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思想言行與十惡相應,身體肯定不健康 (第六六九集) 檔名:29-519-0669
現在學密成就,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,沒有了。我在北京去看他老人家,好幾次談到這個問題。在這個時代,往後禪跟密都不可能成就,真正能成就的只有持名念佛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這決定不是假的,這個法門能度末法最後的一百年。這最後一百年,佛的經教在這個世間完全消失了,沒有了,眾生沒有福,經教完全失掉,還有一句六字洪名在世間,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最後那個一百年,有人念這句佛號都能往生。所以末法時期淨土成就,這是佛給我們宣說的。
「此四句與前升灌頂階二句,深表密淨不二之旨」,這確確實實我們能夠體會到。「表會中諸大士,為宏密乘,乃教導諸菩薩,成為金剛阿闍黎,故本身恆常修習無量無邊相應之行」。我們現在懂得,恆常修習無量無邊相應之行就是這一句名號,心裡面真有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要變成我們心裡最仰慕的一個人,最喜歡的一個人,最尊敬的一個人,念念不忘,你心裡真有佛了。口裡面不離名號,身不離禮佛,在平常對人、對事、對物一切恭敬,身業相應。早晚課裡面,能夠禮拜個一百拜,這是一般人,早課拜一百拜佛,晚課拜一百拜佛,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。拜佛是非常好的運動,拜佛不要用拜墊,平拜,你才能收到運動的效果;要有很高的拜墊,收不到這個效果。身心健康,三密相應。
下面這一句,我在過去,跟上面這一句連起來讀,「常習相應無邊諸行,成熟菩薩無邊善根」,我在科判是這麼分法的,這個跟念老稍微有一點差別。末後這一句,「無量諸佛咸共護念」。這是這一段裡面最後的一個小段,佛護念,佛護。善根,成熟菩薩無邊善根。「善根者,身口意三業之善,固不可拔,謂之根」,這是根第一個意思。你的身善,這個三業之善,就是十善業道,從事上講的,你守得非常的堅定,百分之百的做到,身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,身的三善;口有四善,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綺語、不惡口;意也有三善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。十善百分之百的做到,這是什麼人?給諸位說,法身菩薩,他真做到了。細心去觀察,從他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日常生活待人接物,你去細細觀察,從十善展開八萬四千細行,善行!這就是前面講的成熟菩薩無邊的善根。經上講這個數字,八萬四千,這不是假的,一樁一樁跟你分析,真的是八萬四千。實際上,八萬四千再一擴張,就是無量無邊。
底下還有個意思,「又善能生妙果,出生餘善,故謂之根」。這是用比喻,好像樹木花草它有根,這是善根,從這個根能生無量無邊的善法。世出世間一切善法都不離這個十善業,所以十善業是所有一切善法的根。十善的反面是十惡,是十種不善,也就是說三界六道眾生所有一切不善、無量無邊的不善業都是從十惡所生的。我們就知道,善行、惡業到底是怎麼回事情,你就看清楚、看明白了。我們是希望做個善人,還是希望做個惡人、不善?思想言行與十惡相應,就全都壞了,與十惡相應的人,身體肯定不健康,身體有病,他居住的環境肯定有很多災難。這個災難有有形的、有無形的,無形的是指什麼?冤親債主,你肉眼看不見,但是他在你的周邊,他擾亂你,為什麼?不善業力所感的。如果你要是真的修十善,身語意業跟十善業都能夠相應,堅持不捨,你的周邊也有看不見的,那個看不見是善神,擁護你,善神恭敬你,你是個好人,他來助成你的善行。都離不開業感,所以善因有善果,惡因有惡報。
《弟子規》啟蒙,十善從哪裡做起?從《弟子規》做起,從《感應篇》做起,然後十善才有根;沒有《感應篇》、沒有《弟子規》,你十善沒有根。古時候無論出家、在家學佛,為什麼有那麼好的成就?沒有別的,從小根紮得好。父母真愛子女,從小把這個根紮好,這叫真愛護。根深蒂固,長大了,無論在什麼境緣當中,他都不會改變。所以能不感恩父母嗎?父母生我們、養我們、教育我們,這恩德太大了。父母養成這個根,佛菩薩接著教你,你在這一生當中就能成佛、成菩薩。佛菩薩是我們的老師,是我們的阿闍黎,阿闍黎是教授、軌範師,老師幫助我們成就。人生活在世間要感恩,感恩的根就是父母、師長,源頭。如果這兩個根沒有了,不孝父母,不敬師長,你在這個世間,無論對什麼人、對什麼物布施恩惠,全是假的。為什麼?你這個恩惠沒有根,所以那個恩惠不是活的,是死的,沒根。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。
節錄自:02-039-0111淨土大經解演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