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無論是貧富貴賤,普遍都有憂念重重,終身奔波勞碌 (第一四七O集) 檔名:29-519-1470
「《會疏》曰:士農工商,為給自身,故云以自給濟。給,供給也。濟,周濟也」。這是說『勤身營務,以自給濟』,士農工商是指社會上各個階層的人,一生勤奮努力去經營,都是為了生活,讓自己的生活富裕,目的都在此地。我們再看下面,『尊卑、貧富、少長、男女』,這些是泛指「芸芸世人之種種類類」,就是這個社會一切大眾。「世人位高者尊」,這個尊卑是講地位,在社會地位,貧富是指財富,財多則稱為富,財少則稱為貧;年老則稱長,年幼稱少,「種種不同之男男女女,無不同此愚痴貪欲之心,苦心積慮,憂念重重,奔波勞碌,無有已時」。這是說一般社會大眾,現在這個現象是普遍在全世界,都為了名聞利養憂心重重。這個地方所說的,形容得很正確,愚痴這是根。所謂愚痴,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,所以一生無論是貧富貴賤,普遍的都有苦心積慮,都有憂念重重,終身奔波勞碌,無有已時,這是停不下來。「故曰:累念積慮,為心走使」,累是積累,念是妄念,他有顧慮,他有煩惱,他有不安,他有患得患失,這些東西擾亂著他度過匆匆忙忙的這個一生。
如果有智慧,真正能夠明瞭,所以古人他不是迷信,古人常常告訴我們,「一生皆是命,半點不由人」,如果這個富貴是可以爭得來的,佛菩薩也會爭,聖賢也會爭,它爭不來,你爭它沒有用,爭不到。這個東西是什麼?命裡有的時候你就有,命裡無時則莫強求,強求不到的。人在這個世間,幸福美滿與富貴不相干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人活得要幸福、要自在,所以心安理得,你就會自在,明理了。所以古人講「孔顏之樂」,孔夫子快樂,顏回快樂。孔夫子沒有地位,平民;顏回是個非常貧窮的人,貧窮,但是不能說賤,他有高尚的品格。生活,物質生活非常艱難,簞食瓢飲,夫子都感嘆,這種貧困的生活一般人受不了,可是顏回一天到晚快快樂樂,沒當回事。由此可知,幸福真的與這個沒有太大關係,真正有道的人隨遇而安,這個社會才會安定,世界才會和平。他不爭,為什麼不爭?他很清楚,命裡沒有,爭什麼?命裡有的不必爭,命裡沒有的也不需要爭。我們如果讀過《了凡四訓》,對這個事情就完全明白了。
節錄自:02-039-0507 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