道、學仙。以後遇到從印度到中國來的一位高僧菩提流支,這個法師也翻了不少的經典。就問他:佛教裡頭有沒有長生不死的方法?菩提流支就跟他說:長生不死只有佛教有,除了佛教之外,哪有真的長生不死?他聽了,他就能相信,於是菩提流支就給他一卷《十六觀經》,就是《觀無量壽佛經》,叫他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。他就把從前學的那些仙經一把火燒掉,專修《十六觀經》,他修成了。《十六觀經》,諦閑法師有註解,是依據《觀無量壽佛經妙中鈔》來註解的,《妙中鈔》很深,初學的人不容易看。諦閑法師是天台宗的祖師,深的化成淺顯,初學的人都能看得懂。

  疏【乃至子章之業岐黃而念佛。】

  元朝吳子章是行醫的大夫,一生念佛,臨命終時沒有生病,念佛而逝。

  疏【張銓之荷耒耜而稱名。】

  晉朝張銓之,耕田的農夫。他是個讀書人,非常清高,不願意做官,回家去種田。雖然種田,他常常帶著經書,在耕作之餘休息的時候,他就讀佛經。以後他也參加慧遠大師的廬山蓮社,蓮社念佛往生個個都是預知時至,無疾而終。

  疏【幽如冥君敬禮。】

  永明延壽禪師,閻羅王禮拜他的畫像。

  疏【羅剎休心。】

  前面說過這個故事。羅剎鬼要吃人,搞得地方上人人恐怖,不能安寧。於是國王就跟羅剎鬼簽約定,每天送一個人給他吃,每一家輪流,這樣大家稍微能夠安心一點。有一天,這一家是個獨生子,他一家是念佛的,輪到他只好把家裡小孩送去,送給這個羅剎鬼。送去的時候,家裡父母就一再囑咐他,一心念佛,念佛決定不要中斷。羅剎鬼因為看他念佛,不敢接近他,所以就沒辦法吃他。第二天,家裡人看到他還活著,問他怎麼回事情?他說:羅剎鬼來過又走了。不但走了,從此以後羅剎鬼再不來了。念佛能使鬼神遠離,鬼神不敢接近,不敢干擾,這句佛號的力量不可思議。你要至心稱念!你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,那個力量不行,羅剎鬼看到還是會欺負你,你心不誠!有口無心,那佛號不靈,要心口一如。

  疏【聖。】

  這講聖人。

  疏【如文殊求生,普賢願往。】

  《華嚴經》上講的,文殊、普賢菩薩求生淨土。

  疏【況顯與凡,不待論矣。】

  『況』是何況。『顯』、『凡』那就不必說了。

  疏【朝東者,會極義。】

  這是解釋前面『如萬水無不朝東』。中國的地形,東面是太平洋,所有的河流都是往東流。

  疏【拱北者,宗本義。】

  天上的北極星,我們定它作方向,它動的幅度最小。

  疏【喻淨土為真際所詣,勢必向往。】

  『真際』就是真理。所謂殊途同歸,無不歸向淨土。

  疏【非強之使然也。】

  這不是勉強的,是實實在在的事情,一點都不勉強。

  疏【捷徑普門,解見前文。】

  前面說過,念佛法門是一切法門裡面最直捷的、最快速的,沒有比這個法門更快的。所以念佛也號稱『普門』。

  疏【重言結之,明不虛也。】

  這是一再重複來結勸告訴我們,念佛法門是真實不虛,我們千萬不要錯過。

  疏【決志者,大本云:設有大火,充滿三千大千世界,要當過此,生彼國土,則決定其志,無退怯也。】

  你要下堅定的決心,要立下這個志向,我這一生決定生淨土。既然下定這個決心,你就要知道,世出世間一切萬緣要統統放下,你有一樁事情放不下,你就不能往生;這一樁事情就是你自己的大障礙,也就是你自己終身的遺憾,不但是你一生的遺憾,生生世世的遺憾。這個法門不容易遇到,開經偈講「百千萬劫難遭遇」,這是一點都不假。所以勉勵你要下定決心,要立定志向。除這個法門,別的法門我暫時放下,我不修了;除這部經典,別的經典我也放下,我暫時不念了。看看前面所講的,人家一生念《彌陀經》,念幾十萬遍。如果我們把其他的事情放下,古人那樣的成就,我們一樣能夠追得上。

  疏【擬議者。】

  『擬』是懷疑。

  疏【易曰:擬之而後言,議之而後動。今謂不須擬議。】

  就不必去擬議了,決心趕緊下定。

  疏【昔人有言:卜以決疑,不疑何卜。】

  這是唐太宗那時候的事情。我們根本沒有懷疑,用不著占卜了。

  疏【念佛往生,但諦信不疑而已,何復擬議為哉。】

  不要懷疑,不要討論了,趕緊下定決心念佛,這一生就決定成就。今天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