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做官的人只搞自私自利,朝廷就會亡國 (第一O一二集) 檔名:29-519-1012
我們古人所講,人的習性,「近朱則赤,近墨則黑」,讓這個小孩,未成年的將來的帝王,他所看到的、所聽到的、所接觸到的全是正人君子。所有一切不善都不讓他看見,用這種方法來培養聖賢君子,你看看古人的用心,我們不能不佩服。國家最有德行的人、最有學問的人,請他來做老師;稍微年輕一點的,也是有德行、有學問的,做少師,跟他生活在一起,幫助他要把老師所教的要講清楚、講明白,有疑問的時候,他們都來解釋,一定要做到,落實在日常生活。聖賢是培養出來的。國家各級的幹部是從家學裡面挑選出來的,用什麼方法?考試制度。這個考試制度在中國也非常非常之久遠,堯舜時候就採取這個方法,聽其言,觀其行,不是隨便選拔,很細心、很負責任來選拔。到漢武帝,這才正式制定了制度,選拔的標準兩個字「孝廉」。孝親跟尊師是合在一起的,對父母能孝順,對尊長能夠敬重;第二個條件就是廉潔,不貪污,你看用這個。孝一定對國家盡忠,對人民負責,廉就不貪污。這個制度一直到滿清,你看改朝換代多少次,漢武帝這個制度沒有人改變,都遵守,可見這是個好制度。非常可惜,到了民國這個制度就廢止,就沒有了,不再用這個東西,現在社會亂了。
今天整個世界都亂了,也有人來問我怎麼辦、怎麼救?如果消極的來說,那就是我們李老師的話,李炳南老居士他老人家是九十七歲往生的,往生的前一天下午,跟身邊的幾個同學們說,「世界亂了,佛菩薩、神仙下凡都救不了,你們只有一條生路,念佛求生淨土」。這是李老師最後的遺言,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。我說李老師說這句話是消極的,正確,一點都不假,真實的指導。積極,斷惡修善,老實念佛,度自己也度別人,一定要給社會大眾做最好的榜樣,這個很重要。最好的榜樣是什麼?就是把五倫、五常、四維、八德做出來。從哪裡下手?從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,就能夠把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,倫常四維八德就做出來了,要真幹!真正發這種心去做的人,這人是菩薩,在儒家講,這人是聖賢。
從前讀書立志就是希聖希賢,我希望做聖人、希望做賢人,讀書志在聖賢。以後慢慢有變質,讀書志在功名富貴,這在歷代不少,聖賢有,不多,世世代代在中國都有聖賢,但是大多數人已經把讀書為求取功名、求取富貴的一種手段。但是他們書念得不錯,雖然用這個取富貴,他做的一些事情還真的是利國利民,還算不錯。如果到了這些做官的人只是搞自私自利,不顧人民的死活,這個朝廷就會亡國,改朝換代都是這個原因。末代的帝王、末代的這些官吏,只知道自私自利,不知道民間疾苦,他就會被別人取而代之。那些開國的帝王,他總希望這個國家能夠永遠的繼承下去,所以沒有一個不重視教育。末代皇帝我們也想到,一定是報怨來的,一定是討債來的,那肯定的。這從因果上講,你才能看得清楚。所以人,做人,心不能不正,言行不能不正。
節錄自:02-039-0213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