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威儀有則 (第四九O集) 檔名:29-519-0490
所以我們要認真把它做出來,《還源觀》上講的「威儀有則」,為什麼?做出來就是度眾生。我們不照規矩做出來,自度可以,沒問題,不能利他。淨宗是大乘,大乘不捨眾生,念念要幫助眾生,念念要有成就眾生的心、這個念頭,總要幫助他。幫助他,他有沒有緣是他自己的事情。我們今天沒有神通,我們不知道這個眾生跟佛有沒有緣,但是我們能老老實實、規規矩矩的,把修證、這個信解行證做出來給他看,他有緣的他相信,可能這一生得度。他沒有緣的也給他種善根了,他看到我們這個形象,所謂是「一歷耳根,永為道種」,看到是歷眼根,聽到是歷耳根,阿賴耶裡面都種了佛的種子,這就全都種了善根。雖然這一生他還是迷惑,他還是不相信,這個善根功德不可思議,為什麼?經教裡面說這個善根叫金剛種子,永遠不壞。他造業他受報,他造善業三善道受報,他造惡業在三惡道受報。什麼時候他對於六道的果報感到厭惡,感到討厭,他阿賴耶裡面的佛法種子就現行,就起作用,只要這個種子起作用,只要他想到佛、念到佛,佛就現前,佛慈悲到了極處。所以來生後世必定因阿賴耶落謝這個種子,他得度,你說這個功德多大。世間法,世間法講六道,六道裡面一切功德都比不上這個功德殊勝。所以我們做出學佛的樣子給人看,這是積大功德。
出家人不好,破戒,造作種種惡業,他穿上這個衣服,剃了光頭,外面走一趟,你知道他給多少人阿賴耶識種了佛的種子?這別人做不到,這個他真的是積德。他造作的惡呢?惡當然有惡報,這是肯定的,自己的因果一定是自己承當。他縱然墮在惡道裡面,遇到善知識他還是回頭很快。好像是《太上感應篇》裡有一個公案,說一個出家人,不守清規,造殺盜淫妄。他一個師兄修得很好,當然他跟師兄就不能相處,想方法謀害他。有人把這個信息告訴他師兄,他師兄連夜就逃了,逃到一個深山裡面去修行,在山裡不出來,修得很好。這個造作惡業的出家人,過了幾年就死了,死了就墮到畜生道,墮畜生道就變成一隻老虎,投到老虎胎。以前跟他發生關係的一個女孩子,還有一個當中幫他聯繫的,也是個女人,這兩個人都墮落了,一個是投了豬胎,一個投了狗胎。就遇到從前牠這個師兄,牠師兄修得好,師兄修得不錯,也很有道行。有一天看到老虎要吃這個豬、吃這個狗,他知道,他一看就清楚,馬上制止,就叫牠的名字,「你還在造惡,你前生害了人,你今生怎麼還要殺牠?」這個老虎一聽的時候,牠真的就一下醒過來,就乖乖的不動了。牠師兄告訴牠,「你自作孽你要受果報,你好好修行,念佛求生淨土。」這老虎聽話,老虎從這一天起就不吃肉,吃素,吃素以後幾乎就餓死,牠真的往生了。這一個豬、一個狗也有靈性,也知道後悔,在廟裡面跟著大眾在一塊修行。這個善根我們知道不是一世,過去修行應該有很多世,牠才有這麼深厚的善根,墮在畜生胎裡頭,被人一點醒牠就覺悟,牠立刻就回頭。所謂是善惡因果有報應,真正善根深厚會遇到善知識,佛菩薩會示現常常來點醒你。我們從這些感應的事蹟,這感應真的,不是人造謠言的,不是隨便寫出來的;真有其事,才知道佛門裡修積的功德真實不虛。如果你有前後眼,你能看到三世,看到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你心就平了,你也知道怎樣去用功。真覺悟、真回頭,那就下定決心,我一定在這一生當中成就。真正有堅定的信願,阿彌陀佛加持你,諸佛如來也加持你,你這個願一定能夠圓滿,決定不是空願。所以修證不無這個重要,要有明顯的修證這個樣子給大家看、給別人看。反過來如果是不好的樣子,那造的罪業很重,非常重,好的樣子無量的功德。
「超情離見」,這句就是《還源觀》上講的「隨緣妙用」,情是什麼?情是情執。見是什麼?見是邪見。我們講得更具體一點,見是成見,錯誤的見解,就是錯誤的看法,這個要離,要超越情執。這個見,在佛法裡面講五種見惑這是見。情呢?情是五種思惑,貪瞋痴慢疑這是情,這屬於情執;身見、邊見、見取見、戒取見、邪見這是見。超情離見就是見思煩惱斷了。斷見思煩惱是阿羅漢,是小乘,超越阿羅漢這叫大乘。在《華嚴》裡面講這個情,起心動念、分別、執著這都屬於情。見就是自己的成見、自己的看法全錯了,為什麼?清淨心裡頭沒有情見。有情見,清淨心沒有了;有情見,平等心沒有了;有情見,就是迷而不覺。超情離見是覺而不迷,我這個說法,諸位對這四個字的意思就更清楚。「強名為大」,強是不得已,它沒有名字,就像老子所說的「名可名,非常名」,名是假設的,不是真的,叫大乘。「以此為能乘所乘,強名大乘」,這一句是總結,這解釋大乘,末後這幾句話是總結。能乘者大,所乘者也大,能乘是佛的教誨,大乘經,這稱為大乘。所乘是我們所修學的,我們依照大乘經典所修學的,那我們也是學的大乘。「故經題中,以大乘為喻,以明全經要旨。」實際上自性本具的般若,就是經題「大乘」的意思。
節錄自:02-039-0077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