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(第六十六集) 1984/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:01-003-0066
請看《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》,第九十頁:
玄義【九、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者。】
這是因緣裡面第九個因緣。『巧』是非常的善巧,也是很巧妙的為我們指示出來。正因往生才能夠真正悟入無生,這個因緣可以說是很令人感到興奮。學佛大家都把這個目標定在求得無生法忍,我們迴向偈天天都念,所謂「花開見佛悟無生」,『悟無生』,這在菩薩修學過程當中是一個真正的成就。無生也就是一般宗教所想往的永生,實在講其他宗教講永生,那不是真的,天堂並不是永生,那是一個誤會,真正的永生是在大乘佛法裡面,小乘阿羅漢、辟支佛都沒有到這個地位。所以悟無生這就是證得無生法忍,是一種決定性的成就,真實的成就。
玄義【七地僅名現相,八地乃得無生。】
你們就想到無生法忍是什麼樣的地位。『七地』菩薩這個地位就相當高,他算是證得無生法忍。無生法忍有三品,上品、中品、下品,七地菩薩證得的無生法忍是下品,八地是中品,九地是上品。到第十地就是法雲地,就不叫無生忍,叫寂滅忍,那就是入佛的境界,清淨寂滅。十地菩薩是下品的寂滅忍,等覺菩薩是中品的寂滅忍,如來果地是上品的寂滅忍。到法雲地,可以說跟佛的境界沒有兩樣。
『七地僅名現相』,這是比喻,先看到東方發白,這是太陽快要出來,還沒出來,七地菩薩證得無生法忍就是這種情況,沒有真正得到,但是非常的接近。已經看到東方發白,太陽雖然沒出來,快了,這是比喻七地的境界。七地菩薩修無相觀雖然已經成就,分別執著已經離開,但是他現識還沒有能夠除盡,沒有能夠得大自在,僅名現相而已。
『八地乃得無生』,八地菩薩叫不動地,無論在什麼境界心地清淨,決不會被外面境界所動搖,自己在一切境界裡面真正做得了主宰,所以稱之為不動地。這個時候無生法忍證得了,好比早晨太陽出來了。平等性現前,如果我們用唯識理論來講比較容易明瞭,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,這真正轉過來了,所以是真正得了無生法忍。由這個地方,我們也得到一個很清晰的概念,七地菩薩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,第七識末那識也轉成平等性智,沒有能夠完全轉過來,到八地才完全轉過來。諸位要曉得,這兩種智一下轉過來了,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,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,同時轉了。轉識成智是「六七因地轉,五八果上轉」。六七一轉,五八同時就轉了,換句話說,到八地菩薩才真正的轉八識成四智,這是真正證得無生法忍。
迴向偈裡面講「花開見佛悟無生」,就是證得無生法忍,到這個時候才徹底了解一切法不生不滅,你就見到了,這是一切法的真實相,一切法沒有生滅。我們今天看到一切法有生有滅,看到動物有生老病死,植物有生住異滅,礦物、這個地球有成住壞空,這個都是生滅相。佛跟我們說,這種生滅相是幻相,不是真相。我們見到的是幻相,沒有見到宇宙萬法的真相,宇宙萬法的真相是不生不滅。這個說得太玄了,實在講不是我們的境界,也不是我們常識能達得到的,這是諸佛與大菩薩的現量境界,就是八地以上菩薩,人家親眼看到的,一切法不生不滅。
要怎樣才能證得?許多法門、宗派都有很多理論修行的方法,我們念佛的人能不能證得,這是我們很關心的事情。假如念佛不能證得,那還得要修別的法門。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,念佛的人可以證得。不但可以證得,比修其他的法門還容易證得,為什麼?你這一往生就證得了。『因於往生實悟無生』,悟無生就是證得無生法忍。
玄義【而亟欲滅生以求無生,彌求彌遠。】
有一些人急著要證無生法忍,他怎麼證法?他要把那個「生」斷掉,生斷掉好像就是無生了,其實弄錯了。但是這種想法、這個觀念,實在講佛法沒有到中國來,中國人已經有這個想法了,像老子所說的「吾有大患,為吾有身」,我有最大的憂患,因為我有身。如果沒有身多好,沒有身多自在!沒有身,你至少不需要為衣食去奔波。身要吃飯、身要穿衣、身要住房子,你沒有身,什麼煩惱憂慮都沒有了。如何能把這個身丟掉,從前有這個想法的人多,不少!
在三界裡面,無色界天不要身,無色!就是這麼一個想法。色界四禪十八天他有身,四空天人就沒有身,那是凡夫裡面最高的境界。諸位要曉得,高級的凡夫不要身體,他得自在!但是這不是一個辦法,雖然身不要了,神識存在(中國人講靈魂)。在這樣甚深禪定之中,確實他是妄念不生,因為這是定功。定功完全把煩惱伏住,他這個定功時間很長,八萬大劫,也就是四空天人的壽命。但是八萬大劫到了,他的功力就退掉,退掉之後還要六道輪迴,可見得這個不究竟。這樣求法是『彌求彌遠』,愈求愈遠,這不是真的,這是假的。
玄義【今以求生淨土,乃悟無生,入有得空,即凡成聖,可謂通玄秘訣,換骨神丹。】
你修淨土是真正能夠證得無生法忍,『求生淨土』這是從有門入進去,經上講得很清清楚楚,「有世界名曰極樂,有佛號阿彌陀,今現在說法」,這是從有門進去的。從有門進去到那個地方聞法修行決定能悟無生,所以說是『得空』,得空就是得無生法忍。「入有」是凡夫,「得空」是證聖果,所以是『即凡成聖』。末後這兩句是讚歎的話,確確實實可以說是『通玄秘訣』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「玄」就是無生,我們也想證得無生、通達到無生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念佛這是證得無生法忍的祕訣。『換骨神丹』,脫胎換骨,神丹是比喻念佛,念佛生淨土,脫胎換骨這就等於超凡入聖,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凡夫,到那邊去之後就成了聖人。圓證三不退,那怎麼不成聖人?
疏【僅名現相者。】
這是住七地菩薩的境界。
疏【華嚴地地皆曰無生,而正得乃歸八地。】
每一地從初地都說證得無生法忍了,但是真正講證得那是第八地。初地菩薩好比東方發白,一直到七地當然明度是愈來愈大,太陽沒出來,八地太陽出來了,這個比喻說明登地的菩薩已經看到東方發白,天快要亮了,七地與八地非常接近。
疏【其七地云:淨無量身口意,得無生法忍光明。】
這是經上講的。『淨無量身口意』,是七地菩薩以深心(三種菩提心的深心),這個深心可以說是很深很深的清淨心,成就身業、語業、意業,身清淨、語清淨、意清淨,這叫做淨無量身口意。到這個境界,可以說所有一切的惡業、不善業道統統都已經離開,都已經沒有了。凡是佛在經典裡面所說一切不善業,七地菩薩決定沒有,凡是經上所講的一切善業,七地菩薩一定具足,所以說是淨無量的身口意。換句話說,菩薩修行到這種程度、這個境界,純善無過,不要說是罪業,過失都沒有,這是七地菩薩。『得無生法忍光明』,無生法忍光明他得到了。下面《疏》就是清涼大師的註解,《華嚴經》的疏。
疏【疏謂:無生法忍,八地所得。】
清涼大師解釋:八地才真正得到無生法忍。
疏【今玆七地,於彼法忍明相現前,未為真得。】
『明相現前』,天空當中非常的明亮,但是太陽沒出來,七地菩薩在這個境界。
疏【如觀經疏。】
《觀無量壽佛經》的註疏,智者大師作的。
疏【以無生即屬初住。】
圓教初住菩薩就可以說證得無生法忍;那個證得無生法忍,就是前面講七地菩薩見明相。
疏【意略同此。】
智者大師是天台家,天台家說初住就得到無生法忍,華嚴宗清涼大師說初地以上但得無生法忍明相現前,就是這個意思,不是真得。智者大師所講跟清涼大師所說的,意思是相同的,都是見到無生法忍的明相,並沒有真正得到,但是可以算他得到,嚴格的來說,第八地才真正證得無生法忍。
疏【乃至八地,離一切心意識分別,始名真得無生法忍也。故知無生,聖且難之,況凡輩乎。】
由此可知,證得無生法忍不容易!對聖人來講都相當困難,何況凡夫?此地講的聖人,圓教七地菩薩,這個地位不得了,很高很高!圓教初住菩薩已經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三十個位次,四十一品無明破掉三十品,還剩下十一品,這時才見到無生法忍的明相;再破七品無明,到第八地,這才真正證得無生法忍。所以「花開見佛悟無生」,唱起來很簡單,真正到這個境界不簡單!你就曉得,你修其他的法門要想修到八地菩薩要到哪一劫?那個實在講太遙遠、太渺茫了。大師在此地說這些話就是勉勵我們,我們用念佛這個法門容易,容易得到,有把握得到,而且是一生當中得到。修其他法門想到這個境界不是一個容易事情,是真難。
下面這個文非常好,他把境界給我們表明了,我們讀了之後,心裡確實沒有懷疑了。『八地菩薩,離一切心意識分別』,完全是轉識成智,捨識用根。交光大師《楞嚴經正脈》提倡「捨識用根」,識就是第六識、第七識、第八識,把識捨掉,用根,用根中之性。他提倡的辦法,教我們眼見,不要用眼識見,不要用第六意識見,用什麼見?用見性見。耳聽,不要用耳識聽,用聞性來聽,你要能這樣用法,你就跟七地菩薩、八地菩薩沒有兩樣了。這種方法是地上菩薩所用的,那個不簡單!交光大師講的,理論上沒錯,事實上哪一個人能辦得到?《楞嚴經》有古今兩派,古派是用天台大師的思想,就是稟承智者大師,智者大師用識,依然是用第六意識、第七識來修行,修三止三觀。新派的主張捨識用根,那當然是好,就跟六祖一樣,那是上上乘人才能做得到,大乘以下都做不到。所以一般學《楞嚴經》的,有很多人喜歡《楞嚴經》古時候那個註解,有道理。
我們來談一談什麼叫「心意識」。識就是分別,唯識裡面定義,「了別」叫做識,特別指第六意識,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心。第六意識善於分別,會打妄想,想過去、想現在、想未來都是第六意識。第七識是執著,「籌量名意」,這是第七識。第七識很固執,第六識是很會想,打妄想,不執著。第七識的執著真厲害,它執著什麼?執著我。第六識不執著我,第七識執著我,我執、法執都是第七識。修行證果最大的障礙就是執著,所以第七識叫染污意。第六識會分別、會思想,不會造成染污,第七識就造成染污,所謂染污就是自私自利的心。自私自利是第七識,第六識裡頭還沒有這個東西。第七識就是自私自利,所以變成染污,把真如本性給染污了,所以它叫做染污意,它是個不清淨的東西。能把第七識轉過來,那你心清淨了,心就平等;第七識轉不過來,你的心不平等,你的心不清淨。可見得修行人要轉第七識,那是修行功夫裡面最要緊的一個樞紐,如何能把它轉過來。
第八識像倉庫一樣,所有善惡種子統統藏在裡面,所以第八識叫藏識,那個藏就是倉庫。我們見色聞聲會落印象,印象當然要有個地方收藏,如果沒有地方收藏,那印象就沒有了。印象在唯識裡面叫種子,這個種子收藏在阿賴耶識裡頭,叫第八識。昨天我跟你見面,今天見面我還認得你,為什麼認識?一見面阿賴耶識像電腦一樣,把資料顯示出來一對,不錯,昨天看的跟你一樣,就是這樣的。它這個速度太快,所以一見就認識了。為什麼?昨天落了印象,昨天檔案已經進去了,今天再見面立刻就現行,馬上一對照,沒錯!你這個全部的檔案都在。所以阿賴耶識就是個大倉庫,它的速度非常快,善惡印象統統落在裡頭,生生世世的印象也落在裡頭。
「離一切心意識分別」,就是說第六識離了,離了第六識那叫什麼?叫妙觀察。妙觀察智是本有的,第六意識是本無的,迷了才有,悟了就沒有了。一悟,第六意識就轉變成為妙觀察智。實在講這個東西只轉名字,沒有換!迷了叫第六意識,悟了叫妙觀察智,一樁事情,不是兩樁事情。第七識也是如此,迷了叫末那識、第七識,悟了叫平等性智。阿賴耶識也是如此,迷了叫阿賴耶,悟了叫真如本性,叫大圓鏡智。就是迷與悟!在這些大菩薩與佛,它就不叫做八識,就叫四智菩提,菩提是覺,四智都覺;在凡夫就不叫做四智菩提,叫八識。八識是迷惑顛倒的名稱,四智是一個大徹大悟之後的名稱,就是這麼回事情。
離一切心意識分別,這個時候,六、七、八識雖然有粗細不相同,個個都有種種分別,到了八地菩薩是離得乾乾淨淨,所以八地菩薩這個時候大圓鏡智現前,果地上轉了。七地菩薩以前,他有妙觀察智、平等性智,大圓鏡智還沒有,他雖然轉了,功夫還沒到家。必須功夫到了家,證了果,八識才真正轉成大圓鏡智,真正悟無生法忍。《彌陀經》註解裡面,這完全講的是唯識學,唯識的道理,而且是法相唯識宗的精華,叫你轉識成智。
法相唯識宗的修法有「五重唯識觀」,那很麻煩。今天在淨土法門也修這個,也是轉識成智,那個方法可簡單、可妙了,一句彌陀佛,你看多妙!也能修到這個境界,不但也能,比修唯識、修五重唯識觀還來得快!他修五重唯識觀,說老實話一生當中未必能修得成,那五個次第真正不容易。念佛這個法門,你要是真正如理如法修行,這一生決定成功,確實可以能夠證得。所以這個法門真正是不可思議,一切諸佛之所讚歎是有道理的。八地菩薩這才算是真正得無生法忍,不但連煩惱沒有了,習氣都拔除了。這個境界,『聖且難之』,初地就是聖人(三賢十聖),聖人都難達到,『況凡輩乎』,凡夫一下就要到這個境界不容易。
疏【彌遠者,厭生為患,亟欲滅生以歸於無,而滅非真滅,祇益劬勞,終成輪轉,如牛壞車,古有明喻。】
不會修的,彌求彌遠,想得到結果反而愈來愈糟糕,這就是修行不如法。有一種人,他覺得這身是最大的憂患,想不要了,四空天人如是,有許多阿羅漢成就了,他也如是,叫灰身滅智,他不要身了,『以歸於無』。這樁事情,是不是真的能夠歸到無?沒有。
『而滅非真滅』,他不是真滅,他這個滅在佛法裡面講是斷滅;佛法講滅是寂滅,寂滅不是斷滅。寂滅裡面的境界是事事無礙,斷滅是事事都有障礙,他因為覺得這身有障礙,所以把它滅掉。假如身沒有障礙,那你何必去滅它?可見得真的是功夫不到家,他認為樣樣都有障礙,要把障礙去掉,哪裡曉得真正大乘佛法裡頭是樣樣都沒有障礙。這個意思,諸位這幾天在講座裡面聽的總應該體會到幾分。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顯示出樣樣沒有障礙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成就自己圓滿的智慧。善財童子不把身體滅掉,他不幹這個傻事情,那個沒用處的。
滅是佛法修學最高的目標,滅是滅煩惱、滅無明、滅生死,是滅這個,不是滅身。這身你仔細去觀察,身裡頭沒有煩惱,也沒有生死、也沒有無明。你要不相信,你在身體裡去找,現在科學發達了,你去分析,我們身體每個細胞再把它分成原子、電子,你去觀察,哪一個原子、電子裡頭有煩惱、有無明,你去找找看,能不能找得到?找不到。最小的基本粒子裡頭,既沒有無明,也沒有生死、沒有煩惱,這個身不過是這些基本物質積聚而成,它確實沒有!既然沒有了,那就沒有障礙了。
譬如當年禪宗達摩祖師到中國來的時候,找不到學生,沒人跟他學,在少林寺住了九年,面壁九年。以後碰到慧可,慧可向他請教,請教什麼?慧可的心不安,所以找到達摩祖師,求達摩祖師給他安心。那個求法不容易,斷臂求法,因為他去見達摩祖師,達摩祖師不理他,到最後沒辦法手臂斷一條,拿這手臂去供養達摩祖師,達摩祖師看到這個樣子,他真是虔誠。你何必呢?你究竟來找我幹什麼?他才說出來:我心不安,求大師替我安心。達摩祖師把手一伸:你把心拿來,我替你安。他就想了半天,他說:我覓心了不可得。我找心找不到!心到底在哪?腦子裡沒有心,心臟也不是心,怎麼找也找不到,就像阿難尊者一樣,裡面找不到,外頭找不到,中間找不到,到處都找不到,他就給祖師說:「我覓心了不可得」,我找心找不到!達摩祖師說:「我與汝安心竟」,我替你安心好了。他就恍然大悟了。你說你心不安,心根本找都找不到,你還要安它幹什麼,他立刻就得清淨了。
你們說你們有煩惱,煩惱多得不得了,我要是伸手,你把煩惱拿來給我,你的煩惱就沒有了,你去找找看,你煩惱在哪裡?你找不到,根本就沒有!這是自生煩惱,你根本就沒有煩惱。你不相信找找看,你煩惱是在頭上、是在手上、是在腳上?找不到!你要是恍然一悟,原來煩惱是我的妄想,沒有妄想就沒有煩惱,你煩惱立刻就消除,事實確實如此。
所以佛法求的是寂滅,不是斷滅,這是一定要認識清楚。斷滅不是真滅,寂滅是真滅,《楞嚴經》上說得好,「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」,這是如來的境界,就是寂滅忍,比無生法忍還要高一級,那就是十地菩薩以上的境界。七地、八地、九地是無生法忍,十地、等覺、如來果地是寂滅忍。所以斷滅不是真滅,要修斷滅,那就是佛法常說的無益的苦行,這個很苦,沒有利益。這不是真正正法如法的修行,這是沒有益的苦行。『祇益劬勞』,這是增加麻煩,增加勞苦,這個修沒有用處。
『終成輪轉,如牛壞車,古有明喻』,這是舉個比喻來說。「終成輪轉」,譬如,這一般來講,修無想定是用斷滅法,他把一切妄想斷掉,修成了果報在第四禪的無想天,壽命五百劫,這時間是相當長。但是五百劫要是過了,他的定功失掉,失掉之後他還是墮落,所以終成輪轉,他還是要輪迴。苦行修成無想定,不容易!這個苦行沒有能得到一個究竟的結果,這不值得的。「如牛壞車」,這是比喻,牛拉車拉得很累很苦,牠心裡怎麼想法?我把這個車弄壞,我就不要拉了!這是很笨的一個想法。你們都知道,牛把車弄壞,主人再做個新車、再做個大車,牠還是要拉,這不是辦法。
「古有明喻」,很明顯的比喻,這個比喻就是人厭身為苦,想趕快把這個身滅掉,不曉得身滅掉之後還要受身。諸位要是真正明白這個道理,你就曉得,這個世間人有很多人感覺得人生太痛苦,活不下去就自殺了,自殺是我不要這個身了,以為這一死,什麼都了了!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?死了不到四十九天又投胎了,又來了,該怎麼苦法還是怎麼苦法,沒有辦法脫離的。你要是明白這個事理真相,決定死不得,死了就不得了,麻煩就大了。
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,說真話就是要不死,你就成功了,一死就輪迴。怎樣叫不死?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活著去的,不是死了去的。你是在非常正常、非常清醒的狀態之下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你,你跟他去了,這不是死,活著去的!你要明白這個道理。說是死了可以去,密宗裡面有中陰的度法,他們說得是很好,人死了之後中陰身也可以能夠把他度到西方極樂世界去,密宗有這種說法。這種說法,給諸位說,問題很多!人死了以後這中陰可以能夠度到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人在生就不要修行了,修行幹什麼?死了之後請幾個喇嘛來一超度就往生西方,你們查查淨土經典裡面有沒有這個道理?不可能。
你們看《梁皇懺》,梁武帝的妃子死了以後,請寶誌公來給她做超度,寶誌公是觀世音菩薩化身,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後補佛,他不能把梁武帝的妃子度到西方極樂世界,只能把她超度到忉利天。從這個例子來看,我們就真正明瞭,所謂中陰超度,的確是可以超度,只能超度到忉利天;要是講超度到忉利天以上,超度到西方極樂世界,決定沒有這個道理。你要是聽了他的話,那你就上了大當,理上講不通,經典上找不到根據,沒有這個說法。
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這幾天也談了不少重要的原則,第一個你要發菩提心,中陰身他能不能發菩提心?第二個,他要具足三資糧,中陰身能具足嗎?問題多!太多太多了。中陰比我們在人道的時候要迷惑得多,你在作人的時候頭腦清醒,你都發不了菩提心,你都不能具足三資糧,迷惑顛倒你能做得到?中陰身比夢境還要差,還要迷惑,他要不迷惑他怎麼會到三惡道去?所以到三惡道是糊裡糊塗去的。那麼迷惑顛倒的人,他怎麼會到西方極樂世界去?阿彌陀佛怎麼會接引他?決定不可能。如果可能的話,寶誌公當年決定把梁武帝的妃子度到西方極樂世界,那我們就相信,在中陰身還可以超度,還能往生西方,我們就相信。
古往今來,凡是人死了以後超度,《地藏經》上也是這麼說,只能超度到忉利天,這是最高的,為什麼?這是福報。《地藏經》上講,家親眷屬為亡人修福,亡人只能得七分之一,七分之六修者自得,經上有明文講得清清楚楚!所以諸位要知道、要明瞭,要真正的覺悟!千萬不要輕信一般人這種傳說,不能輕信。聽到人家這些說法,我們心地決定不動搖。
我們今天這個法門有堅實的理論依據,現在還有人怎麼講?毀謗淨土毀謗得真厲害,說《彌陀經》是假的,說阿彌陀佛是太陽神,你說有什麼法子!這是很多年以前,我在佛光山教書的時候,佛光山有個學生就在課堂裡提出一個問題,他說有一個法師,也是在他那裡給他們上課的,說西方淨土是假的,是釋迦牟尼佛的理想國,不是真的,所謂阿彌陀佛就是太陽神的化身。他來問我,我就告訴他:很可惜,我自己的程度太淺,《大藏經》雖然瀏覽了一遍沒有仔細看,不曉得這是出在哪一部經、哪一部論?你要曉得,最好去問講這個話的那個老師。胡造謠言,不得了!
後來我回到台北,特別把窺基大師的《通贊疏》印出來流通,就是給淨土法門《彌陀經》做一個鐵證,證明這是真的。窺基是玄奘大師的學生,玄奘大師到印度去住了十七年,玄奘大師自己也把《彌陀經》翻成中文,他翻的本子現在在《大藏經》裡面,沒有單獨流通。窺基是玄奘大師的傳人,是玄奘的大弟子,傳法的人,而且是法相唯識宗開山的祖師,他註了一部《彌陀經》註解,他用什麼本子?用鳩摩羅什大師的本子,這個用意太深太深了。我們現在人都是講感情,你從這個地方看,他們師徒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教訓,依法不依人。
如果在今天來講,窺基大師是玄奘的學生,玄奘大師這個經本翻譯好了,別人不給他流通,做學生的人應當拼命來給他流通。給《彌陀經》作一個註解,應當用老師翻譯的本子,怎麼會選鳩摩羅什大師的本子?這不是不通人情嗎?拿到現在來決定是如此。現在是我老師是第一,別人都不行!可是窺基大師依舊用鳩摩羅什大師的翻譯本子,換句話說,他們師徒兩個人都承認鳩摩羅什翻譯的本子(我們現在念的這個本子),決定與梵文意思是沒有差錯的。如果有差錯,玄奘大師一定說話,他念過梵文本,這就是給我們證明,做一個鐵證,這部經典翻譯得不錯。窺基大師作註解,選定羅什大師的本子來註,並不是背師叛道。玄奘大師看他這樣做法,不拿他翻的本子來註解,還去用前人的本子,他也不會以為這個學生是悖逆。可見得古人對佛法上確實做到四依法,依法不依人,依義不依語。
羅什大師的本子既然已經翻得這麼好,已經流通了,人家能捨己為人,自己所翻的東西當然也不亞於鳩摩羅什大師,但是羅什翻的已經普遍流通,能夠把自己翻的收起來,弘揚古大德的,這種心量不得了,真正是做到大公無私,為佛法為眾生,沒有自己的名聞利養。所以《通贊疏》給我們在淨土經論、淨土修行法門做了一個鐵證,《彌陀經》決定是真實的,不是假的,經過玄奘、窺基給我們做了個證明。因此不管什麼人要是說這是假的,那都是魔,都是胡造謠言,都是想來滅法,我們決定不上他的當。我們確實有鐵證,證明這個是真實不是虛妄。
疏【今專念佛,發願往生,生彼國已,華開見佛,識自本心,本自不生,生亦何礙。所謂熾然求生,而不乖於無生之理,終日生而未嘗生者,乃所以為真無生也。】
這是講到我們學這個法門的人,我們今天是專念佛號,全憑這四個字超越三界六道輪迴,全憑這四個字證無生法忍,成就無上正等正覺。所貴的是『發願往生』,發願往生正是蕅益大師所說的發無上菩提心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,『華開見佛』,那個上品上生的,一生到西方就花開見佛,中品以下的,時間長短不相同。你要問:到那裡去,要多久才花開見佛?每個人的情形都不相同,關鍵在於自己的勤惰。你要是精進不懈,那你很快就花開見佛;你要是懈怠懶惰,你的時間就會延緩。所以時間的早晚是要問自己,不要問別人。
到花開見佛的時候,就是悟無生法忍。通常講什麼時候花開見佛?初地花開見佛。那個時候雖然悟無生,是無生法忍的明相而已,還要修到第八地才真正證得無生。但是初地菩薩無生法忍的消息就透了,消息就得到了。所以說『識自本心,本自不生』,既然本自不生,哪有滅?就是不生不滅。一切法皆不生不滅,這是證得無生法忍。到這個時候『生亦何礙』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一真法界的境界。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就是華藏世界的一真法界,就這一句阿彌陀佛,一生就可以得到,不可思議的功德。
『所謂熾然求生,而不乖於無生之理』,熾然求生是我們現在的情形,我們現在有一個非常熱烈的心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是熾然求生。與無生法忍這個理違不違背?一點都不違背。我們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證無生法忍,大師為什麼要這樣跟我們說,怕其他的宗教來誘惑你,你那個地方不能悟無生,到那裡去凡聖同居土,怕你聽了這些話動搖了,佛也不念了,去學別的法門去了,那真正是誤了自己的大事。明白這個道理之後,各宗各派的學說,你聽了之後決不動搖,決定是一句彌陀念到底,你決定成功,這就是求生不乖於無生之理。永嘉在《證道歌》說,「誰無念誰無生,若實無生無不生,換取機關木人問,求佛施功早晚成」,都是說的這個道理,它是禪宗的方法。我們是用一句阿彌陀佛的方法決定能夠證得。用禪的方法達到,的確是相當難,不容易;用念佛這個方法,人人都能成就。
『終日生而未嘗生者,乃所以為真無生也』,「終日生」就是我們念念都想求生西方淨土,殊不知求生西方淨土正是證得真正的無生,這個話說得太圓滿、太透徹了。《淨土生無生論》專門討論這個問題,「生」就是我們求生西方淨土,「無生」就是證得無生法忍;這部論收在《淨土十要》裡面,專門探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理論,是一部非常好的著作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