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金剛經講義節要—念佛求生西方是勝方便  悟道法師主講  (第一O三集)  2024/1/10  華藏淨宗學會  檔名:WD15-008-0103

  《金剛經講義節要》。諸位同修,及網路前的同修,大家新年好。阿彌陀佛!請放掌。請大家翻開經本,《金剛經講義節要》卷三,第一百二十四頁,我們從第四行,四這一條看起。我將這段節要念一遍,對一對地方:

  【四、以出世法言,要在無論修得如何久、如何好、如何完備。而決不自是,決不自滿。如此乃能達到行無所事也。】

  在陽曆年,今年是二O二四,一月十日。在我們國家是中華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一月十日,農曆年還有一個月。我們在國曆年,今年第一天接著講《金剛經講義節要》。

  佛法的修學就是《心經》講的無所得,因此這條講,無論修得多久,修得『如何好』,修得『如何完備』,就是各方面都修得很好,也決定不自以為是,也『決不自滿』。如果自以為是、自滿,就不能再進步了,就停滯在那個地方,也就是不能達到『行無所事』。佛法到最後就是《心經》講的無所得,「無智亦無得。以無所得故,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;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」這個才是究竟。我們修行都會想要有所得,想要得一點什麼,想要得一點神通、得一點感應。得這個、得那個,有得到一些感應,都是覺得很了不起,這個就不會進步了,也是菩提道的一個障礙,到最後是無所得。所以我們修行人最怕就是要有所得,要得個什麼。如果說我要比別人強,那就更是錯了,就是我要超過你,有這樣的心就像世間人一樣,雖然是學佛,修行修得很好,但這個心態就不對了。所以修得再好,到最後就是「行無所事」,無所得,才能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因為《心經》講到最後就是無所得,「無智亦無得」。所以這些《般若經》一定要熟讀,要熟悉,我們才會不斷的進步。我們一發現,我們有一些心態出來了,我們就要放下。不斷的放下,才能達到行無所事。禪宗講「賊入空室」,才能「死盡偷心」。這個都是屬於偷心,偷心就是偷盜的那個心,想要得一點什麼,那就是偷心。如果我們的偷心沒有死掉,這個總是一個障礙。所以禪宗用比喻,「賊入空室」,賊就是要偷東西,要打開那個門,以為裡面有什麼寶藏,想要得一點寶藏,結果門一撬開裡面空空的。空空的,你就什麼都不用偷了,這個叫死盡偷心。那你偷的心就死了,沒有了,因為是空,你不能要有所得。所以《心經》講的,我們要常常記在心裡,「無智亦無得」。凡是有智有得,那都還不是究竟的,還不是最高層的佛法,最高層就是《心經》講的「無智亦無得」。所以在這個修行過程當中,我們多少都有一些境界、有一些功夫、有一些體悟,這個都會有,但是不能自是、不能自滿,這樣我們才會不斷的進步,要把這個放下。我們再看:

  【五、無我之理,破我之法,唯有佛典最精最詳。當多讀多誦大乘經論,深觀圓觀,而得深解圓解。如《圓覺》、《楞嚴》、《楞伽》、《地藏》、《淨土五經》,皆應多讀。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,若不能盡讀,或讀一種。若不能全讀,或讀數品皆可。】

  這一條給我們講,『無我之理』,就是無我這個道理,『破我之法』,就是破除我執的方法,『唯有佛典』講得最精確、最詳細。實在講,沒有讀佛經,我們也不知道這個「無我之理」。為什麼佛說無我,這個道理我們也不懂。世間的聖賢有講到,沒有佛講得那麼詳細、那麼明白;以及破除我執的方法,「佛典最精最詳」,經典講得最精準、最詳細。因此應當『多讀多誦大乘經論』,大乘經論就很多了,這裡給我們舉出幾種。多讀誦大乘經論,就是幫助我們『深觀圓觀』,「觀」就是觀念,我們對宇宙人生的觀念,深入的去觀照,圓融的去觀,「圓觀」。因為「多讀多誦大乘經論,深觀圓觀」,你才能得到『深解圓解』,這個是解門。《華嚴經》講信解行證,佛法我們首先要信,不信他不會來學佛。信了佛之後,你要求解,;求解你就要讀經,誦經、聽經,這個都是屬於解門。你有正確的認知跟理解,那你才知道怎麼修行。像禪宗講,有見道位、修道位,見道,看見的見,見到道了,就是開悟了。悟後起修,圓宗的悟,禪宗講悟後起修。教下,也是一樣的道理,教下叫圓解,禪宗叫開悟。道理,境界一樣,你解了之後,才知道怎麼修。如果沒有解,修行叫盲修瞎練,你修得不對,你也不知道。縱然修很多苦行,這些苦行就變成無益的苦行,就是對你沒有幫助的苦行,浪費精神、浪費時間,得不到結果。所以這個解還在前面,解了之後要去行,如果有解無行,變說食數寶,理解得再多,跟自己都沒關係。要去行,行了才能去證,證實經典上講的效果、結果,叫證果。所以關鍵,我們也都在讀誦大乘經論,但是我們現在就是缺少一個功課,就是我們沒有去深觀圓觀,因此我們得不到深解圓解。縱然我們現在有解,也解得很淺。江老居士在《講義》裡面特別強調,特別提出來,不能淺談般若,講淺了大家不受用,雖然沒講錯,不會給人誤導,但是也得不到受用,必定要深談般若。所以關鍵在這個深,深入,深觀圓觀。我們讀經如果沒有作觀,就得不到深解圓解,所以要懂得作觀的這些原理、這些方法。

  『如《圓覺》』,「《圓覺》」就是《圓覺經》,講的這些觀法,教下講止觀,禪宗講參究。『《楞嚴》』,那是二十五圓通統統是觀,最具代表的「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」,觀世音、觀自在,《心經》講觀自在,要懂得怎麼觀。所以我們功夫得力不得力,關鍵就在會不會觀,有沒有深入的去觀,這個是我們功夫得力的一個關鍵。如果我們不懂得觀,只是誦這些經典,那這是結結緣、種種善根,在現前他是得不到受用。經念的,跟我沒關係,經是經,我是我,這個就不起作用了。《楞伽經》,禪宗達摩祖師傳來的,《楞伽經》也是印心的,六祖之前,禪宗單傳,他就是以《楞伽經》來印證你有沒有開悟,悟的對不對。所以用『《楞伽》』來印證,《楞伽經》。以上這三部大經,都講這些原理原則,講這些觀法。《地藏經》,我們看都是事相,講人天、講地獄,講六道、十法界這些事相。像『《淨土五經》』,五經也都是講事相。「《淨土五經》」,基本是淨土三經,第一部是《無量壽經》,第二部是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第三部是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,這是基本的淨土三經。後來清朝魏源居士把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加在三經之後,成為淨土四經。後來民國初年,印光祖師再把《楞嚴經》的「大勢至菩薩圓通章」加在《普賢行願品》後面,成為我們現在稱的淨土五經,五經是這麼來的。在淨土三經講的都是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這些事相,黃金為地,七寶樓閣,八功德水,佛菩薩妙相莊嚴,講的是極樂世界的這些事相,《地藏經》是講地獄的極苦之相,一個講極樂,一個講極苦,都講事相。

  過去先師淨老他在新加坡講完《地藏經》的經文之後,他又補講玄義,《地藏經》玄義。五重玄義,青蓮法師他就把天台的觀法都列出來,我們才知道這些事相當中要去觀照。像我們唱個爐香讚,要去觀。「爐香乍熱」,要去作觀。所以供具、供品,它都是一個表法,提醒我們看到這些事相去起觀,十乘觀法。所以《地藏經》玄義講十乘觀法,依照天台宗講十乘,十個層次的觀法,也是強調你要去作觀。不然《地藏經》講供衣服、供玩具,我們拿些衣服、拿些玩具,小孩玩的玩具拿來供地藏菩薩,那就擺在那裡,不曉得什麼意思?還有取病人可愛之物,植物人,生病的人,好也好不了,死也死不了,那就取他的財物,他的動產、不動產,他喜歡的東西,供在地藏菩薩面前,然後念給那個病人聽,我把你的東西供養菩薩了。這供養菩薩是什麼意思?就勸他放下,供養了,供養出去了,放下。不然他一直執著那些東西,我有財產多少、房子幾間,還有什麼事情沒交代,牽腸掛肚一大堆,他放不下。放不下,他慳貪,死了就墮到餓鬼道去。所以勸他放下,念給他聽,把善根種子種在他的阿賴耶識,他斷氣之後,他就會到好地方去,就得到加持了。所以這些都有它的表法,有作觀的道理跟方法。我們要去觀察,它這些設施是什麼道理,為什麼要有這些?你要去了解,進一步去觀,而且要深觀,才能得深解;要圓觀,才能得圓解。

  『《華嚴》』,它就五止六觀,我們老和尚講過《妄盡還源觀》。《法華經》講一心三觀,天台宗。華嚴宗是五止六觀,天台宗是三止三觀,空假中。《華嚴》跟《法華》就大部經了,那不是一般人能夠去讀誦。『若不能盡讀,或讀一種』,不能全部讀,或者讀一種。『若不能全讀,或讀數品皆可。』比如說,《華嚴經》部頭很大,那你挑幾品比較重要的來讀誦。像《法華經》,現在最普遍就是《普門品》,持誦這一品就很多人,它有二十八品,就取其中的一品。這一條就是給我們講,多讀誦大乘經論,讀誦大乘經論,就是要懂得怎麼去觀。所以觀察、觀想、觀照,觀照是最高的。佛法的修學,得力不得力,江老居士講的,的確事實是這樣,因為我們修學沒有在這個地方去下過功夫。實在講,我們都是聽了好像懂,但是實際上沒有真正懂,因為你沒有深入去觀,那個懂就似懂非懂。因此解之後,要深入去觀、去行,解行並重。

  所以我最近這些年,也常常跟我們同修分享。我說我到宜蘭念佛會去做法會,每一天也要有一個小時的講話,我也是跟大家共同勉勵,就是我們學佛都很久了,讀誦經典也讀了不少,但是不能一直停留在讀誦的階段。讀誦是為了受持,修觀就是要受持,解行。因此,要以經來對照我們的心行去修行,這樣才會進步。不然我們就永遠都停留在讀的階段,那我們的煩惱習氣也絲毫沒有減輕,這個就沒有進步,只是讀得很多,但是對自己修行並沒有提升。所以修觀是非常重要。觀,第一個就觀自己,不是去觀別人。我們現在都是去觀別人,別人這個錯了、那個錯了,那個人煩惱習氣很重,我們都觀得很清楚,自己就沒有去觀自己。所以觀自在就是觀自己在不在,要觀照自心,這個心我們現在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?修行無非是修這個心,從世間聖賢的修學,儒家的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這一套跟佛家修行都完全是一樣的。如果你讀儒家的經典沒有修觀,沒有去格物、致知,你讀得再多,就是應付考試。雪廬老人講,從明朝到清朝,讀書人他不是志在聖賢,是志在功名富貴,就為了考試。因為以前考科舉,都考四書五經,他們讀那些是為了要考試,考試考上了,可以得到一官半職,是為了功名富貴。古人讀聖賢書是志在聖賢,後來的讀書人志在功名,明朝、清朝都是志在功名。宋朝那個時候還志在聖賢,你看出了范仲淹,這些人就比較多,到明朝這樣的人就少了,文天祥也是宋朝的人。所以讀書志在聖賢,後來是讀書志在功名。志在聖賢,聖賢也要修觀,要去改變自己。讀了《論語》,如果我們的心行沒有改變,那也是沒有進步。這些原理都一樣。我們再看:

  【六、讀經,當至誠恭敬讀,悠游涵詠讀。其中緊要之句,須時時存養於心中,令與自心冥合為一,此最妙之觀門也。尤須以行持助之。持戒修福,精勤懺悔,禮敬三寶,請求加被。消除夙障,開啟正見。】

  這一條給我們講讀經的方法,還有讀經的心態。讀經要怎麼讀?『當』就是應當,應當『至誠恭敬讀』,這個才會消業障。過去先師淨老勸我們同修讀《無量壽經》三千遍,他就給我們講讀經的方法,你讀經的時候就是至誠恭敬讀,不要一面讀一面去想經典的意思,經沒有意思。我們總是怎麼會沒有意思?所以往往一面讀一面想,這句是什麼意思,那一句是講什麼,那這個就打妄想。讀經,「至誠」,至就是到了極處,誠就是一念不生,不夾雜一個妄念,這個叫至誠。至誠恭敬,這樣讀才會有感應,才有效果,才會靈驗,就靈了。所以讀經,過去先師淨老給我們開示,讀經是修戒定慧,一次完成,圓修。因為經文是佛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,不同於世間一般的文字,所以經文它本身就是文字般若。因為佛從自性流露出來的,跟我們世間這些語言文字是不一樣的,這叫文字般若。我們要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。你要至誠恭敬,你至誠心在念,恭敬的讀,不要一面讀一面去想它的意思。就是讀得清楚、讀得明白,不要讀錯,不要讀漏掉。妄念起來,不要理會妄念,如果有悟處,那是自然悟的。你不要刻意去想那個意思,你刻意去想,就叫打妄想。你讀,讀到自然有悟處了,那個叫悟,那不是你刻意去想的。你是讀,讀到這段明白了,那個叫悟,所以這個不一樣。所以古時候讀世間的聖賢書也是一樣,小孩子不懂,就是讀,讀到最後,讀熟了,他長大了,他就明白了。自己明白了,那就是悟,開悟了,有悟處了。所以讀經不能一面讀一面去想經的意思。經是佛從自性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,那是至善。所以你讀經的時候,就是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戒律精神就是這兩句,那戒律就有了。你在讀經的時候,嘴巴也不會去罵人,也不會造惡的口業;心裡恭敬的讀,不起妄念,也不起貪瞋痴;身也不會去造殺盜淫,那的確你在讀經這個時候就有戒了。專心讀經,不然你會讀錯了、讀漏掉了。專心就是在修定,定在一處,特別是不能去想,就是修定。讀得清楚,讀得明白,讀得沒有錯,了了分明,這個就是慧,不要再想我要怎麼樣去開智慧。其實平常心是道,道在平常中,但是一般人不懂,以為要比較奇特的、比較玄妙的,其實最玄妙就是在最平常當中。所以讀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,圓修。如果這樣讀經,會開悟、會消業障,甚至至誠到極處都證果了,這個古來這些祖師大德都有。

  我們如果沒有達到這樣的一個境界,也要『悠游涵詠』,「悠游涵詠」是什麼?常常在心裡念這些經文。有時候你嘴巴念出來,或者在心裡默念這些經文,悠游涵詠。一些比較容易記住的,特別是偈頌這一類的,這容易記,長行文比較長,比較不容易記。所以古聖先賢用這種偈頌當詩歌來讀誦,這個方便我們記憶,因為字少容易記。長行文就比較不容易記,偈頌有三字、五字、七字的,這個容易記住。特別愈少字愈容易記,像《三字經》、《弟子規》,三個字的。這些重要的悠游涵詠,常常念。比如說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,悠游涵詠,讀。這首偈我們也常常會念,念得也滿熟悉的,但是我們只是念,因為我們沒有應作如是觀,所以佛後面那一句才是重點。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」,那是不是念完就完了?不是,你念完了,你要去「應作如是觀」,你要如是的去觀,那才起作用。那我們現在就停留在念,念完就沒有,也沒有去觀,所以我們一切有為法,那不是夢幻泡影,我們都把它當成非常真實的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沒有去觀。所以江老居士講,這個都佛講的,都有依據的,不是隨便講。的確佛講要觀,「應作如是觀」。這句應作如是觀,其他的,也是要應作如是觀。你要舉一反三,不是說這一首才要如是觀,其他就不用了,不是!全部統統要。比如說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那這些要不要觀?這個也要觀,你不觀不行,觀了你功夫才會得力。

  所以,『其中緊要之句』,「緊要」,每部經都有。像《金剛經》後面最後一首偈,這個是大家都很熟悉的。我們也常常看到有人用墨寶寫出來,或者雕刻的,掛起來了,我們大家念一念。念一念,沒有應作如是觀,那就得不到受用了。所以「要緊之句」就非常多,各人可以取自己覺得比較能有感受的來觀。這裡沒有給我們講你一定要觀哪一句,你個人覺得哪一句,對自己的啟發最明顯的,那你個人可以採取那一句來觀。『須時時存養於心中』,常常放在心裡,常常提起這句來觀照,『令與自心冥合為一』,就是跟自己心暗暗的合一了。我們的心就是在觀這個,觀就是我們的心。『此最妙之觀門也』,這個是最妙、最殊勝方便的觀門。這個是講修觀,有的人他也想觀,但是有業障觀不起來。提不起來,見思惑這些業障會來擾亂,讓你沒辦法觀。這個觀要排除這些粗重的業障,我們作觀才會提得起來。因此這個懺悔法門就是我們當前第一個功課,懺悔。我們做三時繫念,每一時也都要念個懺悔偈,其實懺悔也是要修觀。

  這個觀門,其實跟下面講的『尤須以行持助之』,這個就是觀行。觀行是相輔相成,你不能去切割。所以觀門,「尤須以行持助之」,就是行持來幫助。行持,下面提出幾個具體的行持,就是『持戒修福』,「持戒」就是諸惡莫作,不造十惡業;「修福」就是眾善奉行,凡是善就是去做。第一個,持戒修福。『精勤懺悔』,「懺悔」,也要懂得一些懺悔的理論方法。像《了凡四訓.改過之法》那一篇就是懺悔法。懺悔法,在《了凡四訓.改過之法》它講了三個層次,第一從事上改,第二從理上改,第三從心上改,它講三個層次。從事上改,那舉出例子,比如說,「前日殺生,今戒不殺」;以前發脾氣,現在抑制自己不要發脾氣,這從事上改。從事上改,因為不明理,只是從事相去壓制,這個東滅西生,不是究竟廓然之道。你壓久了,壓不住爆發出來,那又更嚴重了。這個事,只是從事上改,這個就很難,他不明理。第二是從理上改,就是道理明白,舉出不殺生、不吃肉,為什麼不殺生、不吃肉?總要明白一點道理。說眾生跟我都是一樣,同體。我們人有知覺,被一根針刺到都會痛,動物我們去傷害牠,牠也會痛,牠跟我們一樣有知覺的。我們不希望別人來殺害我們,我們也不能去殺害眾生。那些菜根、五穀雜糧都可以充飢,都可以滋養我們的身體,為什麼一定要去殺生吃肉?這些道理想通了,你就自然樂意來吃素、戒殺。容易發脾氣,常常想人沒有十全十美,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,我自己也過失很多,怎麼可以去要求別人都沒有過失?凡夫都是會有過失,人家包容我,那我也要包容別人。這些道理想通了,遇到這些境緣,心也比較能夠平衡下來,不會亂發脾氣,這從理上改。最高從心上改,無論善念、惡念,一起心動念就發覺,就讓這個念頭都沒有了,心保持乾乾淨淨的,那從心上改。從心上改,還是要從根本修,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。你這個心是根本,心控制住了,不起貪瞋痴,身口就不會造這些惡業,心是主導的。所以從心上改,那是從根本。從身口七支去改、去戒,是從枝葉,像小乘戒就是戒身口七支,大乘菩薩戒是心地戒,戒心的貪瞋痴。所以這些道理要明白,這是《了凡四訓》講的。

  懺悔法在佛經裡面也很多,特別在地藏三經的《占察善惡業報經》,這個蕅益祖師有註解,他的註解講到懺悔有作法懺、有取相懺、有無相懺(又叫大莊嚴懺)。作法懺就是我們講發露懺悔,在佛菩薩面前、在師長面前、在大眾面前,把自己做錯的事情發露出來,求懺悔,發願要改過。作法懺,這個我們也要去深入,不是懺悔偈念一念就是懺悔了,那只是提醒,你也是要深觀圓觀,怎麼去懺悔。因為這懺悔,實在講修行就是修個懺悔,懺悔就是改過,改到完全沒有過就成佛了。還沒有成佛,你看普賢菩薩,他是等覺菩薩,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,那也是過,所以普賢菩薩還要懺悔業障,十大願王還要懺悔業障。所以從凡夫地到成佛,實在講,無非是修懺悔法門,懺悔就不斷改過,不斷提升。《了凡四訓.改過之法》也講得很詳細。作法懺,根據《戒經》講,像小乘戒,比如說你殺人了,在小乘戒是不通懺悔,你用作法懺,你去發露懺悔說,向大家懺悔,這個罪也消不掉,你這個戒破了,這一生就不能再受戒,那個叫不通懺悔。比如說,你殺人未遂,中可悔,這相當嚴重,但是還可以接受懺悔;但是你已經造成事實,那就不通懺悔。

  像我們現在墮胎,在《五戒相經》裡面講,這個也是犯了殺人罪。在《戒經》,一個星期的胞胎,故意把他墮掉,這個都犯了殺戒。殺人,殺生的戒,作法懺就不允許懺悔了。如果你殺動物、殺牛、殺羊、殺豬,這些是中可悔;殺蚊蟲螞蟻是下可悔,這個都可以接受懺悔。你殺人,那就不行,像這個就不能再受戒了,這個小乘就不通懺悔。作法懺,它只接受懺悔到這個程度,只有大乘經典(《梵網經》、《占察經》)接受懺悔,但是要懺到有好相,有好相就是你罪業消除了,你見到瑞相、作好夢、身心輕安。《了凡四訓.改過之法》後面也講,如果你修懺悔法,修一個禮拜、三個禮拜,粗重的業障懺除了,那你身心會輕安,煩惱輕,智慧長。或夢飛步太虛,或者夢佛菩薩、聖賢,或者夢到佛放光,或者夢吐黑霧,這個都是罪滅善生的瑞相。你要懺到這個相,業障才算消除,可以再受戒。好像衣服破了、髒了,補好了,洗乾淨了,可以繼續穿。犯小乘的不可悔,只有大乘經典才接受懺悔。最高的懺法就是《金剛經》,《金剛經講義》:「端坐念實相,是名真懺悔,重罪若霜露,慧日能消除」,這個叫無相懺。罪從哪裡來?從心起。妄心起來,妄心沒有了,什麼罪也都消失了,都沒有了,這是最高的懺。那我們懂得從根本修,這個是最殊勝、最方便、最究竟的。如果還沒有辦法做到,起碼要明理,道理還不是很明白,那也隨事,隨我們這個事來禁止,這個都是可以彈性的這樣來修學。

  要修懺悔法,你要『持戒修福,精勤懺悔,禮敬三寶,請求加被』,也要有觀,所以叫觀行。行是行持,行持來幫助觀門,觀門也幫助行持,這個我們要懂。六即佛講觀行即佛,觀跟行,觀幫助行,行幫助觀,互相幫助的。因此我們現在修懺悔法,懺悔法的理論原理原則,這些經典講了,但是方法很多種。「禮敬三寶」,也是懺悔法,「請求加被」。比如說,我們過去在華藏圖書館過年都要拜三天的千佛懺,這個是有念佛、有拜佛、有觀佛。千佛懺三天拜下來,的確身心也滿輕安的。第一天拜了是很累,一天拜一千,我們說拜一千,就是東單唱,西單拜;西單唱,東單拜。有的道場是東單拜第一尊佛,西單拜第二尊佛,那一千,實際上東西單各拜五百,實際上只有拜五百。另外一尊佛,他只有唱,他沒有拜。我們是東西單都各拜一千,足一千,那個叫千佛懺,拜懺。這個懺很多種,《梁皇寶懺》、《大悲懺》、《水懺》、《地藏懺》,懺法就很多。這個懺儀也有大同小異,自己可以採取一種來修學,這個主要是求三寶加被。禮敬三寶,求三寶加被。

  『消除夙障,開啟正見。』我們宿世的業障沒有消除,我們「正見」就會被障礙。「障」就是障礙,障礙我們的正見。我們煩惱就是很重,這個現象就是常生煩惱,沒有事也自己跟自己過不去,自己鬧情緒、生煩惱。反正心裡就不痛快,心裡就不平衡,自己生煩惱,無事常生煩惱。或聞正論而心不樂,正確的言論聽了他生煩惱。現在很多人,我們早上跟大家分享的,你現在講中華傳統文化這些,這些是正論,但很多人聽了他很排斥,他生煩惱,那就是業障深重的現象。所以他聽了這些正論,他不喜歡,這個就說明業障很重。或者你布施給人,人反而埋怨你,這也是自己的業障;還有夜夢顛倒,這也是業障。有這些現象,我們要知道,我自己業障很重,要懺除業障,這個當前的功課。這些懺儀、這些觀法,我們也都必須要了解,斟酌自己是什麼樣的根器,自己的時間、自己的環境,自己選擇適合自己來修的這些方法。我們再看:

  【七、要發廣度眾生之大願,讀經念佛,仰仗彌陀本願加持,除其障蔽,解行並進,久久不懈。則障漸輕,心漸空,慧開觀圓,我法二執,漸化漸除。法與非法,漸漸不著。所謂水到渠成,有不期然而然者矣。】

  這一條對我們念佛人來講特別的親切。第一句,『要發廣度眾生之大願』,我們做三時繫念,懺悔文念完,要念四弘誓願,四弘誓願第一願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「要發廣度眾生之大願」,我們要成佛,就是要發願度眾生。發願度眾生,這個願我們要去圓滿,《金剛經》也不能不學習。我們看前面《金剛經》講,要發度無量無邊眾生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濕生,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,六道一切眾生,統統要度到無餘涅槃,要發這個願。發這個願,你要修觀,你發願要度無邊眾生,就不落空;但是實無眾生得滅度者,就是不著有。我度了多少眾生成佛了,這個著有了。如果你不度眾生,那就著空去了。所以要度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所以要發廣度眾生之大願,這個願要發。所以我們念佛求生極樂世界,也是為了要廣度眾生。我們自己要了生死,也要幫助一切眾生了生死,這個才是菩薩的大願,才能成佛。所以這個大願要發,我們要發這個大願。接著大願發了之後,要『讀經念佛』。前面講讀經,這一條講讀經跟念佛。念佛比讀經就更方便了,也更容易。讀經跟念佛,各有特色,各人根器不一樣,有的人專讀經,有的人他有讀經、有念佛;有的人他沒有讀經,他就專念佛,也可以,因為至心念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。所以我們也不能小看念佛,好像念佛就那麼簡單,所以這個就很難信。讀經也是為了讓我們生起信心。所以古大德講,念經不如念咒,念咒不如念佛。念佛是最簡單、最方便、最究竟,但是最難信,《彌陀經》講難信之法。『讀經念佛,仰仗彌陀本願加持』,所以念佛,它也是懺悔業障的一個方法,因為至心念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。中峰國師講得就更多了,八萬億劫,那怎麼不是懺除業障?是!也是!所以這個是仰仗彌陀本願的加持,『除其障蔽』,就是消除我們罪障蔽塞。「障蔽」就是蔽塞,這個業障蔽塞我們的心,讓我們智慧不開。『解行並進』,解跟行並進,並重。『久久不懈』,你要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『則障漸輕,心漸空』,這個業障就漸漸輕,心也漸漸空了。『慧開觀圓』,智慧開了,觀也圓滿了。『我法二執,漸化漸除』,慢慢淡化了。人我執、法我執,這兩種執著就漸漸的化除了。『法與非法,漸漸不著』,「法」,佛法;「非法」,不是佛法。這兩方面,不但非法不執著了,佛法也不執著了,所以「法與非法,漸漸不著」。所以我們現在學佛人也有一個問題,就是世間法不執著了,執著佛法,這個也不行。所以《金剛經》講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法跟非法都不能執著,所以漸漸不著。『所謂水到渠成,有不期然而然者矣。』只要用功如理如法,久久不懈,「水到渠成,不期然而然者矣」,自然到時候我們就成就了。我們再看第八:

  【八、菩薩廣度眾生,生生世世,不捨眾生,不捨塵境。以是之故,必應不住六塵生心,而後乃離一切相。相離則性顯,性顯而後乃能不動道場,現身塵剎,滿其上求下化之宏願也。】

  這一條講到『菩薩廣度眾生,生生世世,不捨眾生,不捨塵境』。我們做法會,上午供,在長生祿位念「佛光注照」這首讚之後,就會接著念,「願消三障諸煩惱,願得智慧真明了;普願罪障悉消除,世世常行菩薩道。」就生生世世不捨眾生,不捨眾生當然就不捨塵境。其實六塵,也是我們自性所現的,眾生、這些六塵境界,統統自心所現。所以你要度眾生,就不捨眾生,發願度眾生,不捨眾生,也不捨六塵,這樣才能度眾生。眾生在這個塵境當中,你不捨眾生、不捨塵境,才能去廣度眾生。所謂「和光同塵」,就是跟眾生打成一片。『以是之故,必應不住六塵生心』,不捨塵境,不捨眾生,我們必定不能住六塵生心。我們凡夫就是住塵生心;小乘,他不住塵,他不生心;菩薩是不住六塵生心,就是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『而後乃離一切相』。所以離相,並不是遠離這些塵境去離相,那個相你也沒有辦法去遠離,是心不著,這個叫離一切相。

  『相離則性顯』,其實性相是一不是二,因為相是性現出來的。『性顯而後乃能不動道場』,我們自性顯露了,那我們才能坐在不動道場。你沒有動,而能夠『現身塵剎』,因為我們的法身是遍一切處。所以如來,無所從來,無所去。所以我們以前讀小說《西遊記》,孫悟空七十二變,翻一個筋斗就十萬八千里,那太遠了!那比飛機還快,比火箭還快,他一翻就十萬八千里了。如來說,你翻不出我的手掌心。以前我們看那個小說,還有漫畫,翻不出我的手掌心。他說,哪有?你那個手掌心才多大!我翻一個筋斗就十萬八千里了,他就一直翻、一直翻,不曉得翻了幾個筋斗,他就看到一座山,就寫「悟空到此一遊」,寫在那個上面(看到五根柱子)。結果他就回來如來這邊,他說我翻不出你手掌心,我翻出你的手掌心不曉得多遠多遠了,你知道嗎?他說沒有,你還是在我手掌心裡面,他就把手掌心寫的字給他看,你剛才寫在我手上的。我們看這個小說,這個滿好玩的。但現在學了佛,讀了這些才知道,因為法身它是遍一切處,它沒有邊際,你怎麼翻得出去?它沒有邊際,大而無外,小而無內,這法身。「性顯」就是見法身了,禪宗開悟第一關就是見法身,見法身就叫見道位,見到道了,見法身了。中峰國師講,「打破虛空笑滿腮,玲瓏寶藏豁然開」,那見到法身了。見到法身要修,所以見道位後要修道,修了才會證道,證入法身。所以初步,禪宗破初關就見法身,但是他還沒有安住在法身,他破了重關,才是安住法身。破牢關,證入法身,明心見性,大徹大悟,得到理一心不亂,證入一真法界。所以這個性顯最低是圓教初住位的菩薩,他就能到十方世界去示現作佛度眾生;分證即佛,他就能夠示現十法界的佛去度眾生。「現身塵剎」,『滿其上求下化之宏願也。』這就是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淨土講念佛,念到理一心不亂,禪宗是大徹大悟,教下大開圓解。發這個願,如果不學習金剛般若,實在講我們眾生心量拓不開,總是想法都很狹隘,眾生那麼多,我怎麼有辦法去度?這肯定有疑惑。如果你知道法身遍一切處,那沒有一個地方不能度的。我們在做三時繫念念疏文,「盡虛空遍法界」,那就是講法身。圓滿報身盧舍那佛,是修行成佛,他現的一真法界叫報身。法身它是無相,它是空寂的;報身就有相,應化身也是有相,應化身他有生有滅,報身它是有生沒有滅,無衰無變,像極樂世界一樣。我們這個娑婆世界,十法界裡面,都有生滅的。法身流現出報身、應化身,所以三身是一不是二。所以我們修學這個法門,也就非常方便。念佛法門,幫助我們就很方便了。我們再看第九:

  【九、發大心,修大行,不亦難乎。雖然,有勝方便在,難而不難也。方便云何,念佛求生西方是也。】

  我們看到前面要『發大心,修大行』,從凡夫來講,那不是很難嗎?我現在是具縛凡夫,哪有辦法「發大心,修大行」?的確有它的難度,『不亦難乎』,不是很困難嗎?這個道理,理論講是沒錯,但是做不到,就難了。所以『有勝方便在』,殊勝方便的法門在。因此,發大心,修大行,是『難而不難也』。是很難,但是有這個殊勝的方便法門在,這個難就不難了,我們凡夫能達到了。「勝方便」是什麼?『方便云何,念佛求生西方是也。』這個是勝方便,殊勝的方便。我們凡夫具足信願行,這三資糧,可以帶業往生。我們惑業一品沒斷,蒙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接引,我們就能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。到極樂世界,那個環境好,所以我們有進無退。到極樂世界,要發大心,修大行,那就容易了。在我們這個世界,發大心,修大行,的確是難行道。所以念佛求生西方,要發大心、修大行是易行道,比起其他法門容易。其他法門的確是難,特別我們現在末法時期,的確是相當的困難,幾乎不太可能。只有少數,鳳毛麟角,有一、二個成就的,大多數是達不到的。但是有了這個淨土法門,大多數人這一生能夠往生西方,去作佛。往生西方就是為了了生死出三界、成佛道、度眾生,就為了這個目的,沒有別的。所以「方便云何,念佛求生西方是也。」因為在六道輪迴,這一生修行,來生能不能繼續修都不知道,我們常常有疑惑。能夠求生西方,得無量壽,一生不退,當生成就,這個就比其他法門就容易了。

  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條。下面,我們下次再來繼續學習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!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