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的智言慧語—布施、受施、施物,皆因緣生法,當體是空,故名為三輪體空 (第一O一二集) 1995/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(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-023-0087集) 檔名:29-513-1012
【布施、受施、施物,皆因緣生法,當體是空,故名為三輪體空。】
我們要不要修布施?要!一定要生心修布施。我們整個的生活就是布施,從早到晚,一年到頭,點點滴滴,與一切眾生相處,全是布施,沒有一樣不是布施。但是不能夠住相,不能夠說「我布施了」,那你就不空,三輪就不空,你著「我」,你著有。也不可以說,因緣生法,當體即空,「算了,我什麼都不要做了」,那你就執空了,你就變成二乘,你就著空了。知道當體即空,而又偏偏在做;做,不空,不執著空;空有兩邊不著,這樣做法。事要很認真努力去做,決沒有一絲毫的執著。所以說,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,天天在做,若無其事。天天在做,就在做裡面去練功夫,練什麼?練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,練這個。就在生活裡面、工作裡面去鍛鍊,我們佛法叫修行。所以修行在生活當中,在工作裡面,在日常應酬裡頭,這叫真修。由此可知,修行哪要什麼道場,不需要!釋迦牟尼佛過去在世的時候,講經說法都在大樹底下,沒有建道場。到後期才有一些國王大臣護法,才有精舍講堂,以前沒有,以前都是在樹下。雖有講堂精舍,世尊心地還是很清淨,並不以為「我有了道場,我有了講堂!」沒有這個念頭,講堂精舍是施主的,所有權是他的,佛菩薩只有使用權而已。他不要所有權,他有使用權,這個才真正得自在。由此可知,三輪體空就在日常生活當中體現。前面交代的話說完了,下面要講這一段經文了,由此可知,這個經文意思很深,怕你誤會,前面說了這麼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