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 (第四十六集)  1984/12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01-003-0046

  請看《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》,第五十七頁:

  疏【古云:佛滅度後,凡諸弟子,所有著述,皆歸三寶。良繇聖境高玄,佛言微妙,而欲以凡夫毫末之智,罔自評量,是乃用蠡測海,持管窺天,漫自疲勞,所得幾何。故必歸命三寶,冥希加被。】

  這樁事情也是一個事實,諸佛如來乃至這些大菩薩們,他們跟我們凡夫不一樣,我們凡夫不容易觀察得出來。凡夫看到佛菩薩也是凡夫,不一樣在什麼地方?用心不一樣。凡夫用的是分別心,就是意識心;佛與大菩薩們用的是真心,就是本性,這就不相同。性裡面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永遠是清淨的;第六意識是不清淨的,一天到晚不曉得有多少妄念。妄念多了不清淨,本有的智慧就不能現前。智慧雖然是本有,「本覺本有」,但是不能現前,這就叫凡夫。

  諸佛的言語文字都是從清淨心、本性裡面流出來的,凡夫要想理解那是相當不容易。正如同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,「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」,世間第一等聰明智慧的人沒法子理解,原因就是用心不相同。怎麼辦?這就需要過來人為我們講解,這是一個方法。另外一個方法就是讀誦,讀的時候不能用意識心,換句話說,讀經,甚至於念古大德註解也是如此,不要分別、不要執著、不要去想這裡面什麼意思。你要曉得,讀經就是修行,修戒定慧。

  讀經怎麼是修戒定慧?我們曉得,戒是什麼意思?戒律雖然那麼多,它的精神只有八個字,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。你讀經,你心裡面不會起惡念,自然就諸惡莫作。哪有一面念經一面還在想壞事,沒這個道理的。所以你讀經的時候,自自然然就諸惡莫作。而經典是最善,善中之善,佛菩薩的教訓,經是佛說的,註解是菩薩所講的,祖師就是菩薩,絕對不是凡人。你念佛菩薩的教訓,這是最善,再沒有比這個更善了。

  你要曉得,念經就是持戒,而且是圓圓滿滿的持戒,一點都不缺的。如果你念經要在裡面想想這個話什麼意思,這句為什麼要這樣說,這戒就沒有了。為什麼?因為你打妄想了,妄想是惡,不是善。所以讀經的時候不能打妄想,不要求了解意思,乃至於這經裡面有生字,怎麼辦?生字最好預先查字典,把音注在旁邊,這是最好的辦法。否則的話就不念,不念沒有過失,念錯了有過失。除了修戒之外,還是修定,因為你念經要專心,專心就是定,所以是修定。同時還是修慧。慧是怎麼修的?這個慧是修根本智,根本智,《般若經》上說「般若無知」,就是修無知之智,這是真知。所以經從「如是我聞」到「信受奉行」念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清楚明白又沒有分別執著,也沒有妄想,這樣的念經就是修行,就是修戒定慧,而且戒定慧是一次修成,一次圓滿,非常的高明。這樣念就會念了,這種念法三寶加持。所以說「讀經千遍,其義自見」,有三寶神力加持,念多了會開悟。

  有些人念多了不會開悟,因為他念的,是像我們一般念書一樣,一面念一面打妄想,這個不行,這不會開悟的,因為他雖然是念經,這裡頭沒有戒定慧。有戒定慧,他怎麼會不開悟?沒有戒定慧,那就開不了悟,就跟我們世間一般凡人念書沒有兩樣。由此可知,修行人念經跟凡夫念經不一樣。凡夫念經的確像念書,以分別執著妄想思惟,用這些東西,修行人他不是的,他念經是修行,是修戒定慧,這是完全不相同。

  因此菩薩以下,無論是著述,給經論作註解,或者發明經中的要義、作論,乃至登台講經,為人演說,都要靠三寶神力加持。如果沒有三寶神力加持,經裡面微妙的義趣你體會不到,你也說不出來。有許多人講經講別人註解,而且講的是註解的皮毛,所謂皮毛就是文字,義理他體會不到,原因在什麼地方?很簡單,沒有三寶神力加持。三寶神力是不是我們能求得到的?不行,一定要感應才能求得到。

  什麼感應?就是我們現前這個心像不像佛心。你的心總得有幾分像佛心,它才能起感應作用,不完全像有部分像,不真像,要接近,相似的像,能有相似的像就有感應。如果完全不像佛心,拿著佛法搞名聞利養,貪圖五欲六塵,這就完全不相應。完全不相應,他講的也好,寫的也好,你仔細去觀察,絕對不是那麼回事情,而是把整個經典經論都變成了世間法。它不是佛法,它是世間法,說得再好,你聽了之後沒有餘味。真正有修行的人,你聽他講一次,這一生都忘不了,古人所謂餘音繞梁,它有餘味。愈是接近見性的人,他說出來的內容,餘味時間長。

  所以,一定要求三寶加持。下面幾句話說明這個道理。『良繇聖境高玄』,聖是聖人,諸佛菩薩他們的境界高,不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,這是不可思議。『佛言微妙』,佛的言語這個意思非常之深。所以佛法跟世間法一比較,有一個最顯著特殊的地方,這是諸位必須要知道的。你們在學校念書,念過小學、中學,現在念大學,每年念的教科書不一樣,年年要換新書。佛法這個教科書很特別,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一直念到博士班還是這一本書,這個不可思議。譬如一部《阿彌陀經》,你開始學的時候念這個,你到等覺菩薩還是念這個,這就是佛言微妙之處,愈念愈有味道。你初學的是初學的境界,體會到一點法味,將來到法身大士明心見性,你看到又是另一個境界,還是這麼多字,你看到的意思不一樣。淺的人看得淺,深的人看得深,經裡面意思淺深隨著你境界不同,所以愈念愈有味道。不像學校那個課本,念完之後沒有味道了,再也不想念了。佛經愈念愈有味道,為什麼?其味無窮。

  佛經怎麼講法?這個經是什麼意思?我老實告訴你,經沒有意思,經也沒有講法。如果有意思有講法,它就不微妙!換句話說,一年級的課程拿到二年級就不適用,為什麼?因為它有意思,它有講法,它就不適用了。正因為它沒有意思,你要去體會,它有無量義,它沒有講法,它有無量無邊的講法,正是所謂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。經本無知,沒有講法、沒有意思,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,你去念經才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。你要是有個講法、有個意思,戒定慧三學統統沒有了,變成世間法。你念這個東西就會念得疲倦、討厭。世間書,這一本書老實叫你念,念個幾遍,你就討厭了。那裡頭內容全都知道了,念了有什麼意思?不想念了。佛經,這裡頭意思沒有窮盡,愈念愈歡喜,愈念愈想念。所以,佛言微妙。

  如果把《阿彌陀經》做一個詳細的講解,就是這一部經,給諸位說,講一百年都講不完,講三大阿僧祇劫、講無量劫也講不完,它這個意思妙就妙在此地。確確實實是如此,就這麼幾個字,每一個字裡頭含無量義,你怎麼能說它一個講法?即使古來祖師大德他一生修行相應的功夫,給我們講出來或者註解出來,也是他所見到的境界。每個人講的、每個人註解的,因為每個人他修行的境界不相同,他所看到的不一樣,他講解的淺深偏圓也各個不相同,這是我們要了解佛經的本質不可思議。以凡夫的智慧『罔自評量』,現在許多人就是如此,這個罪過很大!

  演【著述皆皈三寶者,示學有所宗,不敢自用自專也。】

  這是一個做學生的態度,蓮池大師他是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。

  演【用蠡測海者,東方朔答客難云:以管窺天,以蠡測海,以梃撞鐘,豈能通其條貫,考其淺深,發其音聲哉。】

  這都是講見識淺薄,所涉及的很淺,所看的非常侷限。你用根管子看天,能看多大?取這個比喻。說明我們凡夫的知見非常有限,沒有辦法了解諸佛菩薩的境界,這是徒自疲勞,所得的非常有限。如果能得到一點還算不錯,怕的是錯解佛的意思,曲解經義。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看註解,為什麼我勸同修們要看古人的?古人有修有證,他要是沒有實際修證功夫,他的著作不能流傳到後世。不像現在人,花一點點錢就可以印很多到處流通了。古人不求名、不求利,這些東西不是他自己流通的,都是後人讀到他的東西太好了,給他流通的。後人跟他也不認識,也沒關係,這裡頭決定沒有感情的成分,都是看到對他太佩服,才花錢刻版給他流通。何況古人這些著作得經過幾百年的時間,這當中多少人看過,如果不是好東西就傳不下來。

  真正是好東西,傳的人多!我們要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所以勸大家念古人的東西。今人的東西,偶爾拿來參考一下,可以,還要看看是什麼人,這對於我們自己,特別是初學,影響非常的深遠,關係很大,不能不留意。選定幾種,我們一生受持就足夠,不要貪多,希望能夠入得深。幾時你開悟了,世出世間一切法你不學也通達了。你們看《壇經》,六祖大師不學就通達。所以,要緊的是要入得深。今天的道場,像我們這種道場不容易!我們這個道場一門深入。其餘的,縱然有弘法道場,講的人多,課程多,不專,很難得受用。所以,作佛法宣傳可以,對一個真正修行人來說,打閒岔了。因此,菩薩都是如此,一切的著述、演說在之前都要求三寶加持。

  『冥希加被』,冥冥當中保佑,以佛菩薩智慧神力加持,使所說的、所註解的不至於有錯誤,目的是希望流通法寶利益眾生,絕對沒有想到個人的利益。一想到個人的利益就錯了,就感應不上。佛心清淨、佛心慈悲,我們也要以清淨心、慈悲心,與佛菩薩才能起感應道交,摻雜一點點私心都不行。這都是我們要知道的、要效法的。

  疏【威神者,如經言佛力不可思議,法力不可思議,賢聖力不可思議。】

  這就是三寶,佛是佛寶,法是法寶,賢聖是僧寶。可見這個不是凡夫僧,最低限度必須證得小乘初果,這算賢人;在圓教,一定要到初信位的菩薩,初信位以上的,這是賢人。以念佛人來說,要到事一心不亂,這是賢人;理一心不亂,聖人;達不了這個境界,要到功夫成片,這就是相似的賢人,才能有感應道交。

  發願弘經,功德無量無邊!你不能貪圖功德。我為什麼發願弘經?功德太大了,我要不幹這個,我就沒有功德了。你是用貪心去弘法,貪圖功德。貪心是最大的煩惱,你煩惱沒斷,你心不清淨。功德再大,我不是為功德弘經,為什麼弘經?為利益一切眾生弘經、為報佛恩而弘經,這個就對了。功德的確是大,不可思議,絕不貪圖,不是為功德弘經的,才能有感應。為利益眾生,這是大慈悲心。

  為報佛恩是助佛弘化,除了這個方法之外,還用什麼方法能報佛恩?沒有別的辦法,真正講報佛恩只有流通法寶。因為佛什麼都不要,你每天香花供養,佛還天天欣賞你這些供養?不可能的事情。香花供養也不過就是盡自己一點心,其實更重要的是啟發自己,叫自己看到花立刻聯想到六度萬行,想到自己要認真修菩薩道,是這個意思。它提醒自己的,這是最大的一個作用。所以,三寶都是不可思議!

  疏【仗三寶力,能使愚衷忽成勝智。】

  你只要誠心誠意發心去做,本來很愚笨的,忽然變聰明了,三寶威神力量加持的,將不可能變成可能,將笨拙的口才變得能夠感動人,動人心弦,要至誠才能感通。

  疏【凡口所述,冥通聖心也。】

  我們凡夫口裡面說出來的,冥冥當中與佛菩薩的意思相通相應,這就是神力加持。諸位要是真正發心,你能夠體會得到。往往你在講經之前,你要做充分預備,不預備上台下不了台。預備那是用凡情,當你用至誠心、供養的心、報恩的心、利益眾生的心,去寫講稿,去做充分預備,你上台之後,忽然講出的那個意思跟你預備的不一樣,比預備的更殊勝更好,而是在你預備的時候沒想到的,到講台上不知道是哪裡來的智慧就能說出來。自古以來講經的法師都有這種感應。我們讀諦閑法師的《圓覺經親聞記》,那就是聽眾寫的筆記,他自己也有預備,他有講稿,講義是他自己寫的。《親聞記》裡面所記錄的,講稿裡沒有,人家記了之後送給老和尚看,老和尚看了之後問他:這是我講的嗎?不知道是自己講的,這就是佛菩薩神力加持。

  疏【遐邇者,兼處與時。處則繇一隅以至周遍十方,時則繇剎那以至盡未來際,皆名自邇及遐也。】

  『遐邇』是遠近的意思,遐是遠,邇是近;對時間來說、對空間來說,都可以。在空間來講,一方能通達十方;時間來講,從剎那可以到盡未來際。這一句是說流通這個意思,利益的意思。譬如當年大師寫這註解的時候,我們今天來看這句話就應驗了。當時他這個註解是在杭州雲棲寺方丈室裡面寫的,到他老人家圓寂,弟子們把它流通普及到全國。今天這個本子普及到全世界,國外許多大學圖書館、國家圖書館都有收藏,空間真是遍十方,時間流傳了五百多年,這個對於一切眾生的利益太大了。多少人念他的註解而發心念佛,已經往生到西方世界去了,他這個註解接引的。我們也是得他這個註解的力量,沒有他老人家開導,《彌陀經》我們不懂,怎麼念也不曉得經裡面含這麼多意思。所以,真正與諸佛威神智慧相應的註解、演說,那個功德不可思議,這是利益眾生的功德。

  疏【含靈者,揀非木石,謂一切有情也。】

  就是指一切眾生。

  疏【見聞隨喜者。】

  『見』是見到這個註子,『聞』是聽講,在我們講堂裡面諸位是亦見亦聞,能夠隨喜,西方世界你就有分了。

  疏【但於此經,目覽耳聽。】

  『覽』是自己看,『聽』是聽講。

  疏【以至暫爾隨順生歡喜者,皆植善根,同生彼國也。】

  不一定叫你把註解從頭到尾念完,也不是說從頭到尾把這個經都聽完,不是的,聽一次聽兩次,這一次兩次你真的就生歡喜心,你就相信了,你就發心念佛求生淨土,你必定能往生。一會兩會尚且如此,何況能夠聽到全經、能夠讀到全經,就是全部的《疏鈔演義》,那就更不必說了。《疏鈔演義》,蕅益大師非常讚歎,博大精深,不但是整個佛法的精華之所在,這註解裡所引用的大乘經典非常多,尤其是《華嚴經》,讀這部《疏鈔》就等於讀了一部《大藏經》,精華都在裡頭。曉得這個意思,我們有這一部就夠了,不要再搞其他的,死心塌地就學這一本就行了。如果再嫌不足,將《普賢菩薩行願品別行疏鈔》拿來補充就綽綽有餘,穩穩當當生西方了。再搞其他的,那你就分心,你的力量不能集中,求一心就有障礙。所以我們今天不能搞別的,這一點也是關係我們這一生能不能成就,非常重要。下面是講果報,淨土。

  疏【寂光者,如來真淨土,生彼國已,見佛聞法,悟無生忍,得自本心,寂照不二,名常寂光。】

  這是解釋淨土裡面的常寂光淨土。西方有四種淨土,為什麼不說其餘,單說寂光?《演義》裡頭有註:

  演【如來真淨土者,上三土未為真,而寂光乃為真。】

  凡聖同居土、方便有餘土、實報莊嚴土,都不是真實的,只有常寂光土是真實的,是真正的淨土。

  演【然寂光亦有淨穢不同。】

  真的常寂光還有什麼淨穢?你要說是實報莊嚴土有淨穢,我們能夠想像得到,常寂光淨土裡頭如果說有淨穢,那就不可思議了。理上講決定沒有淨穢,事上講有。我們舉個比喻來說,譬如我們外面境界是非常的清明,絲毫染污都沒有,如果我們戴有色的太陽眼鏡,戴黑的,看外頭黑黑的,戴綠的,看白的牆都是綠的,都有了顏色,那是自己有障礙。說寂光有穢,這個障礙在哪裡?無明沒有斷盡,帶著無明的眼鏡看真實的淨土,所以自己生染污,不是淨土裡頭不平等有染污,淨土沒有。不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的淨土沒有染污,我們博地凡夫的寂光淨土也沒有染污。我們今天寂光全染,法身大士、等覺菩薩還帶一品生相無明沒破,所以他的常寂光淨土還有一分染污,斷掉這一分生相無明,就是如來果地上的常寂光,叫「究竟寂光」,沒有染污。這個理要懂得。所以,此地講寂光亦有淨穢不同。

  演【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居為穢土,唯佛一人所居為淨土。今曰如來真淨土,則是常寂光淨土也。名之為真者。妙宗鈔云。】

  這是引用《觀無量壽佛經妙宗鈔》,也是我們淨土宗權威的註解。這個註子諸位看不看無所謂,為什麼?好的句子、重要的理論,蓮池大師都引用了。

  演【諸佛如來所游居處,真常究竟極為淨土,是也。】

  這是《妙宗鈔》裡頭的幾句話。由此可知,大師的志願在求究竟淨土,也就是究竟的佛果,他也勉勵我們,希望我們每一個人見到《疏鈔》、聽到《疏鈔》,也跟他一樣的發心,求圓滿究竟的淨土,應當如是。

  『生彼國已,見佛聞法,悟無生忍』,這幾句話是說念佛功夫念到理一心不亂,所謂上品上生,這是我們應當加緊努力的。你要問:上品上生能求得到嗎?你要是有這個懷疑,就求不到了。這個法門完全建立在自信心的基礎上,你自己一定要相信你自己,有堅定的自信心、清淨的自信心,佛的神力可以幫助你、可以加持你。所以,自己一定要有自信心。

  怎麼修法?除了二六時中這一句佛號不能間斷之外,要修十大願王,要明瞭十種行法。實際上講,十種行法、十大願王就是這句阿彌陀佛如何應用在生活上。行法與願王統統都是一句阿彌陀佛,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十大願王,就是十種行法,你要懂這個意思。真正能這樣修,現在就得身心自在,就得利益,現前你自己就會感覺得出來,你與阿彌陀佛、觀音、勢至、西方淨土就感應道交。所以,你不會再有疑慮。一定要做!要把「阿彌陀佛」這個名號實踐在生活之中,這樣一定能達到這個效果。「花開見佛悟無生」,無生就是證無生法忍。證無生法忍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菩薩,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之一。這種地位,跟《華嚴經》上諸菩薩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沒有兩樣,是相同的身分、相同的地位,我們在一生當中可以辦到,不是辦不到的。

  今天有一個同學問我,我們暑假要不要辦講座,我說:你們願意來,我們就辦。可是你要記住,不管我們辦寒假、暑假,我們講的就是這兩種經,沒有第三種。但是你再聽聽看,我的境界有沒有提升,這個很有味道!第二遍跟前一次不一樣了。如果講第二遍,跟前面是一樣的,我也不要講了,你們也不要聽了。你要曉得,遍遍不相同!不但遍遍不相同,你如果仔細聽我講經,天天不相同。所以我能法喜充滿,每天的境界都不一樣,每天念這個經都發現有新的意思,所以這裡頭有無量義。你永遠發現不盡的,每看一遍有一遍的新意思出來,每講一遍有一遍新意思出來。

  『寂照不二,名常寂光』,這是解釋「寂光」這個名詞。雖然解釋名詞,這裡面也是告訴我們修行的方法。這是法身大士所修學的,我們現在如果肯幹,也用得上,不是用不上,佛門好就好在此地。大菩薩修行的方法,我們也可以用;我們現在這個初學的方法,大菩薩有的時候還是不能少,他也要用。這正是《華嚴》裡面所說的「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」,行布是次第,圓融是沒有次第,頓超,彼此可以互相交流,可以交互運用,這是佛法的妙處。

  演【寂照不二者,謂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。即寂即照,即照即寂。】

  我們要是會了這個理論、會了這個方法,對我們念佛的功夫大有幫助。什麼是『照』?照是一切明瞭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這是照。照是智慧,是般若智慧起作用,諸位要記住,不是意識。『寂』是什麼?如如不動。什麼不動?第六意識不動、第七識不動、第八識不動。第六識不動,但是分別得清清楚楚,分別沒有分別心,清清楚楚,這就叫「妙觀察智」,這是照;第七識不起作用,不執著,沒有我執,也沒有法執,那是「平等性智」在照;第八識不起作用,就是不落印象,是「大圓鏡智」在照。

  什麼叫照、什麼叫寂,關鍵還是在「寂」字,你要不動才行,寂是不動,不動心。心有八個,前五識與第八識可以不理會它,重要的是第六、第七。第六識是分別,第七識是執著,我那個分別心不動、執著心不動,就是不用它,這就是寂,心寂了。寂起作用就是照,所以寂而常照。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頭,無論是順境、逆境,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外面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,這是佛知佛見,這就叫做寂而常照。

  照,明理。理上透徹了,曉得一切法如幻如化,像《金剛經》裡面講的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相有性無,事有理無,你能夠這樣照見一切法的真實相,你自然就不動心,你怎麼會有執著?怎麼會有分別?不會有分別執著了,不會在一切境界上起心動念了,這個時候你這個心就入性定。你的本性本來是定的,你的心本來是清淨的,六祖說「何期自性,本來清淨」,這個清淨就是定,清淨就是寂。所以這個時候,寂照、照寂是同時的,這個跟法身大士就沒有兩樣,既沒有兩樣,你自己也證得法身,也成了法身大士。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能這樣用功的話,你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理一心不亂,你念阿彌陀佛是理念,這個境界非常高。我們今天做不到,做不到要曉得這個道理,曉得有這樁事,為什麼?將來逐步逐步把自己境界往上提升,就不會終止在現前的階段上。

  這個境界高,但是沒有法子,教你用,你也不會用,縱然你用,你還是用分別心在用。我現在不分別了,我也不執著了,有沒有執著?有沒有分別?你在分別不分別,你在執著不執著,你還是執著。所以現在你不會用,沒有法子。現在我們還是用第六意識,還是用分別執著來念這句阿彌陀佛,首先把它念到功夫成片,做到這一層;由功夫成片再往上提升,提升到事一心不亂;再往上提升,提升到理一心不亂才是這個境界。所以我們的修學要按部就班,不可以躐等,能夠一下就到這個境界,像六祖惠能那樣的人才可以,普通人做不到。但是說做不到是說現在,過個十年二十年,那就不敢說了,也許我們這裡有不少人可以做到,只要用功得法,如理如法,是可以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的。

  演【名常寂光者。】

  這個境界就叫『常寂光』。

  演【常即法身,寂即解脫,光即般若。是三點不縱橫並別,名秘密藏。】

  法身、解脫、般若,這是一而三、三而一的,這叫做三德祕藏,你能夠得到一個,三個都得到。如果證得法身,一定有解脫、般若。般若是明心見性,你一定證得法身。解脫就是自在。諸位要曉得,清淨心裡頭才有自在,心不清淨,起了念頭就不自在,就有煩惱,就有束縛;心裡頭一念不生,這叫解脫,就得大自在。這個自在,是從定當中得來的,從清淨心裡面顯示出來的。

  演【諸佛住處,無量甚深法性也。】

  十方一切諸佛,他的心安在什麼地方?就安在這個地方,這是我們真正皈依處,常寂光是無上佛果。

  疏【無上果者,佛證圓滿大覺,超越二乘及諸菩薩,此果之上更無過者,名無上果,是證佛一切種智也。】

  無上果就是圓教佛。

  演【圓滿大覺者,離迷曰覺,離小曰大,離因曰圓滿。】

  這個解釋簡單明瞭,意思非常具足。首先我們要學的就是覺而不迷,什麼叫做覺,什麼叫做迷,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。起心動念就是迷,對外面境界起分別執著是迷,外面真相就不了解。不起心動念也是迷,這個事情就難辦了。起心動念生煩惱、打妄想,妄想就起來了;不起心動念,糊裡糊塗的,無明,長無明。你看看,不落在邪見裡頭就落在無明裡頭,這個事情糟糕!應當怎麼樣?寂照,外面境界清清楚楚又很明瞭,裡面不動心、不起念,這樣才行,這才是真正修行,才是得法。

  這個修,實實在在不容易,說的容易做起來不容易。不容易怎麼辦?你就老實念這句阿彌陀佛,這就是個妙辦法。我們接觸外面,見色聞聲不要起妄想,不要起貪瞋痴慢的念頭,起阿彌陀佛,不動念則已,動念馬上轉過來阿彌陀佛就好。阿彌陀佛也是一念,用這一念止住一切妄念;因為這一念與覺相應,妄念與迷相應。阿彌陀佛是無量覺,這一念與覺相應,其餘的念頭與迷相應,會愈迷愈深。立刻把妄念轉成阿彌陀佛,保持你的覺心,覺而不迷,我們的功夫要這個用法。所以佛號你要會念,就是說你學了之後你要會用,什麼時候用?當你昏沈、迷惑、有邪思邪知見的時候要用,就是起心動念時要用,迷惑顛倒時要用,用這一句佛號使自己不迷不邪,這就叫你會念了,會念佛了,你就會用它了,在日常生活中對你就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
  『離小曰大』,小是小乘,這是講大乘,所以它是菩薩法,它不是小覺。阿羅漢的覺是小覺,阿羅漢是正覺,菩薩是正等正覺,稱之為大覺。雖大還沒滿,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沒斷,統統斷完這才叫圓滿。圓滿大覺,這也只有一個人,就是圓教的佛。他一個人以下的,可以稱大覺,不能稱圓滿大覺。

  演【更無過者,天台云:無上士者,如十五日月,圓滿具足,眾星中王,最上最勝,威德特尊,更無過者,是也。】

  在這個位次,再沒有比他高的,他到了頂頭。下面用比喻來說,好像月亮十五滿月,任何時候的月光都不能跟它相比,它是圓滿的,沒有欠缺的。這個比喻圓教的佛果,他到了頂頭。『無上士』,士,通常稱讀書人、知識分子,有學問、有道德之人。在學問道德當中沒有比他更高的,他的道德到了極處,他的學問也到了極處,究竟圓滿是這麼個意思。

  演【一切種智者。】

  這是如來果地上的智慧。

  演【究盡諸法實相,邊際智滿,種覺頓圓也。】

  『諸法』是世出世間一切法,一切法的真實相,他統統都明白了。一般宗教讚歎神是全知全能,其實神不是全知全能。到這個地位這是全知全能,那是一點都不假的,「一切種智」,是全知全能。『邊際智滿』,沒有邊際,智慧沒有邊際的。『種覺頓圓』,種覺就是指一切種智,世出世間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沒有一樣不知道,沒有一樣不能做到,這種智慧、這種能力,佛告訴我們,我們每一個人本來統統都具足,不是外來的。所以佛法講平等是從這兒講的,個個人都是如此。

  現在你的全知全能喪失了,因為你起無明,你起邪見,把你的本能喪失了。這個本能喪失,經上講得很清楚,不是真的喪失,是迷失,幾時你一覺悟,你又恢復了。迷失,好比你睡覺的時候,你的能力都喪失,都不能起作用,可是你一醒過來又恢復了,恢復本能,不是學得來的,是本能。所以佛法跟我們講,無量的智慧德能是本能,我們修學的目的無非是恢復本能而已。佛在大經上說,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。現在是恢復你的佛面目而已,只要你從迷妄回過頭來就行了。

  疏【經云: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則知但得往生,畢竟成佛,故云同證寂光無上果也。】

  這個意思我們要明瞭,大師怕我們懷疑,特別引經,經是佛說的,來給我們做證明,希望我們能夠斷疑生信,這樣才不辜負他的好意,這裡頭意思很重要。『皆得不退轉』,這個「皆」是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就不退轉,而且經裡面還跟我們說是圓證三不退,更妙、更不可思議。所以怕的是不能往生,如果往生,一定是一生成佛,成什麼佛?成圓教佛,證無上果。所以他在這裡請求三寶加持,末後有這個願,這個願不是空說的,是有佛經做憑據的,希望我們統統都能夠『同證寂光無上果』。

  疏【乞求加被,意蓋如此,以上通序一經大意竟。】

  這是註解裡面第一個大段落,我們今天到此地講完。向下第二個大段落要講玄義,第三個大段落才真正講到經文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