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人命無常,不要留戀  (第一六七集)  檔名:29-519-0167

  我親眼看到的這個例子,在美國周廣大居士。這個人是個老實人,是個好人,一生不信宗教,沒有宗教信仰。在美國開個麵包店,得了癌症,到了末期,醫院拒絕給他治療,跟他家人說,抬回去,他的壽命沒有幾天了。這個時候家人,家人也不相信宗教,這個人快要臨命終了,這才去求神,希望能有奇蹟出現。我們在那個地方正好有個佛教會,華府佛教會,在華盛頓DC。他找到我們那邊,我們就有一些同修去幫他助念,到他那裡看到這個情形,告訴他,確實是沒有法子治好,就勸導他,不要求病好,跟他講西方極樂世界,講人命無常,不要留戀這個世間,到極樂世界去怎麼好,跟他講。他聽了之後非常歡喜,接受了,告訴他家裡,他的太太、小孩、女兒,跟他們講,「你們不要求醫、求我病好,你們統統念佛幫助我往生。」念了三天三夜,他就走了,瑞相非常稀有,火化還有舍利。這就是講臨終十念必生,他在臨命終時才相信、才接受,五、六個跟他家裡面的親人,大概十幾個人,三天三夜輪流幫他助念,就成功了。這是我們親眼看到的例子,走的時候安詳,不驚不怖,沒有恐怖,走了之後身體柔軟。經上講的不假,這個可以說是他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緣成就了。在一般很不容易!一說他就接受、就歡喜、就真幹,他真的得到受用。

  所以下面說,「可見第十九願重在發菩提心,一心念我。第十八願重在至心信樂,一向專念。故知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是彌陀本願之心髓,全部大經之宗要,往生必備之正因,方便度生之慈航,本經所崇,全在於此,修行要徑,唯斯捷要,故為本經之宗也」。這個結論做得好,全是依據經上的原文。修學指導最高原則是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。日本有一派,也是修淨宗的,他只著重一向專念,他沒有發菩提心,所以叫本願念佛,那個不行,他疏忽掉了,他只取十八願,他沒有學十九願。所以他們的一些同修來找我,我說你們錯了。他說:這也是祖師傳下來的。我說沒錯,祖師傳下來的時候,那個時候每一願裡面都圓滿含攝其他的四十七願,願願如是,那就對了。如果你是單獨這一願,其他的都不包括在其中,這不行,這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,一定得搞清楚、搞明白。發菩提心重要,菩提心是覺悟,菩提心才能放下;沒有菩提心,放不下。放下,這一向專念才能收到效果,才真正與阿彌陀佛心心相印,感應道交。所以這個指導原則就正確,因正,果當然正,決定得生極樂世界,親近阿彌陀佛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022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