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 (第六十集) 1984/12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01-003-0060

  請看《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》,第八十頁:

  疏【正定聚者,揀異邪定不定。】

  這一段是給我們解釋,菩薩要自行化他必須成就定力,定力在此地稱為『正定聚』,底下大師給我們解釋,禪定裡面有正定、有邪定,不定就不必說了。什麼叫做『邪定』?佛法裡面講定有許許多多種,凡是與自性相應的這是正定,與自性不相應的都不是正定,以這個標準來揀別,就是來區分,我們不難明瞭。比較上來說,世間禪定與出世間禪定相比,世間禪定就不是正定;出世間小乘人的定與大乘人的定相比,小乘人的定也不算是正定,這就是比較的說法。凡夫(就是外道)他也有定,這種定功,一種是他自己修得的,另外一種是鬼神、魔附在他身上,他似乎也有這種能力現前。我們在《楞嚴經》裡面讀到五十種陰魔,我們可以理解。經上給我們說得很清楚,魔要是離開,他的定慧能力就喪失,魔加持他,他有這個能力。這些都是屬於邪外之定,不是屬於正法的。

  四禪八定在世間法裡面來說,還算是正定,但是對出世間法來講,它不算是真正的正定。這個地方所講的正定就是它不退轉了,我們曉得四禪八定還是有退轉的,還是有失掉的。由此可知,此地所講的定,最低限度也是小乘四果羅漢所證的九次第定,因為得到這個定,他以後不會退失了。所以正定聚嚴格的來說,必須以這個為標準,他才不退轉了。

  疏【初心進退未定。】

  初心,前面跟我們解釋得很多,包括圓教十信位的菩薩,都是屬於『初心進退未定』。從這個標準來看,正定聚一定是要見性,不見性都還不能算是正定聚。這個標準就相當高,比阿羅漢要高得多。

  疏【今生安養,無論高下,皆不退轉故。】

  這是很特別的法門,在一切經教裡面來說,《華嚴》跟《法華》是圓教,全圓,圓圓滿滿的。我們這部經是得一部分的圓,許許多多地方與《華嚴》的理論、境界相通。《華嚴》稱為大不可思議經,而本經稱為不可思議功德,實在是有它的道理。底下解釋聚的意思:

  疏【聚者會也,即文中諸上善人之會。】

  西方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個世界不一樣,我們這個世界有些人得定功,有些人沒有得到,得到的少,沒有得到的多。西方極樂世界個個都得到,換句話說,個個都圓證三不退,所以才稱之為上善之會。

  疏【今謂入此聚中。】

  就是入他們這一流,與他們同一會。

  疏【見佛聞法故。】

  由此可知,我們今天在此地修行,實在都是在做預備的功夫,什麼時候才是我們真正開始修行?一定是到達西方極樂世界,這是真正開始修行了。前文說「凡夫無力」,沒有能力,也就是講初心菩薩,「唯應專念阿彌陀佛,使成三昧」,三昧就是一心不亂,「臨終正念,決定往生,見佛得忍,還來三界救度眾生」,這幾句話非常的要緊。這是給我們指示出來,我們這一生努力的目標方向。此地又說,『見佛聞法』。

  疏【六心墮落者。】

  什麼叫六心墮落?這裡面有一段故事,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。

  疏【身子發菩薩心。】

  『身子』就是舍利弗,舍利弗尊者他示現的是小乘阿羅漢,小乘人沒有菩提心,他忽然發心要迴小向大,要修菩薩道,發了大心。

  疏【已證別教六住。】

  六心就是這個意思,他已經證得別教的六住位。別教七住位才不退,別教七住等於圓教七信,到這個時候才不退。他在六住,還沒有到七住位。

  疏【因逢乞眼,遂退大心,沈淪五道。】

  《演義》有簡單的註解:

  演【已證六住者,別教七住方名不退,今止證第六,故尚有退緣。因逢乞眼者,身子因中發大乘心,因天帝化作婆羅門,為之乞眼,身子與之,婆羅門即棄地踐踏,由是退失大心。】

  有這麼一段故事。諸位一定要明瞭,你發心行菩薩道,有些人故意來給你找麻煩,其實那些找麻煩的人往往都不是簡單的人。他一發大菩提心,帝釋天(忉利天主)化身來考驗他發的心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。一考就失敗了,禁不起考驗。如果他知道是忉利天主來考驗他,他就不會退心,他不曉得!忉利天主變現一位婆羅門,而婆羅門感覺到非常的痛苦,舍利弗尊者在路上碰到了,就問他:你有什麼困難,怎麼這麼苦!他說:我家裡有個病人可憐得不得了,現在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醫生,醫生配藥方需要藥引子,這個引子太難找了,我沒有辦法,所以一天到晚愁眉苦臉。他就問:藥引子是什麼?他說:要一個真正修道人的眼睛來做藥引。他說:這個不難,我是個真正修道人,我捨一個眼睛給你做藥引子。他就挖一個眼睛給他。

  眼睛挖下來之後,那位婆羅門說:你老人家搞錯了,我要的藥引子一定是要左眼睛,你挖了右眼,這個可惜,我不能用了。舍利弗尊者說:你為什麼早不說呢?早說,我瞎了一隻眼還有另一隻眼,你現在害得我兩隻眼睛都不能用了。沒法子,把左眼再挖下來,挖下來他沒有眼睛了。婆羅門拿了眼睛聞一聞:這個眼睛不行,不太好。丟在地下踐踏,不要了。舍利弗尊者一聽,心想:菩薩道難行,算了,我還是修小乘。從菩薩道退心,又退回到小乘。所以菩薩道真正難行,難忍能忍,難行能行,不發心則已,發了心就有天神鬼神來考驗你。如果你不是真正的發心,必定會退轉。真正的發心,他心是清淨的,在順境裡面決定不生歡喜心,逆境裡面不生瞋恚心,這個心永遠是清淨慈悲,這是真正修菩薩道。

  菩薩所求是求福求慧,那我們在念佛法門裡面,諸位要記住,求慧,慧是清淨心裡面生的,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。福德從哪裡來?福德是從慈悲心裡面生的。所以,清淨、慈悲就是福慧雙修。可是,清淨慈悲都要以平等心為基礎。諸位想想,如果心不平等,你就決定不清淨。你要想心真正清淨,一定先要修平等,怨親平等,而後心才會清淨,智慧才增長。清淨心對待別人就是大慈大悲,所以能生無量的福德。一個真正發心修行的人,一定要抓到修行的綱領,這樣才能真正的成就。

  疏【塵劫聲聞者,有於大通佛世發心,皆因退大,塵點劫來,墮聲聞位,故經云:魚子菴羅華,菩薩初發心,三事因中多,及其結果少。】

  這是講小乘人多半無法發心修菩薩道。這些阿羅漢當中,有許多是從大通佛那個時候就發心了。大通如來那個時候,釋迦牟尼佛才剛剛發心學佛,他老人家已經成佛了,與他同時在一起修行的,還有許多人一直到現在還在聲聞位,還在做小乘阿羅漢,原因就是退心。像舍利弗這個示現一樣,菩薩道真正難行。所以經上才有這麼幾句話,『魚子菴羅華,菩薩初發心,三事因中多,及其結果少』。魚產卵一次產幾十萬,真正能長成魚的也不過是幾條而已。羅漢發心修菩薩道也是如此,發心的人太多了,真正能成菩薩的,如鳳毛麟角,太少太少了。為什麼?重重難關你要能突破,無論什麼樣的折磨你都不在乎,決定不退心,這樣才能成功。說到念佛,念佛求生淨土比發菩提心實在是容易得多。我們這一句佛號,在這一生當中真正能把持得住而不退失的也不多!果然不退,像我們前面所講「不間斷,不夾雜」,這一生決定能往生。間斷、夾雜就是退心,這也是值得我們警惕的。

  我記得有一年過年,李老師在蓮社為大家開示,一開端就說:過年大家見面喜氣洋洋,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你,細細想來,有何可喜?壽命少了一年,業障又增加不少,嚴格的講是悲哀,哪有什麼可喜!世間人顛倒錯亂,把可悲的事情當可喜,真正可喜的事情早忘得乾乾淨淨。如果我們世情一年比一年淡薄,道念一年比一年濃厚,那是可喜!還在搞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,把這句佛號不當作一回事情,哪有什麼可喜!念佛人退得多、成就的人少,一樣的道理。

  疏【引此以明初心菩薩,猶宜親近如來,得所依歸,終無退轉故。】

  佛給我們說經第五個因緣意義就在此地。我們聽了之後,最低限度我們這句佛號不要退轉。菩提心那是真正會退轉,希望這句佛號不退轉,希望往生這個意念不要失掉,這樣才能『親近如來,得所依歸,終無退轉』。我們跟初心菩薩,沒有兩樣!

  玄義【故知念佛,菩薩之父,生育法身。】

  我們這個肉身得之於父母,我們法身從哪裡來?得之於念佛。

  疏【菩薩父者,華嚴十一經,威光童子睹如來相獲十種益,首云得念佛三昧,名無邊海藏門。】

  華嚴十一經,就是華嚴第十一卷。這是說大威光童子,蓮池大師引用這段經文來證明初心菩薩應當親近如來。

  疏【疏謂,以念佛三昧,菩薩之父,故首明之。】

  這個『疏』就是清涼大師的《華嚴經疏鈔》。念佛是菩薩之父,蓮池大師說這個話,是根據清涼大師《華嚴經疏鈔》,不是自己隨便造的,確實是有依據的。

  演【睹相獲益者,華嚴云:大威光太子,睹波羅蜜善眼莊嚴王如來成正覺。】

  他見到佛示現成等正覺,見到就得十種利益。十種利益裡面第一種:

  演【首自念佛三昧,名無邊海藏門,終至得智光明,名一切佛法清淨藏。】

  此地舉一個開端、一個末後,當中八條省略。

  演【以世人觀德人之容尚能意消,況見佛妙相,甯不得益也。】

  世間人看到有道德、有修持人的威儀風采,我們內心都有所感觸,何況見佛!我們看到人的相好,見到好的威儀,自自然然就肅然起敬,妄念都消掉了。世間一個道德之人尚且有這種力量,何況諸佛如來?所以威光童子見佛就能得利益,這個我們可以相信。這個地方特別值得一提的,「念佛三昧,菩薩之父」,清涼大師依據《華嚴經》來給我們發明這個意義。菩薩要成佛,在無量行門裡面,實在說念佛是最為捷徑。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第一位善友德雲比丘,《四十華嚴》叫做吉祥雲比丘,梵文是相同的,翻譯的人不一樣,實叉難陀把他翻作德雲,般若尊者翻作吉祥雲。他教給善財是念佛法門,而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。

  《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》,這本書是《華嚴經》的精華。《疏》是清涼大師做的,疏是經的註解。《鈔》是宗密大師做的,鈔是註解的註解。清涼是華嚴宗第四代祖師,宗密是第五代,是清涼的學生。這是《普賢行願品》權威的註解。我們今天學《華嚴經》,必須以這個本子為依據,不能讀全部的《華嚴》,讀這一本就夠了,這一本就是全部《華嚴經》的濃縮,也是整個《華嚴經》的精華。所以我們特別把它再翻印流通供養給諸位,希望諸位珍惜,要認真的去研究。《華嚴》提倡念佛法門,特別是念阿彌陀佛這個法門,所以在「威光童子」這一章經他也是這麼說。

  疏【良繇菩薩以方便為父,念佛即真涉事,是方便故。】

  這也是大經裡面常常說的,「菩薩以般若為母,方便為父」。《般若經》常說:一切諸佛如來從般若出生的。六祖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開口第一句話,就叫大家「總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」。所以,般若為佛母。方便就是方便般若。《華嚴》講十波羅蜜,般若波羅蜜是講實智、根本智,方便波羅蜜是權智、後得智。般若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就是方便智。我們把般若波羅蜜用在日常穿衣吃飯、待人接物,這就變成方便波羅蜜。有體沒有用,那個般若就沒有意義,沒有價值,所以有體有用。用還不止方便,但是方便的作用最大,後面有願、力、智,這四種都叫做權智,都叫做後得智。我們念佛,符不符合大經裡面所講的方便波羅蜜?就是!因為念佛即真涉事。

  演【良由下。】

  「良由菩薩以方便為父,念佛即真涉事,是方便故」,講這一句。

  演【是明以念佛為父。】

  『明』是說明,說明為什麼要講念佛是菩薩父。

  演【蓋有二義:一方便義,二親種義。】

  這兩個意思在念佛法門裡頭統統具足。先說方便:

  演【淨名云:智度菩薩母,方便以為父。】

  『淨名』是《維摩詰經》,經上有這麼兩句話。

  演【而今即以妙心,緣歷名號,正是最勝方便,故為父也。】

  所以念佛實在是方便門,而且與自性、與諸佛如來統統都能相應。在這個地方,我們要注意的就是『以妙心,緣歷名號』,著重在妙心。我們現前念佛這個心不妙,所以緣歷佛號不容易成就一心不亂;如果你用妙心,那就不難得一心不亂。正如同本經裡面所說的,「若一日到若七日」,沒有一個不成就的。你要是用不妙的心,念一輩子也不會成就。所以,這個字是關鍵的字眼。我們的心為什麼不妙?因為我們是妄想心,這個心不妙。一天到晚時時刻刻在那裡分別、執著、打妄想,用這個心來念佛,怎麼能成就一心不亂?什麼叫做妙心?把不妙翻過來就妙了。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,佛法常講境緣,境是物質環境,緣是人事環境,無論是順境是逆境,我們都不分別、不執著、不起心、不動念,那個心就妙。六祖所謂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的那個心,那是妙心。能以這個心來念佛,利根,一天就得一心,再遲鈍的根性,七天也一定能證得。所以我們現在做功夫,我們用的心不對。妙心的修法,我們也講得很多,在這本《疏鈔演義》裡面,往後還要不斷的來提示這個問題,希望大家要留意,要在境界當中去體驗、去鍛鍊。再看下面第二個意思:

  演【親種者,親傳真種。】

  我們念佛就是成佛的種子,你念一句佛號,想這個佛名,或者想這個佛像,阿賴耶裡頭都落種子,這是什麼種子?佛的種子。我們阿賴耶識裡本來具足十法界的種子,哪一個力量大、力量強,它就先受報。我們既然想作佛,就要把成佛的那個種子不斷的增上,其他的那些種子把它消除。換句話說,六道、二乘這些念頭決定不起;不起這個念頭,就把六道二乘這個緣斷掉了,雖有種子不起現行。而把佛菩薩這個種子、這個緣要多結,所謂「憶佛念佛」,憶是心裡常常想。我們讀經也是憶佛,讀經就是跟佛接觸,就是聽佛為我們說法,這就是親近如來,薰習正法,這個是憶佛。不讀經的時候則念佛,「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必定見佛」,這就是『親傳真種』。

  演【而今即念彼佛,成我自佛。】

  這就是為什麼要念佛,就是這麼一個道理。

  演【即念本佛,成今始佛。】

  『念彼佛』是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成自佛是自己成佛了,念久了自己就變成阿彌陀佛,就變成無量覺。阿彌陀佛是無量覺,把你自己的真心、妙心念出來了。『即念本佛』,本佛這是本師,極樂世界的本師是阿彌陀佛,念本師佛成自己的始覺佛。

  演【正是親傳真種,故為父也。】

  這是說明這個道理,道理要是不真正的明瞭,我們念這個佛號會懷疑。我為什麼要念?念了有什麼好處?我不念佛,念一二三四五還不是一樣嗎?為什麼一定要念佛?說明念佛的道理在此地。下面再講念佛就是方便,涉事就是方便。

  演【即真涉事者,念體本空,則念處即真。】

  『本空』是講心,就是前面講的妙心。我們現在這個心不妙,因為我們心裡面有,不空,心裡拉拉雜雜牽腸掛肚的東西太多了。其實你牽掛那些東西的確很冤枉,為什麼?它沒有,只是一個妄念而已,你所牽掛的都不真實!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外面境界相都是虛妄的,你天天心裡記掛打這個妄想,更是虛妄,不是真實的。總叫妄想,妄就不真,真裡面就沒有妄。真心是空寂的,我們念要用真心念。『念體本空』,所以我們『念處即真』,我們念佛這個心是真心,是真如、是本性。

  演【不妨念佛。】

  念佛是事,事是假的,能念的心是真的,能念那個佛是假的,真不妨假,假也不礙真,確確實實是不相妨礙的。

  演【則不礙涉事。即真而不涉事,是理非方便,涉事而不即真,是有為之法,與無為隔,亦非方便。今即真而復涉於事,是名方便也。】

  這就是解釋念佛何以是大經裡面所講的方便義,這就說出來了。這個原理原則應用起來,它的境界非常的廣大。學佛,圓別根性不相同,根最利的是圓頓,容易成就,為什麼?他在一切法裡頭比較能夠看得破、放得下,不太執著,所以容易接觸到圓教的一乘法。藏通別都不太容易,為什麼?他固執,當然也有他好的一面,也有他很可敬的一面,他很不容易修學圓頓的法門,圓頓快,一生能成就!藏通別的根性,循規蹈矩,成就慢。圓頓根性的人,有的時候你看到他不合規矩,他的確來得快,為什麼?他事理圓融。

  『即真而不涉事』,真不涉事,『是理非方便』,換句話說,有體無用,方便是用、是作用,真實的體,有體無用,所以他不圓,這是沒有法子入道,很難很難。『涉事而不即真』,他把理與事、體與用劃分成兩邊,這就是有用沒有體。「涉事」是有用,「而不即真」是無體,這個也錯了,這是有為法,有為就是世間法,與無為法有障礙、有隔閡,這都不是方便法。佛法講的方便法,是體用一如,理事不二!有體有用,有理有事,事就是理,理就是事,體就是用,用就是體,這才叫方便。我們要學就是要學這個。

  我們再把這個話說得更具體一點,更容易明白一點,什麼是體?體是清淨心。什麼是用?就是我們穿衣吃飯、待人接物。所謂修行就是在穿衣吃飯、待人接物裡面修清淨心而已!清淨、慈悲、平等,在穿衣吃飯、待人接物裡面就學這個。這裡面是以平等心為基礎,平等心就是菩提心裡面的直心,說直心不太好懂,上與諸佛,下與一切眾生、情與無情,統統是平等的,這裡面決定沒有高下,以這個心為基礎。

  自受用就是清淨,他受用就是慈悲,對待別人一片慈悲,決定平等的慈悲。慈悲不礙清淨,清淨、平等是體,慈悲是起用,就是用事。慈悲心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愛心。佛法為什麼不說愛?怕你迷了。從平等心、清淨心裡面生出來的愛心,換個名字,叫它做慈悲心,就這麼個意思。平常一般人的愛心,從感情裡面生的,那個錯了,那就是有用無體。如果這個作用同時又具有體,這個用我們就不叫愛,換個名字叫慈悲。其實慈悲就是愛,愛就是慈悲,但是出發點不一樣,一個是從清淨心生的,一個是從染污心生的,染污心生的就叫做愛,清淨心生的就叫做慈悲。

  再說明白一點,清淨心裡面生的慈悲,真愛!為什麼?它不變,是真的!因為清淨平等心是真心,真心裡面起的作用是真的。情識裡面生的愛心是假的,為什麼?它會變。父子也如此,父親對兒子小的時候很愛護,長大的時候討厭得不得了,心變了,不愛他了,這個是假的不是真的。佛菩薩對一切眾生那個愛心是真的,決定不會變。你恭敬佛菩薩,佛菩薩對你慈悲,你毀謗侮辱傷害他,他對你還是慈悲,不變,不變就叫做真,會變是假的。

  沒有得正定聚之前,我們用的心都是虛情假意,自欺欺人,什麼時候用過真心?從來沒用過!給你說得怎樣真,過兩天就變了,這是我們自己要覺悟的。任何人說他是真心,我們不要相信,不要上他的當。我們自己說真心對人,我們曉得自己欺騙自己,因為這個心靠不住,會變的。入正定聚就不變,那是你用真心了。所以體用、事理一定要辨別清楚,這是佛法裡頭所說的方便義。

  演【又復真謂真理,事謂念佛。】

  再把它說到我們念佛法門上來講。

  演【即真涉事者,謂雖即觀理,而歷念佛事也。】

  『觀』是理,『念佛』是事。

  演【此於附法託事從行,三種觀中,正是從行歷事觀理也。】

  這是修行法門裡面真正的方便義。與前面「即以妙心,緣歷名號」,意思完全相同,只是說得更詳細。妙心就是觀理,理是體,體是空寂靈明,念佛是事,從事裡面去觀理,理事不二。如何觀法?修觀要自然,不要去勉強,不要去作意,勉強作意又有了障礙。當我們心裡面打妄想的時候,一下覺察到自己有妄想,立刻把它換成佛號,阿彌陀佛,這就是觀,這就是覺。覺裡面就有觀,觀什麼?你必須懂得教義,不懂教義,有覺沒有觀,懂得教義裡頭有覺有觀。明白這個教義,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皈依無量覺,覺而不迷!覺心是清淨的,覺心無有一物,這個時候就有覺有觀。

  雖然有覺有觀,這句佛號還是歷歷分明,沒有中斷!這裡頭又有事、又有理,理不礙事,事不礙理,就成《華嚴經》上的理事無礙的法界。由這一念就能變一切事相,看整個宇宙人生,無有一法不如是,法法皆是,理事不二,理事無礙。你在這個時候必定有悟處,這是這個意思。其實本經的境界還不止,再往上提升是事事無礙,理事純熟透了,就入事事無礙。無論在什麼境緣當中,就是物質環境、人事環境當中,無論是順境是逆境,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,絕對不會被外境所轉,不為境轉就能轉境,就像《楞嚴經》上所說:「若能轉境,則同如來」,同如來是法身大士。

 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明白這種修法以及它的境界,對於念佛求一心不亂,的確不是一個難事情。如果不明這個道理,不明這個境界,我們在一生當中勤苦的念佛,念到功夫成片這是可能的;如果念到一心不亂,相當之難。《彌陀經疏鈔》與《要解》,我們要是常常讀誦,確實能幫助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達到一心不亂,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不但自己有決定的把握,而且能提升品位,所以它有無量的功德。

  疏【十地始終者,十地文中,從初至末,地地皆云一切所作不離念佛。又云:遠行地菩薩,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,而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。】

  這是引《華嚴經》十地品的經文,從初地,初地是歡喜地,末地是第十地法雲地的菩薩,通常我們稱這些菩薩為摩訶薩。一般我們稱菩薩是稱地前,初地以前,三賢位的菩薩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;地上菩薩,就是初地以上,則稱摩訶薩,這是大菩薩。這些菩薩沒有一個不念佛的,『地地皆云一切所作不離念佛』。可見得念佛法門的重要,念佛法門的殊勝。

  『又云』,『遠行地』是第七地,七地菩薩這個功夫就了不起,八地是不動地,七地菩薩是真正證得無生法忍。我們在《仁王經》裡看到五忍菩薩,無生法忍是七地、八地、九地,是真正證得了。如果把尺度放寬一點,我們講是初住,明心見性這才證得;嚴格的講,真正證得無生法忍是遠行地的菩薩。他知道『一切國土猶如虛空』,就是《金剛經》上所說: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他不但對這個世間五欲六塵沒有一絲毫的留戀,沒有一絲毫的沾染,諸佛所現的清淨國土他也不沾染,為什麼?在他眼睛裡面看到,西方極樂世界、華藏世界跟我們娑婆世界無二無別,為什麼?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!娑婆世界是虛妄,極樂世界也是虛妄,華藏也是虛妄,虛妄等於虛妄,沒有差別,他的心多清淨!

  他怎樣莊嚴佛國土?如何報佛恩?還是『以清淨妙行』,清淨妙行就是念佛,還是不捨念佛的法門,還是不捨往生西方世界的這個意念。這是大菩薩做一個示範給我們看。不但遠行地菩薩如是,我們在《楞嚴經》上看到,大勢至菩薩是等覺菩薩,在「二十五圓通章」裡面明白的示現給我們,等覺菩薩還是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。大勢至菩薩念佛,我們想想觀世音菩薩念不念佛?當然念佛。文殊、普賢更不必說了,《華嚴經》上有明文,這些大菩薩念佛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我們想一想,等覺菩薩尚且要念佛求生,我們是什麼樣的身分,我們是個什麼人,怎麼能夠不念佛呢?

  演【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者,知空不著空,是名為真空。】

  如果執著空,那就錯了。佛法嚴格的來說,它就是破執著,凡夫執著有,佛常常講空,破我們有的執著;二乘人執著空,佛對他們說法統統講有,破他空的執著。為什麼佛一會兒說空,一會兒說有?好像是自相矛盾,其實不是的,佛是破執著而已!佛有沒有說法呢?佛沒有說法。你執著有,佛說空,把你有破掉,破掉之後,那個空也沒有!空是破你執著的一個手段,你不執著了,那空也沒有了。可是我們的毛病,往往就是非要執著一樁不可。我們現在執著有,佛說有是假的、是虛幻的,不執著,我們執著空,不執著這一邊就執著那一邊。佛說兩邊都不可以執著才叫中道,你又執著一個中道,總是錯!中道也沒有,都是不得已而建立的。

  佛法自始至終,無非破執而已!一定要明白這個真諦、這個真理,這叫做佛法。有執著就錯了,沒有執著就對了。一切都不執著就是佛,如果你執著一個「我一切都不執著了」,你還是凡夫,你還是有執著。所以講到真實之處,的確是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開不得口的,開口就錯了,一動念頭就錯了。一切不執著的時候,決定不動念,一動念就是執著、就是起心,所以經上常說:開口便錯,動念即乖。

  演【淨名云: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。】

  國土眾生、情與無情,事有理無、相有性無。

  演【而常修淨土,教化於眾生,此證七地念佛往生也。】

  這一句是引用給我們證明七地菩薩也念佛往生。七地菩薩曉得這個世界眾生國土都是幻化而非真實,他是真正證得諸法實相,就是一切法的真實相。但是他還是不捨念佛求生淨土,何況我們現在在迷的人,沒有能夠證得諸法實相的人,更應當念佛求生淨土,唯有到西方極樂世界才能忍證無生,才能夠圓成佛道。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