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金剛經講義節要—證果決定不執著證果之相  悟道法師主講  (第四十三集)  2021/4/7  華藏淨宗學會  檔名:WD15-008-0043

  《金剛經講義節要》卷三。諸位同修,及網路前的同修,大家晚上好。阿彌陀佛!我們這個星期開始調整在星期三晚上來跟大家學習《金剛經講義節要》。我們今天晚上要進入《講義節要》第三卷:

  【四一、推闡無住以開解 約果廣明 泛論四果 明初果離相】

  請看經文:

  【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須陀洹能作是念。我得須陀洹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須陀洹名為入流。而無所入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。是名須陀洹。】

  這段經文給我們『推闡無住以開解』,就是說什麼叫「無住」。『約果廣明』,「約果」,就是以證得果位來廣泛說明。要『泛論四果』,廣泛給我們舉出小乘四果聖人的無住,什麼叫無住?就用個比較具體的給我們說明。這段是『明初果離相』,就是離四相,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。我們凡夫就是有四相,從初果聖人開始就離四相了。

  所以這段經文佛給須菩提講,『於意云何?須陀洹能作是念,我得須陀洹果不』。就是證得須陀洹果的聖人,他能起個念頭「我已經證得須陀洹了」嗎?須菩提回答世尊說,『不也,世尊』。他說須陀洹不會,他不會有這樣一個念頭,「我證得須陀洹」,他沒有這個念頭。為什麼?『何以故』,就是為什麼。『須陀洹名為入流』,「入流」就是入聖人之流。在三不退裡面,證得初果須陀洹,就是證得位不退。就是他入了聖人這一流,雖然這個是最小的一個果位,但是已經不是凡夫,入聖流,入聖人這一流了。須陀洹還沒有出三界,但是在六道裡面人天兩道七次往返他就證阿羅漢。也就是說,只要證得初果須陀洹這個果位,他出離六道就有時間表了,就可以預期,最長七次,天上人間七次往返。所以雖然還沒有出六道生死輪迴,但是出生死輪迴(出離三界)已經有時間表了。換句話說,如果還沒有證得初果須陀洹,就是修行還沒有證得初果這個位子,就是還是會進進退退,可能一退,退到三惡道去了。證得初果,那就肯定他不會再墮三惡道,只有人天兩道,而且七次往返必定證阿羅漢。所以初果叫入流,入聖人這一流,雖然小小聖,但是已經不是凡夫。『而無所入』,實際上無所入,『不入色聲香味觸法,是名須陀洹。』須陀洹他沒有這個念頭,所以叫須陀洹。我們看《講義節要》:

  【一、初果斷盡三界八十八使,已見真空之理,而知無我亦無我所矣。】

  這是江老居士在《講義》裡面給我們講解,『初果』,他已經斷盡三界八十八品見惑了。這裡用『八十八使』,「使」就是指使的意思,我們有八十八品見惑,見的迷惑指使我們造業、受報,這個使就是被它指揮。這個斷掉了,八十八使斷掉,他就超越了。所以已經見到『真空之理』,真空的道理,真空的事實真相,他已經見到了。見到「真空」,也就是見到空的實相。見到真空之理,就知道『無我亦無我所』。這個「我」,就是我們凡夫都執著這個身體是我,我們身外之物是我所。須陀洹知道身體不是我,身外之物也不是我所有的,須陀洹就知道了。但是我們凡夫不知道,總認為有我、我所,有一個我、有我所有的,我的財物、我的地位、我的權利,等等這一切,都放不下,我們凡夫就是沒有看到這個真空之理。初果斷盡了,他就見到真空,見到真空,當然他自然就放下。我們為什麼放不下?沒有見到,也就是說沒看破,沒有看清楚事實真相,因此我們放不下。我們再看:

  【二、『須陀洹』,此云『入流』。根塵相對,名為六入,所以相入者,識為分別故。今曰『不入』,明其能空情識矣。雖名入流,而實『無所入』。】

  『須陀洹』是印度的梵語,翻成中文叫『入流』,入了聖人這一流。『根塵相對,名為六入』,「根」就是我們的六根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六根對外面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塵,這是根跟塵相對;「名為六入」,根跟塵當中有個識,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,六識,識就是根跟塵當中一個媒介,這樣介入的。『所以相入者,識為分別故』,因為識在分別。實際上在六識裡面,分別是第六意識,前面五識是了別。前面五識,第六意識沒有直接去緣外面五根對的五塵,它是接受五識的轉播,我們現在說不是現場,它是收到轉播的。眼看到了,了別,傳到第六意識;耳聽到的,傳到第六意識;鼻聞到了,傳到第六意識;舌嘗到的,傳到第六意識;身接觸到,傳到第六意識,五識是了別,不是分別,它是接觸現場然後轉播,傳到第六意識。所以第六意識接收到的,它不是現場,就像我們電視轉播一樣,它是收到轉播的。收到再分別的是第六意識,不是前面五識在分別。好像我們眼睛看到東西,傳到第六意識,第六意識,這個我喜歡、這個我不喜歡,那叫分別。第七識就執著,執著就生煩惱,第七識一執著,喜歡的起貪心,不喜歡的起瞋恨心,煩惱就起來,就造業了。所以轉識成智,唯識中講的轉識成智,不是轉前面五識跟阿賴耶識,不是,是轉第六識跟第七識。《六祖壇經》六祖也講,「六七因中轉,五八果上轉」。你要轉的,現在問題出在第六識跟第七識,前面五識跟第八阿賴耶識,沒有關係。阿賴耶識是負責儲藏的,它沒有分別,好的、不好的,它全部收進來,種子。前面五識叫了別,了別識。第八識叫含藏識,阿賴耶翻成中文叫含藏,像倉庫一樣,檔案庫。問題在第六、第七,所以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,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,這兩個因地轉了,前面五識就轉成成所作智,第八識就轉為大圓鏡智,所以相宗講轉識成智,就是轉那兩個識。所以根塵相對,「識為分別故」,識在分別,主要是第六意識在分別。前面五識是了別,不叫分別。了別,就是你看一個東西,你看見了,清清楚楚,了別,沒有喜歡不喜歡的,沒有。你第一眼看到,你還沒有起心動念,你沒有說這個喜歡、那個討厭,沒有,那個就叫了別。起心動念,第六意識分別,它起分別了,在第六意識。

  所以這裡講,『今曰不入,明其能空情識』。「空情識」就是轉第六識跟第七識,末那跟意識,轉這兩個。這兩個業盡情空,不會再分別執著了,那就超越了。『雖名入流,而實無所入』,雖然入流,而實際上無所入。如果自己有個念頭我入了,就著相了,那就住了。他修,但他沒有住那個相,這也可以說明什麼叫做不住相(無住),就不要有那個念頭。我們再看:

  【三、故曰,『是名須陀洹』。「名」者,假名也、名相也。下是「名」句,皆此意也。】

  『故曰,是名須陀洹』,「須陀洹」,它是一個名稱。『名者,假名也』,「名」,它不是真實的,所以你不要去執著那個名字相。《大乘起信論》馬鳴菩薩也說,你聽經聞法要不著名字相、言說相、心緣相。不要去著那個相,你就開悟了。因為名是假名,名只是一個工具,一個代表的符號,一個工具,所以名是假名,不是真實的,是一個名相。「是名須陀洹」,這只是一個名詞,你不要去執著這個。我們再看下面:

  【四二、明二果離相】

  前面是初果,『二果離相』,是接著上面初果。請看經文:

  【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斯陀含能作是念。我得斯陀含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斯陀含名一往來。而實無往來。是名斯陀含。】

  請看《講義節要》:

  【一、初果進斷欲界思惑上上乃至中下,共六品。證二果,尚餘下三品惑。】

  這是講二果『斯陀含』。佛給須菩提講(這個跟前面初果是一樣),『於意云何』,斯陀含他能夠起一個念頭,『我得斯陀含果不?』他是不是能有這樣的一個念頭?須菩提回答:『不也,世尊!何以故?斯陀含名一往來,而實無往來,是名斯陀含』。『初果進斷欲界思惑上上乃至中下』,斷了六品。八十一品斷了六品,斷了六品,他證到二果。前面初果是斷八十八品見惑,這個是見惑斷了又斷思惑六品,斷了思惑六品他就證得二果,還有剩餘三品惑。

  【二、二果須一往天上,一來人間斷之,故稱『一往來』。然其心中,實無往來之相。】

  斯陀含翻成中文叫『一往來』。『二果須一往天上,一來人間』。初果是要七次往來,他往來一次,圓寂之後,他就生到五不還天。他還在三界裡面,還要再來,生天還要再來人間一次,才能超越,才能證阿羅漢。『然其心中,實無往來之相』,他心中沒有往來這個相,他沒有著這個相,就是沒有執著一來這個相,他沒有著這個相。『是名斯陀含』,有這個名詞,實際上他心裡沒有這個念頭。我們再看:

  【四三、明三果離相】

  【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阿那含能作是念。我得阿那含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阿那含名為不來。而實無來。是故名阿那含。】

  我們看《講義節要》:

  【一、『阿那含』,此云『不來』。】

  『不來』就是三果。這個跟前面都一樣,『阿那含能作是念,我得阿那含果不』。須菩提回答:『不也,世尊!何以故?阿那含名為不來,而實無來』,實際上也沒有來,『是故名阿那含』。「阿那含」,他生到天上就不再來人間,他就超越六道了,他不必再來人間。

  【二果進斷欲界下三品惑盡。寄居色界四禪天,不來人間,故稱不來。】

  所以『四禪天』當中有一層天,就是這些證果的聖人住的,叫五不還天。他不來人間了,所以稱為『不來』。他不需要再來了,他就直接可以超越六道了。

  【然其心中,實無所謂來。】

  實際上他心裡也沒有來不來這個念頭了,完全沒有這個念頭。

  【二、因其來意已無,故能不來。是亦假名「不來」耳。】

  因為他沒有來這個意念,沒有這個意念,所以他能不來。我們凡夫總是有來有去。『是亦假名不來。』過去承天禪寺廣欽老和尚,他是我的得戒和尚,他禪定功夫很深。所以他不倒單,也不吃人間煙火,都吃水果,所以台灣都稱他「水果師」。信眾很多,跟台灣的緣非常深,很多信眾。早年我在家的時候,我母親常常去承天禪寺,去拜見廣老,叫我跟她去,我都沒有跟她去,因為我都去聽師父講經。是我出家之後,我出家第二年師父上人叫我去受戒,剛好是他那邊傳戒,剛好碰上了。還沒有去受戒,就聽到人家在傳說,他一生就傳一次戒,傳完他就要走了。結果真的是這樣,我們去受完戒,我去那邊住了一個月,就那個月,第一次見面,也是最後一次見面。後來受戒受完了,我們回來第二年,好像正月初五他就往生了,真的他戒傳完就走了。他要往生前就說,他用台語講的:「沒來沒去沒代誌」。就是沒來沒去沒事,不來,沒有來沒有去。我們凡夫是「來來去去全代誌」,就是我們凡夫來來去去都是事情,我們凡夫是這樣。入了聖人這一流他就沒有來去,沒有這些是非人我,什麼都沒有,他心中清淨。所以「是亦假名不來」,假的。我們再看下面:

  【四四、明四果離相】

  【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阿羅漢能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實無有法。名阿羅漢。世尊。若阿羅漢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。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。】

  【一、『阿羅漢』,此云「無生」。】

  『阿羅漢』也是印度梵語,翻成中文是『無生』,不會再到六道裡面受生死輪迴了,叫「無生」。

  【三果於四禪天,進斷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盡,便證無生法忍,不受後有。生死從此了矣,故稱無生。】

  這個就是給我們說明他為什麼叫「阿羅漢」,這個名詞,它的意思就是他不再受後有,無生。生死從此就了脫了,不會再受六道生死輪迴之苦,所以稱為無生,他不會再生到六道來了。

  【然其心中,實並法亦無之。因其無法,則生滅心息,故曰無生。是亦假名無生耳。】

  『無生』是一個名稱,也是一個『假名』。所以阿羅漢心中這些念頭、這些相都沒有,他沒有「我證得無生了,你們統統還沒有證得」,他沒有這個念頭。『實並法亦無之』,這個「法」,佛法也不是真實的。『因其無法,則生滅心息,故曰無生』,他這些都沒有,都放下了,生滅心放下了,所以叫無生。無生也是一個名稱,你不要再去執著有一個無生,你一動這個念頭又錯了,你動這個念頭你又著相了。

  【二、阿羅漢一云「殺賊」,殺煩惱賊之意。又云「應供」,以一切漏盡,當受人天供養之意。】

  『阿羅漢』,還有一個意思叫『殺賊』。「殺賊」,不是把賊(小偷)抓來殺死,不是那個意思,這個「賊」是比喻煩惱,煩惱賊。賊就是專門偷東西的,煩惱賊會偷我們的功德法財,我們的功德都被它偷光光了,造成六道生死輪迴。所以它有「殺賊」的意思,就是說見惑八十八品、思惑八十一品,他都斷盡了,這個叫殺賊。所以殺賊是對自己煩惱講的,不是去把外面那個賊抓來殺死,是殺自己內心的煩惱賊。把煩惱比喻作賊,把我們的功德法財都偷光了,你把煩惱賊殺掉,那功德都不會喪失了。『又云應供』,「應供」就是應該接受人天的供養。因為他『一切漏盡』,「漏盡」就是見思煩惱都斷盡了,斷乾乾淨淨了,所以他沒有執著。他超越六道了,但是還有分別,還有無明。所以三大煩惱,他破掉第一個,超越六道。所以他生到四聖法界,方便有餘土。「一切漏盡」,他就應當接受『人天供養』,是這個意思。因為人天如果能供養阿羅漢,種很大的福報,給人天修福、種福的機會。所以他應當要接受人天的供養,給在六道當中的人天修福。好,我們再接著看下面:

  【四五、師資證成 約當機無得證 引佛說】

  請看經文:

  【世尊。佛說我得無諍三昧。人中最為第一。是第一離欲阿羅漢。】

  須菩提給世尊講,『佛說我得無諍三昧,人中最為第一,是第一離欲阿羅漢』。「無諍三昧」就是沒有爭論,入這個三昧沒有爭論了,在人當中是第一的,也是「第一離欲阿羅漢」。我們看《講義節要》:

  【一、不與物競,一切平等。由不自是,故能無諍。】

  不與人事物,『競』就是競爭,不會去競爭。不會去爭,一切都平等。為什麼他不會去爭?『由不自是』,由於他不會自以為是。我們為什麼都會跟人爭?都是自以為是,我是對的,你是錯的;他也是認為他是對的,我是錯的,所以兩個就爭,爭就是從這樣起來的。如果大家都不自以為是,那就不會有爭。『故能無諍』,他不會自以為是。我認為怎麼樣、我的看法怎麼樣、我覺得應該怎樣,你看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問題就從這裡來的。我認為這樣,你認為那樣,兩個人不一樣,那不就爭了嗎?所以佛菩薩在世間無諍,他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你們說怎麼好就怎麼好,所以他能夠無諍。你弄得不行,佛在旁邊再給你指點一下,你覺悟了,應該怎麼做才對;你正在迷的時候,講也聽不進去,也不接受,讓你去碰釘子,碰一碰覺得不對,回頭了,佛再給你講應該怎麼樣。所以佛心裡沒有自己認為怎麼樣,都是根據事實真相在講。

  【二、『無諍』,則不惱他。意在守護他心,令不生惱。修此三昧,豈非大慈。】

  這個解釋『無諍』兩個字。「無諍」,就是『不惱他』,不惱害他人,不讓他人生煩惱。意思在『守護他心』,守護他人的心,讓他不要生煩惱,『令不生惱』。『修此三昧,豈非大慈』,修這種三昧,豈不是大慈大悲嗎?就是不讓眾生生煩惱,修這個無諍三昧。

  【三、『三昧』,此云正受,亦曰正定。不受諸受(苦、樂、憂、喜、捨),名正受。一切不受,則不為一切所動,是為正定。】

  『三昧』是印度話,翻成中文意思是『正受』,也叫『正定』。「正受」就是正常的享受,有正定才有正常的享受。我們凡夫享受不正常,因為我們沒有定,所以我們這個受不正常。正受是什麼?『不受諸受』,叫正受。諸受是什麼?『苦、樂、憂、喜、捨』。苦樂就是我們這個身體,我們這個身體有苦有樂,像我們生病就苦了,一個傷風感冒就很不自在,很難受了。苦,是逼迫的意思,身受到各種逼迫,產生苦的感受;樂,就是身很輕鬆、很自在,叫樂受,所以苦樂是身體有苦有樂,我們這個身體感受有苦有樂。心裡有憂、有喜,有憂愁、憂慮(憂悲苦惱),有歡喜。有憂愁、有歡喜,這個是心裡的受。苦樂憂喜就是身心的四種受。捨受,就是說身沒有苦樂的感受,心也沒有憂喜的感受,那是最好的。這些他都不受,叫捨受。捨受,為什麼不稱正受稱捨受?因為不能保持長久,有時間性的,時間到了他又退了,苦樂憂喜又來了。所以外道修的禪定,生到色界天、無色界天,四禪八定,他們在定的境界當中沒有苦樂憂喜。苦樂憂喜他都沒有,身沒有苦樂,心沒有憂喜,所以世間的禪定叫捨受。但是它有時間性的,看你定功的淺深。定功深,你維持捨受的時間就長,定功淺就短。在三界裡面最高的是無色界天非想非非想處天,他定功的時間是八萬大劫。一個大劫就是我們這個地球成住壞空一次,成住壞空一次叫一個大劫。也就是說,我們這個地球成住壞空,形成、住人、慢慢壞了,到最後爆炸,沒有了,空了,這樣是一個大劫。然後空了以後,再成、再住、再壞、再空,也就是說我們這個地球成住壞空八萬次。大家想一想那個時間多長?所以佛經裡面也講,那個天叫長壽天。生到長壽天,好不好?佛說八難之一,在那邊聞不到佛法。八萬大劫時間也會到,時間一到,他定功退失,又墮落下來,又苦樂憂喜,憂悲苦惱又來了,所以他那個受不叫正受,叫捨受。阿羅漢他是正受,阿羅漢永遠不會失去了。所以外道他誤會以為那個就是涅槃,其實那還不是,錯了,佛出來給大家說明那個不是。但是印度很多外道修到那個境界,他以為就永遠不生不滅了,結果還是會生滅。所以「不受諸受」,就是你苦樂憂喜捨都不受,那個才叫正受。

  『一切不受,則不為一切所動,是為正定。』因為你一切都不受,苦樂憂喜捨你統統不受,不被這些所動,這個就是正定。我們再看:

  【四、然此三昧之所以成者,則由於人、我、是、非之相皆空耳。】

  無諍三昧,為什麼能成就這種三昧?就是『由於人、我』,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『是、非之相皆空耳』,沒有了,沒有人我是非。人我是非都是從著這個四相產生的,四相它不是真的,它是虛妄的,是空的。因為我們執著一個「我」,我們總是有堅固的這種執著。有我就有人,我跟人就對立起來,相對,對立起來。有人就有眾生,就很多了,包括植物、動物、礦物,這些眾生相就出現了。壽者相是指時間,時間從來沒有暫停,說停一下沒有,這個執著的念頭從來就沒有間斷,所以叫壽者相。執著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,這個念頭念念不斷,這個妄念念念不斷;這個念頭一斷,你就明心見性。就是念念不斷,才造成六道輪迴、十法界,好像機器一直在轉,所以那些幻相就一直跑出來,它都沒停,沒停就一直出現,哪個時候你停下來,那就沒有了。我們現在看到這個虛空法界,都是我們的妄念剎那剎那生滅這樣產生的幻相。所以這種三昧所以能成就,就是「由於人、我、是、非之相皆空耳」,假的,不是真的,他就不會去執著;他不執著,他就成就這個三昧。

  【五、雖得無諍三昧,而不存有所得心。是自忘其在定矣,此為離三昧障。乃真得無諍、真得三昧。故稱『第一離欲阿羅漢』。】

  這就給我們說明,雖然得到『無諍三昧』,而沒有存一個所得的心,沒有一個念頭說我已經得到無諍三昧了,沒有這個念頭。他為什麼沒有這個念頭?『是自忘其在定矣』。他在定中,忘記他是在定中了,他不執著那個禪定。色界天人、無色界天人,他為什麼不能出離三界?因為他貪著禪定,關鍵就在這裡。他如果得到定,他不貪著禪定,他就超越了,就證阿羅漢。因為他執著禪定,禪定很快樂,他執著在那個上面。所以這裡講,「是自忘其在定矣」,就是他不執著,他得到定,但是他不執著那個定,『此為離三昧障』。三昧也會造成障礙,那個叫貪著禪悅,貪那個也是貪。不貪世間的五欲六塵,貪禪定,你出不了三界,禪定也不能貪。所以外道他們就是修到那個禪定,他染著那個禪定,這個叫「三昧障」。得到三昧還有障礙,三昧障。你不要執著這個三昧,『乃真得無諍、真得三昧』。真正三昧,就真正超越了。『故稱第一離欲阿羅漢』,因為這樣所以稱為「第一離欲」。大家注意這個「欲」,欲望的欲。在色界天、無色界天是沒有欲界的這種五欲六塵,沒有了,但是他那個欲是禪定。貪禪定,他不能超越三界;他不貪禪定,他就超越六道了。

  【六、不但於一切人中最為第一,即以阿羅漢之離欲言,亦稱第一也。】

  不但是在我們一切人當中稱為是第一,就是在都是證得阿羅漢果的阿羅漢來講離欲,也是稱為第一,「第一離欲阿羅漢」。好,我們再看下面:

  【四六、陳離相】

  【我不作是念。我是離欲阿羅漢。】

  『陳離相』,「陳」就是給我們說明。『我不作是念,我是離欲阿羅漢』,所以他叫離欲阿羅漢。他沒有那個念頭,所以他是離欲阿羅漢。總是不能去執著那個相。再看下面:

  【四七、釋所以 反顯】

  『反顯』,就是從反面來顯示這個道理。

  【世尊。我若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。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。】

  這是解釋,用反面來顯示這個道理。須菩提給世尊講,『我若作是念,我得阿羅漢道』,如果我有一個念頭,我已經得到阿羅漢了,『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』。我們看《講義節要》:

  【一、『阿羅漢道』,即謂離欲。『阿蘭那』,此云寂靜,亦云無事(心無事相)。相盡於外,心息於內,內外俱寂,無時不靜也,即無諍三昧之別名。】

  『阿羅漢道』,就是『離欲』,沒有欲望了,離開一切欲望,這個稱為「阿羅漢道」。『阿蘭那,此云寂靜』,「阿蘭那」也是印度的梵語,中文叫「寂靜」,寂滅清淨。『亦云無事』,心沒有這些事相。『相盡於外,心息於內,內外俱寂』,內外相都寂了,寂就是不生不滅,沒有起心動念。『無時不靜』,任何時候沒有不清淨的,寂就是寂靜。這個也是『無諍三昧之別名』,「無諍三昧」另外一個名稱。

  【二、『樂阿蘭那行』,謂心之與行,契合無間,即證得之意。】

  『樂阿蘭那行』,就是心與行,互相契合沒有間斷,就是證得的意思。

  【三、凡夫所以起念無他,未能忘情於能得、所得耳。能得是我相,所得是人相,能所不一是眾生相,執持不斷是壽者相。作一得念,則四相具足。】

  這條就給我們說明,你起個念頭,四相就具足了。『凡夫所以起念無他』,我們起妄念沒有別的,就是我們『未能忘情於能得、所得』。我們忘不了,我們總是有能得的我、所得的物,我所得的對象,有一個能得的我,一個能、一個所。能得的是誰?我。所以能得就是我相,我能得到什麼,那是我相。所得,所得到的對象,這是人相。能跟所對立的,這樣就出現了,所以有能有所。『能所不一是眾生相』,「能所不一」,很多,就是眾生相。這個念頭『執持不斷是壽者相』,執著。執持,好像我們拿茶杯拿著都不放,這個叫執持。執持,這是壽者相,就是它沒有間斷。『作一得念』,你得到什麼,四相就具足了。所以對凡夫來講,我們這種念頭都太習慣了,叫我們一下子離這個念頭,實在是不容易。我們再看:

  【四、布施者若存有所施,最易志得意滿。故發大心、行大行者,萬不可住相也。】

  《金剛經》一開始就教我們布施。菩薩六度從哪裡開始?從布施開始。也可以說,布施一度也可以涵蓋後面五度。所以《金剛經》一開始就教我們要布施。我們凡夫布施總是有能施所施的,我是能布施的,我能布施,有一個對象是我所布施,我布施多少錢給哪一個人、給哪個團體、哪個單位,這個就能跟所。『布施者若存有所施』,我布施了多少、布施給誰,我做了多少好事,這樣『最易志得意滿』,就很得意我做了多少好事,這個就住相了。布施住相不能超越六道,得人天福報。所以他會志得意滿。你看梁武帝他是大布施,以國家的資源來蓋了四百八十座的寺廟,那個寺廟都是大規模,安頓出家僧眾幾十萬人。達摩祖師從印度到中國來,拜見梁武帝,梁武帝就給達摩祖師講,我蓋了四百八十座的寺院,安頓數十萬出家人,我這個功德大不大?達摩給他潑了冷水說:並無功德。為什麼跟他說並無功德?因為他住相了。我蓋了四百八十座,我安頓了多少出家人,這個不得了。所以功德是指定慧,這是功德。如果梁武帝問他,我的福報大不大?達摩肯定說:甚大!甚大!太大了,沒有人能跟你相比。《金剛經》也是舉這個比喻,如果有人持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,這個福報不曉得多大。但是不如有人在《金剛經》以四句偈自己受持、為人演說,他的福報勝過那個人。所以這裡講,「布施者若存有所施,最易志得意滿」。像梁武帝,他是一個很實際的例子。我們現在很多人去寺廟布施,也都是住相比較多。你看寺院,我捐一個柱子,那柱子要打上我的名字,讓大家知道那一根柱子是我布施的,這個就住相了。住相,很容易心就志得意滿,自己會覺得很滿意。『故發大心、行大行者,萬不可住相』,如果要「發大心、行大行」,就是發菩提心、行菩薩行,萬萬不可以住相,你一住相就是被限制了,不住相就沒有限制。好,我們再看下面:

  【四八、正明】

  就是正式的說明。請看經文:

  【以須菩提實無所行。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。】

  我們看《講義節要》:

  【一、必得而無其所得,乃為真得。若有所得,便為非得。】

  『必得而無其所得,乃為真得』,你得無所得,才叫真正的得。如果你有一個有所得,那就不是真正的得到,所以『若有所得,便為非得』。所以我們常常念《心經》,《心經》大家念得很熟悉,無所得,「以無所得故,菩提薩埵」、「心無罣礙」,《心經》我們常常念。所以得無所得才是真得,你有一個有所得的念頭,那就不是真得。

  【二、必行而無其所行,乃為正行。若有所行,便為非行。】

  行是修行。『必行而無其所行,乃為正行』,這個也就是古大德常講的「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」。就是行而無行,無行而行,一天到晚在做,心裡沒有一個「我做了多少」那個相。修行也是一樣,不管你做什麼,「必行而無其所行」,有沒有行?天天在行,但是無其所行,不放在心上,這個才是正行。若心裡有一個念頭,我有所行、我行了多少,『便為非行』。這是《金剛經》的標準。

  【三、云何無其所得,無其所行,不作念是也。不取不住,無住始有入處。】

  『云何無其所得,無其所行』,就是你不要有那個念頭,你心裡不要起那個念頭,你做什麼、做了多少,心裡沒有那個念頭。就『不取不住』,不取住、不住相,無住才有一個入處,就一個下手處。這個對凡夫來講是的確相當有難度,因為我們現在都住習慣了,叫我們一下子不住,我們那個習氣很容易又起來,念頭自自然然它就生起來。因此,佛大慈大悲開了一個淨土法門,你不是要念嗎?用阿彌陀佛這個念來代替。叫我們無念,一般人實在是有他的難度。所以這個就方便了,用一個阿彌陀佛的念來取代所有的念頭,念到最後,念而無念、無念而念,就是跟《金剛經》一樣了,所以淨宗有這個方便。我們再看下面經文:

  【四九、約往因無得證】

  請看經文:

  【佛告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如來昔在然燈佛所。於法有所得不。世尊。如來在然燈佛所。於法實無所得。】

  我們看《講義節要》:

  【一、此世尊往昔行菩薩道,初證八地時之事。望佛果則為因地,望初學人則為果地。】

  《講義》給我們說明這段經文。這是講,世尊往昔在行菩薩道,剛剛證得八地那個時候的事情。證得八地,到佛果還有九地、十地、等覺,然後就究竟佛果,還有四個位次。如果八地,看佛果地,八地是算因地,他還在修因,還沒有達到究竟的佛果。如果『望初學人』,那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講,我們凡夫看到八地菩薩,他是果地,他已經證果了,證得八地。所以對佛果,他是因地;對我們凡夫,他是果地。

  【二、八地證無生法忍。無生法,即是真如實相。「忍」是通達無礙不退之意。即理智相冥,忍可印持也。】

  八地就是證得『無生法忍』。我們常常念迴向偈,「花開見佛悟無生」。我們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,為什麼要去見阿彌陀佛?你見到阿彌陀佛就悟無生,我們就證八地了。所以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為了見佛,悟無生忍。『無生法,即是真如實相』。這個「忍」,「無生法忍」,在這個地方,它的意思是『通達無礙不退』的意思,不會再退轉了,圓證三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。『即理智相冥,忍可印持也。』「忍」就是認可。「印持」就是印證。佛講的一切法不生不滅,以前是聽說,聽佛說的,現在自己證入這個境界,他認可了,印證了,確實是不生不滅的。我們還沒有證得這個境界是聽說,聽佛說,一切法不生不滅。我們證得這個境界,那就我們自己的境界,就不是聽說的,自己親證的。親證之後就認可,忍就是認可,印持了,印證佛講得沒錯,事實是這樣。

  【三、於法之法,蕅益大師約無生法忍說,極是。】

  這個是舉出蕅益大師的說法。江老居士也贊同,『蕅益大師約無生法忍說,極是』,就是很正確,一點都沒錯。

  【四、聞法住相,則心中生滅未息,何能便證無生。若有一所得之無生法在,仍然是生滅心。尚能謂證無生法乎。故知雖得無生,而於此法,實無其所得也。】

  這一條給我們說明,『聞法住相,則心中生滅未息,何能便證無生』。「聞」,我們聽聞佛說法,一聽我們就住相。住什麼相?《大乘起信論》講的,言說相、名字相、心緣相。就住這個相了,這個相就是四相,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「聞法住相」,因為住相我們心中生滅的念頭還沒有停下來,「未息」就是還沒有止息下來;沒有止息下來,「何能便證無生」?佛陀的時代,現場聽眾有聽經聽一半他就證無生了。你看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,韋提希夫人她聽就證得無生法忍,經沒講完她就證無生了。《楞嚴經》那個摩登伽女,她還是個淫女,她還不是在修行的,她聽了也是證果了。為什麼她聽經能夠證得無生?因為她心沒有起念,說聽就相應了。所以聽經、讀經、看經,會聽、會看、會讀的會開悟,它的道理就是他不起念。這個也就是我們老和尚常常講,就是讀經不能想它的意思,就是用讀經這個方法把你那個妄念取代過來,就是跟念咒、念佛一樣,就代替你那些妄念。因為你的妄念就是在生滅,就是在分別、在執著,意識心在分別執著,所以這樣讀他會開悟。很多人讀了很多部,為什麼不開悟?因為他執著。我讀三千部了,你多少呢?我四千;你呢?五千,著相,所以讀了幾十萬部還是不開悟。你看《六祖壇經》,法達禪師他《妙法蓮華經》讀三千部,比我們那個《無量壽經》分量多太多了,多二、三倍,你看讀了三千部,真的是不容易。他為什麼不開悟?看到六祖,頂禮頭不著地,六祖就看出來了。你心裡一定還有東西在,所以你看到我,頂禮頭不著地,還有傲慢心。用我們現在話來講,就是說你心裡還有值得你驕傲的事情。我們現代人不是常常講,做了一個什麼事,「值得驕傲」,都學外國人。這個就是他不得了,很難有人像他能夠讀三千部的《法華經》。他為什麼不開悟?住相,所以他不能開悟,不能證無生。所以六祖給他開示,那個時候他才放下分別執著,他當下就大悟了。

  下面講,『若有一所得之無生法在,仍然是生滅心』。我們還有一個所得的無生法在,有這樣的一個念頭,仍然還是生滅心,所以生滅心很細的。還有生滅心,你『尚能謂證無生法乎』?你用生滅心,怎麼可能證得不生滅心?用生滅心,不可能證得無生法忍。所以,『故知雖得無生,而於此法,實無其所得也』。就是《心經》講的話,無所得,「以無所得故」。所以就一空到底了。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,我們只要有念頭,就是會有所得,你起心動念就有,肯定有。這個就是叫你不要起心動念。講的這些都叫指路牌,你要能夠悟入那個言外之意、弦外之音。因為我們現在講到這些經文,都是文字相、心緣相、言說相。這些也是相,我們聽了一堆名詞,心裡起心動念,分別執著這些名相,就不能開悟。一定要把這些放下,不要去放在心上。所以古大德講,「聽而無聽,無聽而聽;說而無說,無說而說」,這樣就能悟入那個境界。我們再看:

  【五、菩薩住相,便不能成佛。發心修大乘者,若其住相,豈能成菩薩,又豈是菩薩行。】

  這是《金剛經》的標準。《金剛經》講「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」,它這個菩薩的標準是不能有四相。我們凡夫去受菩薩戒也叫菩薩,但是不是《金剛經》這個標準,因為凡夫菩薩還是有四相。『菩薩住相,便不能成佛』,不能成佛的障礙就是住相。所以『發心修大乘者』,若住相,就不能成菩薩了;不是菩薩,你所有的修行就不叫菩薩行。這是《金剛經》的標準。我們再看:

  【六、云何心能不生,必當無住於相。故無住,正是無生之唯一入手方法。】

  這一條,『云何心能不生』,就是為什麼心能夠不生?「不生」就是無生,沒有生滅心。『必當無住於相』,必定要不住相。我們凡夫不是住這個、就是住那個,沒有住我們很不習慣,總是要住一個。所以講一個,我們就必定住一個相,所以這個就障礙我們開悟。所以『無住正是無生之唯一入手方法』,無住就是無生之唯一入手的方法。佛講的八萬四千法門,也都是要「無住生心」。修淨宗主要是方便,它這個方便是究竟方便。實在講,沒有用這個方法,我們凡夫要修到這個境界,這樣的人是有,但是很少,上上根人。不要說上上根少,上根的人都不多,我們一般大部分是中下根器的,這個佔大多數,中下根器的。叫我們無住,這個是難度高,所以其他的法門統統要無住,唯一只有淨土法門你可以住,你住還可以橫超三界。你見到阿彌陀佛,就無住了,就證無生法忍了。實在講,我們凡夫沒有這個法門,我們一生當中要得度、要超越,實在是太難太難。不是說絕對做不到,難!難行道。其他修行法是比較困難,困難在哪裡?在我們這種起心動念太習慣,太熟悉了,你不刻意的它自己就冒出來了,難在這個地方。所以參禪、修任何法門,都是要把這個念頭停下來,無念,就契入了。淨土的方便,就是你從有念就暗合道妙入無念,這個就大家都能修,再笨的人都能修。從有念入無念,從有念,念到最後自然就無念了,這個是太妙了。凡夫沒有這種微妙的法門,要得度是相當難,所以佛大慈大悲,開了最究竟、最方便的這種圓頓法門。所以我們學了《金剛經》,用念佛這個方法,相得益彰。

  好,這段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下面經文,「約因詳顯,約因心正顯,先明嚴土不住」,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!

  

  

#