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金剛經講義節要—受持,即觀照也  悟道法師主講  (第十八集)  2020/8/10 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三重淨宗別院  檔名:WD15-008-0018

  《金剛經講義節要》。諸位同修,及網路前的同修,大家晚上好。阿彌陀佛!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二十五頁,我們上一次學習到「徵釋」,經文:「何以故?須菩提!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」這段經文,我們淨老和尚節錄了十二條。我們上一次學習到第五:

  【五、或云念佛不是觀。此語不然,須知即念即觀。若妄想紛歧,散心念佛,不得受用。必須口念佛號,心想彌陀,如在目前。如此念佛,則妄想無從起,即是觀。修觀是收攝意根。淨宗心想佛,口念佛,手持珠。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實為最上乘之妙法也。】

  上一次我們學習到這一條。《金剛經講義》,江味農老居士在這個《講義》裡面,特別提到「觀」這個字,觀照。在《講義》當中,江老居士講到後世修行人很多,也很用功,但是到後面都退轉了。為什麼會退轉?因為在修持上得不到法喜,枯燥無味,讀誦經文,經文是經文,跟我們生活上沒有連接上。也就是讀了經、念了佛,修各種法門伏不住煩惱,煩惱降伏不住,一天到晚還是生煩惱。有的經文讀了,或者聽講了,道理也明白,但是功夫用不上,經文是經文,在現實生活當中都不得力,還是煩惱妄想做主。似乎經文我們懂得很多,經也讀得很多,甚至講經說法講得也頭頭是道,道理都明瞭、都知道,但是就是煩惱習氣降伏不下來。我們同修當中,我想很多人都有這個情況。我自己是一個例子,經聽了幾十年了,很多道理也很熟悉,但是遇到境界,遇境逢緣貪瞋痴慢這些煩惱還是不斷起現行,明明也知道這是煩惱,那控制不住,降伏不下來。後來有一天我就想到,過去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經,也就是念佛就好,要老實念佛。所以我也覺得那就念佛就好,對作觀方面也沒有興趣去進一步了解,更談不上去深入。在幾年前,有一次我們淨老和尚跟我講,我們常常在做三時繫念,你要隨文入觀。當時我聽到隨文入觀,自己就覺得我們老和尚跟我講這個話,一定有他的用意。就是我們做法會沒有提起作觀這個功夫,就是念一念,沒有用心在內心裡面去把它消化。在我們古大德講,經文要消歸自性,現在的話講要去消化。念過就好了,這樣實在講功夫就不得力,就是不知道作觀它的重要性。沒有作觀這個功夫,沒有觀這個功夫,實在講不管修任何法門功夫都不得力。佛法八萬四千法門,實在講就是一個字,「觀」這個字。我們淨老和尚過去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,章嘉大師教他看得破、放得下,從布施下手。他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,後來研究經教,才知道原來章嘉大師教他的看得破、放得下,就是教下講的止觀。觀是看破,止是放下。止當中有觀,止就是止息妄念,妄念停止下來,我們才能夠起觀,才能觀照。觀當中有止,止當中有觀,實在講,就只有「觀」一個字。止是定,觀是慧,因定開慧。佛法修學,戒定慧三學,因戒生定,因定開慧。止觀等持,也就是說定慧等持。止觀雙運,定慧等持,均等就開智慧了,自性的般若智慧就現前。

  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觀。所以我們上次學習,有人說『念佛不是觀』,念佛是念佛,江老居士講,這個話不然,不是這樣的。所以江老居士跟我們講,他也是修念佛法門,他是「教宗般若,行在彌陀」。他修《金剛經》修了四十年,下了四十年工夫,但是他念佛求生西方淨土。所以他的修學的宗旨就是「教宗般若」,在教他宗般若;修行修淨土,「行在彌陀」。所以念佛『即念即觀』,就是念當下就是觀。如果我們念佛『妄想分歧,散心念佛』,口念彌陀心散亂,這個『不得受用』。為什麼我們念佛不能攝心?沒有起觀。所以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修觀,修觀最重要是收攝意根,就是我們的意根要收攝起來。意是主導的,在儒家、道家,這些修學原理原則也都一樣。儒家講「收攝浮氣」,就是把心浮氣躁收攝,收攝回歸到心平氣和。在《太上感應篇彙編》註解裡面講,人能收攝浮氣,「遇親便能孝,遇善便能果,遇辱便能忍」。就是說一切善法都是從心平氣和,從孝親開始,孝親尊師。如果我們心浮氣躁,當然容易發脾氣,遇到一點不如意就會生氣,心浮氣躁。我們可以從這個地方,比較粗淺的地方去體會,當我們心浮氣躁,是不是比較容易發脾氣、比較容易起貪瞋痴慢這些煩惱?當我們心平氣和,煩惱它就降溫了。所以遇辱便能忍,遇到人家來侮辱,我們就能安然忍受;遇到父母親就能孝順;遇到善事就能果決去做,斷惡修善。所以佛法八萬四千法門,離不開觀。

  我們看印光大師,寫一個「死」字貼在他的小佛堂。過去我們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,三十年前,我們淨老和尚把印光大師寫的「死」字印了很多出來流通,也教我們每一個出家眾,一個人拿一張貼在房間。我們是睡通鋪的,躺下去,眼睛看到就是一個橫梁,貼在梁上面,就是教我們每一個人躺下去都看到那一個字。看到那個「死」字,就是教我們每一天觀死。但是當時只是貼著,看久了也沒感覺。後來我想想,如果印光祖師他貼了這個字,他自己寫了這個字,跟我一樣沒感覺,他怎麼能提起用功念佛?後來看到江老居士《金剛經講義》才明瞭,原來那還是要作觀,要觀想,觀想我就要死了。作觀方法很多,原理原則一樣,觀法非常多。你看有「五停心觀」,五停心觀:多貪眾生不淨觀;多瞋眾生慈悲觀;多痴眾生因緣觀;障礙很多的,多障的念佛觀,也都是離不開觀這個字。因此「觀」非常關鍵,我們修學功夫,不管修哪個法門,得力不得力,關鍵就在這個字上面。觀,觀不起來,功夫肯定不得力。這是我個人修學幾十年,到現在一事無成,現在反省、檢點,的確對這個字不了解,也沒有用心去深入。

  我們大家去過一般的寺院庵堂,餐廳寫個「五觀堂」,「食存五觀」,你看吃一餐飯要存五種觀想。所以過去叢林五堂功課,吃飯是其中一堂功課,你吃飯,食存五觀。我們現在的五觀堂,那個字也都寫得很清楚,但是沒有去作觀,沒有做這個功夫。食存五觀,如果我們吃一餐飯來做這五種觀想,我們就不會起貪瞋痴,就不起貪了。我們現在,實在講我觀察自己,吃一餐飯,貪瞋痴的煩惱不曉得起了多少,自己都沒感覺。到最近這些年來,我自己有一個感觸,後來發現我吃一餐飯都在起貪瞋痴。你看我們喜歡吃的就多吃一點,胃腸都吃壞了,不喜歡吃的就討厭,生瞋恚心,吃一餐飯不是在起貪瞋痴嗎?為什麼起貪瞋痴?因為沒有作觀。現在我們淨老和尚提倡念佛,念佛的確是最方便的。我們現在在打佛七,也跟大家分享分享,過去我對念佛,實在講也是懵懵懂懂,也是似懂非懂的。像我們現在不都是在念佛嗎?那也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經也聽了這麼多年了,就是心要念佛,不是口念佛。「口念彌陀心散亂,喊破喉嚨也枉然」,這個我們也常常聽,聽得也耳熟,還能講給別人聽,但是回頭觀察自己,我們念佛,「我現在念佛,心還散不散亂?」念佛,江老居士在這裡講,念即是觀,的確要念即是觀這樣功夫才會得力,如果念是念沒有觀,這不是真正念佛。

  念就是我們心裡這個念頭只有佛,我們要怎麼念才叫「即念即觀」?我們貪心起來了,比如說我們看到喜歡吃的東西,貪吃的念頭起來了,貪的念頭起來你要觀察到;觀察到,我們用念佛的方法把貪這個念頭壓下去;壓下去,貪的念頭被控制住,這就有觀的功夫了。如果一面念一面起貪瞋痴,煩惱沒有壓下去,煩惱妄念沒有降伏下去,這夾雜,夾雜妄想煩惱,功夫就不得力了。舉出吃飯這個例子,不是叫你喜歡吃的不能吃,也不能誤會。聽到我這樣講,明天看到吃飯,你就坐在那邊不吃了,那又錯了。就是說你去吃,但是那個念頭把它壓下去,吃照吃你的,關鍵是念頭,境界沒有關係的,境界是平等的,問題是出在我們的念頭。你只要把貪瞋痴的念頭壓下去,那就對了,你該吃的還是照吃,不要起貪心。不起貪心,我們也就不會吃太多了,吃到胃不舒服。過去我常常都是很貪吃,從小就養成貪吃的習慣,暴飲暴食。特別喜歡吃辣椒,吃到現在腸子不好,不能吃了,現在是戒辣了。這就是貪。所以把這個念頭壓下去,我們能夠降伏貪,任何事情我們就不會過分的貪求,就是足夠就好了。好吃的東西,吃到飽就好,不會吃太飽,不會吃過量;當然你也不要不足,吃到剛好就好,就不會太過與不及了。這就是把念頭降伏下去,用功,實在講就是在這上面用功。

  在我們生活上這些人事物,有順境、有逆境,有我們喜歡的人事、有不喜歡的人事。喜歡的起貪愛,不喜歡,起瞋恨,這都要趕快提起佛號,把貪瞋痴給它壓住。剛開始很勉強,慢慢的這樣用功,慢慢就自然了。煩惱壓久了,它不起現行,我們跟佛就感應道交了,我們就有把握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。如果煩惱壓不住就沒把握,那要看臨終最後一念是不是念阿彌陀佛?如果臨命終的時候來個貪心,放不下;或來個看不順眼的人,起瞋恨心,煩惱種子起現行,那就障礙我們往生西方了,煩惱惑業起現行。所以要把見思惑(貪瞋痴)伏住,伏住就感應了。我們淨土法門,只要有這個功夫就成就了,就能了生死,帶業往生,到極樂世界再去斷。這裡是伏斷,到極樂世界是滅斷。所有八萬四千法門,大乘小乘、顯宗密教,統統要在這個娑婆世界滅斷,其他法門沒有帶業往生的,沒有帶業能了生死的,沒有。斷見思惑才能出六道,破塵沙、無明才能出十法界,所有法門條件都一樣,唯有西方淨土這個法門有帶業的,其他沒有。雖然帶業,我們還是要有一點功夫,要伏住,不然臨命終起個煩惱就障礙我們往生了,障礙佛來接引。這個非常重要。所以江老居士在這個地方講,有人說念佛不是觀,他說話不是這樣講,不是這樣的。我們要知道,即念即觀,念就是觀。觀的標準就是能夠把他的妄想(妄念)把它伏住、控制住,要用這個功夫。要收攝意根來念佛,功夫才會得力,也是最上乘修學的方法。希望我們同修大家能夠體會這個意思,在這個佛七當中,能夠把我們念佛的功夫向上提升。這樁事情是最重要的,其他世間事情都不重要了。

  《無量壽經》佛給我們講,「世人共爭不急之務」,就是我們這個世間人,大家一天到晚在爭,人與人爭,國與國爭,爭的是什麼?佛說都是不要緊的事情。爭名爭利,那統統是假的,連自己的身體你都得不到,身外之物哪一樣我們能夠得到?哪一樣我們能控制?所以《般若經》上講,「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。這一切法,我們現在看得到的,或者看不到的,精神的、物質的,包括抽象概念種種這一切有為法。《金剛經》講,「一切有為法」,有生有滅,有變化的都是有為法。有為法是什麼情況?它的真相就是如夢如幻、如泡如影、如露如電。好像我們作夢一樣;如幻,幻好像變魔術,幻術,大家都知道變魔術不是真的;影,我們現在看到電影、電視,它只是個影像,不是真的,虛妄的;如泡,好像大海當中的水泡,水泡很短暫的時間,它就破了,就沒有了,夢幻泡影。好像露水,早上太陽出來就沒有了;好像閃電一樣,一閃就沒有了,形容它剎那都在變,都在生滅,我們控制不了、得不到。所以《般若經》講「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就像作夢一樣。

  所以那天也跟同修講了一個公案,有一個人做一個夢,夢到得到很多好的酒,然後請人家幫他熱酒。他說酒這麼好,應該要熱一熱來喝是最好的,最好的享受。結果那個人就拿去熱酒了,他就一直在等,等酒熱好了要喝那個酒,結果酒還沒有熱好,就被太太叫醒了。醒過來,他就很後悔,剛才在夢中不要叫那個人去幫我熱酒就好了,我不就能喝到那個好酒了嗎?結果叫他去熱酒,酒還沒有熱好,我就被叫醒了,結果一醒什麼都沒有了。大家去想一想這個味道,《金剛經》講如夢幻泡影,夢,大家去觀。這個故事你觀得親切,你真的也會放下。但是我們聽到這個故事,我們要回到現前生活這些人事物上面來,這樣才起作用。不然那是夢,那是一個夢境,我這個還是很現實的,這樣我們就不得受用。所以我們的夢境要拿到現實來觀,我們現在就是在作夢。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人在夢中不知夢,就放不下,把它當真的。為什麼放不下?把它當真的。虛妄的,把它當作是真實的、可以得到的,所以我們放不下。如果你看破真相了,原來真相是虛妄的、假的,你自然就放下了,你就不會執著了。我們的煩惱都是從放不下來的。這個功課我們現在要做的。

  當然修觀還有一個前方便,就是要懺悔業障,要斷惡修善。雖然這些都是虛妄,但是我們現在執著,執著惡,不修善。所以我們懺悔業障也是前方便,就是我們一般講戒定慧三學,戒就是改過。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戒律的精神就是這兩句話。斷惡修善,懺悔業障,排除我們修觀的障礙、修定的障礙。我們念佛也是懺悔業障,所以大家參加佛七,懺除業障、修觀都在一句佛號當中,現在關鍵我們要懂得怎麼用心來念這句佛號。好,我們接下來看第六:

  【六、觀即思惟,照有二,照住照見。照住,由思惟而來。心寄一處,即照住,此時許多妄念,暫時停止。本有光明,自然發露,此即智慧。照見,指工夫修成,如《心經》之「照見五蘊皆空」是也。觀照須觀吾人之心性,所謂消歸自性。】

  第六條講『觀即思惟』。「思惟」,我們也要知道什麼叫思惟?不是你去研究、去推敲,不是那個意思,這裡的思惟不是那個意思,這裡的思惟是修定。《般若經》,般若,第一個文字般若,文字般若就是經文、經典,經典用文字來記載,這叫文字般若;第二個叫觀照般若;第三個叫實相般若,實相般若是我們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。實相就是你本來就有,每個眾生都有佛性,就是實相般若。我們讀了經文,要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,證實相般若。所以經文不是叫我們去研究,去那邊推敲這個字怎麼講、這個意思怎麼講,這不是這裡講思惟的意思,那就變成跟世間一般做學問,一般的學術一樣,去研究、去探討,那不同的,不一樣的,這個跟研究不一樣的。這裡的思惟大不相同,跟世間的研究不一樣,如果你用世間這種方式去研究經文,那永遠不會開悟,方法用錯了,方法不對。

  這裡的思惟就是你至誠恭敬的讀誦經典,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,常常勸我們同修讀《無量壽經》,讀三千遍就開悟了。那要怎麼讀?你不能一面讀一面去想它的意思,如果你一面讀一面去想這段是什麼意思、那段什麼意思,這個字怎麼講、那個字怎麼講,這不會開悟。它這個讀經的方法就是這裡講的思惟修,就是你至誠恭敬,每個字、每一句不要讀錯、不要讀漏掉,讀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不要去想它的意思,不要去推敲那個意思,不要去研究那個意思,不要一面念一面想這句什麼意思、那句什麼意思,這樣就把你的悟門堵死了。這種讀經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,是叫你修定的,叫你修戒、修定、修慧的。不是叫你研究的,跟你講經去查資料研究那個性質上不一樣。讀經是修戒定慧,這個用功的方法跟念咒、念佛、參禪是一樣的原理原則,只是說用讀經的方法。禪宗他不讀經,他參話頭,淨土宗念佛,密宗持咒,教下就是用讀經這個方式。所以至誠恭敬的讀,不要去想它的意思,讀得清楚、讀得明白,不起妄念,你心就定了,定就開智慧。經讀久了,業障消了,豁然開悟,自性般若智慧現前,跟這個經實相相應了,經的無量義就湧現了。如果一面讀一面想它的意思,沒有恭敬心的讀,那只是結結緣,現前不得受用。

  如果用至誠恭敬,心裡不打妄念,江老居士講,你先讀經,讀了很熟,你可以採取其中的一段、兩段,或者一句、兩句,然後反覆的去讀誦,去專注在這個經文上,心就把它定在這個上面。就是關鍵是修定,定在這上面,反覆的去薰習,這樣就會開悟了。心一定下來,妄念一停止,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就露出來,整個經義都湧現出來,是用這個方法。用這個方法,不但讀《金剛經》會開悟,讀任何一部經,你只要用這個方法,統統會開悟。原理原則一樣,你讀哪一部經都一樣,你只要用這種原理原則,讀什麼經你都會開悟。你讀《金剛經》會開悟,讀《無量壽經》會開悟,讀《彌陀經》也會開悟,讀《地藏經》也會開悟,讀任何一部經,只要用這個方法都會開悟,這才是此地講「觀即思惟」的意思。所以這個不能誤會,在那邊打妄想,在那邊研究,研究了半天,那完全不一樣。

  『照有二』,「照」這個字,一時頓現就是照。就好像我們現在大家都有用照相機,照相機,你看外面的山水,一照整個完全都進來了。不像一般畫畫,一筆一筆慢慢的畫,畫山水一筆一筆的畫。它一照,整體就照得清清楚楚,好像我們照鏡子,鏡子一照,這些景象都很清楚。所以用「照」這個字,觀照、觀照,觀照是不用心意識的,就是剛才講的,你讀經不能用想的。你沒有刻意去想,你讀讀讀,忽然有悟處,那叫悟。悟有小悟、有大悟、有大徹大悟,不要停止在那邊。你不刻意去想,忽然體會了,那叫悟;你刻意去想,那叫打妄想。你不要刻意去想,你就這樣讀,這就是《金剛經》江味農老居士在《講義》講,「不取法,不取非法」,二邊都不取。如果用這種方法讀經,你二邊都不取,不取法,我讀經沒有去想它的意思就是不取法;也不取非法,雖然不想它的意思,我還是看經,還是讀經,這個就不取非法。所以用這種方法讀經,不取法,也不取非法,二邊同時不取,它奧妙處就在這個地方。所以我們老和尚以前勸大家讀《無量壽經》三千部會開悟,的確也不假,但是你要保持用這種方法。

  剛才也講到,懺悔業障也是很重要。有一些人讀了經,他還是沒開悟,這個就業障比較重。所以在三十年前,我在三重佛學會,陳春芳居士一個小佛堂,她們家頂樓一個小佛堂,那個小佛堂很小,大概坐十幾個人就客滿了。當時請我去講閩南語的《無量壽經》,大部分聽經都是老菩薩。有一個菩薩算是比較年輕,大概五十來歲,一個女眾。她去聽經,講完經,她就跟我講,悟道法師,我聽淨老和尚講《無量壽經》,老和尚勸大家念《無量壽經》,念三千遍就開悟。她說我已經念三千遍了,我沒開悟,我就不想念了。當時我就跟她講,沒開悟還要繼續念,念到開悟為止。後來可能這個菩薩她問我這個問題,還不能解除她的疑問,可能她再跑去問老和尚。像她這種情況,其實不止她一個,很多,很多人都有同樣的問題,去請問老和尚:師父,你說讀三千部,我們讀三千部,有的人甚至讀五千部了,有的人讀一萬多部了,不但沒開悟,煩惱反而還增長。為什麼煩惱增長?大家那個時候讀經比賽,他說他讀三千部;另外一個說你算什麼,我四千,把你壓下去;另外一個又跳出來,你們都不夠看,我五千;後來六千、七千、八千,一萬的、一萬二的統統出來了。那是什麼心態?比賽,比賽的心態,阿修羅的心態,鬥爭的心態。這種心態讀經,那怎麼會開悟,業障障礙住了。所以我們老和尚那時候為什麼再講《金剛經》?就是那時候讀了好幾年,不但一個開悟的也沒有,好像煩惱增長的人倒是不少,心態不對。我們老和尚講,這個是業障。業障是什麼?自己的過失。後來我們老和尚講,什麼叫開悟?你讀經發現自己的毛病,發現自己的煩惱習氣,叫開悟。把你的煩惱習氣、你的毛病改過來,叫做修行。這個話的意思就很明白了。你說你沒有開悟,你為什麼沒有開悟?你讀了經,還沒有發現你自己的毛病在哪裡,你就沒開悟;讀了經,發現自己的煩惱習氣、發現自己的毛病,就開悟了。開悟後面怎麼辦?要修行,修行就是改過,改過就是懺悔。

 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第四願就是「懺悔業障」。我們做三時繫念,每次都要念懺悔業障。你改過來,你就開智慧了,你就開悟了。所以《六祖壇經》有句話一般人都不注意,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六祖開悟的那一首偈,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,這首偈大家耳熟能詳,津津樂道。但是六祖還有講一句話,大家就不注意了,說「改過必生智慧」,這句話一般人就不注意了。你看改過必生智慧,所以我們淨老和尚講發現毛病就是開悟,改過就是修行,跟六祖講的意思是完全一樣。所以修行,觀即思惟就是修行,發現自己的過失就是觀。我們現在做不到觀照,從觀察開始。觀察比較粗,就是觀察自己的毛病習氣,觀察發現了,改過來,那我們功夫就提升了,這樣才是真正在修,真正在修行。所以修行不是說我今天念了幾部經、念了多少佛、拜了多少佛,這是修行的一個形式。修行真正的內容就是這裡講的觀,觀察、觀想、觀照,離不開觀。所以我們修傳統文化也離不開這個字,像我們淨老和尚提倡的《弟子規》、道家的《太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道經》,你沒有觀照,起碼要觀察,沒有觀,我們連這個都做不到,這最基礎、最根本我們都做不到,更高的就更難做到了。所以這也離不開「觀」這個字,要去觀察我們的心態、觀察我們的言語行為,哪些地方錯了,依照經典把它修正過來,這都是觀,得力於觀。如果觀察不到,我們就很難調整自己的毛病、習氣,我們就不會進步,不但不進步還退步。

  我們再看『照』,「照」就是從觀、從思惟這樣來修,這當中才有照。照,它第一層的功夫是『照住』,「照住」就得定了,最高就照見。『照住,由思惟而來。心寄一處,即照住,此時許多妄念,暫時停止。本有光明,自然發露,此即智慧。』「照住,由思惟而來」,思惟就是剛才講的不是用想的,是修定。不用思惟想像,就是用至誠恭敬這樣讀經、這樣來念佛。「心寄一處」,心寄一處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繫念,心把它繫在一個地方。繫念就是心好像用個繩子把它繫住,因為我們這個心像猿猴一樣,心猿意馬,妄念紛飛。好像猴子,時時刻刻都不停跳來跳去,我們的心就像猿猴一樣,心猿意馬,妄念紛飛。現在妄念要把它繫在一個地方,好像猴子你把牠綁在一個地方,牠不會亂跑。心寄一處,跟心繫念在一處是同樣的意思。心你能夠繫在一處,在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》裡面經文也講,「制心一處」,無事不辦,把心控制在一個地方,沒有什麼事情不能辦的。我們現在的問題,就是說我們沒有把心控制在一個地方,心亂跑,妄念紛飛,心散亂,所以辦什麼事都辦不成,不但佛法辦不成,世間法也辦不成。這個心,制心一處,心定下來這很重要。這不但是修行,你看世間打仗也是一樣,戰爭,實在講最高的領導,看誰的定力深,定力深的人他能打勝;心浮氣躁的,很浮動的,肯定他會打敗。所以打仗也是打定力的。所以不但是佛法,世間法也是一樣的。「心寄一處,即照住,此時許多妄念,暫時停止」,暫停了,妄念暫停。妄念只要一暫停,我們本有的光明自然就發露,就透出來。透出來這就是智慧,這個智慧就叫照,照見。照住是照見的前方便,前面的功夫。

  『照見,指工夫修成』,「照見」,就是你功夫已經成就了。照住是得定,照見是開智慧,般若智慧開了。『如《心經》之「照見五蘊皆空」是也。』如果照見,我們現前五蘊的身心世界,如幻如化,空,所以「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」。他修行深入般若波羅蜜,就是他照住的功夫深入到一定的程度,就照見了。照見的時候五蘊就空了,一切的苦厄都消失了,所以度一切苦厄。『觀照須觀吾人之心性,所謂消歸自性。』觀照,必須觀照我們的心性。我們的自心、我們的本性,就是用剛才講的那樣的功夫,不能用研究、推敲,不能用那個方法,要用觀照這樣的功夫,觀照我們的心性。我們的心性是什麼?如如不動。我們觀照要觀什麼?「不取於相」,對外面境界相不取,不著相。對內,內心觀照我們真心,我們有個如如不動的真心,不要隨著妄心跑。在我們念佛人,就是提起一句佛號來代替所有的妄念,我們念佛是用這樣的方法。好,第六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我們再看下面第七:

  【七、讀誦受持大乘經典。受持,即觀照也。】

  『讀誦受持』這四個字,我們念經常常念到這四個字,我們念了很多,但是不知道什麼意思。「讀誦」我們知道,就是我們在誦經、讀經,但是「受持」,是不是讀誦就是受持?未必,不一定,你能夠起觀照,那才叫受持。所以讀誦是為了受持。我們常常讀大乘經典,你看我們讀《無量壽經》,也讀到「讀誦、受持、為他演說」這八個字。這是我們常讀到的,但是不懂它是什麼意思,不知道怎麼叫受持,以為我們讀誦就是受持,這個完全是錯誤了。你讀誦未必有受持,你讀誦當中有觀照的功夫,那就有受持了。觀照就是剛才講的,用了那樣的功夫。如果再講比較淺一點,就是我們老和尚講,你讀了經,你發現自己的毛病,就開悟了;把毛病改過來,煩惱習氣改過來就叫受持,這是最基本的。如果做不到這一個,談不上受持,只有讀誦,沒有受持。這個我們一定要明白。我們再看第八:

  【八、眾生之大病根,即是心量狹小。因狹小,即執我。故佛教人將此心放大,潛移默化,大而化之。即是除我見,去煩惱之妙法。】

  這個講到我們眾生的大病根了,就心量太小,起心動念只想到自己,甚至連自己的丈夫、妻子都沒想到,自己一家人都沒想到,只想到自己,這個小到太小了,只有自己。心量大一點的,想到自己的家庭;再大一點,能想到一個團體;再大一點,能想到一個社會;想到一個國家的人,這個人就不多了;如果能想到整個世界、整個地球,有這個心量的人也不多。現在我們老和尚常講,我們起心動念,縱然還做不到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著想,起碼也要想到我們全球人類的福祉,不要只有想到我這個國家。我這個國家有利益就好了,去損害別人國家的利益,來利益我的國家,損人利己。現在我們看全球人類,大家不都是這種心態嗎?自私自利,損人利己,心量狹小,爭來爭去爭什麼,就是這個大病根,心量太小。自己不能吃虧,總要佔人家便宜,這樣世界怎麼會不亂?你爭,我也爭,他也爭。孟子講,「上下交征利,而國危矣」。現在是世界交征利,這個世界就很危險了,天災人禍就很多。天災人禍,從哪裡來的?我們地球人類造作不善業,自私自利,損人利己,招感的災難。如果不改過,繼續造惡業,災難肯定愈來愈多,愈來愈嚴重。

  所以把心量放大。所以佛教人將這個心放大,不要小心量,『大而化之』,我的利益被他拿走了,他拿去用,也幫助他,他拿去用也很好。所以歷史上有一個公案,楚莊王他的弓箭掉了。掉了,他說沒關係,誰撿到就給誰用,反正是楚國的人,在楚國掉的,楚弓就給楚人用。孔子聽到:這個心量不夠大,應該說這個弓不管誰得到,天下人得到就天下人用。一支弓箭,楚王的心量就不如孔子,孔子說,這個弓應該是天下的,是天下的,不是只有楚國的。掉了,不管誰拿去用,因為這個弓本來就是天下的,天下的弓天下的人用。楚王,他是楚國國王,他的弓箭掉了,掉在楚國,楚國人用。他的心量只有一個國家,孔子的心量是全天下。從這個歷史公案,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從這個地方,佛教我們怎麼化除我見,怎麼去煩惱,煩惱從哪裡來?就是執著我。心量小,自私自利,只有自己沒有別人,煩惱統統是從這裡產生。所以佛勸我們,一起心動念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所有的眾生,上自非非想天,下至蟑螂、螞蟻,你統統要度,都把他度成佛。要常常這樣去觀,心量就不斷的擴大,擴大到最後就無量無邊,就成佛了。我們再看第九:

  【九、因緣聚合,當體皆空。又眾生同體。如此觀照,則不知不覺,我執自然化去,此乃消歸自性之善巧方法。】

  什麼叫眾生?我們念四弘誓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要怎麼度?先從自己度起。『因緣聚合』,眾生就是眾緣和合聚在一起生起的現象,叫眾生,不管有情眾生、無情眾生,都是「因緣聚合」所生的。因緣聚合的現象,當體它是空的,它不是真的,虛妄的。『又眾生同體』,我們現在的話講生命共同體,三世一切佛,共同一法身,我們跟諸佛、跟一切眾生都是同一體,同體。所以佛菩薩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他為什麼大慈大悲?因為他看到事實真相了,原來一切眾生、一切諸佛跟我是一體。『如此觀照,則不知不覺,我執自然化去』,你常常這樣觀外面的眾生,他跟我是一體的,他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,他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,這樣我執不知不覺就沒有了。這是大乘修學巧妙的方法,小乘法它有個對立在對峙,那很辛苦,所以大乘還是有它殊勝的地方。這是『消歸自性之善巧方法』,一切法不離自性,你看眾生怎麼來的、佛怎麼來的,都是我們自己心裡變現的,離開我們的心,什麼都沒有。好像我們晚上作夢一樣,你晚上作夢,有自己、有別人,也有山河大地,也有一切萬物。你夢醒過來,夢中這些現相從哪裡來的?是從我們自己心裡面出來的。誰在作夢?我的心在作夢。夢即是心,心即是夢,自己心在作夢。都是自己的心,夢中那些人事物,那不是跟自己一體嗎?我們這樣常常觀想,也能契入這個境界。

  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先學習到這一段。下面第十,我們明天晚上同一時間再繼續來學習。好,今天就講到這裡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我們明天晚上見。阿彌陀佛!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