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金剛經講義節要—用念佛的淨念,治住塵之染念  悟道法師主講  (第一O五集)  2024/1/31  華藏淨宗學會  檔名:WD15-008-0105

  《金剛經講義節要》卷三。諸位同修,及網路前的同修,大家晚上好。阿彌陀佛!請放掌。我們上一次學習到「若心有住,則為非住。」這兩句經文的《講義節要》,我們學習到第十二條,「觀照功夫,下手方法,若不得力。則念佛,心中有佛即是真實功夫。」今天我們接著請看第十三條,在一百二十五頁,倒數第三行:

  【十三、起心動念時,即提起一句佛號,令佛與念,水乳交融,與虛空法界,成一大光明海。但如是驀直念去,心少昏散,便振作而融攝之。】

  這一條接著前面一條連續下來。《金剛經》這兩句話經文就是反顯,一部《金剛經》講的就是四個字「無住生心」。六祖惠能大師,五祖跟他講《金剛經》,講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言下就大徹大悟,全明白了,全都通達了,就不用再講了。我們凡夫跟佛差別就是我們有住,佛無住。這個我們一般不好懂,如果認為我現在心裡都空了,什麼都不想了,這個叫無住,那這個就誤會了,你住在什麼都不想。所以過去有人坐禪,坐了幾百年,就在那邊打坐,他什麼都不想。坐到最後,整個身體跟木頭連在一塊了,好像化石一樣,連成一塊了。也有人坐在石頭上,跟石頭連成一塊了,但是人還活著,他就坐在那邊不動,也在呼吸,也能吃東西,就是不動,就變枯木禪了。那就是修錯了,他也有相當的定功,不然沒辦法坐幾百年。但是那個功夫最高大概能生到無想天,無想天,什麼都不想,什麼念頭都沒有了。無想天,什麼都不想,就是說他空了,他誤會這個就是涅槃了,誤會這個就是無所住,但是他是住在無想,那還是住。有想是住,無想他還是住,般若不好懂就是在這裡。都怕誤會,但是不能不講,也不能不學,畢竟佛法主要就是講般若,沒有般若就沒有佛法了。因此《般若經》佛講了二十二年,為什麼講那麼多?不好懂。你真懂了,那你一個念頭轉過來就成佛了。成佛難不難?不難,就一念之間。經文講得很直接的,我們不懂。你真懂了,那你成佛就在剎那間,你一念轉過來就是佛。好像一個翻掌,你翻過來就是了,我們不懂就翻不過來。

  像《楞嚴經》講,「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;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無漏真淨。」這個知見,這是我們的自性,但是現在問題是這個知見當中再立一個知,你就有對待的,就有能有所。立了這個知,四相就出來了。《楞嚴經》講,「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;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無漏真淨。」你把它建立起來,建立能所,一個對待,那不就四相都有了嗎?離就沒有了,那本來就沒有。本來沒有當中,我們把它立起來,問題就出在這裡,變成無明了。這個是很直接的,佛講這個你懂了,你馬上就剎那成佛。也不用三大阿僧祇劫怎麼修,你一念轉過來就是,這個叫圓頓法;也有漸次法,漸修的,都是佛講的,都需要,眾生根器不一樣。佛當然希望眾生趕快成佛,最好是他講了我們就馬上開悟了,那就不用那麼麻煩了。不懂,他才要一直講,才要講很多;如果懂了,那就不用再講了。禪宗講開悟了,不用講了,舌頭掛牆壁。舌頭掛牆壁,就不用再講了,你明白了。

  所以「若心有住,則為非住。」你不住有,你就住空,我們凡夫總是要抓一個,這個就是住。無始劫的一個習氣,你總要抓一個。這個大家好好去參,參透了,你就開悟了。所以「本來無一物」,六祖講,不是本來無一物嗎?那你住就有物了。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,過去先師淨老要求我要隨文入觀,那不是唱得很好聽就好了。唱一唱,念一念,這個是結結緣。經文還有這些開示,你要念到哪裡就入那個境界,入觀就是要觀照。你不懂起觀,那不得受用,那只是念。念了,不懂,念了也不懂。有的人去分別執著,以為懂了,那也是不懂。難就難在這裡,這要真懂才行,真正懂才行。所以住,他就是有一物了,本來無一物。本來無一物,不是什麼都沒有,什麼都沒有,這個又有一物了。你有一個本來都沒有那一物,那個又是住了。所以你起心動念,「開口便錯,動念即乖」。你能想得出來,你說得出來,你離不開四句。四句就是有、無、非有非無、亦有亦無,你總離不開這四句,四句百非。你起心動念一開口,離不開這個四句,這個就有住了。

  無住不是什麼都沒有,就像中峰國師三時繫念,你看這個珠(摩尼寶珠),它能照外面的相,但是珠體絕痕,它有沒有黏上去?沒有。清清楚楚,這個就叫做照,「照見五蘊皆空」。因為它沒有黏上去,好像我們照鏡子,男的來,現男相;女的來,現女相;出家人來,現出家相;在家人來,現在家相。那個鏡子有沒有黏上去?沒有,但是它能夠現相。現得清清楚楚,一絲毫都沒錯,但是那個鏡子乾乾淨淨,它本來無一物。鏡子本來無一物,本來無一物,但是它能現種種的物。所以本來無一物,不是什麼都沒有的意思,這個不能體會錯了,這一點我們同修大家要常常記在心裡,提起來,這個就提起觀照。我們這個心,就像鏡子一樣。般若是什麼意思?般若就是我們的靈知心。中峰國師在《三時繫念》第二時的開示,心有多種,「肉團心」,這顆心臟,父母生的。再來就是「緣慮心」,在善惡順逆境界上種種分別者是,這緣慮心。第三個是「靈知心」,靈知心,「處生死流,驪珠獨耀于滄海」,它絲毫沒有受影響;你開悟了,「居涅槃岸,桂輪孤朗于中天」。所以「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」。我們現在錯就錯在把緣慮心當作我們的心,現在我們問題出在這裡。阿難,在《楞嚴經》佛問他,你的心在哪裡?我現在能夠思惟想像,這個就是我的心。佛說,錯了!那不是你的心,那是你分別六塵的影像。就是中峰國師講,那是緣慮心,那是妄心,你把那個妄心當作你自己的心,錯了!我們迷了,起一個妄念,把那個妄心認為那個就是自己的心,就錯了。所以才會起惑、造業、受報,就是冤枉受這些虛妄之苦。般若就是我們的靈知心,靈知心每一個人都有,哪一個人沒有?中峰國師不是開示很清楚嗎?「人人本具,箇箇不無」。連螞蟻都有,但就是不知道!那個心就是般若,你認識那個心,那你就成佛了。明心見性,明白自己的心,如實知自心,那你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

  所以成佛最快的,就兩個法門,第一個就是達摩傳來那個禪。《金剛經》就是叫你認識這個般若靈知心,如實知自心,那你一轉念就成佛了。那是最直接的,叫直指,直接指出你的心源。第二個就是彌陀大法,我們悟不了,那就彌陀大法,信願持名,求生西方,這個也是一生成佛。靈知心是最直接的,金剛般若跟淨土是一不是二,你不要切割。淨土有般若,般若有淨土。淨土是相、是有,般若是空,那個有就是從空出來的,就像鏡子,問題就是你不要去執著,我們現在問題是出在執著。因此我們要認識這個心,靈知心就是般若,般若就是靈知心。靈知心在哪裡?從來沒有離開我們。我們人死了,靈知心它也不變;你生了,它還是不變。中峰國師在《三時繫念》開示,「生自緣生,而法性不與緣俱生;滅自緣滅,而法性不與緣俱滅。」所以人沒有死,哪有死?他是不生不滅的。我們現在看到生死是這個身體,這是假的,這個身體是假的。我們現在去執著這個假的,把那個真的就迷失了,不知道了。佛法的教學就是教我們認識自己的心,叫如實知自心,就是認識你的靈知心。這個靈知心,你在極端煩惱當中,它還是在照。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它在照,無時無刻不照,只是我們不知道。你在極端煩惱當中,靈知心就像如來在那邊打坐,結跏趺坐,你煩惱得不得了,它在那邊如如不動,那個心。你認識了那個心,那你所有問題統統解決了,所有佛法你全部通達了。一心是什麼?就是我們這個靈知心,一心不亂那個心。你認識這個心,那你現在所有的煩惱,就是如來究竟覺。這個我們怎麼想也想不通,煩惱就是煩惱,究竟覺就是究竟覺,煩惱就不是究竟覺,究竟覺就不是煩惱,我們現在總是有對待,你有能所,有對立。對就不能是不對的,不對的就絕對不是對的,這個就邊見,總落到一邊。其實這個世間事,你看對當中有不對,不對當中也有對的,事實是這樣。對就不能是不對,不對就不能是對,我們總是執著這個,凡夫就是這樣。事實不是這樣,我們要放下這些執著。實在講,你住就著相,著相就是你迷惑,起惑就造業、就受報,六道輪迴是這麼來的,六道輪迴也是假的。所以佛勸我們一切都不要住,那你就沒事了,你就解脫了。

  所以一部《金剛經》千言萬語,就講兩個字「無住」,無住生心,這個要好好體會,無住不是什麼都沒有。本來無一物,不是本來都沒有。這個性體,它本來無一物,它是空寂的。這個是講到真諦,真諦一法不立,都沒有。但是俗諦萬法圓彰,俗諦就是相,這個鏡子它空的,但是它能照萬物,照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它能現相。像電視的螢幕,它能現相。螢幕是空的,它本來無一物,但是它能現無量無邊的物。當現無量無邊的物,它還是本來無一物,這個我們不能落到一邊去。所以空有不二,叫不二門。《心經》不是給我們講很清楚嗎?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;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。」所以這個不能體會錯了,體會錯了,那就麻煩了。體會錯了,古大德講,寧願著有如須彌山,也不可以著空如芥菜子,著空比著有更麻煩。應該空有不著,不住,不著就是不住。所以「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。」我們六根接觸無非就是六塵境界,不住,不住就是照。實在講我們都是在照,知見是什麼?我們看得很清楚,聲音也聽得很清楚,這個叫知見。明明白白,這個就是自己靈知心的作用,就是在照,好像鏡子在照。現在問題我們等一下來給它立知,就是第六識跟第七識的問題,那個你轉過來,那你就剎那成佛了。所以《般若經》它的殊勝就在這個地方。

  我們不是像六祖上上根,所以佛也不厭其煩講很多。從很多角度、很多方面,從正面、從反面講,我們要有耐心去學習體會。第一個就是靈知心,如實知自心,你知道自己這個靈知心,你當下所有的煩惱就是究竟覺。為什麼?煩惱跟菩提不都是這顆心嗎?不是另外有個心,同樣是這個心。好像冰就是水,水就是冰,你那個水冷凍起來變成冰,把它融掉,它會變成水,它的本質是一樣的。冰跟水,它本質就是水,冰好像煩惱,水好像菩提,所以大乘經常講「煩惱即菩提」。煩惱就是菩提,這個我們就不好懂,為什麼煩惱就是菩提?因為煩惱跟菩提都是你這個心,不是有一個菩提心、一個煩惱心,不是。就是那一個心,同樣那一個,只是迷悟,你悟了就叫菩提,煩惱就是菩提;迷了,菩提就變成煩惱,是一回事情,關鍵在迷悟。這些我們大家好好體會,你體會到了,那學佛很有趣味的。如實知自心,這個叫佛知見,佛的知見。佛的知見,我們現在把它立一個知,立一個知就是變無明。起心動念,無明,有能有所,有對待,有四相,統統出來了。「知見立知,是無明本」,我們要好好去體會,禪門跟淨土,我們都可以同時來學習。

  所以我們淨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,他是禪宗大徹大悟,後來修淨土。所以他有一首偈講,「有禪有淨土,猶如戴角虎」。這個相得益彰,禪幫助我們淨土提升功夫,淨土幫助禪,因此永明延壽大師他也提倡禪淨雙修,所以他才說「有禪有淨土,猶如戴角虎」。禪宗的祖師,他是禪宗法眼宗的祖師,也是淨宗的祖師,兩個宗的祖師。他寫了一部《宗鏡錄》,過去先師淨老也印,他把佛的一大藏教用一百卷的《宗鏡錄》說明。這個就是教下,跟你講,講到你開悟。不懂,一直講,講到你開悟,這是教下。這個叫教下,止觀,給你講。禪門他不跟你講,直接,就不立文字,方法不一樣。教下,用語言文字給我們講到開悟,《宗鏡錄》它是最圓滿的,但是不好讀,你要很有耐心去讀,那個不好讀。這也是永明延壽大師他的一個巨著,過去先師淨老也提倡印《宗鏡錄》。看這個需要時間,沒有時間,我們也要抓一個核心的、重要的來修。佛法可多可少,就看我們個人的因緣。我們修觀照,觀照什麼?觀照我們這個心。我們做法會常常念《心經》,「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」。我們念了半天,我們五蘊也不空,我們苦厄還是一大堆,災難一大堆。問題是我們用想的,我們是妄想,我們不會照。你照,就像鏡子一樣照,原來那些都是虛妄的,你就度一切苦厄了。我們現在用想的,把這個都當作真的,當然我們苦厄度不了,五蘊也空不了。空不了,實際上它還是空的。所以觀自在就是觀自己在不在,就是我們這個自心。

  所以蓮池大師在《竹窗隨筆》他也講,你一下子沒有觀照般若就如同死人,好像死人一樣,就被無明又來當家做主了。所以要提起觀照。觀照沒有提起,就好像你又進入黑暗了;觀照提起來,就好像太陽當空,照得很清楚。蓮池大師也提倡般若,我們淨宗八祖。所以不是說淨土宗祖師統統不提倡,你看蕅益祖師、印光祖師,都是大徹大悟的。所以蓮池大師在《竹窗隨筆》,他用一個比喻,他有一次坐轎子,以前轎子有窗簾,手可以伸進去。天黑了,沒有燈火,轎子在夜行,就有人手伸進去,去摸他的頭。摸他的頭幹什麼?他以為裡面是坐一個貴夫人,因為坐轎子要有錢人,不知道是一個和尚。貴夫人以前金釵都插在頭上,他去偷她插在頭上的釵子。結果去摸,摸到一個光頭的,什麼都沒有。後來蓮池大師(蓮池大師的《竹窗隨筆》很生活化,很有趣的)他就講,他就連接到般若,如果你一下子沒有般若觀照的功夫,就像忽然天黑了,小偷、強盜就來了,他就來偷你的東西。他就是坐在轎子,人家手伸進來,要搶他的東西,趁天黑沒有人看到,他去摸。天黑他比喻作無明,「知見立知,是無明本」。黑暗就是無明,無明出現了。因為你觀照功夫失去了,無明就出來了,無明那些盜賊就來了,搶奪你的功德法財。所以他說不可須臾離觀照般若。一下子離開,就像晚上天黑了,盜賊就來了。盜賊形容、比喻作無明,煩惱賊。如果你提起觀照般若,就像白天太陽光很大,照得清清楚楚,盜賊都不敢動,就用這個來形容比喻。他把生活上遇到的,就把它連接到佛法的修行,所以這個很有趣的。

  觀自在菩薩就是觀照自心,觀照我們自己的心。我們自己的心具足一切功德,如果你認識了自己的心,那你什麼功德都具足了。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什麼都有了。所以如實知自心,這個就是很直接的。觀照功夫如果不得力,我們修淨土,還有一個補助的方法,就是念佛。我們提不起觀照,那就念佛,你念佛就是觀照,那這個我們就比較用得上。心中有佛就是真實功夫,你心裡不要忘記這句佛號,那就是真功夫了。

  所以『起心動念時,即提起一句佛號,令佛與念,水乳交融』,我們這句佛號跟我們的念頭,好像水跟乳交融在一起。我們的心跟佛交融在一起,『與虛空法界,成一大光明海』。這句佛號,盡虛空遍法界,因為法身就是遍一切處。所以我們念這句佛號也是盡虛空遍法界,因為法身遍一切處,我們的自性也遍一切處。『但如是驀直念去』,就一直念下去。不管念得好,或者念得不好;念的功夫得力,或者不得力,只要字句清楚,明明白白,一直念下去。在歡樂當中也念,煩惱當中也念,在種種的環境,總是不忘記這句佛號,這個就是有功夫了。如果常常忘記,還是沒功夫,我們就是要在這個地方去提起。『心少昏散』,就是說如果有一點點昏沉,或者散亂,『便振作而融攝之』,就是要提起精神。在《淨語》裡面講,念佛最忌精神渙散。字句不明白,聲調念得怪怪的,這些都是念佛的忌諱。在《淨語》裡面講念佛的這些原理原則,非常重要。只要清楚明白就好,其他一切放下。這句佛號,念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妄念起來,不要理會妄念。「妄想千般都莫管」,就不要管它,你就一直提起,就是一直念下去,這個也是補助我們觀照的功夫。我們現在念佛有兩個提醒的,一個就是念佛機,一個就是念珠,你摸了念珠,就自動的會念了。所以念珠(手珠),還是大家要戴一下,提醒念佛。我常常戴著,拿起來,很自然就會心裡默念。如果沒有拿著念珠,等一下跟人家講話,又忘記了。所以念珠,它也是一個提醒,提醒我們念佛。我們再看第十四:

  【十四、常令其心等虛空遍法界超出塵外者,性體本如是故。常作此觀,令此心空空洞洞,則念佛時,便易得力。】

  這一條,『常令其心等虛空遍法界超出塵外者』,因為我們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,我們自性就是盡虛空遍法界,整個宇宙,整個虛空法界,統統是我們的自性。所以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我們心就是包太虛。心多大?大而無外,小而無內,沒有邊際。「常令其心」,也就是說,常常提起我們的心就是盡虛空遍法界,不是在一個小範圍。整個虛空法界就是我們的心,就好像我們作夢,夢境當中,山河大地,有自己、有別人,夢境就是我們的心現出來的,整個夢境就是我們的心。我們醒過來看到這個世界,那也是夢境,整個夢境也是我們的心,沒有離開我們的心。離開我們的心,這些都沒有,這是我們的心。所以叫如實知自心,這一切就是我們的心。所以「等虛空遍法界超出塵外者」,因為性體它本來就是這樣。

  『常作此觀』,讓我們的心『空空洞洞』的。「空空洞洞」,一般講就是放下萬緣。要讓心空空洞洞,金剛般若也是一個幫助,幫助我們放下。我們總是執著,為什麼執著?因為我們都是把這些當真,就會在這裡計較。先師淨老他講《華嚴妄盡還源觀》,講起心動念,一秒鐘就二千一百兆的念頭過去了,這個生滅同時。這個也是《金剛經》講的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,就是它的速度太快了。我們念念當中,都一直在變,前面一念跟後面一念,就不一樣了。前面那個跟後面這個就不一樣了,所以這個當中無我,沒有一個我,前念滅後念就生了。我們起心動念就叫無明,那個念,如果你停下來,那你就大徹大悟了,前後際斷。前念滅了,後念還沒生,這個當中你斷了,前後際斷,那你就大徹大悟了。這些功夫,我們原理都要知道,我們能用多少,盡量。如果不行,我們還有念佛來補助,這個是我們兩方面都可以並存。所以你心空了,念佛當然就比較容易得力,心空了。我們再看第十五:

  【十五、念即是佛,佛外無念。我與彌陀,本與十方諸佛、法界眾生,同一性海,無彼此、無差別。念念上求、念念下化。所向無前,至誠念之而已。】

  『念即是佛,佛外無念』。《華嚴念佛三昧論》,清朝彭際清居士編的,根據《華嚴經》的理論,他編這個論。他的論文裡面寫念佛,有念法身佛、有念報身佛、念應化身佛,還有我們持名念佛,念佛名字。最高念法身佛;那你不會,念報身佛;報身佛又不會,念應化身佛;不會,那念名字,我們現在都念名字,持名念佛,我們現在就念名字佛。《華嚴念佛三昧論》你明白了,那也是很有趣的。你念法身佛,虛空法界一切諸佛,都念了。自己本身,跟一切諸佛法身,是一不是二。所以臨命終你念彌陀法身,這個是比較高的念佛方法,把這個身體放下,你自己的法身跟彌陀的法身就相應了,合而為一,就往生淨土了,還有念報身佛、念應化身佛。現在這些我們不會,就念名字佛。但名字佛,我們不要小看,名字大家都會念,沒什麼。但是那個沒什麼,就是最有什麼的,這是我們不懂。念名字佛,他通實相,就是暗合道妙。禪宗參禪,明合道妙,這暗合道妙。禪宗直指,你懂就懂,不懂就不懂。你懂了就是佛,不懂就是凡夫,就是沒有當中的。我們念佛,你就一直念下去,什麼都不懂,念到最後,暗暗當中跟實相就相應。所以一些老太婆念了三年,站著往生,她們都念到理一心。她什麼都不懂,都念到理一心了,因為她暗合道妙,因為她能老實念,她不懷疑,就這麼老實念。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她這樣一直念下去,自自然然她就相應了。只要能放下萬緣老實念,自然就相應了,也不必再求什麼方法,像大勢至菩薩講的「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」。我們看到這個十五條,「念即是佛,佛外無念」。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我們的心、我們的念就是佛。是心是佛,我們這個心就是佛,我們本來就是佛。本來是佛,現在你念佛就是作佛,是心作佛,還是這個心。所以,念即是佛,佛外無念,佛以外沒有念,念以外沒有佛。

  『我與彌陀,本與十方諸佛、法界眾生,同一性海,無彼此、無差別。』沒有差別,好像室裡面燈這麼多,燈光在一個屋子裡面,它都融在一起,沒有差別了。這個燈光就是好像法身,都交融在一起。有個別的,一個燈泡、一個燈泡,這個叫不一不異,不二。同一個性海,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,「無彼此、無差別」。所以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,我們做三時繫念常常念,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,跟一切諸佛沒有兩樣,完全平等。所以不學佛講平等,怎麼講都不會平等。因為你不了解事實真相,你分別執著計較,怎麼會平等?根本就不可能平等。你學了佛,明白佛法的道理,那真平等,本來就平等。不平等是從哪裡來?你為什麼會覺得不平等?因為你有分別執著。本來平等當中,你把它分別執著變成不平等,是自己找的。所以沒有差別,我們跟諸佛都一樣。

  『念念上求、念念下化。』所以佛教不是宗教,宗教,神只有一個,其他都是神的子民,你不可能成為神,那個是宗教。佛教它是教育,就是教我們認識自己,你自己本來就是佛,所以這是教學。所以「念念上求、念念下化」,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。上求菩提,到最後歸無所得,你不要有個得,我要求得菩提,你又住了。《心經》跟我們講,無所得。《般若經》講,「一切法畢竟空,無所有,不可得」。不可得,你偏偏要有個得,那又住了,那個就住了。所以上求佛道,也無所得;下化眾生,也無有眾生得滅度。《金剛經》講,度無量無邊眾生都成佛了,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」。他天天度眾生,但是他不著度眾生的相。我度了好幾個眾生,今天又度幾個了,這個又是住,又是著相了。

  『所向無前,至誠念之而已。』「所向無前」,至誠念佛而已,至誠心念,這樣就對了。不要管那麼多,念得好、念不好,我這樣念能往生嗎?我還要念多久才會見到佛?那這個就很麻煩了。又懷疑了,念妄想了,又擔心這個、擔心那個,心裡總是在念這些。我們現在就是念得好也好,念得不好也好,反正我們就學印光大師,念佛等死,死了這個臭骨頭,隨便人家愛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,這樣就放下了。天然老僧,一個老的出家人,他說要到山上去念佛,死了之後,他的骨頭要進到普同塔,去請示覺明妙行菩薩。覺明妙行菩薩給他開示,你還怕死了這付老骨頭沒地方安頓,你還沒死這個身體就沒有用了,那死了之後,你這個骨頭還能做什麼?就勸他不要想那麼多,既然生病,好也好,不好也好,反正念到往生,這個身體隨便人家怎麼處理都好。就勸他放下萬緣,老實念佛,「至誠念之」,老實念,就不要罣礙那麼多了,這是很重要。我們再看:

  【十六、凡夫染念不停,不得不借念佛之淨念,治其住塵之染念。念佛之念,雖非真如本體,卻是趨向真如之妙用。何以故?真如是清淨心,佛念是清淨念。同是清淨,得相應故。念佛之念,念念不已,能至無念,故曰「勝方便」。】

  我們打妄念是染念,污染了,這個念頭不清淨。念佛也是有念,還是有念,不是無念,它叫淨念。這個就是用念佛的淨念來治我們住塵的染念,這個是『勝方便』,殊勝的方便法。我們剛才講,有兩個大法是成佛最快的,一個是如實知自心,一個是彌陀大法。我們這個染念,為什麼不得不借念佛之淨念來治這個住塵的染念?我們的染念就是起心動念,知見立知,是無明本。

  染念我們要說一說,我們造成六道生死輪迴,第一個就是見思惑,第二塵沙惑,無明惑是根本,起心動念。染念就是十使,五利使跟五鈍使。這個使就是指使,好像人家指使你這麼做,你就照著這麼做。五利使就是見惑,知見的見,見惑。見惑的五大類,第一類身見,邊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、邪見。凡是跟佛講的不一樣,統統是邪見。無論在家出家,你的思想觀念跟佛講的不一樣,統統是邪見。不是出家人、學佛的人統統是正見,不一定,不是這樣。沒有學佛的人,他邪知邪見,我們知道。但是學了佛的人,也不一定他是正知正見,無論在家出家。見惑,第一個就是身見,執著這個身是我,所以保養這個身體、練這個身體,執著這個身,放不下。像外道,古印度有很多練身體,練仙,練符籙、煉丹、練氣功。在中國道教,他們修仙是可以成仙,仙有天仙、地仙、人仙。《感應篇》講,你要修天仙,要立一千三百善,地仙三百善。仙是什麼?長生不老,他可以駕鶴飛升,壽命很長。修得很好,跟天人一樣,壽命都很長。但是長還是會到,縱然你修到非想非非想天,八萬四千大劫,那不是八萬四千歲,劫!那個叫長壽天,但是時間還是會到,時間到他還是會墮落,不是無量壽,所以那個就不究竟。五利使,第一個身見,我們每一個人都執著這個身,放不下這個身體。第二個邊見,對的就不能不對,不對就不能對的,總是一邊,對立的,這個叫邊見。邪見,所有一切錯誤的見解,統統歸在邪見;跟佛講的不一樣,統統是邪見。見取見,戒禁取見,非因計因,非果計果,不是那個因,他認為是那個因;不是那個果,他認為是那個果,因果他搞錯了。好像印度外道持牛戒、狗戒,看到牛吃草生天,因為外道他們也有神通,看到牛吃草生天,以為吃草就是生天的因,就學牛去吃草了,結果到最後也沒生天。那個牛為什麼牠生天?牠過去也有修五戒十善,但是牠也有造惡業,那個惡業先成熟,牠要先到三惡道,那個報報完了,牠過去世修的善業成熟了,是這樣生天的,他搞錯了。他搞錯了,以為是吃草生天的,狗吃大便生天的,那完全搞錯了,不是那個果報,他認為那個果。這個就五種錯誤的見解,這個叫見惑,八十八品,這個叫五利使,利就是說它很猛利。五鈍使就是貪瞋痴慢疑,這個比較鈍,藕斷絲連,這個叫思惑,八十一使。五利使、五鈍使合起來,就是我們一般講見惑、思惑。

  第一個就是見,見是第一個,最重要的。你要剎那成佛也是這個見,你要三大阿僧祇劫、無量劫成佛,也是這個見。關鍵在見不一樣,你是漸次見,還是大圓滿見?善知識傳授你的就是那個見,「師以知見為體」。見是第一個,你看見惑,八正道第一個就是正見。你第一個錯了,後面統統不正了。所以你沒有把見思惑,這些煩惱搞清楚,你怎麼苦修、怎麼用功,統統不相應。那個就變成無益的苦行,你修來修去,增長貪瞋痴慢,修到最後,恐怕搞不好還要到三惡道去。你怎麼修都不對,修得不對路。所以經教不能不學,不能盲修瞎練。學習的態度在謙虛,還有至誠恭敬,善知識講的他才能真正理解。如果他沒有那個心,善知識講的到他心裡,他跟你一捏就變了,就變質了。到他那邊就不一樣了,他體會不到。所以在恭敬心。恭敬心,他一聽就懂了;沒有恭敬心,他聽就變質了。講得沒錯,但是佛講的到我們這邊怎麼都變了?變成邪知邪見。他加他自己的意思,自己認為的,這個夾雜進去,知見就不正,就沒有正見。所以師以知見為體,就傳授這個見,關鍵在這個見。所以這個見很多種,凡夫執實見,執著這一切都是真的。外道有外道見,各個見解不一樣。小乘有小乘的見,小乘的見解,南傳佛教,大乘非佛說,他們的見解,他不承認大乘佛法。大乘有唯識、有中觀,也有本淨,最後是大圓滿,開大圓滿見那最可貴的。圓教行人修一天等於漸教行人修一劫,日劫相倍,效果不一樣,所以這個見可貴。

  我們要先認識這個染念,什麼叫染念?就是十使,五利使、五鈍使。五利使、五鈍使,你開悟了,自然就變佛知見了。五利使、五鈍使,這個叫做眾生知見。我們眾生的知見,就是一天到晚生煩惱,這個叫眾生知見。如實知自心,我們的靈知心叫佛知見,如果你認識這個佛知見,那是最直接的。眾生知見轉成佛知見了,煩惱即菩提,那是最直接的。這個我們不會,那就是用信願持名,念阿彌陀佛,這是佛知見來對治我們的眾生知見,這個就是次一等。我們不是上根利智,沒有辦法如實知自心,那就用信願持名念佛來對治我們的眾生知見。眾生知見,念佛念到最後就變佛知見,就是這樣,這個叫做「勝方便」,這個我們大家都比較容易下手。如果你真懂得靈知心,那很直接的,你就是佛知見。你悟了佛知見,眾生知見自然就沒有了。你真正開悟了,你還在生死當中就常入涅槃。這個我們也搞不懂,生死就生死,我們現在凡夫怎麼會入涅槃?事實就是這樣。煩惱慢慢就沒有了,因為你用自性的般若智慧在照。自性般若智慧現前,起作用了,它自然就沒有,「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,這個就是我們的靈知心。這個我們不會,就用念佛,用佛知見來對治眾生知見。第一個禪門,還有教下,把眾生知見翻過來就是佛知見。「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;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無漏真淨。」你就是佛知見,那就很直接的。這兩個我們都可以同時修,大家修看看,下個星期來看開悟了沒有?

  但是你要常常在心裡提起,涵詠。前面江味農老居士教我們這個經義要常常在心裡提起來,在生活當中常常提起,那個就是觀照、就是薰習。就不要去想那些有的沒有的,就想這些,這個對我們成佛有幫助,其他是假的。所以我們要知道,一個如實知自心,一個彌陀大法,這個成佛最快的。另外就是密宗,他們成佛也是很快,密宗也有層次不同。密宗有大手印,那跟禪宗達摩傳的一樣,密宗的恆河大手印。所以在一九九O年到北京,我們師父叫我拿《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》給黃老去校對。我也請教黃老,因為他有學禪、學密、學教、學淨土,跟夏老一樣,禪、教、密、淨都通達,大通家,他們大通家。他說現在學密的人學得很淺。我說什麼叫淺?他說大家學的密都是比較低級的。我請問什麼叫低級?他說壇場很多,弄得很熱鬧,那是低級的密法。我說什麼叫高級?他說高級什麼都沒有,有時候就叫你觀一個字,「聲字皆實相」,聲音跟種子(字),都是實相。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,統統是實相。所以黃老他講(他也是在夏老師那邊學的),淨土是密宗的顯說。所以禪就是直指人心,密它這個大手印,它跟達摩傳來那個禪是一樣的。他跟我講,那個是最高的密宗,最高。印度傳到中國來的那個唐密,傳到西藏叫藏密,日本的密宗是從中國唐朝傳過去,叫東密。東密、唐密只講到三密相應,還沒有講到大手印。大手印是藏密,大手印就是跟達摩傳來那個一樣的境界,就直指人心,直接的。悟就是佛,迷就是凡夫,沒有當中的。一正一反,看你能不能反得過來?大家可以修看看。

  你常常想這一句,「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」。《楞嚴經》講的,我聽了幾十年了,我十九歲第一部聽的就是《楞嚴》。聽了,什麼也不懂,什麼叫「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」?就是聽一聽,現在再讀《金剛經講義》有一點體會了,不然以前我們師父講的我也聽不懂。現在聽,我們師父都講得很清楚了,我都不懂。所以過去我以為懂了,我們師父常常說,我講經沒有一個聽得懂。我就很疑惑,我都聽懂了,怎麼說我不懂?現在再聽,真的不懂。現在才有一點體會,他講的是什麼。知見立知,是無明本,我們眼睛看是知見,這個就是我們的自性,沒問題的。你張開眼睛一看,看得清清楚楚,照。但是等一下那個意識心,第七識就來了,那個來了就變成無明了,是這樣。如果你保持這個不起心不動念,那就是照。這個我們不懂沒關係,慢慢參有一天你總會開悟的。因為這個自性,你本來就是佛了,也不是本來不是,本來不是你就當然不能成佛。明明你本來就是佛,就是這個,你天天都從來沒有離開過它的,就教我們認識這一個。所以用佛知見來治眾生知見,這個就是勝方便,殊勝的方便。我們沒有辦法用禪的方法,用念佛的方法,那更殊勝、更方便,直接用佛的知見來對治我們這個五利使、五鈍使。對治五利使、五鈍使,也要講清楚,要聽清楚。這個有一個字沒聽清楚,你就又誤會了,要信願持名,那才是對治。不是說我念念,你一面念一面又不相信,也不發願要去極樂世界,那還是不行的。信願行,三資糧,淨土資糧,如鼎三足,缺一不可。我們做三時繫念,中峰國師開示我們就念到耳熟了。念到耳熟了,大家都會念、會背了,但是沒有真正去體會什麼叫信願行?信當中有願、有行,願當中有信、有行,行當中有信、有願。這個信也不容易,我們現在說信,這個信是無止境的。我們現在大部分是半信半疑,我們現在是有信,那你要透過這個行(念佛)來證實我們信的這個事情。你透過行,行就是你念佛要有功夫,念到心清淨了,見到極樂世界,見到阿彌陀佛,那當然你就信了。現在為什麼不信?沒看到。到底有沒有?到底我能不能去?是不是?這個就疑了。但是疑怎麼辦?「疑能生苦苦生疑」,「誤人第一是多疑,疑網纏心不易知」,那怎麼辦?就「咬定牙關念阿彌」,咬緊牙根,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就是這樣念,「念得疑情連蒂斷,到此方知我是誰。」原來自己就是阿彌陀佛。「阿彌陀佛即是我心,我心即是阿彌陀佛」,但是你要把這個疑根用念佛把它念斷。「疑網纏心不易知」,我們不要說我們沒有懷疑。

  好,我們今天時間到了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