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的智言慧語—全經觀門、行門,盡在其中 (第三十一集) 1995/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(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-023-0002集) 檔名:29-513-0031
【全經觀門、行門,盡在其中。】
當年六祖惠能大師聽忍和尚講《金剛經》,講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明瞭了,我們俗話講他開悟了。這一悟就一切都悟了,所以底下的經不要講了,完全通達。不但《金剛經》通達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都通達。不但佛法通達,這個世間一切法也通達了,沒有一樣不通達,這才叫做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。於是後人認為《金剛經》就是這兩句話最重要,其實不然,諸位要知道,個人的機緣不一樣,六祖惠能在這兩句開悟,我們在這兩句依舊沒有開悟。其實《金剛經》上每一字、每一句,都能叫人徹底覺悟,各個人的機緣不相同。但是「無住生心」,也的確是《金剛經》很重要的修學綱領,這倒不是假的。無住就是不執著,一切法都不執著,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空有二邊統統不執著。惠能大師的根性,實在講,就與常人不相同,他初見五祖的時候,五祖問他:「你來,想求什麼?你到佛門裡面來拜佛,你想求什麼?」他求的跟我們求的就不一樣。你們諸位每天燒香拜佛求什麼?求發財、求升官、求保佑健康長壽,保平安,求這些。他不一樣,他答覆他是來作佛的,這個口氣了不起!他到佛門是要來作佛的。我還沒有看到第二個,入佛門來拜佛是想來作佛的,還沒有聽說過。我讀《無量壽經》,我對於法藏比丘佩服得五體投地,他比六祖高明。六祖只說作佛,法藏在世間自在王佛面前,佛問他,他不但要作佛,而且要超過諸佛。六祖是作佛,還沒敢說超過諸佛。阿彌陀佛在因地不同凡響,他要作佛,超過諸佛。所以看這個人的心願,不一樣。你看他改正神秀法師的那首偈子,與《金剛經》修行的方法就相應。神秀要時時勤拂拭,他老人家本來無一物,無住就是本來無一物,你看那個心多乾淨。
「觀門、行門」這兩句,我們要很清楚、很明白的認識它。觀就是你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、想法,這叫觀門;你是怎麼看法、怎麼想法。行門就是生活,就是我們日常生活;換句話說,你是怎樣過日子,你怎樣生活,那叫行門。凡夫的生活過的是苦海裡面的生活,諸佛菩薩的生活是過的圓滿智慧的生活。我們如何脫離苦海,過佛菩薩高度智慧的生活,這叫行門。觀門、行門,修學的精華、修學的綱領,都在這部經當中。而這部經,愈往後面愈精彩,愈往後面愈明顯。前面所講的半吞半吐,後面完全說出來了,《金剛經》的味道很濃!換句話說,《金剛經》也很難講,要是把後面意思說出來,固然現在聽起來好聽,到後頭沒得講了。我們必須在前半部半暗半明,透點消息,到後面才有得講,否則到後頭沒得講。不過我們後面重要的意思在前面還是要提出來講,什麼原因?我們道場聽眾,不是學校學生上課,有今天來了,後面他沒有機會來聽,要是聽不到精彩的東西,豈不是可惜,豈不是辜負他們嗎?這是顧全到現場同修們當下的利益,我們也就顧不了許多。所以有先來後到的,有現在能夠聽,後面可能沒有機會來;有的人前面聽不到,後面才來,這種現象在佛門講經是非常普遍,必須統統能夠顧及到。這是觀門跟行門,很要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