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病的時候想死,死就來了  (第九O五集)  檔名:29-519-0905

  「光壽無上故」,光是光明,也代表智慧;壽極長,三大阿僧祇劫,從初住到等覺,這麼長的時間裡頭沒有變化,人沒有生老病這個現象。我們這個世間有衰老,極樂世界沒有,三大阿僧祇劫永遠是年輕,身體永遠是強壯。為什麼?他沒有變,就是說他沒有分別執著,所以他就不變。要知道,我們的身體老化,會衰老,都是因為你有念頭。你看,年歲慢慢增長,老了,他就有這個念頭,這一聲老了,他就真老了,就這麼回事情。老了就想有病了,想病病就來了;到病的時候想死,死就來了,全是從心想生!極樂世界從來沒有這個念頭,沒這個觀念,所以他也不老、他也不病、他也不死。到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習氣斷盡的時候,他回歸常寂光,叫妙覺位,到那個時候,實報莊嚴土沒有了,自性清淨圓明體現前。現前起不起作用?起作用,十方世界的眾生有感,他會有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就現什麼身。

  要知道,現身說法,他沒有起心動念,如果起心動念他又變成凡夫了,沒這個道理。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住世八十年,中國人說虛歲,這八十年當中所作所為,釋迦牟尼佛確實沒有起心動念過。起心動念尚且沒有,哪來的分別執著,這個要知道。這是佛菩薩應化在世間跟我們不一樣!外面樣子是一樣,裡頭完全不一樣。所以他們自住的境界我們不得而知,我們看外表好像跟我們是一樣,其實完全不相同,他永遠住在自性,自性本定。為我們講經說法,為我們表演,那是什麼?我們有感,他來應,他自然有應。像我們敲鐘敲鼓,我們敲是感,它的音聲就是應,它沒有心,並不是說要分別一下,你敲重一點,我響大一點;你輕一點,我就響輕一點,沒有,完全沒有。所以眾生有感,他就有應,眾生沒有感,他就不現了,我們講他就滅度、走了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186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