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世間宗教可以團結  (第一一二集)  檔名:29-519-0112

  「是故《彌陀要解》云,此之法門,全在了他即自,若諱言他佛,則是他見未忘,若偏重自佛,卻成我見顛倒。」蕅益大師《要解》裡面這幾句話意思很深。凡夫之所以很難成佛,關鍵就在此地,總是放不下分別執著,這裡頭講的是分別執著。無論修哪一個法門,這是我們無量劫來的習氣,很容易犯過失。這個法門,祖師講得好,「全在了他即自」,了是明瞭,知道自他不二,他是阿彌陀佛,自是自己,阿彌陀佛跟自己本來就是一體,是自性彌陀。阿彌陀佛從哪裡來的?自性變的。我從哪裡來的?也是自性變的,我跟阿彌陀佛同一個自性。這個道理很深,真正契入這個境界,肯定這樁事情是真的,那你叫證得,你就是宗門裡面講的明心見性、見性成佛。他佛跟自佛是一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這個自性變的,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也是這個自性變的。這樁事情,賢首國師在《妄盡還源觀》裡面講透了,講得太清楚了。你就曉得諸佛如來跟芸芸眾生跟我是什麼關係,就搞清楚了,從關係上來講,就是倫理。所以在中國,倫理很重視,自古以來講求倫理,這個倫理是講人與人的關係。佛法的倫理講得最圓滿,不但把人與人的關係講出來,人與所有一切動物的關係,跟所有一切樹木花草的關係,跟山河大地的關係,跟虛空法界不同維次空間那些生物的關係,全都說出來了,可以說倫理講到究竟圓滿是大乘佛法。特別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我們看到「世界成就」、「華藏世界」,那都講倫理。如何將這些關係處理得很好,那是德行,自性裡頭本有的智慧德相,處理都不離自性,性德的流露。性德的核心,我們中國老祖宗真的發掘出來,核心就是「孝」。所以中華文化,講中國特色,用一個字來講就是孝,佛法裡頭也是這個孝。所以佛法到中國,跟中國文化很快的就融成一體,它的根本是一不是二。淨宗《觀無量壽佛經》,你看淨業三福第一句「孝養父母」,第二句「奉事師長」,中國傳統文化也是以這個為基礎,孝親尊師。其他的宗教文化裡有沒有?有,實在講核心就是一個。所以世間宗教可以團結,一個核心,沒有不講孝道的。它沒有佛跟儒講得這麼清楚,它講愛,神愛世人、上帝愛世人,它講仁慈,實際上都是一個意思,一個核心。

  能夠真正覺悟不容易,覺悟之後,這些知見就沒有了,不會再說他佛、自佛,不會再有這個念頭;有這個念頭不就是對立嗎?有自、有他。所以蕅益大師說,如果忌諱他佛,他見沒忘;若偏重自佛,那是我見顛倒,我見未忘。自他對立,那就變成二法,就不是佛法。像惠能大師在光孝寺,現在的光孝寺,第一次跟印宗法師見面,印宗法師向他請教,你在黃梅的時候,五祖講禪定、解脫,他老人家怎麼講法?惠能大師給他解釋,講禪定、解脫,解脫是涅槃的意思,惠能大師說,「禪定、解脫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」。能大師這句話怎麼解釋,我們能體會到嗎?印宗法師還是二法,也就是還有分別執著,惠能大師二融成一體了。不但禪定、解脫是一不是二,一切法都是一,世間法跟佛法也是一,覺悟叫出世法,叫佛法,不覺悟就叫世間法。真的是一不是二。覺悟之後,找不到二,所以入不二門,為什麼?分別、執著,連起心動念都沒有,哪來的二法!這幾句是講不二法門,用現在的話來說,這是佛經裡面的高等哲學,我們能聽懂,聽懂就是古大德講會了;沒聽懂,不會。會了很好,不會也不要緊,老實念佛就行。聽話,真的老實聽話,你真幹,肯定能成就,這是祕訣。這一段我們就學到此地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015 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