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這一念閃光,非常可貴 (第一二五一集) 檔名:29-519-1251
臨濟禪師的話裡頭有話,他問的意思,你想認識佛嗎?你想認識祖師嗎?你現在能聽法的就是!就是諸佛、就是祖師。這個話你聽懂了嗎?我想見佛、見祖師,我能聽的這個就是,我能看的這個就是。能聽的是什麼?聞性。能看的是什麼?見性。聞性、見性,就是諸佛如來、就是祖師大德,性。臨濟講的一點都沒錯,我們體會不出來。或者正在我們聞法的時候,一念回光,這個自性閃了一下,像閃電一樣閃了一下,第二念又迷了,它不能繼續,繼續就大放光明。只是一念閃光,這一念閃光,別瞧不起它,非常可貴。為什麼?無始劫來你都沒有閃過,這開始閃了一次,這很了不起,希望一天能多閃幾次。一天能有一次閃光,像彌勒菩薩所說的,閃光時間多長?一秒鐘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,都很可貴。他第二念就迷了,第三念迷得更深,第四念迷了回不了頭。
所以這樁事情,要常常親近佛菩薩,聽佛菩薩講經說法,幫助我們開悟。為什麼有人聽了開悟,有人聽了迷惑?這是因為自己,自己真能夠依教奉行,把煩惱習氣放下,他就聽得懂,他就聽得清楚,就有受用;如果煩惱習氣放不下,他聽不懂,他沒有感覺,他沒有產生變化。這樣的事情,我們如果細心去觀察,同樣看一樣東西、聽一樣東西,有人感動得流淚,有人完全沒有感動,若無其事。在這裡面我們就能體會到,受感動的,他的善根發現了,完全沒有受感動的,他的業障很深。不是他不能感動,佛說法的這個力量還不足以感動他,他必須要更長的時間去薰習,到最後他會感動。所以為什麼說要長時薰修、要一門深入?容易感動。之所以不能感動的,就是我們常講,這個人自信心很強,自我很強,成見很深,自以為是,這樣的人就比較難感動。感動之後,如果不能真正放下,這一感動面對境界他又迷了,這些都是我們眼前的現象,他不能持續。持續,那就由惡變成善,這種善根確實與過去生中有關係。早年韓館長在世跟我談,談過好多次,她的小孫子,那個時候只有四、五歲,他看《動物奇觀》,看到小動物被大動物吃掉的時候、傷害的時候,他看了都流眼淚。館長問我,這是怎麼回事?你看這小孩,他看不得悽慘的這種鏡頭,看到這個,你看他就流眼淚,他就傷心。我告訴館長,我說你這個小孫子有很深厚的善根,他有同情心、他有憐憫心,他想幫忙幫不上,古人講的「心有餘而力不足」,有善根。看書看到好人被壞人害的時候,也會傷心流眼淚,從小觀察他,有善根,好好教他,將來是個有道德的人、有學問的人,能對社會做出正面貢獻。
節錄自:02-039-0345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