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一個人心浮氣躁,怎麼可能有智慧 (第六七一集) 檔名:29-519-0671
「如《無量壽經起信論》曰」,我們從這裡看起。「不度文殊智海,難入普賢行門」,這兩句話非常重要,特別提醒我們學佛的同學,一定要重視智慧。現在的社會,在形式上來看好像教育很發達,學校很多。細心去觀察,現在所有的教育,我們通常講的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、社會教育,乃至於宗教教育,都不講求智慧了,只講求知識。諸位要知道,知識跟智慧不一樣、不相同,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,解決得很圓滿,沒有後遺症,知識是有侷限的,不能解決一切問題,有些可以解決,有些解決不了,而且後遺症很多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廣學多聞,如果沒有智慧,那就是知識。智慧從哪裡學?智慧離不開戒定慧,一定從戒定裡面開智慧,智慧才透得出來;換句話說,人心常在定中,容易開智慧,如果一個人心浮氣躁,他怎麼可能有智慧。所以中國古時候讀書人,最重要的,他在日常生活當中要顯示出穩重,言語少,動作都很慢。像佛在經上講的比喻,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,那伽是梵語,翻成中國的意思是龍、象。龍我們沒有看見過,可是象看見過,你看大象牠那個樣子,我們講威儀,牠很穩重,站在那裡,走路都很慢,要學那樣的穩重,這是顯示在定中。我這一生遇到一個人,章嘉大師,他老人家就像經上講的「無有不定時」,他說話速度很慢,一個字一個字的說。我的速度比較起來是慢了,可是要跟章嘉大師比,我的速度就太快了。他的速度非常慢,一句話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說,而且一句跟一句當中一定有一段時間停頓,他不是接著那麼快說出來,行住坐臥動作都非常緩慢。我認識他那一年,他老人家六十五歲了,我相信他在年輕時候就是那樣的心態,從小訓練成的。
所以從前中國人的家教,教小孩,從小就教他動作緩慢,他就養成習慣,很穩重,心很清淨、很定,容易開智慧。智慧有小悟、有大悟、有大徹大悟,小悟幾乎天天都有,大悟一年也有好幾次,他有智慧。現在人要求速度,什麼都要快,快到心浮氣躁,穩重沒有了,當然智慧也就沒有了,他有的都是一些知識,所以問題出來了。頭一個出狀況的,身體不健康,很多疾病,到中年的時候就很明顯。在古時候,人有疾病多半在老年,中年、壯年不會出狀況,都在老年,現在提前了,現在是青年都出狀況,毛病都出來了。所以求智慧重要,學穩重重要;換句話說,戒定慧重要。戒從哪裡學?從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,認真學習。沒有這兩樣東西,換句話說,人的心靜不下來,也就是定不下來,你表現在外面肯定是心浮氣躁,不必別人看,自己都能覺察到,這個毛病不能不改。所以這兩句話在此地,特別提醒我們要開智慧,智慧開了之後,普賢行才能夠入手,你才能學習。普賢行不是普通人學的,普通人也學,但是不是普賢行。譬如「禮敬諸佛」,我見人都很有禮貌,那是不是普賢行?不是的,你的行像普賢,外表,你的心不是普賢,為什麼?心裡還有自私自利、還有名聞利養,那就不是普賢行。普賢行是清淨心、平等心、覺而不迷的心,那個修禮敬諸佛是普賢行。所以這兩句話講得就正確,要有智慧開了,你的言行與普賢行就相應。我們今天怎麼學都學不像,主要是心不一樣。
你看他們的心,這底下五句,昨天我們也念了,這就是普賢心。「以不能了知自心」,普賢心是了知自心,我們這上頭加個「不能」,不能了知自心這是凡夫,不能了知自心是沒開悟,不但證悟你沒有得到,解悟也沒有開,解悟是明瞭,你還沒做到。現在我們根本就不明瞭,怎麼知道根本不明瞭?有自私自利、有是非人我、有利害得失,這就是完全不能了知。真正了知,這些念頭沒有了,沒有自私自利,真正像古德所說的愛人如己;不但對待人,對待所有一切的生物、一切萬法,都像對待自己那麼樣的親切。這是普賢菩薩,這是極樂世界所有的菩薩們,為什麼?他們都修普賢行。普賢行知道宇宙之間萬事萬物都是自己心現識變的,自己真心所現,自己的性識所變,是一不是二。所以「一念頓圓」,念頭才起就是圓滿功德,沒有一樣不圓滿。像佛在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智慧德相,他把萬事萬物歸納成四個字「智慧德相」,沒有一樣不圓滿。德是能量,我們也可以把它說做能力,相是相好、現相,統統圓滿。「平等正性,凡聖共有,一際無差」,一切諸法的本性不二,是一不是二,這叫開悟,這叫明白了。「以不了故,所有願行悉不具足」,因為你不了、你不知,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,你所修的一切願行,這不具足就是不圓滿,沒有一樣是圓滿的。我們要修這個功德,修圓滿的功德,你不能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。現在這個事實真相,在大乘經教講得很多,講得很清楚,講得很明白,時時要提醒我們,因為我們念頭沒轉過來。學習經教裡面聽的覺得不錯,點點頭,下課就忘掉,一切時、一切處依舊是煩惱習氣當家做主。煩惱習氣它所造的就是業,業有善業、惡業,惡業障道,善業也障道,為什麼?你修行不能圓滿,這就是障道。要怎樣才不障?斷惡修善而不執著善惡,佛法裡講三輪體空,斷惡修善要修清淨心,絕不執著。
節錄自:02-039-0112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