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 (第十八集)  1984/12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01-003-0018

  請看《阿彌陀經疏鈔演義》,第十八頁:

  疏【則無明所覆,失本流末,渾亂真體,故名曰濁。如澄泥沙,復使淨潔,斯之謂清,即指轉五濁而成清泰也。】

  演【無明所覆,失本流末者。無明,即根本無明,即不如實知也。覆,謂覆蓋真性。本即真性,末謂三細六粗,既失本自流末。】

  經文裡面說明我們真性為什麼會起無明?無明起了之後它的發展又如何?這段文雖然不長,也說得很清楚。在前一會特別向諸位提出來,「真如法一」這一句非常的重要,禪家常說「識得一,萬事畢」。我們學佛功夫不得力,毛病就在這個地方,就是我們不曉得真如法一,不曉得修行要與一真相應,法界原本是一真。可是這個「一」的確很難懂。你心裡面有個一,就不是一了。一裡面沒有東西,有一的這個觀念就錯了。「心體離念」就是一,有念就不一。可是這個功夫很難做,我們心裡總會起心動念。縱然什麼念頭都沒有了,變成無想定,又錯了!無想定的果報在四禪天的無想天。有無兩邊都離開,才是一。有「有念」不行,有「無念」也不行,有念、無念統統要拿掉,這才叫做一心,這才與「真如法一」相應。明白這個道理了,這是曉得修學的要領。

  「不覺心起而有其念」,可見得我們起心動念是不覺,這個不覺就是根本無明。「覺心不起念」,我們要能在這個地方反省。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,起心動念那就是業相,在這個之前就是根本無明,無明不覺生三細。無明蓋覆了我們的真性,在這個經裡面講就是一心、理一心,無明蓋覆了我們的一心,於是把「本」迷失了。「本」就是理一心,就是真如本性,「失」是迷失,迷就是不覺,這才落到「枝末」,枝末就是阿賴耶的三細相:業相、轉相、境界相。

  這一段就要說到「見、相」同源,我們今天講精神與物質是同一個來源,都是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。我們聽了這個話大惑不解,說我們這個迷惑顛倒的精神現象是真如本性迷了以後變現出來的,我們有幾分相信,大概還可能,說山河大地、森羅萬象也是我們見分變現出來的,我們很難相信,怎麼可能這個心變現出外面山河大地?眼前的現象就是阿賴耶的三細相,阿賴耶廣大而沒有邊際。覺悟了,阿賴耶就變成大圓鏡智,整個境界就變成一真法界。迷了,無量無邊的法界,不止十法界!這是很難體會得到的事實,但是我們想像作夢的時候就不難體會。你在夢中有自己,那個夢中自己從哪裡來的?自己有身體也有精神,精神、色相從哪裡來的?夢裡山河大地從哪裡來的?夢裡也有虛空、日月星宿,試問問這些東西從哪裡來的?豈不是自己心裡變現出來的!夢中能變色身、能變山河大地,我們真性迷失之後怎麼會不現相?真性的功能比夢中獨頭意識那個功能要大得太多、殊勝得太多,它會變。所以拿夢中現象來做個比喻,做個推理,佛在經裡說的這個道理就有幾分可信了。

  三細相統統是阿賴耶的自體。「業相」就是無明的動相,動就叫業,不覺心起那就叫業。「心起」有了念,念頭就是見分,從業相裡面變出來一個「轉相」。念能轉,轉什麼?轉變,變什麼?變境界,宇宙人生、森羅萬象就變出來了。變出來這個相就叫做「境界相」,就是阿賴耶的相分。從境界相裡面又變出六種粗相,三細六粗。阿賴耶的三細相,包括了整個宇宙人生,包括了宇宙全體,這是三細相。「六粗相」就不是了,六粗相是指我們個人,是指我們個別的。每一位有情的眾生他有六種粗相,六種粗相從哪裡來的?從三細相變出來的,都離不開三細相。大經裡面常講,心能現相,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森羅萬象種種差別,識變的。『六粗』裡面第一種是「智相」,第二種是「相續相」,古人把這個配做第七識;而「執取相」、「計名字相」配做第六識;「起業相」,這是前五識;「業繫苦相」,那是果報。

  演【渾亂真體者。】

  『真體』就是本性,就是一心不亂。我們現在一心失掉,妄念從早到晚都沒有停止過,心是亂心,不是一心;心是濁相,不是清淨相。

  演【如楞嚴云:譬如清水,清潔本然。有諸世人,取彼土塵,投於清水,水亡清潔,容貌汨然,名之曰濁。】

  『譬如清水,清潔本然』,這一句是比喻我們的本性。如果有人拿泥沙往清水裡面倒,水馬上混濁,清淨的相失掉了。泥沙塵土是什麼東西?就是不覺,就是三細六粗。無明、三細六粗就好比是塵土,我們清淨心裡面有這些東西,清淨就失掉,一心也失掉,這是我們現前的狀況。

  演【復使淨潔者。】

  這底下講修行,修行好比『如澄泥沙,復使淨潔』,這叫做『清』。澄是沉澱。

  演【楞嚴云:如澄濁水,貯於淨器,靜深不動。】

  你把這個水盛起來,雖然有泥沙,沒有關係,因為水本來是潔淨的,時間久了泥沙會沉澱。沉澱需要定功,只要你肯修定,三細六粗漸漸會消失。『靜深不動』,這一句是比喻修行,無論修哪一個法門都要「靜」,靜就是定。八萬四千法門是八萬四千種的手段、方法,都是修「靜深不動」,絕對不會有個法門教你修動。拜佛也是一個行門,有人專門用這個方法修行,每天拜三千拜佛,這是不是修靜深不動?是的。拜佛天天在動,怎麼會不動?不動怎麼去拜佛?這個不動是講心不動,不是說身不動。身不動,一天到晚面壁,心裡還在打妄想,那有什麼用處!是叫你一心不亂,不是叫你一身不亂!拜佛雖然身動,心不動,心裡面澄到極處它自然有感應,這個感應能夠把三細六粗逐漸淘汰,逐漸轉變為定慧。所以拜佛是很巧妙的一種修行方法,乃至於經行。曉得這個原則,無論在什麼場合、無論用什麼方法,統統都是修清淨心,都是修不動心,唯有不動心才能成就。

  演【沙土自沉。】

  『沙土』比喻煩惱。不動心才能斷煩惱;煩惱斷了,業障就消了。我們真正想消業障,一定要修清淨心。

  演【清水現前,名為初伏客塵煩惱。】

  這正是《金剛經》上所講的「降伏其心」,降伏其心要用甚深的禪定。禪定,諸位不要被這個名詞迷惑了,以為禪定大概要盤腿面壁;很多人不能真正了解名相的含義。所以學禪,《六祖壇經》是中國禪宗最高的指導原則。《壇經》裡面說:不取相叫「禪」,不動心叫「定」。無論在什麼境界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你不著相就叫做「禪」;不起心、不動念叫做「定」。由此可知,要不要打坐沒什麼大關係,真正高明的定沒有跡相,行住坐臥都是禪定,嬉笑怒罵也是禪定,哪有那麼呆呆板板的!佛法是活活潑潑的。釋迦牟尼佛與華嚴會上諸菩薩,哪一個不是活活潑潑的?所以學佛最怕學成佛呆子,這個事情麻煩!念書念成書呆子,學佛學成佛呆子,這個錯了。

  修學的功夫,初步就是伏煩惱。煩惱伏住,在念佛法門就是功夫成片。如果煩惱伏不住,功夫沒成就。功夫成片,決定往生。同修們要特別注意,這個事情是自己的事情,別管別人。對於別人,有緣分,我們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他。他能接受,能依教奉行,是他有善根、福德。他聽了之後,不肯照做或者行之不力,那是他善根、福德太少,你也不必著急。「這個人怎麼辦,我還沒能度得了他」,你這麼一著急,自己心又混濁了。度眾生沒有度得了,自己被他拖下水,這個事要小心。諸佛菩薩弘法利生,天天接觸外面境界,他自己決定不動心,決定不起念,永遠保持心地清淨,一塵不染,有這個本事才可以倒駕慈航。我們往往感情用事,尤其是好朋友,我要是不度他,心裡好難過,好像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他沒能去得成,回來陪他,大錯特錯!成績就是在這個地方,一定要斷煩惱。開始的時候先伏,定功再深就能夠斷。

  演【去泥純水,名為永斷根本無明。】

  這個境界是理一心不亂,為什麼?他『永斷根本無明』。這是在什麼地位?成佛了。成佛才能永斷根本無明;等覺菩薩還沒做到,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。我們要曉得,淺定、小定能伏煩惱,甚深的禪定能斷煩惱。可是,定不能斷無明;從定裡面開慧,慧才能夠照破無明。《心經》裡面所講的,那是深般若,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」。要用般若智慧觀照,照見根本無明才行,靠定功不行;但是般若智慧是從定生的,沒有定就沒有慧。我們多讀一點佛經,多聽、多記一些,以為自己智慧開了,那錯了;智慧開了,你煩惱、無明沒斷,要曉得那不是智慧,那是佛法裡面所講的「世智辯聰」。世智辯聰在學佛的人來說是八難之一,遭了難,那個東西叫所知障。學佛要破二障,把增長所知障誤會以為是開智慧了,糟糕不糟糕!

  近代學佛,佛門裡面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,這是古時候所沒有的。我常常碰到,「某人開悟了」,還有他自己也說,他開悟了。悟了的人跟不悟的人,氣象不一樣。悟了的人,怎麼會有無明?怎麼會有煩惱?我在國外聽說洛杉磯有十幾個年輕人都開悟了,我在洛杉磯講經,他們來到我這兒聽經。我說:奇怪,開悟了,還聽我講經幹什麼?有的還沒聽懂,還有好多問題來問。可見得他決定沒有開悟,為什麼?我沒開悟!我沒有開悟,他要是開悟了,應該比我高明多了,結果比較比較他不如我,可見得他們確實沒開悟。沒有開悟,自己以為開悟了,大概他那也不是妄語,在佛法講這是「增上慢」,沒開悟自以為開悟了。

  我還遇到有人跟我說,他證果了。我也沒法子!我就說:那太好了!我還沒證果。不過我告訴他:真正證阿羅漢決定有六通。我心裡想一樁事情,打個妄想,你知不知道?你要不知道,你沒有他心通。我們在房子裡面,外面馬路上有什麼車往來,你能不能看見?隔了牆壁看不見,你沒有天眼通。這一樁一樁一考驗,他一通也不通。我說:你不是阿羅漢,阿羅漢一定有神通。這樣,他自己想想,大概是沒有證得。難!有好多人發生誤會,沒有證到以為證到,沒有開悟以為開悟了。實際上這是讀經太少,不懂得境界。好比我們走路,從台北要去高雄,走到板橋的時候以為到了,「我已經到高雄了」,誤會了,他不曉得境界。

  修行,要懂理論、方法,還要知道境界。知道境界好比認識路,我們自己功夫到什麼程度,清清楚楚,前面路怎麼走,還有好遠,也知道得很清楚,決不迷失。有些人不在定慧下功夫,處處炫耀他自己開悟了,還要請大法師給他印證,請密宗上師給他印證,那真是迷了!都給他印證了,這個開悟了,那個證果了,結果都是假的!所以明理的人,真正能夠辨別真妄、邪正、是非,決不迷失方向,不會被人欺騙,不會被人玩弄。

  這年頭騙人的人很多,可是很多人他就願意聽騙,給他說真話他不聽、不相信,給他說假的,騙他,他非常高興。甚至那騙人的人說:你到我這裡來學,學幾天我就給你授記,你就做什麼菩薩,證什麼果位。他就把家裡所有積蓄統統奉獻了。那些人不怕因果報應!如果這個人將來沒證果,上了當,這個債還是要還的,欠債的還債,欠命的還命,耽誤眾生的法身慧命又騙取財物,這怎麼得了!這種現象現前這個世間不是沒有,我們學佛要小心謹慎、要能夠辨別。會辨別唯一的方法就是讀經,拿他所講的、所寫的跟經典對照,如果十句話裡頭有九句差不多,有一句有問題,就全部都有問題。

  騙人的人手法很巧妙,拿假的當作真的,初學的人往往真妄莫辨,看上去好像是真的,其實裡頭摻著假,這是我們要小心的。愈是高明的,愈不容易辨別。《楞嚴經》第八卷以後,有一卷半的文字給我們講「五十種陰魔」。魔境界現前,你真的會把它當作佛境界。我們現前這個本事,如果那個境界現前沒法子辨別,一定上當,對我們修行人來講,全功盡棄,太可惜了!所以《楞嚴經》的好處就是提醒你,這個世界妖魔鬼怪太多,到處都是。你認識它,它對你就無可奈何!你要是曉得修行的原則,就不會上它的當。

  修行的原則是伏煩惱、斷煩惱、破無明。修學的原則是要增長我們的定功、增長我們的清淨心、增長我們的智慧。這樣就不會上當!依戒定慧,成聞思修,這個路是決定正確的,一切諸佛菩薩在經論裡面都是這樣開示我們的。這就是講怎樣恢復我們的本性?怎樣成就我們自己的清淨心?這個意思就是指「轉五濁而成清泰」,本經在末後一卷有很長的《疏鈔》來討論這個問題。

  疏【無明所引,棄覺逐塵,違遠真體,故名曰背。】

  清濁向背,前面講「清濁」,這個地方再講「向背」。

  演【無明所引等,此無明,亦即根本無明。覺即本覺,塵即三細六粗。】

  『棄覺逐塵』,「棄」是放棄,「覺」是本覺,棄實在講就是迷失,迷了本覺。「逐」就是攀緣,心心念念攀緣五欲六塵。這個地方「塵」即是三細六粗。五欲六塵,粗中之粗,很粗的相,就是六粗裡面的起業相。執取相、計名字相、起業相都是五欲六塵。

  演【由無明生業相,乃至造業受報,是漸遠真如之覺,隨逐境界之塵。】

  這一段就是解釋「無明不覺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」,是講三細六粗發展的過程,從「無明業相」一直到「造業受報」,這是把九種相都說出來了。經由這樣的過程發展,這就是漸漸的遠離了真如,就是違背了本覺。「隨逐」也就是攀緣境界的塵緣。

  演【如窮子捨父逃逝,故名曰背。】

  這句是《法華經》上的比喻,《法華經》上佛講了一個故事,這個故事很長。這是大富長者家裡的少爺,他迷失自己的家,逃出去在外面要飯,苦得不得了!違背本覺亦復如是。為什麼違背本覺?無明起了之後迷失了本性。

  疏【返其去路,復使歸還,斯之謂向。】

  這一段是解釋『向』的意思。「向」是回頭,佛門裡常說回頭是岸。回頭,從哪裡回來?最先是從五欲六塵上回來,然後再從六粗三細上回來,這樣才能回歸到本性。可是這一段所說的,這是指我們本經所演的:

  疏【即指背娑婆而向極樂也。】

  大師在此地勸我們,應當離開娑婆世界,歸向極樂世界。娑婆世界實實在在苦,不能解決問題,即使修世間禪定也不容易,別說出世間禪定了。世間禪定,初禪都不容易成就!千萬不能把口頭禪、野狐禪當作如來的禪定,那就錯了。心裡才得一點輕安就誤會以為自己入定了,這都是很大的錯誤。自己欺騙自己,欺騙別人的時候,自己先騙自己,這種人很愚痴,聰明的人決不欺騙自己。這一段註解把六粗都說出來了。

  演【返其去路者,謂不須別尋歸路,即就路還家,便得返身見父。】

  這是個比喻。正因為如此,佛才開八萬四千法門,這意思就是叫各個人就路回家,不要繞圈子。那個『家』,真如本性好比圓的圓心,我們這些眾生好比站在圓周上,你要到圓心取一條直路,一直回家就到了,用不著拐彎抹角。別的人修那個法門,他站在那一點,他那裡就路還家;我站在這一點,我也可以就路還家,我用不著繞圈子去跟他學,還未必能回得了家。學佛一定要契機,機是指適合自己的根性、程度,又能適合現前的生活環境,對我們生活環境沒有障礙、牴觸,這個修行就方便了。法門多,是要適合各種不同根性的人,所以佛講這些法門不是為一個人講的。譬如醫生治病開很多藥方,那個藥方不是給一個人開的。有些法門不適合我們修學,修了只有找麻煩,增長煩惱、增長邪見。那個法門是不是佛說的?佛說的。佛說的,不對我的根機,不契機!

  所以,法門一定要選擇。佛在世的時候不需要選擇,你去請教他,他給你說個法門,等於你去看病,大夫馬上給你開個藥方。現在佛不在世了,留下來這些經典就是當年他給許多人開的藥方。現在我們害的這個病,沒法子照藥方害病。醫生只有按病況來開藥方,病人不能照醫生的藥方害病!現在佛陀不在世,這些經典就是藥方,我們拿來看看,對對這個方子,能不能治我的病。如果發覺不太對勁,趕緊換還來得及,要換藥方。換這個方法,自己修學能得一點利益,這就好了,就可以繼續不斷的努力,成效一定是斷煩惱。

  演【先破執取計名,空其人執。】

  這裡面所講的綱領是所有法門共同的原則,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不會違背的;如果違背這個原理原則,決定不是佛法。修行初步的功夫,就是破執取相。六粗相,第一個是智相,第二個是相續相,第三個是執取相,第四個是計名字相。『計』是計度分別,『名』是名相,『執』是執著,『取』是取捨。你在一切法裡面起分別執著,有取捨得失的心,這完全是從我執(人我執)裡面生的;這些東西不離開,增長我執。『人執』就是人我執,如果有這個東西存在,人我執沒有破,我們念佛,事一心不能成就。蓮池大師、蕅益大師都是這麼告訴我們,破人我執,得事一心不亂;破法我執(破法執),得理一心不亂。這很要緊!我們念佛功夫要在這個地方見,這是成績,到這個標準,曉得自己得到一心不亂。

  念佛法門用一句名號,這句名號是聲聲提醒自己,我們在境界裡面才有分別(計名字就是分別),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把自己喚醒。南無阿彌陀佛,意思是無量覺,覺心裡面沒有計名字相,沒有執取相,迷惑才有!希望我們在迷的時候,趕緊一句佛號把自己喊回頭,這就是回來,「就路還家」,這個佛號念了才有用。決不是說,我一天念幾千聲、幾萬聲佛號,大概阿彌陀佛很歡喜,很喜歡我了,將來我臨命終他一定來接我,計名字還照樣計名字,執取還照樣執取,煩惱一大堆,天天增長,沒見得淡幾分,這個不行!這都是誤會,都是搞錯了。經裡面給我們講往生的條件,是一心不亂、心不顛倒;並沒有講一天念多少聲佛號,不必一心不亂,沒說這個!一定要懂這個道理。可是這個佛號不能間斷,為什麼?一間斷妄想就起來,這就是業障太重了。

  所以,把所有妄念都換成一句,就是這一聲佛號,換成這一念,而這一聲佛號是念得聲聲要覺悟,不能迷。這就是這些經、疏、論不能不讀,不能不講求,否則的話,這一句名號雖然念,還是迷迷糊糊的念,聲聲迷惑顛倒,而不是聲聲覺悟,那個沒用處。古德講「喊破喉嚨也枉然」,一天念十萬聲佛號,喉嚨喊破了沒用處,為什麼?不能斷煩惱,不能破我執。他不曉得佛號應該怎麼念法,他那個十萬聲佛號,聲聲都是迷而不覺,這個不行。佛教我們念這個佛號是聲聲覺而不迷,從迷裡面喊回頭叫我們覺悟,是這個意思。所以成績就是要破分別、執著。念佛人在日常生活裡面,分別、執著的心一天比一天淡薄,這個境界就好,功夫就有進步。一天比一天看得淡,看得淡就是看破,一天比一天能放得下,這樣佛號就念得得力,有相當的力量,我執自然破除。

  演【次破相續智相,蕩其法執。】

  再繼續破相續相、智相,這是第七識裡面的法執。前面是我執,這裡是法執。『法執』,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「知見」。凡是知見,都是所知障。所以你學東西,學那麼多幹什麼?學得愈多,所知障愈重。真正的智慧,《大般若經》裡面所講的「般若無知」。你問佛菩薩:你有沒有智慧?他說:我沒有智慧。《壇經》裡面,有人請教六祖,六祖說:我無知,我也不會。他說這個話不是騙人的,也不是謙虛,真的沒有。清淨心裡頭什麼都沒有,「本來無一物」,哪有知見?沒有。般若真的是無知,無知,心才清淨。它起作用的時候,像鏡子照外面境界,照的時候無所不知。即使在照的時候,它自己還是無知,還是清淨的,決不染污,這才叫真正的智慧。我們今天用見聞覺知這些東西,全是邪知邪見,全是所知障。

  所以,聽經要離言說相、離名字相、離心緣相。離這三種相,你聽經能增長智慧;如果著這三種相,你聽經增長邪見、增長所知障。這是很重要的關鍵。清涼大師在《華嚴經玄義》經題裡面說得很清楚,不善學的人非常容易落在邪見跟無明裡頭。所以,要會學!這裡頭有善巧方便。不懂得善巧方便,你聽經專記名相,就著了言說相、名字相,或者聽了之後想這個經裡這個話是什麼道理,那就是打妄想,著了心緣相。真正善巧方便的聽是「聽而無聽,無聽而聽」,這個高明!這樣聽經是增長定功,增長智慧。

  譬如諸位在此地聽經,這兩個小時你聽的是句句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這是智慧;聽的時候你心裡都不動,不動心,不起念,這是禪定。你這兩個鐘點在此地修的什麼?定慧雙修,有定、有慧。如果你聽經的時候,執著名字相,執著言說相,還要想想這個話裡是些什麼道理,那麼你定慧統統沒有了。聽了些什麼東西?世間名言,那就世間法了。佛法跟世間法就是這一念之差。你聽的是世間法,聽的佛學是世間的佛學,不管用處,世間的佛學就是增長你的法執,增長你的所知障。所以會講不如會聽,會聽的高明!你只要是真會聽了,什麼人講經都可以聽,為什麼?你在那個場合聽,修自己的定慧,決不著相。會聽的人,真正的智慧現前,那是有甚深的大定、有甚深的般若,到這個時候定慧沒有不增長的,境界當然不相同,逐漸逐漸向上提升。

  法執破了,這地位就是圓教初住菩薩,達到理一心不亂。那麼以後還有沒有事情?還有。為什麼?還不圓滿!從圓教初住到如來果地還有四十二個位次,所以理一心不亂裡面有四十二個階級;雖然都證得理一心,功夫有淺深不同,十住菩薩證得淺,十地菩薩證得深。

  演【次破三細賴耶,歸於覺體。】

  還要再『破三細賴耶』,能破三細賴耶,那是很深的一心不亂,不是淺的。破三細賴耶是圓教八地菩薩開始,八地是不動地,這個時候開始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,一直到圓成佛果,這才『歸於覺體』。

  演【斯之謂向也。】

  這是『向』的意思。這都是千經萬論裡面共同的原則,決定沒有例外的,連我們淨土法門也不會違背;違背這個原理原則,那就是魔說,不是佛說的。可是淨土它有特別的法門,那就是叫你離開娑婆世界,求生西方淨土。為什麼?這個比較容易。我們要想破我執、破法執,恐怕在一生當中都做不到,雖然做不到,一定要做;不能說這個做不到,我們就不做了,那就錯了。做不到也要做,能做幾成就算幾成,比不做要好得多!一定要做。實在做不到,還能帶業往生,這個帶業就是帶著我執、法執。我執、法執沒破,可以帶著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去破,這種情形是生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;破我執,生方便有餘土;破法執,生實報莊嚴土。

  極樂世界的確是太殊勝了,凡聖同居土裡面具足方便土跟實報土的殊勝,說得粗淺一點,就是那種享受、待遇、好處他能夠得到,這是在其他世界看不到的,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有這種情形。所以,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真是讚歎不盡。也正因為如此,十方諸佛才出廣長舌相,來為釋迦牟尼佛做證明,證明佛所講的是誠實語。在這個經文裡面,舌頭伸出來把三千大千世界都蓋住,有同學說這一句很難懂,好像不可能!你現在認為不可能,你幾時到了菩薩地位,我執破掉之後,你就會覺悟到這是可能,為什麼?佛經裡面講,一切法,廣長舌相也是一法,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如果心識不能變這個相,這個心識的功能就有限,不能叫做萬德萬能,不能叫做本來具足。六祖悟道的時候,「何期自性,本來具足」,裡頭還括弧註解一下,不具足廣長舌相,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,這裡頭還要加註解,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廣長舌相不能生;沒這麼註解,可見得確實是本來具足,能生萬法。我們把這個道理想通,就不懷疑了。

  有理必有其事,有事必定有理,理事不二,這才是正說。可是諸位在學校裡碰到別的同學,他要對你懷疑,你就不必這樣說法,為什麼?對初學有理講不清,愈辯愈糊塗、愈糟糕。可以暫時用方便說,叫他不懷疑,對佛法生信心,我們目的就達到了。何必要追根究底說這麼多囉嗦話?搞也搞不清楚。所以佛說法因人而異,程度淺的給他說淺的,程度深的給他說深的。佛無有定法可說,但是決定不違背真理,這是決定不違背的。

  疏【然此且就眾生一期從迷得悟而言,似有澄之返之之跡,而於自性,實無得失,亦無增損。是故時濁時清,水非易性;忽背忽向,人無二身。】

  這再給我們闡明,真性裡面「本來無一物」、「本來清淨」,哪有澄濁向背這些東西?這是決定沒有的。『眾生一期』,一期就是一生,在我們這一生當中,前世不說,後世也不說,就說我們現前這一世當中,從迷開悟了,好像是有『澄之返之』之跡相。我們以前迷惑顛倒,遇到佛法,依教修行,開悟了。其實,開悟有小悟、有大悟、有大徹大悟。人人都有小悟,每天讀經、聽經都有悟處,都有點小悟,積小悟就變成大悟。可是,心一定要清淨,煩惱要輕,才能積小悟成大悟。假如你說悟了,而煩惱並沒有減輕,甚至天天還加重,縱然積許多小悟也成不了大悟。

  真正悟,這個悟是開智慧。智慧能伏斷煩惱,能破無明;縱然破不了無明,也能淡一點,它有這種功能。可是有人有悟,這個悟是解悟,不是證悟,解悟不能了生死。因為解悟只是理上明白了,理雖然明白,好比路認識了還沒走,換句話說,煩惱沒斷,生死沒了,路是認識了,那個不管用!解悟不管用,古人譏之為「說食數寶」。他不是邪知見,他不是法執,他是真正明瞭了,但是他沒有依教修行,換句話說,他沒有修定。悟了的人一定會修定,而且那個定是更容易成就,因為他認識路,他曉得修定的好處,又懂得修行的方法,他修行比別人來得快。這就是解悟而後修證,悟後起修,這條路相當的高明。

  在一期修證,就是一生修證的時候,有「澄、濁、向、背」這些跡相,能看得出來;可是要曉得,如果就真如自性上說,沒有這個跡相,決定沒有。『實無得失』,真心裡頭沒有得失,得失是妄心,『亦無增損』,真心裡面沒有增損。迷的時候,我們功德法財都損失了,悟的時候又得到了,其實真性裡面沒有得失、增損。底下說個比喻,『時濁時清』,水有的時候濁、有的時候清,可是『水非易性』,水本來這個性是清潔的,並沒有改變,清濁不改變它的自性。為什麼?因為水並不染污,水是水,泥沙是泥沙,暫時好像混在一起,可是讓它一定下來,水還是水,泥沙還是泥沙,它自然沉澱下去。這個理我們要明白。『忽背忽向』,一會兒背著,一會兒向著,『人無二身』,還是那一個人,「背」與「向」不過是自己身轉變一下。這都是從比喻上來說的。

  下面再舉古大德在修證功夫上給我們做一個榜樣,做一個例子,這一段公案是出在《六祖壇經》裡面,這是六祖大師得意的學生懷讓禪師。今天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